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 2019-2020 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70 分钟 一、单选题 1.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 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 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贵族特权 B. 强化族长权力 C. 均衡权力分配 D. 强化国家管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可 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选 D 项。A、B 项 不符合题目设问,排除;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 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 体制。该学者认为 A 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 B. 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 D. 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 【答案】A 【解析】根据“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 表明战国形成郡县制,地方长官只属于诸侯国国君,具有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向封建社会的 官僚政治过渡的特点,A 正确;B 不符合材料“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排除;C 材料 无法体现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排除 C;西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权,D 错误。 3.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 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B 【解析】根据“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 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说明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 合理流动,故选 B。AD 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 与题干相矛盾,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而 非固化了社会等级。 4.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 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 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失 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 人,镇压反帝运动,因此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不符 合题意,均排除。 5.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A. 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B. 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C. 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D. 是否拥护袁世凯 【答案】D 【解析】国权党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拥护袁世凯政府,国民党以“民权党”自居, 坚决反对总统制,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两党斗争的焦点体现在是否 拥护袁世凯,故 D 正确;中华民国成立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两党斗争不存在是否拥护 君主专制的问题,排除 A;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不符合题意, 排除 B;国权党和国民党都主张民主政治,两党斗争的焦点是是否拥护袁世凯,是否实行总 统制,C 错误。 6.“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 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 1922 年通电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 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 A. 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带来的兵源充足 B. 反映了民国时期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 C. 说明“为匪耻辱”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 D. 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动荡 【答案】D 【解析】从所给材料看,“兵匪互换”只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表现的非常突出,也就说明 这一时期不是一个安定的社会时期,而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故 D 项正确;从所给材料看,“兵 匪互换”只是出现于北洋政府期间,而且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瓦解,故 A 项的说法 错误;“兵”是特殊职业,“匪”不是职业,B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错误;选项 C 与题 无关,排除。 7.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高举“抗日反蒋”的旗帜, 转战湘黔川滇寻求新的落脚点,集中全力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1935 年 6 月转入川西北会 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由此可知 A. 中共对蒋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 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C.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 D. 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 【答案】B 【解析】1936 年西安事变后,中共提出联蒋抗日,表明中共对蒋政策发生重大变化,A 错误; 从开是长征高举“抗日反蒋”的旗帜,到 1935 年 6 月明确提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表明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 排除 C;1935 年遵义会议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D 错误。 8.1937 年“满洲电影股份公司”成立(简称“满映”)到 1945 年“满映”共拍摄故事片 108 部,教育片、宣传片和纪录片 189 部,宣扬“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 等思想。这说明当时 A. 电影引导人性向善 B.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C. 大众娱乐丰富多彩 D 殖民思想不断渗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 1937 年可知当时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从电影内容来看, 其主题中“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体现了日本侵略者通过影视宣传 渗透殖民思想,而非宣扬人性向善,选项 D 正确,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未在材料中体现,排 除;材料中仅仅涉及了电影,不能得出“丰富多彩”的结论,而且其影片题材为教育片、宣 传片和纪录片,并未出于娱乐目的,选项 C 排除。 9.下图为 1948 年 7 月 19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对电文中“对于整 个战局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 A. 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 B. 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奠定基础 C. 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 D. 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 年 6 月至 7 月,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及晋绥军区部 队一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此役人民解放军在徐向前的指挥 下以少胜多,歼灭了阎锡山军队大量有生力量,为山西彻底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1948 年 秋,随着辽沈战役的开始,战略决战正式展开,故 D 正确;重庆谈判发生在 1945 年,故排 除 A;国民党重点进攻发生在 1947 年春季,故排除 B;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发生在 1947 年 6 月,故排除 C。 10.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个性特征”日趋显现和成熟,而“成 长的烦恼”也相伴而生,唯有继续推进发展,增进沟通,丰富话语,实现超越,才能规避各 种风险。下列有关“个性特征”和“成长的烦恼”表述正确的是 A. 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南北差距的扩大 B. 