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1.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 ‎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史学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①②③是事件的经过,④是对事件的认识、结论,因此属于历史评价的是④。故选D ‎2. 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家对生死有过如下见解:“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赋也。安时面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下列所述政治主张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A.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大意是指人生死来去自由洒脱,顺应自然,体现了老子的主张,该句出自《庄子·养生主》。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天下就会达到理想的境界,出自《论语·颜渊》,属于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治理人民(国家)之所以很难,是因为当政的人想要有所作为,出自《老子》,以此进一步推出要治理好国家,应遵从“无为而治”,这是黄老无为思想的本源,故B项正确;天下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各地,但是事情的关键掌握在中央,出自《韩非子·物权》,此句主张加强君主集权,体现了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下一句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其大意为当官的人不会始终富贵,而人民也不会始终贫贱,有能力的人可以举荐为官,无能力的人可以免官为民,该句出自《墨子·尚贤》,此句主张推崇贤能,选拔有才能的人,体现了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 ‎3. 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③“致良知” ‎ ‎④“经世致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观点,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观点,③“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而④“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观念,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 ‎4.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是指四时与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规律;“‎ 道法自然”是指道家认为的世间万物的根源,这是有自然规律的;“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是指只有那和天地初开一同诞生,到天地毁灭也不会死、不会衰老的东西才叫“常”,“常”即自然规律;故可知三家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与政治主张无关,排除A。题干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与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关,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自然是否以认识的信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现代学者对老子生活的时代有不同主张,胡适等学者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早于孔子;钱穆等学者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晚于孔子。下列关于此问题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 此问题只能通过发掘老子的墓葬才能解决 B. 史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胡适的观点正确 C. 研究《老子》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推测时代 D. 应该由国内外学者通过民主表决加以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老子的墓葬无法确知,故A项错误;史载也是后人的记载,不能说明胡适的观点正确,故B项错误;《老子》一书的语言风格能够帮助我们推测他所生活的时期,故C项正确;由国内外学者通过民主表决加以确定并不合理,主观性太强,故D项错误。‎ ‎6.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的意思是 放弃法术而凭主观办事,就是尧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的意思是不要规矩而胡乱猜测,就是奚仲也不能做好一个轮子,材料的整体是强调“法术、规矩”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而“法术、规矩”等则是法家韩非子的典型的思想主张,所以该思想家的流派只能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法学和儒学的发展。依据所学,孟子强调“仁政”而非专制,且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非汉朝儒生,故可排除ABC项。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君主专制理论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加强君主集权,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8.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 清静无为 B. 兼爱非攻 C. 仁政治国 D. 以德治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可知,这位思想家反对暴政,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C。其它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名师点睛】高考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①以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思想。②中国古代儒、法、道家的主要治国思想,特别是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③中外同一时期思想成就的联系与比较,如孔子与苏格拉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以及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影响。‎ ‎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凭借儒家经典可以做到三公这样的高位,可以封侯,这使得儒家学说成为民间学习的主要对象,儒学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A. 心学 B. 理学 C. 佛教 D. 阴阳五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从材料所给的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得到广泛传播的思想是佛教思想,给动荡中的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故选C。AB项是宋明时期出现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时代下的新发展;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学说。‎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播。‎ ‎11.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主张约束君权 B. 支持君权神授 C. 迷信崇拜君权 D. 主张“大一统”‎ ‎【答案】A ‎【解析】‎ 材料“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天人感应”理论把天人格化,把自然界的灾异与君主统治联系在一起,一旦有灾异发生,皇帝就要审视自己的德行,看是否有不当之处。这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暴政,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天”对君主行为的监督,“君权神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天人感应”说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君主权力,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大一统”,排除D。‎ 点睛:材料式选择题首先要判断选项是否与材料相关,如本题的BD两项。其次要注意是否体现材料的中心,如本题的C项。‎ ‎12.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 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 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可知,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儒家伦理道德,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讲到“生产方式”,B项错误;“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恰恰与材料的意思相反,C项错误;“开始依附于政治”表述错误,D项错误。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纲五常 ‎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陆王心学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他所提出的良知指的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都过探查自己的内心获得良知,故选A。B项中的“圣人”错误,不是只有圣人才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项是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观点;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陆王心学·致良知 ‎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质,何处惹尘埃?”这是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 孔孟之学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说人心的顿悟与渐修。这与心学相符。陆九渊等人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A不对,孔孟之学的核心是“仁”“礼”;BD不对,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通过读书、考察、实践来探究“理”。‎ 考点: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对于材料选择题,很显然,材料不读无法做题,材料不读懂无法做对题。然而,整个题目都是材料的时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因为看不懂很烦躁而很长时间不能进入正题。所以当遇到这类情况,我们要镇定自如,要坚信麻烦不代表难,难也不是针对我一个,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这样自我宽心可以让我们耐心读题,从而理清题目,快速准确解答。‎ ‎15.有学者认为:“理学既具有超越的理性,又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他们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格物致知”‎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可知理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意即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的意义,故C项正确。A项是墨家墨子的主张,排除。“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的认识论。故B项排除。“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故D项排除。‎ ‎16.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之争。