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3专题12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3专题12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

专题十二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 主题一 长路漫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对应学生用书第65页)‎ ‎■主题纵向贯通················································································‎ 时期 知识呈现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政策的失败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暴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①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②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0世纪 ‎30年代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 ‎1.(2017·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A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从材料信息看出,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美国政府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所以A项正确。“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并非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意图,所以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为了走出经济“滞胀”,普遍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所以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美国联邦政府政策的调整背景和内容可知,美国试图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所以D项错误。]‎ ‎2.(2014·全国卷Ⅱ)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C [结合时间“20世纪30年代”及“孤儿”判断A项“重现繁荣”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前期,经济危机严重时,美国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不断,B项中的“淡定应对”不符合史实;结合“幻想型影片”分析,D项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不符合“幻想”的特点。]‎ 高考选用的新材料往往“出人意料”,但综合探究分析材料得出的结论又会在“情理之中”。如大萧条时期的电影业在教材中几乎是空白,但通过新材料的补充,弥补知识的空缺,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体现了“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的命题立意。‎ 考向二 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社会热点问题 ‎3.(2015·全国卷Ⅰ)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B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由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说明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故选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故排除。]‎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第3题就依此命制,‎ 这有助于帮助引导考生树立法治精神和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理念,更体现了“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的命题立意;也契合当今养老问题的热点,以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将要到来的养老问题。‎ ‎4.(2013·全国卷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胡佛应对危机的举措的实质——坚持“自由放任”前提下的有限干预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A项不是胡佛总统的措施;B项是胡佛的措施,但后来新政中罗斯福并未借鉴这种做法;C项罗斯福新政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生产,并非“自愿减少耕地”;D项的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所借鉴。]‎ ‎■主题深度剖析·················································································‎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1)宏观经济层面 ‎①财政金融大受其害。20世纪30年代中国币值极为混乱,银元、银两并用。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放弃金本位,国际市场上金贱银贵,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内银根紧缩,金融企业大量倒闭。国民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国际支出也更加艰辛,故而于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 ‎②对外贸易损失严重,农工商业为之萧条。中国的对外贸易国主要是美英日,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元、英镑、日元纷纷贬值,贸易条件恶化;且中国对外输出的多是初级制成品和原材料,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上滞销的此类产品日益增多,中国出口困难,入超额增加,农工商业为之萧条。‎ ‎③各国改变了在华投资的速度和方向。危机爆发后,各国对华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是直接投资却增加了。列强通过直接投资,‎ 趁中国经济低迷之际插手了中国的金融、外贸、铁路、工矿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为以后中国经济的后续复苏繁荣埋下了隐患。‎ ‎(2)微观经济层面 ‎①国内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企业自我调整和兼并时常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行各业出现了少见的大规模企业兼并、组织整合和资本集中,力图扩大经营,提升自我竞争力。‎ ‎②国内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改进,新兴产品生产企业增势迅速。经济的恶化使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升级成为生存必须。另外,经济危机中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和出口均遭受重创,给国内新兴替代产业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2.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是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吁政府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实质和作用 ‎①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②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发生。‎ ‎■主题仿真模拟················································································‎ ‎1.(2017·保定模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人获得的工资占他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17.5%。在个人收入方面,1920—1929年,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入从7 492美元提高到13 114美元。上述现象(  ) ‎ A.有利于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 B.是凯恩斯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能够促进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D.反映了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 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美国个人收入相差悬殊,不一定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是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中“1920—1929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1929年”美国经济的繁荣是虚假的、暂时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前面分析可知,“1920—1929年”美国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反映了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故D项正确。]‎ ‎2.(2017·德州模拟)在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罗斯福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订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取代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 A.总统取得超越议会之上的权力 B.三权分立体制受到了破坏 C.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了一致认可 D.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 D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政体,国会有立法权,‎ 总统掌握行政权。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总统和议会掌握的权力没有发生变化,“三权分立”体制也没有被破坏,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了一致认可有绝对化的倾向,故C项错误。]‎ ‎3.(2017·淮南、淮北模拟)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简表。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 国家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占全部就业比(%)‎ 占全部投资比(%)‎ 意大利 ‎24.7‎ ‎25.4‎ ‎47.1‎ 英国 ‎11.1‎ ‎8.1‎ ‎20‎ 联邦德国 ‎12‎ ‎10.5‎ ‎12.7‎ 法国 ‎13.5‎ ‎10.5‎ ‎30‎ A.欧洲各国经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 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 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西欧各国普遍减少 D.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成为历史 B [材料没有欧洲各国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的信息,不能说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故A项错误;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本国投资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欧洲各国国有企业的数量变化情况,故C项错误;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本国投资中所占比例不足一半,说明政府干预有限,自由主义政策仍在发挥作用,故D项错误。]