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选修)(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选修)(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选修)‎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2.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A ‎【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3.“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 《离骚》‎ B. 《窦娥冤》‎ C. 《子虚赋》‎ D. 《水浒传》‎ ‎【答案】B ‎【解析】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符合元朝的社会特征,《窦娥冤》是元朝的作品,选项B正确;《离骚》是战国时期,排除A;《子虚赋》是西汉时期,排除C;《水浒传》是明末时期,排除D。‎ ‎4.“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蒸雾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下列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蒸雾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信息或烟收雾合、有类云蒸雾散、飞动增势可判断,这是草书的特点,故D正确;A是隶书;B是楷书;C是行书。‎ ‎5.“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外来药”的影响是 A. 对思想解放起到了启迪作用 B.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第一步 C.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 完全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经世思想家们”指地主阶级抵抗派,以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引导国人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思想解放起到了启迪作用,故A项正确;B项是指洋务派,排除;C项是指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D项是指新文化运动,排除。‎ ‎6.鸦片战争后,汉语开始大规模地输入外来词,其中英源外来词占了42.98%,音译是外来词的重要形式,例如:勃列西领(总统),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 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了解 B. 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C. 效仿西方代议制度 D. 西学为民众普遍接受 ‎【答案】A ‎【解析】“勃列西领(总统),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涉及西方代议制,说明当时中国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了解,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B错误;材料中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并不是效仿西方代议制度,C错误;D中普遍接受说法绝对,排除。‎ ‎7.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懸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年次 课程 备注 一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至汉文经学,愿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 二 学四元解法、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 格致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 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B. “西学”教学内容限于近代科学及技术 C. 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 D. 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仍然占据首要位置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可知,尽管课程表中的学习内容与古代已有较大差别,但传统的经学教育仍在其中占据首要位置,故选D。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懸良是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与西方列强并不能划上等号,故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由课程内容中的“万国公法、富国策”可知,“西学”教学内容并不仅限于近代科学及技术,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外语学习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C项结论。‎ ‎8.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中说:“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他评论的是 A. 林则徐“师夷长技”的主张 B. 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 C.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做法 D. 陈独秀“民主科学”的观点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并依靠光绪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发展资本主义,但反封建不彻底,以失败而告终,C符合题意; 林则徐“师夷长技”的夷是西方人而不是古人,A错误; 张之洞“中体西用”是用西方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与材料“……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不符,B错误;陈独秀“民主科学”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的否定,故D错误。‎ ‎9.“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有用。”这说明 A.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C ‎【解析】尽管题干中有“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但“难”不等于不能依靠,且就事实而言,康梁的戊戌维新变法主要是依靠光绪帝的支持,故A错误;戊戌变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外国经验,且题干中“各国之革政”,亦说明康梁受外国影响,故B错误;“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说明变法改革需要自下而上,从国民开始。“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说明从国民开始,需要改变民众的思想,唤起民众的民主精神,故C正确;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并非发自民众,变法期间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支持,故D错误。‎ ‎10.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吾国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 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C. 有遵循进化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 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表明了新文化运动救亡图存的一面,故B项正确;材料“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表明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偏见,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的一面,无法体现遵循进化论全盘西化,故C项错误;“改造传统文化”与材料“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不符,故D项错误。‎ ‎11.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 ‎12.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下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 主张彻底反对帝国主义 B. 认可民生主义 C. 认为民族主义有局限性 D. 赞同民权主义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中可以看出,章太炎认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把清政府作为最大的敌人,而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看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祸害远远大于清政府,指出了民族主义有局限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章太炎对三民主义的认识,而不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故A项排除;材料认为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满洲贵族统治者的影响,这是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认识,故BD项排除。‎ ‎13.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A 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 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 C.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D ‎【解析】从孙中山的话“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有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故D正确;A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主义,而A选项是民权;B选项是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具有狭隘的特征,与材料中的新民族主义的内容不符合;C选项属于民权主义而非民族主义,故错误。‎ ‎14.“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以上观点基于毛泽东 A. 对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调研 B. 对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经验的总结 C. 对开展城市武装斗争屡次失败的反思 D. 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完整理解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这是毛泽东对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调研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时期并没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B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说明城市武装斗争道路的失败,故C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时期并不能涵盖整个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故D不符合题意。