甲方是陆九渊的心学,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乙方”即朱熹的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知论上提出“格物致知”。A是朱熹的观点,B是陆九渊的观点,C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程朱理学的观点,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名师点睛】王阳明心学 ‎①主张: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皆在心。②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即心中的天理(这是其思想核心)。③“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②作用: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17.“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开始于 A.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 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 宋朝程朱理学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依据材料文字“王者配天”、“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言论属于“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体系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的,成为后来“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思想基础,故选C。‎ ‎18.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陆九渊则说:“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 明“理”的方法 B. 读书的方法 C. 明“理”的目的 D. 读书的目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格”就是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体现了朱熹注重实践活动的思想,掌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陆九渊注重“内心”的反省,掌握“理”的办法是发明本心。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明“理”的方法 ‎19.宋代把儒学大家朱熹的《小学》作为启蒙教材,后又有《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这反映了 A.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 宋代教育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C. 宋代私塾教育非常发达 D. 印刷术推动儒学教育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小学》、《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可知儒学在宋代实现了普及化和通俗化,推其原因,这与宋代印刷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朱熹的贡献和地位,故A项排除。宋代教育内容仍以儒家思想为主,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反映了宋代的启蒙教材,不能得出宋代私塾教育非常发达的结论,故C项排除。‎ ‎20.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 西汉 B. 隋唐 C. 北宋 D. 南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朱熹的作品,这个书生携带此书上京赶考的时间可以肯定不会早于南宋,所以D项符合史实,ABC三项时间与题意不符。‎ 考点:程朱理学 点评:程朱理学在继承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思想,使儒学的发展进入思辨化的层次,将儒学的发展推动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程朱理学在被官方接受之后,变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力的工具,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 ‎2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思想和朱熹思想比较 点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2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支柱,建立文庙是在强化这一思想支柱,以此加强对人民的统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才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程朱理学的产生导致文庙的兴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庙的修建是加强统治的需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支柱。‎ ‎23.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 人性本善 B. 心即理也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知行合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作者通过“急穿芒履去登临”即通过亲自去观察去实践感知万物获取新的认识,可知这和“格物致知”主张一致,正确的选项是C项,A项排除,BD项是心学,不符合题意。‎ ‎2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说明该思想家主张内心明晓仁义或天理比通过外在手段知晓天理更为重要,显然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心学主张无关。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25.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 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C.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意思是把封建制的一部分意义放入郡县制中,那么天下可以得到治理,由此可以分析出顾炎武主张给地方一定的自治权,以此来反对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 ‎26.荀子主张隆礼重法,黄宗羲主张制定“天下之法”,二者都 A. 反映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B. 具有时代进步性 C. 从统治者角度思考问题 D. 推动了社会转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荀子处于社会变革的时代,其主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黄宗羲处于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时期,其思想具有反专制的时代进步性。故答案为B项。荀子的主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黄宗羲的思想并未反映资产阶级的要求,排除A 项;荀子的思想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黄宗羲是从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排除C项;荀子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黄宗羲的思想影响有限,仅仅局限在部分知识分子中间,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排除D项。‎ ‎【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即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这种试题从题形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27.唐甄在《潜书》中写到:“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紊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 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材料认为大批的人被杀死,有一半是盗贼造成的,一半是帝王造成的,批判了帝王和盗贼的狠毒残忍,表达的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与D项的观点相似,D正确;A项是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出自《管子》,主张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观点,排除。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2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批判君主专制 B. 反对经世致用 C. 提倡自由平等 D. 主张学习西方 ‎【答案】A ‎【解析】‎ 明末清初思想家共同点是批判君主专制,故A正确;三人提倡经世致用思想,故B错误;思想自由和学习西方不符合三人思想,故CD错误。‎ ‎29.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四个选项的关键信息,A“为政以德”、B“以德兼人者王”都是强调以德治国,D“为天下,非为君也”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大一统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名师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30.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 A. 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B. 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C. 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 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心学不务实,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肯定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重视伦理道德;B选项法家主张“依法治国”; C选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D选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题干材料“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相符合的是墨家学说,故选C选项。‎ ‎32.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 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 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 C. 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D. 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所以排除B;题干中无法体现他是否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排除C;题干无法体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排除D;由“天地之化日新”“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可知王夫之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选A。‎ ‎3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以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所以统治者之所以查禁此书在于此书与清代加强专制主义的要求不符,D正确;A项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不是主要原因;B项质疑孔子的权威性是李贽的思想;C项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是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34.埃德蒙·帕克所著《世界史:大时代》一书中,从人的起源到今天划分了九大时代,下列表述可能出现在“大时代五:公元300年~1500年”的是 A. 城墙、宫殿、广场、陵墓等纪念性建筑开始出现 B. 车轮、制陶术、冶铁技术的诞生推动生产的增长 C. 纸张与活字印刷术逐渐沿着海路贸易路线传播开来 D. 