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3讲 考前回扣抢分体验训练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3讲 考前回扣抢分体验训练学案

第3讲 考前回扣抢分体验训练 考前第15天 高频点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宗法制与分封制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唐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职权分明,形成了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2)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军权、财权。‎ ‎(3)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 ‎(4)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 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时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1.春秋战国之际,“士庶合流”使士阶层得以扩大,大批的“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了“士无定主”的游离状态的游士。大批“游士”的出现(  )‎ A.促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B.反映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 C.表明官僚政治已形成 D.导致了国家政局日益动荡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士属于宗法等级关系的最底层,因此大批“游士”的出现反映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故选B项。A项颠倒因果,故排除;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政局动荡是由于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导致的,故D项错误。‎ ‎2.据研究,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先祖)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并在汉代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农业经济的发展 C.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 D.新的儒学体系形成 解析:选C。解读题干,在先秦时期祭祀主要是贵族的权力,到了秦汉时期这些传统的节日成为普通人们的习俗,体现了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故A项错误;虽然材料涉及到了“祭祀土地神”但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新的儒学体系无关,故D项错误。‎ ‎3.唐初设置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设置(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导致三省扯皮推诿降低效率 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三省体制”的本意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一办公会导致相权集中,故D项正确。据材料唐朝使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容易造成相权集中,威胁皇权,故A项错误;唐朝的三省在决策程序上更加完善和规范化,故B项错误;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衡,提高了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 ‎4.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本朝进士……真宗时,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表明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因为(  )‎ 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B.察举制下的官员无真才实学 C.科举制能扩大封建社会统治基础 D.察举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本朝进士……真宗时,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可知,科举制的实行较大程度上去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故选D项。科举制有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但是和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察举制下的官员无真才实学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科举制能扩大封建社会统治基础,但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5.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 A.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解析:选C。根据材料“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臣等昧死”、“臣诚愚鄙”得出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故选C项。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错在“全面”,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错在“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君臣关系,没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故D项错误。‎ ‎6.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  )‎ A.扩大地方的权力 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整饬地方的吏治 D.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明清总督的职能“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可知总督将行政权、军事权、监察权集于一体,以改变各省权力分散的局面,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明清总督是设立于原地方长官之上直接隶属于中央的机构,其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整饬地方的吏治仅为总督职权的一项,具有片面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总督的职能未体现出地方与中央关系的协调,故D项错误。‎ 考前第14天 高频点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1.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古代中国经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转变,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方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2.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1)从西周至唐: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 ‎(2)宋元明清:①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3)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末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1.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 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 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 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 解析:选D。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加之人口的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田要粮,因而围湖造田的现象屡禁不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故选D项。‎ ‎2.《宋刑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与同罪。”这表明(  )‎ A.宋朝刑罚较为严酷 B.市坊不分造成市镇混乱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治理 解析:选D。材料中宋朝刑罚并非严苛,故A项错误;材料为宋代管理商业贸易的法律,未提及市镇混乱,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制定法律规范贸易行为,加强城市管理,故D项正确。‎ ‎3.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  )‎ 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 B.限制土地兼并 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 D.维护小农经济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中的这四个词汇,其中心思想都是“轻瑶簿赋”, “轻瑶簿赋”等手段是维护封建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故选D项。‎ ‎4.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解析:选B。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无论佃户和田主的年龄大小,佃户见田主都必须行尊卑等级之礼,说明由于佃户租种地主土地从而对于地主有很深的人身依附关系,雍正皇帝时期,朝廷规定禁止地主随意处罚佃户,说明佃户的地位有所提高,即对于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材料表明佃户的地位有所提高,而并不是与田主完全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表明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产生,故C项错误;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不是逐渐开明,故D项错误。