‎ ‎15.迷惑于所谓“一次革命论”……而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只能由一个革命到另一个革命,无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该论断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井冈山斗争》‎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故答案为C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排除A项;《井冈山斗争》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排除D项。‎ ‎16.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 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 C. 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已经完成三大改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希望将发展作为下一阶段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故选C。1957年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故不存在A项过渡一说,排除;B项是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影响或意义,而不是目的,排除;人民的内部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故材料中毛泽东对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分,与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之间并无关联,排除D。‎ ‎17.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 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 C.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 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 ‎【答案】D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A;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按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而进行,排除B;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排除C;1979年邓小平访美归国之后,我国设置了四个经济特区,说明邓小平的这些主张解放了思想,有利于特区的创办,故选D。‎ ‎18.在座谈会上发言时,我提到“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方针埋没人才,卡了工农兵子弟,助长不正之风。我建议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小平同志听后征求了与会同志的意见,随即作出重要决定。这里的“重要决定”最有可能是 A.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B. 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故C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故A不符合题意;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并不是招收“工农兵学员”,故B不符合题意;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材料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 ‎19.《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 ‎20.“他是一个探索者。经过一段热烈兴奋的思考和试验,似乎发现宇宙秘密。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它由一个上帝的工程师调试,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探索者”的成就 A. 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基础 B. 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 C. 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 D. 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 ‎【答案】B ‎【解析】根据“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可知“探索者”的成就是指牛顿的经典力学,牛顿的经典力学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B正确;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A;爱因斯坦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不符合题意,排除C;日心说的提出推翻教会在科学方面的权威观点地心说,使科学开始摆脱教会神学的控制而独立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 ‎21.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材料中的“哲人”主张 A. 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 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C. 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D. 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答案】C ‎【解析】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是指理性的思维,成为启蒙运动时期思想核心,材料中哲人就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他们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C正确;A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主张;B是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D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大量旧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事实,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线状光谱及固体比热等,理论和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严重震撼了200多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机械观。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理论 A. 确认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B.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C. 全盘否定了传统的科学理论 D. 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线状光谱及固体比热等,理论和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反映了量子论提出的背景,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故B符合题意;牛顿力学体系确认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全盘否定了传统的科学理论”说法过于绝对,故C不符合题意;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故D不符合题意。‎ ‎23.“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理论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万有引力定律 C. 量子假说 D. 相对论 ‎【答案】D ‎【解析】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时间是相对的”,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绝对时间概念,D正确;A是伽利略成就;B是牛顿力学体系内容;C是普朗克量子学说。‎ ‎24.达尔文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它“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场,比自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以再生以来任何其他科学的进步更伟大的变化”。这主要因为“达尔文的革命”‎ A. 建立近代科学 B. 提倡人文主义 C. 开启工业革命 D. 否定上帝造物 ‎【答案】D ‎【解析】达尔文的革命是提出进化论思想,给上帝造物说予以沉重打击,D正确;达尔文并不是近代科学创立者,A错误;材料中不是说明达尔文倡导人文主义思想,B错误;工业革命开启是18世纪60年代,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是一个世纪后,C错误。‎ ‎25.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文学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 《苹果车》‎ B. 《人间喜剧》‎ C. 《等待戈多》‎ D. 《巴黎圣母院》‎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夸张人物的传奇经历与英雄色彩”“想象的翅膀”中可以分析出,该流派是浪漫主义风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项是现代主义风格,排除;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D项是浪漫主义风格,符合题意。‎ ‎26.19世纪某作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该作家应是 A. 高尔基 B. 巴尔扎克 C. 雪莱 D. 莎士比亚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19世纪某作家……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说明该作家是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高尔基是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家,故A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故B符合题意;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故C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故D不符合题意。‎ ‎27.让保罗·萨特创作的戏剧《禁闭》中有如下描述:“三个痛苦的灵魂像坐上了旋转木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远追不到的‘境况’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场不堪其苦的煎熬,谁也不能得到,谁也不能安宁,谁也不能退场,其苦状若身陷无间地狱”。下列与《禁闭》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A. 《老人与海》 B. 《大卫·科波菲尔》 C. 