‎ ‎4.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上台后,控制货币供应量,压缩公共开支,国企私有化,削减税收……以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0.3%下降到1986年的3.4%。其经济思想被称为“撒切尔主义”。以下关于“撒切尔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撒切尔主义”反对凯恩斯经济学,主张建立福利国家 B.“撒切尔主义”是对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回归 C.“撒切尔主义”强调效率和市场竞争,控制通货膨胀 D.“撒切尔主义”成功地解决了资本家、国家和工人三者的矛盾 C [“撒切尔主义”是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后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她的做法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减轻福利国家政策带来的财政负担,故A项错误;“撒切尔主义”是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不是对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回归,故B项错误;“撒切尔主义”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强调效率和市场竞争,控制通货膨胀,故C项正确;“撒切尔主义”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家、国家和工人三者的矛盾,故D项错误。]‎ 主题二 “轻重”难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 ‎■主题纵向贯通················································································‎ 时期 知识呈现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代)‎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 ‎(2)内容:①农业:粮食税;②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 ‎(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 ‎(3)评价 ‎①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后来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苏联的经济改革——破除“斯大林模式”的迷茫 ‎(1)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3)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 ‎1.(2017·全国卷Ⅰ)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D [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所以D项正确。这幅漫画出自苏联时期而不是苏俄时期,所以A项错误。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不能反映出“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所在,所以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所以C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A [据材料中“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所以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并非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所以B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但与消除城乡差别无关,所以C项错误。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在斯大林时期开始推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D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本主题主干知识,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其发生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及影响的认识。‎ 考向二 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 ‎3.(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D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所以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所以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所以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所以C项错误。]‎ ‎4.(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全国卷对斯大林模式考点的命题,所考查的结论并非全部来源于教材,有时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考题考查考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素养能力的特点。‎ 考向三 以“家国情怀”为宗旨,强化考查历史价值观 ‎5.(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6.(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 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斯大林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的严重缺陷。第5题和第6题分别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缺陷和意义。这些命题立意,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树立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重要手段的正确观念。‎ ‎7.(2013·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931年”这一时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 ‎8.(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52年”这一时间信息。材料中的“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信息,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项错误。]‎ ‎■主题深度剖析·················································································‎ ‎1.苏俄(联)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1)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苏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怀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 ‎(2)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权威社会主义:斯大林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主张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要求限制以至消灭耐泼曼和富农,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用计划原则取代市场机制。这些人在列宁逝世后取得统治地位,逐渐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内容,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富农,而且消灭了个体小生产者——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使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 ‎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 ‎2.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主题仿真模拟················································································‎ ‎1.列宁在1921年指出:“我们那时已经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这段话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包括(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 B.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认识不足 C.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有充分认识 D.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做两手准备 A [据材料“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的,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当时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而是主张直接过渡,故C项错误;材料“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是对革命斗争道路做两手准备,‎ 而不是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做两手准备,故D项错误。] ‎ ‎2.(2017·荆州调研)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 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促进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根据材料可知,这种形式的经济所产生的利润大部分成为私人财富,故A项错误;至1927年新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求,故B项错误;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向集体化过渡的有效形式,故C项错误;“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故D项正确。]‎ ‎3.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  )‎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 ‎5‎ ‎5‎ ‎2‎ 电力 ‎15‎ ‎10‎ ‎3‎ 钢 ‎5‎ ‎5‎ ‎3‎ 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D.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 C [材料不能体现农业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13—1928年排名的变化可知,经济并非稳定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后,苏联的工业经济在世界排名迅速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苏联工业品是内销还是外销,故D项错误。]‎ ‎4.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91%(其中小麦增长了131%),肉类产量增长62% ,奶类产量增长105%,蛋类产量增长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重点在农业方面 B.符合苏联的国情 C.实现了根本突破 D.取得了一定成效 D [ 材料只提到苏联农业产值增长,并不能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 ,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并不符合苏联的国情,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苏联农业产值增长数据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故D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