‎ ‎5.晚明时期有人主张“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这表明当时(  )‎ A.工商业发展影响了价值取向 B.程朱理学改变了消费者观念 C.奢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风尚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晚明时期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追求奢华是人之生理不可改变,肯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晚明时期人的观点,而不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B项错误;奢华之风是当时存在的社会现象但不能定位为社会主流风尚,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无法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故D项错误。‎ ‎6.下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数据整理)。此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B.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C.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 D.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 解析:选B。观察坐标图可知,反映了宋元明清农业的持续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是粮食亩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只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 A项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是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是粮食亩产增加的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考前第13天 高频点三 古代中国传统儒学思想文化 ‎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 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缓和社会矛盾。都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①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代表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③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 ‎④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2.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1)主张:南宋的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认为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南宋陆王心学,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②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 ‎1.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未反映士阶层的崛起,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战国时期的阶级矛盾的激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说明其并未摒弃儒家的德治思想,故D项错误。‎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 A.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B.导致宋、明儒学家因循守旧 C.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D.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 解析:选C。科举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经学的统一,纳入科举考试内容无法扩大统治基础,故A项错误;宋明儒学家因循守旧与史实不符,宋明儒学家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发展了儒学,故B项错误;“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表明唐朝统一经学,纳入科举考试范围之内,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故C项正确;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 融合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3.王阳明将“乐”看作是“心之本体”,圣人和“常人之所同有”,但是常人却不能做到“真乐”,反而很“忧苦”,这反映其心学思想是(  )‎ A.“万恶心生,苦乐天定”‎ B.“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C.“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D.“物由心定,事由心生”‎ 解析:选C。解读题干,可知强调的是圣人和常人都可以追求“乐”,强调用内心自省的方式达到,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王阳明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A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B项错误; D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与王阳明不同,故D项错误。‎ ‎4.儒家文化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立德、立功、立言”,以达到人生“三不朽”境界。这种风尚的弘扬(  )‎ A.造就了积极入世的文化倾向 B.体现了三教合一的价值观 C.成为历代皇权专制的护身符 D.最终导致儒学信仰宗教化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中“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表明积极入世,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故选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教合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皇权专制,故C项错误;宗教化与材料中“不 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不符,故D项错误。‎ ‎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心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是因为(  )‎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 C.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解析:选C。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与材料所涉及的经济类著作无关,故A项错误;出现实用性读物的原因并不是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而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故B项错误;材料中表述出现实用性读物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反映,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并没有盛行,只是在少数思想家中出现,故D项错误。‎ ‎6.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 A.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 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 解析:选C。据材料“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可以得出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藩篱,故A 项错误;二人的观点只针对皇帝本人的行为,而不是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只强调民权对君权的监督,并没有强调权力的高低,故D项错误。‎ 考前第12天 高频点四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 ‎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2.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看是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 ‎3.抗日战争 ‎(1)“九一八”‎ 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中,全民族抗战开始。‎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4.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 ‎1.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可以得出清政府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故选D项。根据材料“光绪六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交的屈辱地位并没有明显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错在“完善”,故B 项错误;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国家体制近代化的开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清末(  )‎ A.设置总理衙门,开展外交活动 B.开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 C.设立资政院,筹建责任内阁 D.倡导商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解析:选C。