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47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47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第47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核威胁。‎ ‎(2)成就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②改革开放后,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③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 ‎④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特别提醒] “两弹一星”研制的目的 ‎(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指原子弹、氢弹。‎ ‎(2)“两弹一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2)意义: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4.计算机技术 ‎1983年研制成功“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此后不断进步,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5.生物技术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轻巧识记]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特点:基本性的和长期性的方针。‎ ‎5.贯彻实施 ‎(1)初见成效 ‎①原因:受“双百”方针的鼓舞,艺术家创作热情高涨。‎ ‎②表现:优秀作品有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2)经历挫折 ‎①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②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③危害: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①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②表现: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辨析比较]‎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新中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 ‎2.“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制定方针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初: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 ‎②全面建设时期: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2)成就 ‎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遭遇挫折 ‎(1)表现 ‎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②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人才的缺乏和断层,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复兴发展 ‎(1)教育改革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教育战线上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②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③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2)教育投资:在实行国家拨款的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 ‎(3)边远和落后地区教育: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归纳总结] 理解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现代中国的教育 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二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 四项决策: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义务教育、“科教兴国”。‎ 主题一 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史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①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政治意义。史料中的省略号将史料分为两层意思,分别介绍了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内和国际意义。①处信息说明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史料二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用极大力气②模仿苏联教育制度。这种模式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科学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中共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③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解读 史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模仿苏联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史料第一句话点明了核心思想。②处信息说明了我国的教育制度照搬苏联模式;③处信息说明当时中国的教育偏重工科,削弱人文社会学科。‎ 史料三 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 解读 史料三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从1949年、1978年、2008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看变化趋势。从柱状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教育落后,改革开放后,各层次教育发展迅速。‎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2)史料二中的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做法有何现实意义?‎ ‎(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对外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意义: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 ‎(3)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1.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勇攀高峰。‎ ‎②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主题二 “双百”方针 史料一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①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陆定一指出中央的政策是要求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①处信息说明了“双百”方针的目的。‎ 史料二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②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解读 史料二反映了“双百”方针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②处信息实际上夸大了当时文学中存在的问题。‎ 史料三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 解读 史料三反映了邓小平强调文艺家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③处信息体现了宽松的文化环境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史料运用 ‎(1)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 ‎(2)史料三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3)结合上述史料,总结“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双百”方针提出的现实意义、经验教训及其实质 ‎(1)现实意义 ‎①“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技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③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经验教训 ‎①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②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关系。‎ ‎(3)实质:“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具体地讲,在文艺和学术问题上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2012年 ‎——‎ ‎2013年 ‎(卷Ⅱ)T31,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教育发展的特点是构建国家意识形态 ‎2014年 ‎——‎ ‎2015年 ‎(卷Ⅱ)T31,新中国成立初期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2016年 ‎——‎ ‎1.(2015·课标全国卷Ⅱ·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业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1952年外交政策没有转变,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2.(2013·课标全国卷Ⅱ,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答案 A 解析 材料列举的相关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再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 ‎3.(2014·北京文综)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答案 A 解析 考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召开,B、C、D都是在这之后,即改革开放以后的措施,均可排除。故应选A。‎ ‎4.(2014·天津文综·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即将开始的“一五”计划,这对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1952年国家通过院系调整大量增加技术性的专门院校,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故应选B。‎ ‎5.(2016·北京文综,37,节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答案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严复、蔡元培、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可归纳得出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是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综合材料二内容分析得出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第二小问,分析时代背景时注意分析材料中严复、蔡元培、毛泽东等人的教育思想提出时的时代政治、经济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6·荆州一模)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答案 C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中国著名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答案 C 解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早于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早于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题干成就同属于“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3.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 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 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不是一位科学家,故A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研制了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落后于中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4.(2017·福州质检)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放开手脚大胆去写——三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以来的“双百”方针得到恢复。下列适合“双百”方针主旨的口号是(  )‎ A.“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 B.“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C.“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D.“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答案 B 解析 “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是1942年提出的,故A项错误;“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符合“双百”方针,故B项正确;“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在1944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5.