西欧在亚洲沿海地区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公元300年~1500年是指魏晋至明朝时期,该时期纸张、活字印刷术等技术不断得以传播,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中的“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冶铁技术的诞生不迟于春秋时期,排除B项;西欧在亚洲经济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在16世纪以后,排除D项。‎ ‎35.玉米在我国种植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关于玉米的种植最早可能出自 A. 《齐民要术》‎ B. 《氾胜之书》‎ C. 《农政全书》‎ D. 《农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约到了16世纪中期,玉米传到了我国,开始在中国进行种植。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玉米”之名最早见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故选C。《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时间不符,排除A;《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时间不符,排除B;《农书》是元代综合性农书,时间不符,排除D。‎ ‎36.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 A. 劳动力过剩 B. 轻视科技发明 C. 雇佣制广泛存在 D. 文化需求低迷 ‎【答案】A ‎【解析】‎ 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劳动力是过剩的,排除A;材料是轻视科技成果的使用而非重视科技发明,排除B;明代才有雇佣制,排除C;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宋代时代的人们的文化需求强烈,排除D。‎ ‎37.中国传统医学把“天人合一”叫做“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这里所谓的“天”是指 A. 最高神的人格化概念 B. 社会发展的规律 C. 具有生命意义和价值伦理的世界 D. 自然的气候、地理等因素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国传统医学把“天人合一”叫做“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可知它强调的是自然的天,不是神化的天。因此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等因素,故答案为D项。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排除;材料中的“天”不是指社会发展规律,排除B项;具有生命意义和价值伦理的世界指的是人类建立的世界,不是自然界,排除C项。‎ ‎38.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 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我们来看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这段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排除C选项。13世纪末给出了马可·波罗的经历,说明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之前。此事件又发生在造纸术传入境外之后,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而且与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辉煌的科学技术·火药武器的发明、使用及其影响 ‎【名师点睛】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国外的时间我们需要记住:最早传到国外的造纸术,,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2世纪先传入非洲后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美洲,19世纪传入大洋州。其次是印刷术,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也是这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埃及,欧洲。 指南针前身是司南,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唐末发明火药,火药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 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39.宋人邢某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 材料意思是宋人邢昺年幼时,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学生学习很不方便,效果不好;后来,雕版印刷术得到普及,真是儒生的幸事。由此分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故选C。其他各项均与材料意思不符。‎ ‎40.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是“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 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 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 C. 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说明当时西方科学技术已传入中国。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1.下图是一幅甲骨文体的书法作品,该作品创作的年代应是 A. 商朝 B. 东汉 C. 唐朝 D. 清末或以后 ‎【答案】D ‎【解析】‎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亡之后,甲骨文也逐渐不为人知。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存在。因此选D.故本题选D。‎ 点睛:甲骨文是清末发现的,因此它是清末或以后的作品。‎ ‎42.《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 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 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 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 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答案】D ‎【解析】‎ 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隶书因为牢狱管理书写方便,才逐渐被使用;本题强调的重点是隶书的创建与狱官书写存在联系,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楷书比隶书出现的时间晚,故排除B;隶书在秦朝时期便存在,该项强调隶书为汉代狱官创制,故C错误。‎ ‎43.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A. “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 B. “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C. “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矛盾心理的反映 D. “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晋人尚韵”指晋代书法风流潇洒。魏晋时期,因少数民族入侵,国家战乱,道教、佛教盛行,因此文人多追求心态及对空灵境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人尚法”指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人尚意”指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风,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兴起的是市民文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因此“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4.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 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 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 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 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答案】D ‎【解析】‎ 从解题技巧上看,采用排除法排除ABC,另根据西方历史哲学家也可推测D。‎ 二、非选择题(2题,共34分)‎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哲学家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答案】(1)背景: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或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各国竞相改革,士阶层崛起。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并施。‎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新主张。‎ ‎【解析】‎ ‎【详解】(1)‎ 第一小问,材料“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实际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则提倡“仁义”、“王道”、“礼法并用”等。‎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指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第二小问,根据题干中“汉代学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即可。‎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未成为“欧洲式的人物”的主要原因?‎ ‎【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和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 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答任意2点,即可得分)‎ ‎(2)表现:关心社会;批判传统伦理道德;拒绝传统的历史观。原因: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政治统治黑暗);思想上理学的禁锢(儒学僵化)。‎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官方的正统观念”,可见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和官方正统学说,其三纲五常的说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由材料“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可见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由材料“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可见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第二小问,理学吸收了佛、道因素,构建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从而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理学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辩护,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2)第一小问,由材料“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可见关心社会;由材料“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可见批判传统伦理道德;由材料“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可见拒绝传统的历史观。第二小问,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等方面归纳,如:经济上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思想上,理学因禁锢而僵化。‎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