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时设立的,与清末新政无关,故A项错误;开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是洋务运动时的做法,故B 项错误;设立资政院,筹建责任内阁是国家政治体制近代化的体现,故C项正确;倡导商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是经济上的近代化,不是国家体制近代化,故D项错误。‎ ‎3.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 B.以反满方案为宗旨 C.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 D.脱离了中国实际 解析:选C。据材料“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可知辛亥革命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故选C项。材料“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与其是否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无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宗旨是推翻满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不是仅仅反满,故B项错误;材料“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 说明辛亥革命的效果有限,而不是脱离中国实际,故D项错误。‎ ‎4.史料记载:某年5月,武汉政府连续发出通告、训令,不准工农团体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禁止工会、农会逮捕反革命和没收其财产,保护“公正绅耆”和“军人田产”。这说明(  )‎ A.国民政府破坏国共间合作 B.汪伪集团傀儡的特征明显 C.国民革命军取得北伐胜利 D.国民党抗战后期开始反共 解析:选A。根据“武汉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材料现象发生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结合材料“不准工农团体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禁止工会、农会逮捕反革命和没收其财产”得出国民政府破坏国共间合作,故选A项。‎ ‎5.下图为滇缅公路示意图。该公路中国段于1937年11月开工,1938年8月竣工通车,缅甸境内的路段也在预期内完成。由此可见,滇缅公路的修建(  )‎ A.有利于保障持久抗战的物资供应 B.为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扫除障碍 C.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 D.宣告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解析:选A。据题干信息,“该公路中国段于1937年11月开工,1938年8月竣工通车,缅甸境内的路段也在预期内完成”公路对战争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战争物资的供应,故选A项。滇缅公路的主要作用在于承担了抗战期间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中国远征军的主要目的也是保障这一道路,故B项错误;该路修成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故D项错误。‎ ‎6.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在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而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黎平会议的决议(  )‎ A.为新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使中共确定移师陕北的战略方针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 D.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 解析:选A。黎平会议确定了向贵州挺进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为遵义会议召开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移师陕北的信息,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故D项错误。‎ 考前第11天 高频点五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特别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 ‎1.下表为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统计表。‎ 时间 进品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由此可以推断(  )‎ A.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 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 C.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D.中国民族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 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从1872年到1890年棉纱的大幅增加,同时棉布的进口出现小幅增长,说明中国民族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故选D项。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棉布的进口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进口棉纱的急剧增加,与中国本地的土纱无关,故C项错误。‎ ‎2.下图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解析:选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故选D项。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A 项错误;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始于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故C项错误。‎ ‎3.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的锐减 B.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税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 ‎4.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解析:选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选A项。‎ ‎5.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初写的《盛世危言·商战》中,历数当时常见的日用洋货。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 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这客观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上海已经成为商业中心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D.民众消费观念有所变化 解析:选D。据材料“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可知洋手帕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使用洋手帕,这在客观上反映出近代中国民众消费观念有所变化,故选D项。‎ 考前第10天 高频点六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1)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 ‎(2)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西方学习制度层次深入一步。‎ ‎(3)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接受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2.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1)‎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反封建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1.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初小共10册,每册20课,200课中没有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大体提倡宽容、公平、进取、 尚武等。这说明当时(  )‎ A.中小学教科书已经摆脱朝廷的干预 B.修身课程兼顾儒学传统和社会需求 C.中小学教育已走出臣民教育的桎梏 D.教科书改革成为废除科举制的前奏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提倡宽容、公平、进取、 尚武等”信息,可知反映当时修身课程兼顾儒学传统和社会需求,故选B项。‎ ‎2.1897年梁启超首次提出地方自治的设想,“故为今日计,必有腹地一二省可以自立,然后中国有一线之生路。”这表明地方自治的设想是(  )‎ A.民族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B.梁启超救国思想出现重大转折 C.戊戌变法改革措施的延续 D.应对列强瓜分狂潮的救国策略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联系所学可知,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梁启超在这一时代背景 下主张地方自治以避免被列强瓜分,故选D项。‎ ‎3.康有为在评述改革时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在设立议院的问题上他说:“会议之士,仍取上裁,不过达聪明目,集思广益,稍输下情,……何有上权之损哉?”材料说明了(  )‎ A.康有为在政治上出现倒退和反动 B.康有为思想实质上属于封建思想范畴 C.康有为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 D.康有为一定程度上赞同“中体西用”‎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康有为“托古改制”,并宣扬设议院不会危及君主制,这是面对强大的顽固派所采取的一种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故选C项。‎ ‎4.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这表明了当时(  )‎ A.文学的发展      B.礼教的荡涤 C.个性的发现 D.