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 C. 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中央并不直接干预各诸侯国内部事务,各诸侯国共同奉周天子为共主,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所以A 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B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点评: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②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 2.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 C.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 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可判断出是西周时期周武王和姜尚的亲戚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题干所体现的是分封制。分封制形成了西周时期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有利周王对地方的统治,B正确。分封制在后期致使地方势力膨胀,削弱了中央的权力,AD错误。宗法制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姬姜二姓”,周天子为姬姓,功臣姜尚为姜姓,再联系材料中的“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即可得出分封制。 3.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制度,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官僚性质的家臣” “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明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情况下出现的乱象,不符合分封制的要求,得出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的结论。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 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 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 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的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故A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且分封制后期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排除。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在秦朝,材料未涉及,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5.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式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 东厢房 B. 西厢房 C. 北房 D. 南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北方四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做倒座,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6.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答案】A 【解析】 秦朝的太尉应掌握军权,但这一官职没有具体的人担任,军权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A 正确。太尉这个官职是三公九卿制中的一个重要官职,这一职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担任,B错误。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但统一之后社会并不安定,常有六国残余在各地反抗,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秦朝中央官制变化的信息,D错误。 7. 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 ) A. 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 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故B正确。依法治国,是现代的法制概念,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排除。皇帝也要受规章制度的约束,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官僚集团 8.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令姚崇并无执行权,强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是越权,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门下省失权的问题,排除B;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问题,C项错误,排除;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是因为中书令姚崇越权,并非是藩镇割据,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 9.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到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同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故选A;BC两项并没有体现出加强皇权的实质,故可排除;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可直接排除。 10.元代的行省设置犬牙相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该设置 A. 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 B. 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D.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元代的行省制。我国古代大部分地区并不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故排除A项;唐代以后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动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元代的行省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B项;元代行省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为了有利于地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故排除D项。元代行省的设置主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威胁,故选C。 【点睛】元代的行省设置上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虽然从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服务。 11.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 12.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A. 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 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完善 C. 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 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 【答案】D 【解析】 材料显示北宋时期对于科举考试实行严格的监控,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参与考试腐败,以便使得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更能选出高质量的人才,故D正确;材料主要是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故A错误;B中已经走向完善说法绝对;C中根本杜绝作弊显然不符合事实。 13.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答案】D 【解析】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汉代由下而上的推荐到主要有才学,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进入仕途,所以总体趋势是由封闭到开放,故选D;汉代察举制重品德,而科举制重才学,排除A;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真正公平,排除B;世官制重视血缘,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故选D。 点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是: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明清“科举制”。要熟悉各种选官制度的特点和演变的脉络,则本题容易判断。 14.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 A. 君主专制强化 B. 皇权逐渐衰弱 C. 内阁取代六部 D. 宦官权力失控 【答案】A 【解析】 内阁票拟制度与首辅对宦官态度谦卑,都是专制皇权的产物,都反映了君主专制强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强化,不是衰弱,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内阁取代六部,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宦官权力失控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内阁票拟制度与宦官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清初,内阁是协助皇帝办事的最高中枢机构,设大学士、学士若干名。军机处建立后,皇帝常调大学士办事,形成“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的惯例,内阁不过“秉成例而行”,办理日常公务。这表明 A. 内阁大权旁落,名存实亡 B. 内阁成为军机处下属机构 C. 内阁仅负责处理例行事务 D. 内阁通过军机处行使职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内阁不过‘秉成例而行’,办理日常公务”可知,内阁地位不断下降,仅负责处理例行事务,C项正确。A项错在“内阁大权旁落”,内阁本来就是位卑权轻,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无法推断内阁成为军机处下属机构,排除B。