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 家国同构观念 B. 宗法血缘关系 C. 尊卑等级意识 D. 以民为本思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家国同构观念,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2.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制度增加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即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A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B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材料中作者并没有认为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而是认为“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3. 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 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 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 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在于理解宋代御史的职责和权利。御史有弹劾宰相的权利,御史的权力和地位不可能超过宰相,A错误。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表达不够全面,排除。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比较准确。宋代的御史官人数没有定制,可多可少,随皇帝意旨而定,除御史中丞较固定外,其他御史可随时增减。御史有权廷辩,可以制约相权,加强君权,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宋朝君主专制的加强·监察制度。 4.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可知主要措施:虚置三公;增加宰相人数;增设新机构;分解相权;官员职位与权力分离。所以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皇权 5. 《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答案】D 【解析】明朝开始废除了丞相制度,所以君权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互为节制”的格局被打破了,之后君权更进一步强化,故D与题意相符,正确答案为D。ABC都可以体现题干所体现的观点,故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6.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科目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说明科举制度越来越受重枧 B. 是社会底层乐于接受的选官制度 C. 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 从历代科目变化可看出用人取向 【答案】D 【解析】题干只提及科举的内容和科目,与科举制度受重视程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社会底层对该制度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举选拔人才的范围,故C项错误;科举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科目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也就是其选拔标准的变化,反映了其用人取向,故D项正确。 7. 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A. 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 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 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 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答案】B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雅典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特点 8.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答案】C 【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它使英国上下达成共识,即抛弃革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行制度创新来促进国家的近代化,这是英国模式的鲜明特点,为近年史学界所肯定,故答案为C项。题干所问是这条道路的含义,不是影响,排除A项;BD项没有体现出“英国式”的特点,排除。 9.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 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19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推断出在19世纪中期,所谓“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使其无力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这里的挑战是指西方要求“修约”,扩大市场,在遭到拒绝后,英法联合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D符合题意;而A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B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侵略手段。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0.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 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 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联系所学知识,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深刻的民族性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是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抗日战争的三条线索: (1)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 (3)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①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②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③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1.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A. 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 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 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 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孙中山已经认识到武汉地区洋务运动等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背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有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时机完全成熟;立宪党人在“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之后,也开始分化;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还创办了两湖书院。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阶级和新的知识阶层,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军”,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 12.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A. 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答案】D 【解析】 材料没有提及对民主科学的赞扬,排除A;由材料“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可见梁漱溟并不完全认可国民的行动,即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国民的行为违背了自由原则与法律规范,故排除B;材料没有提及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C;材料认为五四”集会游行示威,表达了捍卫国家权益的爱国热情,但在此名义下的暴行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是应该抵制的,要在民主法制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故选D。 13. 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A.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若无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弱点和缺陷造就了十月革命。“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给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机会。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斯大林模式” 14.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A. 两极格局 B. 单极世界 C. 多极化和多元化 D. “一超多强” 【答案】C 【解析】由“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分析可知,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成的多元化特征,故C项正确,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单极”“一超多强”,排除B、D。 15.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1979、1981、1983、1985、1987、1989)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16. 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 A. —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B. 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 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钱穆认为导致对外战争常无所利的根源是国内贸易可自给,国外通商非必需,说明我国的封建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B。其它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自给自足的特点 17.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 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排除A;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反映不出BC;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故D项符合要求。答案选D。 18.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从材料中“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以看出,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的改善,是大量的百姓变的贫困,使游手好闲之人变成了盗贼。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海禁 19. 下图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通商口岸设立洋行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注:19世纪40年代、1873、1893年) A. 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B. 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 C. 与清政府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有关 D. 