国民普遍觉醒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使他们更加注重个性,故选C项。据材料中的文学市场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出文学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故B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不断变革。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再到 20世纪 30年代的“充分西化”,40年代则演变为“现代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 A.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B.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C.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D.由器物深入到制度 解析:选C。据题干,从内容看,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在逐渐立足国情,避免“全盘西化”,趋向理性化,故选C项。材料变化没有反映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效果,故A项错误;这种变化没有反映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故B项错误; 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已经深入到文化层面,故D项错误。‎ 考前第9天  高频点七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1.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就:①“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③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①1958年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④文革“左”倾错误的影响: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2.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在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1.据湖北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 6%。这一现象说明(  )‎ A.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 B.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 C.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 ‎ D.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 6%”‎ 信息,可知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故选A项。三大改造分别是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原则,故C项错误;合营企业任用私方人员是为了稳定私营企业,故D项错误。‎ ‎2.“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程”。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它的实施(  )‎ A.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 B.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 C.影响了此后中国工业化体制 D.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苏联援建中国的大多是重工业,故形成了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影响了中国工业化体系,故选C项。‎ ‎3.阅读下表《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突破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1957-1960年的统计表,农业负增长,重工业增长率却很高,反映了当时在“左”‎ 倾思想错误指导下,尤其是“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B项。‎ ‎4.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字方针”的调整  B.中苏关系的恶化 C.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D.右倾思潮的影响 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其中重点是调整农轻重的比例,降低重工业的比重,相应的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出现了减少,故选A项。‎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  )‎ 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 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 C.“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 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故出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束缚,材料反映的是对人们生活方式束缚,故选D项。‎ ‎6.1977年,中国经济出现快速恢复。据此,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前一年指定的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到1985年达到钢产量6000万吨的目标,即增长到252%,而钢产量实际到1985年增长到1977年产量的197%。材料表明(  )‎ A.改革开放增强了经济建设的信心 B.传统经济建设观念仍影响中央决策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全国人大重新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解析:选B。依据题干,要求到1985年达到钢产量6000万吨的目标,即增长252%,而钢产量实际到1985年增长到1977年产量的197%可以看出“左”倾思想仍然存在,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D项是无关项,应排除。‎ 考前第8天 高频点八 古代雅典、罗马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①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②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是成年男性公民。‎ ‎(2)实质: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2.罗马法的演变、内容及特点 ‎(1)罗马法经历了《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法典》的演变历程。‎ ‎①《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着罗马公民法的诞生。 ‎ ‎②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习惯法等。‎ ‎③‎ 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 ‎(2)特点:①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罗马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②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 ‎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自然法的思想。‎ ‎(3)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权力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1.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  )‎ A.限制了雅典人的生活自由 B.宣扬了平等意识 C.致力于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D.强调法治的理念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政治,公民参政意识是维护民主制度的要求,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平等意识,故B项错误;材料规定内容与法治理念无关,故D项错误。‎ ‎2.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发现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他认为“法制事实上是符合人类这一本能的,因为服从法律可以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生命”。材料说明(  )‎ A.法律具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B.古希腊法制体系逐渐完善 C.强化法制意识巩固了民主政治 D.法制是雅典民主的鲜明特色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法律符合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而服从法律利己又利人,就可以在国家和公民的尺度上实现社会平衡并起到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故选A项。‎ ‎3.雅典民主政体从梭伦时期开始到伯利克里时期完成,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这种权力的划分(  )‎ A.不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B.呈现出三权分离的趋势 C.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 D.激发了居民参政的热情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权力的划分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有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得出呈现出三权分离的趋势,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才有参政权,而不是“居民”,故D项错误。‎ ‎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 A.维护贵族特权     B.主张重罪轻罚 C.强调道德教化 D.彰显理性精神 解析:选D。