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①“仁”②“礼”③“为政以德”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仁”是仁者爱人;“礼”是克己复礼;他主张通过仁和礼来和谐人际关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①②正确,D 符合题意。“为政以德”和“有教无类”分别是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 2.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以德治民” B.“以法为本”来治国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是指:统治者要爱惜民力,用德去教化百姓,与当今“以德治国”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A正确。 B项是法家思想,排除;C项是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感应”指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D项是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两者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均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 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体现是墨子的“兼爱”的主张,故选B。C项儒家“礼治”思想和D项墨家“非攻”思想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是孔子主张的“仁爱”,它是有等级性,没有墨子的“兼爱”有广泛性、包容性,故排除。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思想 4.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 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 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 【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思想 5.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西汉统治者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秦实行的“焚书坑儒”和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都是从政治统治方面考虑。不同朝代采用不同的文化,是从自身统治角度出发的,A正确。B农民战争的推动会影响统治者的政策,但与题目无关,排除。C董仲舒发展儒学,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被西汉统治者接受,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会影响统治政策,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 6.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是( ) ①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②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思想活跃局面,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开始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①②③④说法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 7.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促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C两项均为政治上“大一统”与思想上“大一统”的关系,与设问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不符,故排除。董仲舒的学说不仅仅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包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故排除B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有利于实现思想的统一,从而更好地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 8.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有各得之以为性(本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这段话表明程朱理学的主要作用是( ) A.为封建伦理道德寻求理论依据,从而规范人的言行,维护封建统治 B.阐述“天理”的真谛,让人们理解自然界运行规律和人际关系的法则 C.寻求天地和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阐明 “理”的本质 D.宣扬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知,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故选A。BCD三项论述的是哲学层面,没有把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与“专制统治”联系,是对朱熹思想片面解读,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作用 9.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是( ) ①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②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③ “存天理,灭人欲”④ “宇宙便是吾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可知①②③都是属于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④ “宇宙便是吾心”是陆九渊的“心学”,故排除。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主张 10.明朝后期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 A.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封建理学占统治地位 D.新兴市民文学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方民主思想没有影响中国,故A错误。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在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工商皆本、反对等级观念的进步思潮, B正确; 明清时期理学占统治地位,但李贽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故C错误。新兴市民文学也是商品经济的反映,排除D。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11.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主要反对( ) A.封建君主的文化高压政策 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 C.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理学 D.形神分离的佛教观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李贽针对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追求物质享受是自然欲求,故选C。文化高压政策是指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与材料设问的对象不符,排除A。统治者的闭关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B。D项形神分离的佛教观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批判,排除。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1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提出的民主设想有( ) ①倡导言论自由 ②提出“众治”取代“独治” ③提出“天下之法”取代“有家之法” ④设立各级议院作为监督机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的民主设想主要有“倡导言论自由、提出‘众治’取代‘独治’、提出‘天下之法’取代‘有家之法’、设立监察和咨询机关即‘学校’,而不是议院。”故排除④,选A①②③。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13.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是说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则,所以选C“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这个时期的代表派别是智者学派。水是万物的本原是泰勒斯的观点,排除A。感觉即知识,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主要阐述知识和美德的结合,排除BD。选C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 14.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 A.神对万物的安排 B.人的伦理道德 C.认为人类是最高级的 D.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秩序 【答案】B 【解析】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5.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淡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而不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B正确。AC选项强调的都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与发展,排除;D项表述不符史实,排除。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背景 16.“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 B.倡导民主改革与反抗精神 C.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D.揭露教会的腐败与神学的荒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是以宗教作为题材表现现实的人生,这正是14~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形式,目的在于体现人的真实生活,反映人性的温暖与仁爱的方面,与神的冷漠与高傲是相对立的, C正确。B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AD项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排除。故选C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 17.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学说,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称义与否在于是否信仰上帝 B.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D.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受善功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关系。灵魂的得救不是教会的工作,是上帝把恩赐给了他的信仰者。因此,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故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思想 18.下列各项中,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 A. 反对禁欲主义 B. 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矛头直指教皇 D. 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中,由于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的思想,但宗教改革没有,故排除AB;宗教改革中把矛头直接指向罗马教皇,但文艺复兴没有公开批判,所以C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为欧洲近代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D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主张的比较 19.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下列哪一戏曲形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A.南戏 B.元散曲 C.元杂剧 D.京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南戏是宋朝,排除A;元散曲属于诗歌,不是戏曲的成熟,排除B;京剧是清朝,排除D;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杂剧 20.“构思神奇旷达,布局满密有力,现实与虚幻结合,使天上、人间、地下融为一体”。这是对下列哪幅画的评价( ) A.《天王送子图》 B.马王堆汉墓帛画 C.《人物龙凤图》 D.《女史箴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构思神奇旷达,布局满密有力,现实与虚幻结合,使天上、人间、地下融为一体”这是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特点,体现了浪漫、神秘的画风, B正确;A项是唐代的作品,反映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C项战国时期;D项是魏晋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朝绘画 21.