-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横峰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史料记载周天子以王都大社中五色土的一块赐予受封者作为分封的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载入文告,公布于世。此做法的目的在于 A.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B.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C.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2.春秋时期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下列言论同样出自该思想家的是 A.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 3..隋朝统一后编定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这一做法 A. 形成了最早的官方语言 B. 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 D. 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 4.在秦末的反抗斗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原战国末期诸侯国领地上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的秦地则没有发生反秦暴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 B.各地对秦文化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 C.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间不一 D.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5.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6..《太平广记》是一部宋代编纂的小说集,其中一篇记载:“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从来,寡居……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这有助于了解 A.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 B.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C. 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 D.商业发展与社会风气 7.明清时期,儒家的理念、精神不仅没有成为商人谋取物质利益的障碍,没有沦为空泛的道德教条,反而具有很强活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观念形态,透过各种规制和具体的运作方式规范着商人的言行。这表明明清时期儒家思想 A.促进了商业经营的有序发展 B.成为商业经营的行为准则 C.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D.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8.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85个投票所,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 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 政治改革群众基础广泛 C. 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 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心 9.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的影响是 A.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外国经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的内地 10.曾国藩家书记载:“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材料表明 A.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B.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做出妥协 D.清政府试图办洋务以自救 11.1934年中共中央提出《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1935年先后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和《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在这些文件中中共中央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A.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B. 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C.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 国民政府财政统计数据表(单位:百万元法币) 该表呈现的状况导致国民政府 A.由积极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B.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谋求关税自主以增加财政收入 D.与美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3.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别,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等新概念以区别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些概念的提出 A. 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 B. 推动抗日战争迅速走向胜利 C. 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14.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下图为。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A.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 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5. 199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如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等都被撤销,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该内容反映改革最鲜明的特征是 A.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体制转轨 B.推进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C.加快产业升级,顺应科技革命浪潮 D.优化市场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6.公元前4世纪以前,雅典案件的审判通常由执政官主持,陪审法庭审理,但主持者不能给出或者影响案件的判决;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需仔细考虑和讨论便可投票裁决。这说明古代雅典 A. 司法程序过于繁琐复杂 B.司法程序影响法律实施 C. 司法程序体现主权在民 D. 司法程序保障司法公正 17.丹纳在《艺术哲学》 中谈到,古希腊“公民们经常在广场上讨论如何保存与扩充自己的城邦……亲自上船,去和(异族、异邦)作战……要想取胜就需要锻炼每个士兵的身体,需要比例匀称、身手矫健”。下列选项中,与上述古希腊社会风貌有关的是 ①奥林匹克运动会 ②公民民主政治 ③米开朗基罗《大卫》 ④《民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十八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拨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 B.市民生活需求 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D.优越的政治制度 19.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都 A.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C.肯定个人的作用和地位 20.虽然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时,就把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阐述明白,但他仍把后来的时间全部用在了证明自己思想分析的准确性上,花费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写出了浩繁卷帙的《资本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 A.建立在持续不断的理性思考之上 B.强调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 C.继承了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D.主张用暴力打碎国家机器 21.十四世纪中叶,随着黑死病(鼠疫)在欧洲的肆虐,大批专家学者、神职人员倒在了瘟疫中,使得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学习,于是北欧南欧相继建立了地方语言学校。据此可知,黑死病产生的影响是 A. 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 B. 强化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 促使宗教改革迅速扩展 D. 推动文化的民族化世俗化 22.1933年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俄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此言论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摒弃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23.凯恩斯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个体系,它“把地方性银行的原则扩大到国际领域……如果一个家伙想让自己的资源闲置,这些资源将并不因此撤出流通,而是对另一个准备使用这些资源的家伙变得有用”。这一观点在全球经济合作领域得以实现,开始于 A.罗斯福新政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C.欧共体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4.在以往的社会史研究中,学者较重视传统官方史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西方学者更多地利用民间的遗嘱清单、赡养协议、孤儿院记录等资料对家庭、妇女、经济等进行专题性研究。这种转变 A. 说明官方史料可信度较低 B. 证明西方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C. 表明社会史研究走向没落 D. 可较全面展示社会发展状况 二、材料题(共3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二 维多利亚王朝早期,当时人们广泛认为中产阶级正在取得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在1850年说:“唯一残留下来的贵族属资产阶级。”……从长远来看,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在贵族得以延长其统治和以自己的世界观教育其继承者以前,丧钟尚未敲响。权力是和平过渡的,其回报是上流集团的新成员们在时间上给以宽限,并接受贵族的许多价值观念。双方的敌对情绪开始淡化。1846年以后,地主们的利益不再那么明显地与工业或者资本相对立。大地主的收益越来越多地来自铁路、运河、矿山和在城市的财产。 ——摘编自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 材料三 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家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马世力《世界史纲》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如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 ——据王天有、高寿仙《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 概括指出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媒介变迁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趋势的出现做出合理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 1956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还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体制、人才的吸纳引进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做了规定。从国情实际出发“力求自力更生,但要有计划的合理运用兄弟国家的帮助”,“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科技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提高到接近于现代先进水平”。这些指导思想和措施推动新中国在国防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曹希敬《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主要科技政策盘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出台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自身优势。(6分) 横峰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2020.6.23 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BACBB 6-10: DADBC 11-15:ABACA 16-20:CABCA 21-24:DBBD 二、材料题(共3题,共52分) 25.(1)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地主和商人将资金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科举制度的影响。(8分) (2) 变化:经济上土地贵族转变经营方式,投资于近代产业; 政治上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缓解; 思想上,工业资产阶级接受贵族的价值观念(或者贵族的价值观念资产阶级化(6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民主权利;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与传播。(6分) (3)变化:帝国主义国家加剧对外扩张和经济侵略,东方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 客观上传播西方文明瓦解了旧的生产方式,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5分) 26.(12分)参考答案: 趋势:白银逐步取代纸币和实物成为主要交易媒介.(3分) 说明:纸币作为货币符号,滥发容易导致其信誉降低,导致通货膨胀,百姓不信任宝钞;随着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谷物和绢帛也日益不适合商品经济发展提升的需求; 白银拥有体积小,价值高,易携带的优势,民间使用不断增多;随着赋税制度的不断变革,货币税逐步取代实物税,也使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 因此随着社会发展,白银逐步成为主要的交易媒介.(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7.(1)背景:“一五”计划即将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中国工业薄弱、科技落后;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确立,美苏冷战对峙,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以及干涉朝鲜内战等都严重威胁我国国防安全。(9分) (2) 优势: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爱国报国、无私奉献等等民族精神;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的状况所焕发出的建设热情与行动。(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