据题干信息“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表明重视证据,彰显理性精神,故选D项。维护贵族特权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主张重罪轻罚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强调道德教化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 ‎5.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 A.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解析: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的特点,题中“东罗马帝国”时已是万民法,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东罗马帝国皇帝”可知当时罗马并不是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身份和个人私权,故C项错误;材料中契约分类详细是为了便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故D项正确。‎ ‎6.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中“到了12世纪”“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表明皇帝不受教会的法律约束,实际上是民族国家不受罗马教皇控制,故选B项。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与材料中“到了12世纪”不符,故A项错误; 16世纪时,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新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与材料中“12世纪”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反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考前第7天 高频点九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作用 美国的1787年宪法,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以及联邦与州分权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 ‎(1)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3.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1)法国: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特点:共和派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历程曲折漫长。‎ ‎(2)德意志:①过程:1871年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②特点: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1.在表面上看,今天的英国政治和中世纪的没有什么两样,仍然有国王、贵族和议会,某些古老的仪式依然存在,它没有美国和法国那样的“国庆”或“解放日”。这主要表明了英国(  )‎ A.现代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滞后性 B.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C.民主政治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近代政治发展的渐进性 解析:选D。据材料“仍然有……它没有……”等信息,表明英国民主政治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渐进发展,不像美、法激进的暴力革命,故选D项。‎ ‎2.184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贝特亲王告诫她:身为立宪君主,面对党争应持不偏不倚的超然态度,注意利用在下院获得多数者为首相。这体现出英国(  )‎ A.君主立宪制的成熟 B.国王失去参政的权利 C.内阁凌驾议会之上 D.践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解析:选A。据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1841年”、“身为立宪君主,面对党争应持不偏不倚的超然态度,注意利用在下院获得多数者为首相”得出君主立宪制的成熟,故选A项。‎ ‎3.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基于这般认识,美国在分权制衡原则下实行(  )‎ A.总统制        B.共和制 C.联邦制 D.两院制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信息,可知说的是参议院与众议院之间的牵制,故选D项。‎ ‎4.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 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 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 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 解析:选B。材料看重叙述了宪法制订的方法和程序,没有谈到政府的多变性,故A项错误;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可以看出强调制订宪法必须有民主的程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联邦宪法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宪法必须体现人民的意愿,保证民主的程序,故D项错误。‎ ‎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共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名联邦议会代表”。这表明(  )‎ A.联邦议会具有唯一立法权 B.各邦享有绝对平等的权力 C.突出了普鲁士的地位 D.皇帝具有统而不治的地位 解析:选C。据材料“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名联邦议会代表”可知,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权力较大,因此突出了普鲁士的地位,故选C项。‎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 A.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皇帝的行政权受议会约束 D.皇帝拥有征税自由 解析:选B。据材料“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得出联邦政府加强对各邦征税的监督,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B项。‎ 考前第6天 高频点十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2)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①对世界市场而言: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②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而言: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 对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2.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国际贸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材料使世界贸易范围规模迅速扩大。‎ ‎(3)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手段的改变,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纪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有学者指出,14世纪中叶经历了黑死病后的欧洲,农民的生存状况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多的人买得起香料。史学家布罗代尔甚至认为这一时期欧洲农民的饮食和贵族可能没有太大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  )‎ A.商品经济发展削弱贵族势力 B.与世界的经贸联系加强 C.思想解放和价值观的变化 D.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解析:选D。14世纪中叶经历了黑死病后的欧洲,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故选D项。商品经济发展削弱贵族势力不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故A项错误;与世界的经贸联系加强是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思想解放和价值观的变化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故C项错误。‎ ‎2.“对人类及其能力的新的强调,显然比早先中世纪的观点更有助于海外扩张。……用‘新智力水平’所能解释的与其说是1500年以前欧洲扩张的起因,不如说是1600年以后欧洲扩张的动力和具有不可抵挡的力量的缘由。”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新观念下的海外扩张更具有人道主义 B.新的智力水平的产生是欧洲扩张的根源 C.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是欧洲扩张的新动力 D.西班牙葡萄牙最早海外扩张具有必然性 解析:选C。据材料“对人类及其能力的新的强调,显然比早先中世纪的观点更有助于海外扩张”“不如说是1600年以后欧洲扩张的动力和具有不可抵挡的力量的缘由”可得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是17世纪以后的欧洲扩张的新动力,故选C项。‎ ‎3.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谷物法》正式颁布。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 解析:选D。19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的经济竞争力大大加强,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符合英国的利益,故选D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在新航路开辟后,故A项错误;《谷物法》的颁布是贸易保护主义,《谷物法》的废除是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 ‎4.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将“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高地棉变得远比制造业更为有利可图”。 