政府作为独立法人履行经营管理职能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公民社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经济风险的增加 D. 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的宪法原则全球联系的加强 【答案】A 【解析】1979 年选举法规定,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 表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即南北差距的扩大, 故“个性特征”和“成长的烦恼”指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和南北差距的扩大,A 正 确;“政府作为独立法人履行经营管理职能”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排除 B; “公民社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表述太绝对,C 错误;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不是 宪法原则,D 错误。 11.根据 7 月 17 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活动 上午 10:OO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秋普芳 上午 11:OO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 13:OO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 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 B.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 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周恩来的活动涉及到的会议参加国来看,有苏英法和东南亚国家柬埔 寨、越南,说明这次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答案为 C 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 A 项;1971 年中苏关系早 已破裂,中国不会与苏联会谈争取支持,排除 B 项;D 项只涉及缅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 除。 12.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 先后印制了 30 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 1950 版、1953 版、1958 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 版、1975 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答案】B 【解析】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了中西关系的正常化,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1971 年”可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故 A 项排除;据材料中 “1950 版、1953 版、1958 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得出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 针,而“1971 版、1975 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中国 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故 B 项正确;“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 策”是在新时期,与材料时间不合,故 C 项排除;“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反映的是建 国初期,也不能反映题意,故 D 项排除。 1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 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 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的新特点 C. 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 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答案】B 【解析】材料两种观点对世界政治格局认识不清,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 趋势不断加强,故 A 项表述对世界局势是一个错误分析;中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不结盟政策, 而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不结盟政策最典型的体现,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 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不是军事同盟性质的政治军事集团,材料中的两个观点明显是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B 项正确;C、D 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14.提米斯托克利战功卓著,亦是民主制最激进的支持者,却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放 逐。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在雅典因为宗教、道德和政治的 理由经常使用。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这反映了 A. 雅典公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动 B. 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 陶片放逐制有利于防止专制 D. 民主制比专制更加具有优越性 【答案】B 【解析】根据“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容易被一些政客利用, “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说明陶片放逐制通过多数人的民 主压制少数人,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 B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直接民主的弊端,A 不符合材 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制的弊端是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C 是陶片放逐制 的积极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 的可能”说明民主制和专制都存在弊端,因此无法比较哪个更优越,排除 D 项。 15.阅读下表,据此表可知 A. 立法权的归属折射出罗马社会的演变 B. 罗马广场是罗马进行立法活动的场所 C. 《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体系内具有最高效力 D. 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平民与贵族斗争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出,罗马统治者曾通过扩大公民立法权的办法来缓和同罗马人与非罗马人 的矛盾,到公元前 2 世纪后,只有皇帝才有修改和补充法律的权力,推行高度集权化的政治, 适应了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的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故 A 正确;材料表明罗马广场是公布罗马 法的场所,B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体系内具有最高效力,排除 C;D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并且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16.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 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 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 “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 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 2.3 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 4 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 3 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 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 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 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 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 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 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 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 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 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或方法? 