D项说法错误,内阁不过“秉成例而行”,办理日常公务,排除。 16.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拔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 A. 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 B. 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 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 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圣祖是康熙帝,其设南书房目的是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加强皇权。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特点 17.学者们指出:“古代希腊人在联邦上向来没有取得任何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A. 小国寡民各自为政 B. 公民缺乏集体意识 C. 城邦实行集中管理 D. 出现寡头僭主政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城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古希腊城邦最大特点就是小国寡民,各自为政,王权衰微,并没有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城邦之间的敌对导致无休止的内战,所以说在联邦上没有取得任何成功,正确答案是A项;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18.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材料反映出雅典 A. 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 B. 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 C. 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 D. 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雅典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只反映了直接民主的泛滥,故D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局限性 19.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 A. 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 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 C. 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 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雅典城邦至上,而个人自由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即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城邦为了民主是非常重视法治建设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而非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的字眼“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即材料意在强调个人的自由其实是缺乏制度保障的。 20.《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 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 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 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 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仍然有不少野蛮习惯,但《民法总纲》规定取消同态复仇则是向文明的演变,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只适合《十二铜表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而非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1.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 A. 认可变更最先占有者的财产所有权 B. 认为劳动使人类获得财产所有权 C. 依据传统的习惯法确定财产所有权 D. 运用自然理性来界定财产所有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罗马法的自然性,即是运用自然理性来界定财产所有权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从材料的意思来看最先占有者的财产所有权是不可以变更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所有权的自然属性而非认为劳动使人类获得财产所有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意思来看是依据自然属性而非依据传统的习惯法确定财产所有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镌刻古罗马法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反映出 A. 罗马帝国治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B. 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 C. 古罗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然法理念 D. 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反映罗马法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证明是否属于罗马帝国,排除A;古罗马处于奴隶社会,不可能人人平等,排除B;罗马妇女不可能取得公民权,排除D。 23.对于光荣革命,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阴谋。以上分歧的焦点在于光荣革命是否 A. 实现了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 B. 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 C. 保持了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 D. 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是荷兰执政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材料后两种观点与第一个观点的分歧的焦点即在于此,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光荣革命与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在于封建王朝被推翻,而在于政治制度变革,故D错误。故选B。 24.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 B. 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C. 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 D. 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答案】C 【解析】 乔治一世父子作为国王却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这确实是君主立宪制发展的天赐良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世纪初期英国尚未18世纪初期建立起责任内阁制政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乔治一世父子作为国王依据的是《王位继承法》而非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直接为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提供良机。 25.1831年英格兰南部的10个郡只有326万人口,却拥有325个下院席位,而北方的6个郡已经增长到360万人,在下院只占有68席。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两党政治正式形成 B. 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C. 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D. 南北方矛盾的激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北方各郡下议院席位较少,明显体现出议会席位分配不均,为此要进行议会改革,故C正确;英国两党制正式形成于19世纪中期,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议会地位,故B错误;材料反映议会席位分布,不是南北矛盾问题,故D错误。 26.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杰斐逊代表的共和党主张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平民政治;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支持建立强力政府和精英政治。最终国会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组成。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 A. 联邦制共和政体尚未完善 B.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妥协理念 C. 美国制度设计的集权原则 D. 政治精英掌控了权力的中枢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共和党和联邦党的妥协,最终达成两院制的建设方案,与联邦制共和政体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共和党和联邦党的妥协,故B项正确;两院制体现了分权,故C项错误;参众两院分别代表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最终确立了两院制,也体现了平民政治,故D项错误。 27.美国各个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两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这一规定 A. 使中央有效地制衡了地方 B. 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 C. 确保美国大小州局势稳定 D. 有利于美国的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两名议员组成”可以得出美国民主选举中适当照顾小州的利益;“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又安抚了选举中人口众多的大州不满情绪。综上所述,美国在总统选举中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故答案选B项。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该规定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大小州的矛盾,不一定能够确保美国大小州局势稳定,故C项排除。 