种植园主趋之若鹜,迅速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且不断购入新奴隶;到1860年,美国的黑奴达到400万。轧棉机的发明客观上(  )‎ A.引发了美国南部农业革命 B.激化了美国南北方的矛盾 C.推动了英国棉纺织业革新 D.造成了制造业工人的失业 解析:选B。据材料“种植园主趋之若鹜,迅速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且不断购入新奴隶;到1860年,美国的黑奴达到400万”可知,南方种植园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吸收了大量黑奴从事农业生产,客观上激化了美国南北方的矛盾,故选B项。‎ ‎5.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 年份 棉织品 煤 生铁 汽船 毛织品 人口 ‎1750‎ ‎1‎ ‎1.0‎ ‎1.0‎ ‎-‎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4‎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2.2‎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7‎ ‎7.2‎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解析:选B。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增长最为迅猛的汽船等新兴产业是人均产出增加最为关键的因素,故选B项。A、C、D三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解析:选C。根据材料“英国19%,美国12%,德国1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后起的美、德发展较快,紧随英国,故A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说明世界市场形成,国家间依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需求增长和工业品增长的比较,故D项错误。‎ 考前第5天 高频点十一 世界现代化经济模式调整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是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是用经济手段为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1)形成:斯大林时期,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措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点: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影响: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获得较大发展;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3.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②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④‎ 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③福利制度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1.截止到1926年,苏联全国共有65个外资企业,主要是开采北方森林的木材厂和采掘东部矿藏的稀有金属公司。著名的有:德国的莫洛加木材公司、美国的哈里曼锰矿公司、瑞典的哥德堡滚珠轴承有限公司等。这表明当时苏联(  )‎ A.借助外国资本建立重工业体系 B.采用租借形式建设社会主义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重工业 D.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不同性质的企业来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即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故选D项。“德国的莫洛加木材公司、美国的哈里曼锰矿公司、瑞典的哥德堡滚珠轴承有限公司”无法证明外资企业全部是重工业,故A项错误;外资公司与租借不相关,故B项错误;1926年西方社会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 ‎2.1931年时,苏联全国粮食产量相比去年减少了16.8%‎ ‎,而粮食出口相比去年增加了7.2%。这表明苏联(  )‎ A.“一五”计划期间放开售粮限制 B.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C.计划经济提高了农业开放度 D.工业发展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解析:选B。据材料“全国粮食产量相比去年减少了16.8%,而粮食出口相比去年增加了7.2%”可知为保障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故选B项。‎ ‎3.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做法(  )‎ A.加剧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摩擦 B.旨在维护英国的经济地位 C.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D.放松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 解析:选B。根据材料“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旨在维护英国的经济地位,故选B项。题干材料反映保护了成员国的利益,减少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摩擦,故A项错误;英联邦成员国经济会议不是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故C项错误;“英联邦国家”不同于殖民地,故D项错误。 ‎ ‎4.1939年前,“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再投资),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这是因为(  )‎ A.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B.苏联经济政策更利于经济发展 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及苏联 D.苏联政府的经济职能弱于美国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苏联是斯大林模式,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而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国家干预经济,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故选A项。‎ ‎5.美国总统杜鲁门20世纪50年代卸任后生活拮据,度日艰难。美国国会认为,杜鲁门曾服务于国家,应该获得额外津贴和福利,而且作为前总统,不应生活于贫困之中。国会1958年通过《卸任总统法案》,确保杜鲁门及以后的卸任总统能够领取补助,每年可以获得相当于内阁部长一年薪水的退休金。这表明美国(  )‎ A.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 B.用立法方式保证总统尊严 C.总统的权力在不断增加 D.国会欲缓和与总统的矛盾 解析:选B。解读题干,据所学可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题目强调的是对卸任总统后生活的保障,故B项正确。‎ ‎6.今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可以追溯到冷战处于胶着时期的1958年。出于对核战爆发、所有通迅系统瘫痪、所有无法替代的信息也会被摧毁的恐惧,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这一史实最能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B.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 C.国家对经济有力干预 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可知,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故选B项。‎ 考前第4天 高频点十二 现代世界的政治格局的演变 ‎ ‎1.“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1) “冷战”的含义: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 “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 ‎(2)特点: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的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两极格局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2.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发展 ‎(1)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1.右图是美国刊物登载的一幅有关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关系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  )‎ A.苏联军事实力超过了美国 B.美国无力遏制苏联的扩张 C.美苏两国间冷战对抗加剧 D.国际局势出现相对的缓和 解析:选D。漫画与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无关,故A项错误;漫画中苏联提出“和平谈判”,而不是进行扩张,故B项错误;C项与漫画中苏联提出“和平谈判”不符,故C项错误;据漫画中苏联提出“和平谈判”可知国际局势出现相对的缓和,故D项正确。‎ ‎2.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 A.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与材料中“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相符,故选D项。‎ ‎3.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  )‎ A.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 B.扩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C.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D.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选A。据题干情境可知,联邦德国改善同苏联、波兰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改善欧洲内部各国关系,促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故选A项。