延缓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从图表来看,鸦片战争后,洋行在各通商口岸的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鸦片战争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A项正确,C错误。BD项都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排除。故答案选A。 20. 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 A. 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 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 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制器”、“广开各厂”、“争利”等信息重点强调的是经济,并未体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发展近代教育以培养建设人才,排除C项;材料重点强调是官营还是允许民营,未提及引进技术的问题,排除D项;胡一方面强调“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一方面指出必须准许“民间自为讲求”,因此可以看出其主张大力发展民营企业。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对洋务思潮的认识 21.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 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 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D.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从材料的数据可以分析的出,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选D。A项错误,说的是材料的现象,并非本质;C项错误,工业布局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B项错误,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的情况材料也未体现。故选D。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22. 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 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 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主旨是国家当时由于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实行粮食凭票供应,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经济经济体制,故B项说法正确;A、C两项均属于现象层面的内容,不是实质问题,故错误;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 23.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A. 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B.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 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不断上升,因此其带来的后果是大量进行掠夺,导致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快,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殖民掠夺是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不是结果,故B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及贸易繁荣不能体现出这一时期英国的对外掠夺,故C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 2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 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C.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 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是指工业革命之后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代替了以前的重商主义,即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故答案选B。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C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但与材料不符;D项说法不全面。 25. 罗斯福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为0.67美元。新政的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出口,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②不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诱发了中国金融和工商业的动荡 A. ①②都不对 B. ①对,②不对 C. ①不对,②对 D. ①②都对 【答案】D 【解析】罗斯福为解决经济危机,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倾销国内剩余产品、转嫁危机的目的;同时导致了世界白银价格的大涨,也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从而不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诱发了中国金融和工商业的动荡,故①②都对。故答案选D。 26.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材料所反映的政策 A.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 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 使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说明引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结合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可以判断出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CD均与斯大林模式有关,排除。 27. 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B. 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 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 D. 经济全球化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金融大鳄的攻击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受到损失,甚至影响全世界,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影响 28. 《东华续录》记载了乾隆五十一年毕沅的一份奏折:“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 A. 导致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局面 D. 迫使政府推行均田制度 【答案】A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说明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去土地,靠租种土地为生,A正确;土地兼并加剧易导致流民问题,不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稳定,BC排除;D均田制为北魏到唐朝中期时期推行,与史实不符,排除。 29.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一言论反映了 A. 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 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C. 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世纪中叶”可以知道,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根据题干“(火车)一小时48千米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可以知道,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向落后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验,猛烈地冲击了落后地区的旧思想和旧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在思想领域对落后地区的影响而非控制,且与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无关,故AB两项错误;D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0. 出生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在1902年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观外国剧的感想:“西人之剧,男女合演,其裳服之华洁,景物之奇丽,歌咏舞蹈合律而应节。人问其佳处何在?余曰:无他,雅而已矣。我国梨园,半皆俗乐,西人则不愧为雅奏。”这表明 A. 社会上崇洋媚外的心理 B. 上流社会对新剧的接受和欢迎 C. 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 D. 京剧已经失去了娱乐主流地位 【答案】B 【解析】题干“出身宦官之家的孙宝瑄”“无他,雅而已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材料表明官宦出身的孙宝瑄认识到了西人之剧具有高雅的特点,由此作证了西剧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欢迎,故B项正确。A项错在“崇洋媚外的心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和地位的丧失,故CD项错误。 31. 王朝光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道: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4年为213亿元,1935年为237亿元,而1936年为258亿元。农业方面,1936年重要的各省农业收成总价值达56亿元,较1933年至1935年的平均产值增加45%。工业方面,1936年工业品总产值为122亿元,比1935年增加了11.1%。商业方面,1936年同1935年相比,国内贸易总利润增加了6.4%,实际增长额1.6亿元。以上数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合作 B. 政府政策 C. 政局稳定 D. 民族独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意这时期为1934—1936年,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发展跟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法币改革相关,B正确;1934—1936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C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符合史实,排除。 32.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这种做法 A. 增加了商品进口 B. 扩大了国外市场 C. 恶化了国际关系 D. 维护了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注意材料的时间“1932年”。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结果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贸易战,使经济危机更加恶化,国家间关系紧张,C正确。这种做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目的是抵制商品进口,从而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排除AC;这种做法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泛滥,排除D。 33. 1953年9月,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小组讨论时梁漱溟说,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形成矛盾。毛泽东认为,梁漱溟的意思是要推行“仁政”。仁政有大仁政和小仁政,目前而言,照顾农民是小仁政,还有更重要的大仁政。毛泽东所说的大“仁政”是指 A. 