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六)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作业】
课时检测(六)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解析:选D 根据材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并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A项错误;B项表述绝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C项错误。 2.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组织屯田( ) 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 D.推进了北方的统一进程 解析:选D 据题干可知,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力增强,从而推进了北方的统一,故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3.(2019·宜昌调研)下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 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 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图为甘肃出土犁地画像砖,且图中信息为一人一牛耕作技术,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故选D项;这种技术在汉代以后才大规模使用,故A项错误;因为材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B、C两项错误。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解析:选D 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手工业技艺不得外传,只能传之于男性家族成员,说明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选D项。 5.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历代政府加强对民间手工业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间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品的社会需求,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是材料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6.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解析:选C A项材料无从体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B项错误;据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C项正确。 7.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 ) A.促进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B.体现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 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利于播种和土壤肥力的保持 解析:选B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故选B项;曲辕犁的出现没有改变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没有完成,排除C项;曲辕犁的出现,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与保持土壤肥力无关,排除D项。 8.《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口分田在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再分给其他农民使用,可见均田制有利于土地和劳动者结合,C项正确;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属于北魏均田制的作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9.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淮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 A.运河航运的兴盛 B.长江航运的发达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兴盛 解析:选A 材料中呈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的附近,故A项正确;长江航运发达与材料中强调的汴州(开封)、宋州(商丘)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江南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北方城市的发展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对外贸易上,唐朝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带动的是沿海地区,故D项错误。 10.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因而,唐朝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其具体举措有:禁止官员与市场、商人接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禁止官吏家属或其部人经商。下列对此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A.唐代官员地位低下 B.唐代商品经济发达 C.唐代缺乏经商意识 D.唐代吏治渐趋腐败 解析:选B 官员经商并不代表其地位的低下,因为其目的是主动获取高额利润而非被迫的生活窘迫,故A项错误;正是由于唐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商业的高额利润才会促使官员纷纷从商,故B项正确;如果唐代缺乏经商意识,就不会有大批的官员经商,更不会有唐朝政府有关禁止官员经商政策的出台,故C项错误;官员经商与吏治腐败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故D项错误。 11.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经道教演变成了地方守护神。南北朝时期,城隍是为城市居民守护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又被赋予执掌雨阜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等职能。这说明了( ) A.城隍崇拜影响城市的管理 B.儒学正统地位受城隍崇拜冲击 C.政府借城隍崇拜加强统治 D.城隍崇拜适应了城市发展需要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知,城隍承担的职能不断扩大,其职能的扩大反映了城隍崇拜适应了城市发展需要,故D项正确;城隍崇拜是有宗教色彩的“守护神”职能,与城市管理无关,排除A项;城隍崇拜是古代民间的崇拜,与儒家的正统地位并不构成冲突,排除B项;材料反映城隍承担的职能不断扩大,没有涉及政府借城隍崇拜加强统治,排除C项。 12.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使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 ) 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 解析:选B 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设互市监、市舶使来掌管对外贸易,这说明当时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无从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央。汉初,娄敬劝刘邦建都长安时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汉唐盛时,气候温暖,降水充沛,秦岭森林茂密,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昆明池、曲江池等湖泊星罗棋布,灞、泾、渭等“八水绕长安”,“驰骛往来”,沟通黄河,“漕挽天下”。 ——据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等整理 材料二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三 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中亚九姓大量入居中原,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和精通汉文化的中亚人。在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敦煌,大批的行商坐贾从事着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等各种交易,使长安和当时的中转贸易城市繁华一时。当时全国共有驿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隋唐统一局面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丝绸之路沿途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融,塑造了有唐一代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长安作为都城的有利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丝绸之路发展的条件。(7分) 解析:第(1)问,根据“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气候温暖,降水充沛,秦岭森林茂密”“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灞、泾、渭等‘八水绕长安’,‘驰骛往来’,沟通黄河,‘漕挽天下’”及示意图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的信息概括。第(3)问,根据材料“中亚九姓大量入居中原”可知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交融,“当时全国共有驿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可知当时交通进步,“隋唐统一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可知当时政治统一,“塑造了有唐一代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特征”可知当时开放包容的文化,加之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等。 答案:(1)条件:战略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水利工程发达。 (2)特点:坊市分离;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或“中外、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多元。 (3)条件:民族的交融,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交通的进步,政治统一带来安定的局面,开放包容的文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代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北方水利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方水利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摘编自《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唐初与中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水利工程数量、规模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的状况,从材料中南北方水利工程可以反映农业发展状况,可拟定论题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两个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史实,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 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 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