《巴黎圣母院》 D. 《播种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 “三个痛苦的灵魂像坐上了旋转木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远追还到的‘境况’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场不堪其苦的煎熬,谁也不能得到,谁也不能安宁,谁也不能退场,其苦状若身陷无间地狱。”可以判断戏剧《禁闭》属现代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现代主义风格,符合题意;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 ‎28.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简编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这一时期课程设置变化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1)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2)时代背景:癸卯学制: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壬子癸卯学制:1912年辛亥革命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壬戊学制: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激发公民意识。‎ ‎(3)关系: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 ‎(1‎ ‎)看法:由材料“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可归纳为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由材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可归纳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由材料“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可归纳为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结合所学可从“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克服科举制的弊端,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二是挽救民族危机。‎ ‎(2)时代背景:癸卯学制:由材料“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当时积极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壬子癸丑学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壬子癸丑学制实行时,辛亥革命推翻了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因此取消了“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开始中国爆发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1919年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又激发了公民意识,因此“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3)关系:综合学制的变化情况可知,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9.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民生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材料四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策略。综合上述材料,对百年以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 ‎【答案】(1)原因:没有解决民生问题(或贫富差距较大)。‎ 举措: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2)主张: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利益(或借鉴苏联模式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发展国民经济);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或缩小贫富差距,或调节社会分配)。‎ ‎(3)相同:发展生产。‎ 不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或先富带动后富)。‎ ‎(4)策略: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注意把握和选择调节的时机。‎ ‎(5)认识:关注民生(或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防止两极分化(或缩小贫富差距);发展生产。‎ ‎【解析】‎ ‎(1)根据材料“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可概括得出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的举措回答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中关于民生主义的内容即可。‎ ‎(2)根据材料“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概括回答。‎ ‎(3)根据材料三“第一是发展生产”,材料二“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共同点是发展生产。不同点可概括材料“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概括得出。‎ ‎(4)根据材料“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从具体的措施及实施的时机等角度概括回答。‎ ‎(5)结合材料的主旨内容,从关注民生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问题、促进生产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3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百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戌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辅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康广仁曾说: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张元济编《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 材料三 历史研究时期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主要观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变法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光绪皇帝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制约,手中无权,如果光绪有权,变法定会成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嘉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原因,据此判定变法的性质。‎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的措施与不足之处。‎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性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措施: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不足: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 ‎(3)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加深的角度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原因。再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的角度指出变法的性质。‎ ‎(2)本题据材料一“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材料二“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裁汰冗员、成立农工商总局、废除八股文等方面概括维新变法的措施。再从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等方面指出不足之处。‎ ‎(3)本题据材料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并结合所学即可从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等方面指出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总理全集》‎ 材料二 ‎ ‎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反帝”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 ‎——《世间几人如甘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 ‎(2)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孙中山和甘地分别以不同方式领导着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正确评价这两种不同斗争方式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主张:武力反对帝国主义;呼吁亚洲人民共同反抗殖民侵略。理论:新三民主义。‎ ‎(2)不同:孙中山:采用革命手段;西方列强不会放弃他们获得的侵略权益。甘地:非暴力方式;印度的宗教因素;印度社会比较落后。‎ ‎(3)是否顺应时代要求;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推动了本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解析】‎ ‎(1)主张:题目要求“据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可以归纳出武力反对帝国主义;由“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可概括为亚洲人民共同反抗殖民侵略。理论: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可知,与上述主张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应该是新三民主义。‎ ‎(2)不同:题目要求“据材料一、二”回答。孙中山:由材料一中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可知孙中山主张采用革命手段争取民族独立;原因由材料一中的“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可知,是西方列强不会放弃他们获得的侵略权益。甘地:由材料二中的“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可知,甘地采取了与孙中山不同的非暴力方式;原因可以从材料二中的“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可以得出是由于印度的宗教因素和印度社会比较落后导致的。‎ ‎(3)‎ 标准: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可知,要判断一种斗争方式是否合理,需要从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本国国情与客观的实际效果来分析,即是否顺应时代要求;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推动了本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