在近代史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把天主教会作为斗争对象,这主要是因为( ) A.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 B.教会势力发展严重损害世俗政权利益 C.罗马教会势力的扩张损害各国民族利益 D.当时多数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实质目的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之所以反天主教会,就是因为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所以A正确。B C两项是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之一,排除。中世纪的西欧国家多数都是实行政教合一的,因为教会的腐朽,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资产阶级的反对,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排除。故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背景 22.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您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纪录,应该查( ) A.《 史记》 B.《汉书》 C.《 唐书》 D.《 宋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故C正确。《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排除A。《汉书》是班固所著,主要记录西汉帝王事迹,排除B。《 宋史》是记录南朝宋朝的历史,排除D。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2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甲骨文 D.儒家学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在文字方面上的是印刷术的普及,提高了印刷质量和速度,加速了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促进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在战争上的是火药,航海上的是指南针,所以“第一种”是印刷术,B正确。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 24.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C.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重在强调造成中国和外国对同一事物的使用不同的原因,中外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对待科技不同的态度,故D正确。AC观点片面,本题是问造成中外不同的实质,而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原因,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中国的自然经济同样需要科技的进步,故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科技·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影响 25.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的文明成果是( ) A.利用简仪观测天象 B.利用司南辨别方向 C.阅读纸质印刷品 D.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利用简仪观测天象是元朝郭守敬; B项利用司南辨别方向是战国时期;C项阅读纸质印刷品应该是唐朝之后;D项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是汉朝张仲景;综上所述ACD错误,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26.我国古代医学发达,中医中药至今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医学著作的相关搭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万世宝典” B.《伤寒杂病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辨证施治 D.《本草纲目》--中医学奠基之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黄帝内经》于战国问世,西汉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综上所述ABD搭配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医学 2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名句,下列词作中风格与之迥异的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郁孤台下的江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该词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思、是婉约风格,与之迥异的是豪放派,故A符合。而BCD都属于婉约派,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 28.明清时期的小说多以反封建统治为题材,这反映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 C.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加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反封建统治”这种政治现象属于社会存在,A正确。B项,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反封建不能说明 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排除;C项当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但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可缓慢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当时反封建没有受到外来因素影响,排除。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29.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意思可知这是草书的特点, D正确。A小篆是圆润纤细,布局均匀;B隶书是雄放洒脱,浑厚深沉;C楷书是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ABC都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 30.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宫廷垄断的剧种),辄哄然散去”。徽班进京之初,只应内廷供奉,和外界接触较少。道光年间开始对外演出,有了和其它剧种频繁交融的机会。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京剧的发展历程说明( ) ①宫廷的支持是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②京剧的发展应该坚持走大众艺术的道路 ③没有兼收并蓄,京剧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④京剧的繁荣经历了几代艺术家的努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宫廷的支持是京剧繁荣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社会的需要带动了京剧的艺术发展,故排除①。从材料可以看出京剧的发展主要是走向了民间,适应了民间的需要,并在充分吸取其他剧种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是和艺术家的努力分不开的。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 第‖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16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根据材料一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4分) 【答案】 (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每项2分,共6分) (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4分) (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2分) (4)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梳理儒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材料的关键的词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判断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可知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统治者 “大一统”的需要,被汉武帝接受,成为正统思想,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分析与掌握。结合材料和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根据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工商皆本、反对等级观念的进步思潮),从政治、经济和学术上进行分析总结。可概括为:经济上的工商皆本;政治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学术上学以致用。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回答时注意要自圆其说即可。一是要肯定,肯定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肯定它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绝不是我们的包袱。二是要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敢于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无情地加以揭露批判。在此基础上,吸收一切有益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东西,使之重现辉煌,再攀高峰。这才 是真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做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王守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的背景.内容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4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6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6分) 【答案】 (1)怀疑神;肯定人(2分) (2)相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4分) 关系:继承与发展;(2分) 说明: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束缚;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4分) (3)发展: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6分), (4)特征:起源(或萌芽或强调人的价值);复兴(或发展或主张发展个性);成熟(或明确或构建理想社会)。(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可见其怀疑神,依据材料中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可见其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2)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比较的能力。材料二中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材料三主要阐述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为宗教改革的到来作了准备;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因此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可知: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启蒙运动在继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故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等方面。 (4)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比较的能力。分析上述几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萌芽于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由相信神到怀疑神、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己,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复兴于文艺复兴,用“人性”对抗“神性”,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于宗教改革,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成熟于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想王国的蓝图。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