(2016·遂宁上学期期末)1956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 A 解析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说明毛泽东鼓励学术争论,符合“百家争鸣”的方针,故A项正确;“百花齐放”是针对艺术问题的,而材料反映的是学术问题,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受到束缚,不会鼓励争论,故C项错误;“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文艺发展的目的,但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6.“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1958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得知,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不符合当时实际,故A项错误;1958年我国经济领域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故B项错误;受“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1958年文学领域也开始出现“大跃进”的现象,故C项正确;由于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实际上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因而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故D项错误。‎ ‎7.(2016·合肥二模)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  )‎ 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观需要 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 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执行 答案 B 解析 “百花齐放”方针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工作方针,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经济总量不高,故B项正确;材料中马寅初强调的是人口增殖过快对经济发展的阻滞,并不是一刀切地反对人口再生产,故C项错误;在当时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马寅初的人口观点曾一度受到批判,1960年1月,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故D项错误。‎ ‎8.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 年份 ‎ ‎1949年 ‎1953年 ‎1965年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26.2%‎ ‎37.7%‎ ‎43.8% ‎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33.1%‎ ‎14.9%‎ ‎6.8%(1962年数据)‎ 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1952年下半年开始”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增长可知是为了适应“一五”计划及经济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才结构合理,故C项错误;1965年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故D项错误。‎ ‎9.(2016·北京昌平期末)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编写的一本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 A.近代化教育由此开始 B.20世纪50年代基本扫除文盲 C.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D.“大跃进”运动影响文化教育 答案 D 解析 近代化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基本扫除文盲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义务教育制度,故C项错误;注意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和口号“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影响文化教育,故D项正确。‎ ‎10.到2006年,“希望工程”共接收捐款超过30亿元,捐建希望小学12 559所,救助农村失学儿童289万名。国家还加大西部教育的发展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使边缘地区教育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样做是为了(  )‎ A.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B.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分析得知,国家通过加大对农村、西部、少数民族等边缘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推动了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缩小了与内地、东部、汉族地区的差距,故A项正确;由材料得知,国家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并非局限于民族地区,故B项错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是在1957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故D项错误。‎ ‎11.(2016·江西名校高三第三次联考)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  )‎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答案 D 解析 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与教育先进国家还有距离,故A项错误;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与高等教育正规化无关,故B项错误;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与高等教育转型无关,故C项错误;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更多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说明中国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故D项正确。‎ ‎12.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 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 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 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高校多种办学方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的,A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材料现象的出发点,故A项错误;多种办学方式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其目的是满足经济发展对更多人才的需要 ,故B项正确;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也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实行多种办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是多种办学方式的影响,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6·乌鲁木齐二模)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小戏的崛起都是意味深长的事件,而这一现象无疑使得戏剧的价值体系更趋于民化。小戏的崛起是在两股相反相成的艺术力量的交汇中呈现出来的。由于社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地区之间日趋开放,交流与沟通也日渐增加,此前在一个相对狭小、相对封闭的区域内流传的地方小戏,有更多机会吸收与汲取大戏的优长特点,甚至直接进入都市,并且大量吸收借鉴了成熟剧种的表演手法与剧目,使之逐渐走向成熟。‎ ‎——傅瑾《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论纲》 ‎ 材料二 小戏从19世纪以来就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强劲势头的艺术平民化趋势,但是从延安时代开始它获得了诸多理论支持,因而更像是一场自觉的变革。1951年中央政府以政务院名义颁发的“五·五指示”明确指出,“‎ 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 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1949年成立的新政府总是在种种场合突出强调其“劳动人民”的立场,正是由于各地的小戏被视为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关系更为紧密,因而较少受到“封建社会统治者”和“反动文人”的毒害,所以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的艺术样式,兼之有延安时代对秧歌、眉户等小戏成功改造的经验,它们获得了与大戏几乎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戏发展变化的特点。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戏“获得了与大戏几乎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的原因。‎ 答案 (1)特点:趋于平民化;受众范围扩大;善于吸收和借鉴。 ‎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抗日根据地文化生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趋于民化”可知,小戏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地区之间日趋开放,交流与沟通也日渐增加……甚至直接进入都市”可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流动性增强,小戏的受众范围也在日益扩大;根据材料一“有更多机会吸收与汲取大戏的优长特点……并且大量吸收借鉴了成熟剧种的表演手法与剧目,使之逐渐走向成熟”可知,小戏在不断的吸收借鉴中发展完善。 ‎ ‎(2)根据材料二“显示出强劲势头的艺术平民化趋势”可知,小戏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显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材料二“延安时代开始它获得了诸多理论支持”表明,当时小戏由于平民化的趋向,符合了抗日根据地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材料二“1951年中央政府以政务院名义颁发的‘五·五指示’明确指出……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应特别加以重视”可知,建国后小戏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他也迎合了百花齐放的方针要求。‎ ‎14.(2016·湖北部分重点高中10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  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时的场景 现在有钱没什么品味之人 图一“土豪”‎ 过去传道授业解惑者为老师  现在点评嘉宾都称老师 图二“老师”‎ 文字内涵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请根据图一或者图二,确立一个为主题,并进行评析。(要求主题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从土豪内涵的变化看时代的变迁。‎ 土地革命时期,国内的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革命。由此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巩固了红色政权。那时的土豪指那些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破坏革命的反动派,他们是被专政与被打击的对象。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文化生活逐渐丰富。但少数人有钱不理性消费、没什么品味、喜欢炫耀。“土豪”成了这部分人的代名词。后来该意义衍生出“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土豪,求抱大腿”等,则有拜金主义倾向,与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显相违背,不值得提倡。 ‎ 示例二:从被称“老师”的群体看时代价值取向。 ‎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唐朝韩愈对老师职业功能作了精辟阐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中看出,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老师”这个词是社会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日益重视,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广大教师通过他们的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然而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对坐在台上的评委都称为“老师”,还有更甚者称为“导师”,虽然体现了对评委的尊敬,但“老师”严重泛滥,则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解析 此题小论文的关键在于找到文字内涵折射出时代的背景,土地革命时期的土豪凸显出革命年代的阶级斗争;“土豪”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冲击下部分国人的拜金主义倾向,应该否定。过去的老师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尊师重道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等战略推动教师地位的提高,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对坐在台上评委都称为“老师”,虽然有对老师职业的尊敬,但有滥用之嫌。据此展开论述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