与美苏之间的矛盾无关,故B项错误;该措施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或削弱无关,故C项错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D项错误。‎ ‎4.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该观点出现的原因是(  )‎ A.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美中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 C.美国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 D.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解析:选A。据材料“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可知,美国承认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据材料“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可知,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选A项。‎ ‎5.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后,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开始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柏林的世界文化博物馆还曾经组织过德国主流文化和各移民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这些措施(  )‎ A.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 B.提升了移民的民主参政意识 C.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 D.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柏林的世界文化博物馆还曾经组织过德国主流文化和各移民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信息,可以得出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故选C项。‎ ‎6.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 A.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D.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突出文化的影响的同时,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认为苏联同样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中不涉及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的对比,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蕴含的力量(或者文化的影响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了科技和文化,但是并没有强调科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文化渗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故D项错误。‎ 考前第3天 高频点十三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背景、特征 ‎(1)背景:二战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唯一的经济强国。‎ ‎(2)其内容特点:①‎ 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一固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2.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和经济全球化 ‎(1)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主要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①欧盟是都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合作程度最高,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体现了南北合作,由大国主导。‎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各国差异最大;松散性与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 ‎(2)经济全球化:①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发展的推动;交通和通讯手段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 ‎1.下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签订协议后的情形,该协议规定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 B.新兴独立国家地位开始提升 C.美国经济总量居于各国之首 D.布雷顿森林体系进一步强化 解析:选A。据图文材料及所学可知,石油作为现代世界最重要的战略和生产能源,其定价货币却是由唯一的美元来确认的,这就从侧面充分的说明了美元在世界上拥有着最广泛的使用量,故选A项。‎ ‎2.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提供的是3-5年的贷款,1974年6月增设了为期3-7年的贷款项目,1983年增设了为期5-10年的贷款项目。材料说明(  )‎ A.IMF专为各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 B.IMF一贯致力于全球性经济援助 C.各国之间的外汇管制越来越严格 D.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凸显 解析:选D。据材料可得IMF增设的贷款项目为期的时间相对延长,说明各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凸显,故选D项。据材料可得IMF仍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提供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世界银行,故A项错误;致力于全球性经济援助的是世界银行,IMF主要是为了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故B项错误;外汇管制在材料不涉及,故C项错误。‎ ‎3.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可知(  )‎ A.区域组织会导致国家让渡部分主权 B.欧盟成员国内政与外交趋于一致 C.欧盟成员国有完全相同的国家利益 D.区域集团化导致民族国家逐渐消失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得出区域组织会导致国家让渡部分主权,故选A项。欧盟成员国之间仍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并未实现内政、外交的一致,故B项错误;欧盟成员国有自身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区域集团化主要是在某些领域的合作,不会导致民族国家的消失,故D项错误。‎ ‎4.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表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知除了经济认同外,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项。据材料可得哈贝马斯认为文化凝聚力有助于继续扩大欧盟,“主要源自”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在材料无体现,经济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是欧盟的扩大理由,故B项错误; D项在材料无体现,更深层次的联合主要是指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故D项错误。‎ ‎5.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 B.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 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空前强化 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得出,此时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所以出现了美元的流失到俄罗斯和阿根廷,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市场经济体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建立,故A项错误;苏联解体后,国际局势呈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动摇,故C项错误;政治格局推动经济的全球化,故D项错误。‎ ‎6.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行工业国家的增长模式由单纯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因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其更加依赖人力资源,故选D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已经形成,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发展时期,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只是一种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 考前第2天 高频点十四 近现代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1.人文精神的起源、兴起、发展历程及特点 ‎(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 (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历程。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具体各不相同。‎ ‎①古希腊人文主义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作用。‎ ‎②文艺复兴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 ‎③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 ‎2.