28.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 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B. 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C. 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 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秘密投票从开始的实行到后来的废除,说明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B 正确。A项的“拥护”,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的“良性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的“彻底”过于绝对,错误。 29.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这 A. 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B. 说明帝国议会已成为独立的立法机构 C. 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D. 证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德意志帝国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颁布的法律都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有利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所以A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帝国议会没有成为独立的立法机构,排除B;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是一个民主国家,排除C。D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排除。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30.美国学者帕尔默在其《现代世界史》中认为,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民主的”。下列属于德意志“民主成分”的是() A. 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 B.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C. 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D. 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反映出皇帝对官吏任免权,不能体现出官吏与皇权之间的制衡,不是民主的表现,故A项错误;议会具有立法权,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表明行政大权与立法权归于皇帝一人,不是民主的表现,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反映出议会立法权是民意的体现,符合民主的含义,故C项正确;联邦议会代表由君主任命,无法体现出议会对皇权监督制约的作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唐太宗 材料三: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配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材料四: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哪些人才思想?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初中国人才类型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中国人才选拔机制有何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 进步:否定世袭(特权),注重品德和才能。 (2)思想:重用人才;发现人才:善于用人。 (3)原因: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4)变化:科技人才、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新式行政人员。 影响:科举制被废除。 【解析】 【详解】第(1)问,根据材料“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结合所学知识,反映出西汉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其比西周选官制度进步在注重品德和才能。 第(2)问,根据材料“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体现了唐太宗重用人才,发现人才,善于用人的思想。 第(3)问,根据材料“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可以得出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可以得出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得出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第(4)问,根据材料“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 “ 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 “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人才类型的变化是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新式行政人员;根据材料“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些变化推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强化材料意识以及提升获取材料信息并将其有效转化为历史学科术语的能力,例如:根据材料“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 “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 “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可以得出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是: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32.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材料三: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3)综合试题所有信息,概述17世纪中英在政治领域的不同发展趋势。 【答案】(1)观点:内阁官员不等于宰相,职责是批答奏章;有宰相之实的是太监。 说明: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不是法定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或宦官专权)。 (2)历程:君主专制——君主制废除,建立共和国——君主制度复辟——君主立宪制度。 影响:君主权力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3)趋势: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英国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解析】 【详解】第(1)问,根据材料“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可以得出:明朝内阁官员不等于宰相,职责是批答奏章;有宰相之实的是太监等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以及宦官专权等,有效说明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第(2)问,根据材料“桀骜不驯的议会”“从共和国到护国政体”“复辟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反映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经历了从君主专制——君主制废除,建立共和国——君主制度复辟——君主立宪制度的变化历程;根据材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君主权力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等一系列光荣革命的影响。 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述出17世纪中英在政治领域的不同发展趋势,即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英国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点睛】本题给我们提供的备考启示是:其一 ,强化材料意识,在具体解题中要紧扣材料信息;其二,在解题中要站位高远,从宏观角度驾驭整体材料信息,例如: “桀骜不驯的议会”“从共和国到护国政体”“复辟时期”等主干材料信息提炼,反映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经历了从君主专制——君主制废除,建立共和国——君主制度复辟——君主立宪制度的变化历程;其三,夯实基础,掌握与材料相关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拜上帝教”的宗教伦理观念中原已存在着的耶儒合流的内容,洪仁玕不仅没有强耶去儒,反而加深其儒学色彩,使之更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倾向。洪仁玕“生长儒门”,长期接触孔儒经书,对旧学的造诣不亚于洪秀全;又在香港悉心钻研基督教义,神学知识也远在洪秀全之上。西方传教士曾说他是一个“严肃而坚定的基督教徒”。他到达天京后,曾对洪秀全不理解“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教义有过婉转的启发和开导,强调“三位一体”是拯救人心的“上宝”。但当洪仁玕解释与宣传“三位一体”时,却将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融入其中,注重道心天理、修身养性,克服外界的诱惑,辟邪崇正。从而使“拜上帝教”中的儒学色彩不同于洪秀全所强调的忠孝君父伦理观念,具有更加精致的理论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仁玕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洪仁玕宗教改革的主要影响。 【答案】(1)特点:加重教义的儒家传统伦理色彩。 成因:①适应中国社会长期深受儒学影响的国情;②洪仁玕对儒学和基督教的的研究较深;③凝聚军心民心,重振太平天国。 (2)影响:①丰富了拜上帝教教义的内涵,完善了教会的理论体系;②为重振太平天国方案营造了浓厚的氛围;③有利于重聚人心继续斗争;④仍停留在宗教和传统思想理论层面,无法挽救太平天国。 【解析】 (1)从材料“洪仁玕不仅没有强耶去儒,反而加深其儒学色彩,使之更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倾向”中可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洪仁玕“生长儒门”,长期接触孔儒经书”“在香港悉心钻研基督教义”并结合太平天国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使“拜上帝教”中的儒学色彩不同于洪秀全所强调的忠孝君父伦理观念,具有更加精致的理论意义” 并结合太平天国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