应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建立民主政治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A 【解析】本题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切入点,梁漱溟与毛泽东在对待农业问题上存在分歧,毛泽东认为强调农业是“小仁政”,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过渡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大仁政”指的是重点发展重工业,A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经济措施不是政治措施,排除B;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排除C;恢复国民经济于1952年完成,排除D。 34. 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区协定”“中澳自贸区协定”正式生效,中韩、中澳第一次降低关税,2016年1月1日,中韩、中澳进行第二次降税。这表明中国 A.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交流与合作 B. 由政策性开放开始走向制度性开放 C. 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D. 积极主动构建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由“中韩自贸区协定”“中澳自贸区协定”生效可见是与其他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建立区域经济联系,D正确;澳大利亚不是发展中国家,A错误;B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指的是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不符合题意,排除。 35.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道家 C. 儒家、道家、法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第一句强调对待人民残暴就会出现国破家亡等恶果,说明他希望统治者对人民好一些,即实行仁政,是儒家思想;第二句讲了辩证法的例子,容易看出是道家;第三句作者主张赏罚分明,不分贵贱,这是法家的主张,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 36. 《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 利用改造自然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尊重自然规律 D. 天与人不相胜 【答案】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不要采用竭泽而渔的政策,要给生物以修养的时间,维护生态的平衡,也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含义,C正确;AB主张改造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题意;D项的意思是天与人是不能相互对立的,不符合题意。 37.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 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 B.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 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 D. 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伏尔泰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人们都实行仁义,人人都有仁义之心的话,人们之间就会和谐,不会有争斗,就可以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答案选B。题干提及的孔子的“仁”,不是“礼”的思想,排除A;C是孔子提出的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不符合题意;D也是孔子的主张,但不符合题意。 38.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 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 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 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 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墨家、法家都排在后面,这说明班固评价历史人物以儒家标准为准绳,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故A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以社会贡献为根据,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以个人善恶为标尺,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 39.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董仲舒提倡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的主要目的,故C正确。“通经致用”的根本目的还是维护统治,故A排除。扩大统治基础,属于科举制的作用,故B排除。确立官学体系,不是主要目的,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 【名师点睛】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利用和改造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资料,极力建构一个可以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根据的系统而完整的宇宙论图式,并竭力把人事政治与天道运行附会并强有力地组合在一起,把阴阳五行(天)与王道政治(人)互相一致而又彼此影响的“天人感应”学说作为他的理论核心,从而完成了对先秦儒学的改造,董仲舒建构儒家式的宇宙模式,最终在于对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至高无上进行论证。 40.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董仲舒的主张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主张君权神授,故A正确。董仲舒的材料未涉及对君主暴政的制约,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且孟子的思想不能说重大理论缺陷,故C排除。汉代没有争霸战争的需要,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方古雅典共和与古罗马共和时期,无罪推定就已经萌发……在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供认,就要受到拷打。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就以有罪论处。针对封建刑事诉讼中的有罪推定,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的原则与公民权利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无罪推定理论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家意大利贝卡利亚……法国的《人权宣言》则将无罪推定上升为宪法原则。 二战后……无罪推定成为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标准规则。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之前,有权被视为无罪。”此后成为各种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文革”期间,华东政法学院黄道老师因宣扬过“无罪推定”被批斗……他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司法机关由于宣传或主张了无罪推定的观点,被打成“右派”……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了新的刑诉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样,无罪推定就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 ——引自《法学》杂志1997年第7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上在刑事诉讼中“罪行判定原则”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无罪推定原则出现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评析“无罪推定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的命运。 【答案】(1)特点: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从思想主张阶段到理论成熟再到司法实践; 从个别国家的法律准则到国际法的准则;呈现出阶段性、曲折性、时代性特征。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人民群众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民主政治建立推动了公民权利的发展。 (2)命运:无罪推定原则获得法律认同。 评析:文革结束,“左”倾错误得到纠正;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民主法治的逐渐健全完善;全球化的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保护了基本人权和法律的公正; 促进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进步,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依法治国提供基础;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针对封建刑事诉讼中的有罪推定,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得出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根据材料“无罪推定的原则与公民权利有着必然的联系……法国的《人权宣言》则将无罪推定上升为宪法原则。”得出从思想主张阶段到理论成熟再到司法实践;根据材料“二战后……无罪推定成为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得出从个别国家的法律准则到国际法的准则;总之,呈现出阶段性、曲折性、时代性特征。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人民的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1996年3月17日通过了新的刑诉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样,无罪推定就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可知无罪推定原则获得法律认同。评析可以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坊市制的崩溃,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开始设置厢,即按地段、街道实行管理。市场沿街道布设,主要繁华街道有州桥南街、东西街,东华门处“市井最盛”,城东、城西、城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酒楼、商店、药店、旅店,形成许多专业市场。由商业街代替商业区的市,虽不是始于北宋开封,但在中国都城史上开封确已转变为开放式的城市,证明作为都城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 ——摘编自马正林《中国城市地理》 材料二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1800年 1850年 1875年 1900年 5.1% 6.3% 8.8% 13.3% ——根据杨宏山编著《城市管理学》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开封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近代城市化发展的概况并分析原因。 【答案】(1)特点:坊市制瓦解,城市管理厢取代坊市;沿街开铺,商业活动突破限制; 商业街代替以往商业区;城市布局由封闭性转变为开放式; 城市功能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2)概况:1850年后城市化发展很快,19世纪末期迅猛发展。 成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开展;殖民扩张; 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推动;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 民主、自由思想和政治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由于坊市制的崩溃,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开始设置厢,即按地段、街道实行管理。”得出坊市制瓦解,城市管理厢取代坊市;根据材料“市场沿街道布设,主……形成许多专业市场。”得出沿街开铺,商业活动突破限制,商业街代替以往商业区;根据材料“由商业街代替商业区的市,……证明作为都城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得出城市布局由封闭性转变为开放式,城市功能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2)第一小问,根据表格可以看出1850年后城市化发展很快,19世纪末期迅猛发展。第二小问,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发展、交通运输、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