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对处于危亡的国家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3)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1.“‎ 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 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 B.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 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描述“他们关心的是今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可以判断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冲击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故A项正确,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是对宗教神权的冲击,并未否定,故C项错误;崇尚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2.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然状态。这反映了卢梭(  )‎ A.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B.肯定人的宗教信仰 C.极端的唯心思想 D.推崇天赋人权 解析:选D。据材料“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然状态”可知卢梭主张天赋人权,卢梭也主张建立法制社会,但不合题意,推崇天赋人权符合题意,故选D项。‎ ‎3.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为解决哲学的方法这一关键问题,人们求助于牛顿的“‎ 哲学思维的准则”。材料反映出牛顿(  )‎ A.取得的成就覆盖了多个领域 B.科学精神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D.否定了中世纪自然科学成果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可得,科学精神影响了18世纪的哲学,即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故选B项。‎ ‎4.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 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理论改变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选C项。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相对论,没有建立信息网络,故A项错误;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是普朗克的量子论,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和空间无法单独变化,故D项错误。‎ ‎5‎ ‎.西方近代某种文学流派,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常常会改变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导致这一流派出现的因素是(  )‎ A.启蒙运动的影响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由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因此转而形成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风格,与材料“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相符,故选B项。‎ ‎6.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 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 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受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自然科学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不断走向成熟的是“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而不是材料中的所有现象,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故D项正确。 ‎ 考前最后1天 高频点十五 通史纵横综合视角 ‎1.通史历史阶段内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综合考查 ‎(1)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 ‎①从政治角度考查与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相互联系及政治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②从经济角度考查与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特点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③从思想、科技或文化角度考查与政治统治、政治局势、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2.通史阶段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综合考查 ‎(1)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 ‎①同一历史阶段内政治或经济或科技或思想文化的综合比较考查;‎ ‎②不同历史阶段相似历史现象的比较考查;‎ ‎③同一历史阶段或不同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考查,命题多为非选择题。‎ ‎3.全球视角角度的命题考查 一是从全球整体角度审视世界文明发展的演变;二是将中国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体下历史现象的思考。‎ ‎1.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  )‎ A.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 B.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C.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D.科举选才公正公平 ‎ 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造成南北文化发展程度差异和不同区域选拔人才的不同,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选拔人才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与科举取士的比例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选拔的公平问题,故D项错误。‎ ‎2.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联系。半个世纪后,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1522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  )‎ A.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 B.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交往 C.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 D.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 解析:选A。解读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远航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故选A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而西方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找到新的通商之路,故B项错误;明朝并未突破传统思想,故C项错误;明朝并不是为了了解世界,故D项错误。‎ ‎3.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何、牛顿力学体系 据材料可知(  )‎ A.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解析:选B。据题干表格材料可知,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决定,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是反映的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差异,不能说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无体现,“东学西渐”历程开启于新航路开辟,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4.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 A.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C.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巩固 D.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选D。在欧洲代议制相继确立的时代,法国出现帝制在政治上违背了时代潮流,故A项错误;民主制度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产阶级壮大,成为反帝制的力量,故C 项错误;帝制的实行促使法国政局相对稳定,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5.1958年,法国、德国等国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和葡萄牙等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这些组织的出现(  )‎ A.阻碍了全球化的进程 B.具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缓解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随着欧洲的联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两极格局,故选C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些国家的合作是为了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与“冷战”对抗色彩无关,故B项错误;此时为“冷战”时期,东欧与西欧的对抗仍然存在,矛盾并没有缓和,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