【答案】(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 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理由: 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 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 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3)理解:一方面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4)标准(或方法):全面的观点,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 中加以评价,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评价;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可以归纳出“认识到与 外国交往的重要”,依据“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以及“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 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的信 息进行归纳概括。 (2)中国角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影响,日本角度,依据材料二中“走上 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 惨”并结合所学从“日本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角度分析作答 (3)材料三中从殖民扩张破坏性以及建设性的角度论述的,从中国破坏性角度而言促使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从建设性角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4)评价历史事件要从全面的观点,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角度论述。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 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 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 “(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 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 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 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 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 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 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 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 20 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1883 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 范。1925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 100 美元 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1985 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 公职做交易;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 务;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 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 免受司法追究。1972 年 6 月 17 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在任总统尼克松的 5 名亲信潜入华 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其后,尼克松极 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吊销《华盛頓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报纸 不为其所阻吓,彻底揭开了丑闻。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 因。 【答案】(1)特点:“以小驭大”、“位卑权重”;选任御史、谏官有严格的制度和要求; 拥有相对独立的行使职权的权力;重视对地方的监察。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2)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 (3)①以宪法来避免绝对权力(实行权力制衡),从体制上扼制腐败的产生;②制定反腐败 法律,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③实行独立的舆论监督;④加强道德规范。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表 明监察官员权力大,但品秩较低。“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 求严格”表明监察官员选拔严格。“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 表明监察官员拥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 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表明重视地方监察;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随着专制集权制 度的确立而制度化”“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 得出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 (2)第一小问依据从材料二中“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体现了定期投票;“雅典人投票 放逐”体现了直接民主,即公民的监督;“一种预防犯罪的”体现了预防为主;第二小问从 维护阶级统治角度回答。 (3)根据 1787 年宪法的内容及作用可得出通过宪法来保障。根据“1883 年,美国就颁布 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 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 100 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1985 年推 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得出制定反腐败法律,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 根据“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 免受司法追究。”可得出实行独立的舆论监督。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感情中皆以对方为主,伦理关系即情谊关系,亦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 伦理关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为他人而存在着。这种社会, 可称伦理本位的社会。 夫妇、父子共财,乃至祖孙兄弟等亦共财。若义庄、义田一切族产等亦为共财之一种。兄弟 乃至宗族间有分财之义;亲戚、朋友间有通财之义。以伦理关系言之,自家人兄弟以迄亲戚、 朋 友,在经济上皆彼此顾恤,互相负责;有不然者,群指目以为不义。故在昔中国人生计 问题上无 形有许多保障。在西洋则父子、夫妇异财,其他无论。在西洋自为个人本位的经 济;中国亦非社 会本位的,乃伦理本位的经济也。 但有君臣间、官民间相互之伦理的义务,而不认识国家团体关系。又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 方官为父母,举国家政治而亦家庭情谊化之,不但整个的政治组织放在一个伦理的关系中, 抑且其政治目的亦全在维持大家伦理的相安,——如何让人人彼此伦理的关系各作到好处 (父父、 子子、君君、臣臣)是其政治上的理想要求,更无其他。 ——摘自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材料二: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对乡村民众的领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 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梁漱溪并没有制定维系乡村组织、调整乡村社会成 员关系的法律,只是制定了《村学乡学须知》。《须知》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要使乡村民众了 解乡村 建设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乡学村学。并在乡村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礼俗,以维持乡村 社会的秩序, 从而在乡村形成一个“礼俗相交”的社会。 ――-摘自鞠忠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漱溟的“伦理本位”思想的核心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何不足? 【答案】(1)中国社会在人际关系上互相尊重,经济关系上彼此帮助(互相负责),政治关 系上“家庭情谊化”(9 分)。 (2)理论上:过分注重伦理,看不到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分化(阶级对立或阶级剥削)。实 践中:只注重道德,缺乏法律制度保障(6 分)。 【解析】 (1)核心观点从材料一中“伦理关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 佛为他人而存在着。这种社会,可称伦理本位的社会”的信息可概括出中国社会在人际关系 上互相尊重,从“在经济上皆彼此顾恤,互相负责;有不然者,群指目以为不义” 的信息 可概括出经济关系上彼此帮助,从“举国家政治而亦家庭情谊化之,不但整个的政治组织放 在一个伦理的关系中,抑且其政治目的亦全在维持大家伦理的相安”的信息可概括出政治关 系上“家庭情谊化”。 (2)从材料一得信息可以看出在理论上梁漱溟过分注重伦理,没有看到中国社会的阶级对 立,从材料二中“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对乡村民众的领导,是梁漱溟 乡村建设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梁漱溪并没有制定维系乡村组织、调整乡 村社会成员关系的法律”的信息可以看出在实践上,梁漱溟只注重道德,缺乏法律制度保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