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1第5单元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1第5单元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学案

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 ‎ 法则1 循顺序做题,按设问要求作答 按设问顺序作答是非选择题的一项答题原则。现在高考阅卷普遍采取网上电子阅卷方式,考生在做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这样答案就集中在一起。顺序写错了容易被认为答案错误而失分。‎ 问什么,答什么,是非选择题的基本答题原则。答非所问,徒劳无功。有问不答,必定无分。明知对问题理解不透,对答案没把握,也要尽力作答,不要轻言放弃。‎ 法则2 调动知识要“依据材料,结合所学”‎ 非选择题的设问句式一般为:“根据材料……指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结合史实说明……”“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等。‎ 相应的答题原则为:‎ ‎(1)凡设问中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就要调动知识主要关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找答案。‎ ‎(2)凡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在调动知识时一定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有时材料中的信息往往是教材的补充,所学知识有时比材料中的要点还多,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要点才会完整。‎ ‎(3)凡要求“结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要说明的问题(论点)往往在材料中,所借用的史实,大多在所学知识中,要注意调动教材知识。‎ ‎(4)凡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一定要注意采用每个材料的信息。‎ 法则3 以分值定答案,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根据近几年的经验,高考试卷一般都是按要点采分,你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如果把你组织的答案看作数学上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点)”一定要多,尽可能使这个“集合”与标准答案的“集合”形成“交集”。‎ ‎(2020·山东省高考等级考试[模拟卷]·18)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 ‎……‎ 今咪唎国夷人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叮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叮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 ‎……‎ 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 ‎——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 ‎(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6分)‎ ‎(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4分)‎ ‎【解题指导】 本题选取道光年间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的史料,灵活考查清政府的对外交往。解答时要注意运用解答历史材料问答题最常用的三大法则。‎ ‎(1)问什么,答什么。第(1)问清政府对外交往的特点,应从“当知天朝法度尊严”体现出仍存天朝上国的优越感等方面分析。第(2)问若发生在19世纪50‎ 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应结合“领事裁判权”进行分析说明。‎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作答,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821年,19世纪50年代是鸦片战争后,这样就可以综合分析判断此类案件处理结果的不同及其理由。‎ ‎(3)以分值定案,简明扼要作答,很明显新课改等级考试的材料问答题分值大大降低,本题(2)问三小问只有10分,作答时一定要紧扣设问,条理作答。‎ ‎【规范答案】 (1)有天朝上国心态(2分);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分);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分)。‎ ‎(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交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2分)。‎ 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2分)。‎ ‎1.(2020·山东省高考等级考试[模拟卷]·17)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 ‎ 图1          图2‎ 图3‎ ‎——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运用解答材料问答题最常用的三大法则,依据图1‎ 为汉高祖时期,图2为汉景帝晚期到汉武帝晚期,图3为汉武帝晚期到汉哀帝时期,获取关键信息。第(1)问应分析图1,很明显功臣侯国分封较多,其政治因素是在西汉建立初期大封功臣。第(2)问比较图1和图2,功臣侯国大量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第(3)问图3说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恩泽侯国和外戚侯国增多,统治逐渐衰落。‎ 答案:(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2分)。‎ 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分)。‎ ‎(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2分);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2分)。‎ ‎(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2分),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2分)。‎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 ‎(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 ‎(2)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 ‎2.“两个原则”‎ ‎(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指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 ‎(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 ‎(2018·全国Ⅰ卷·41)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为了保证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各阅卷点除有标准答案外,还有阅卷细则,即“补充说明”,详细说明阅卷的采分点,下面是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的评分细则:‎ 第(1)问:变化 标准答案: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 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补充说明:‎ 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组织从个别地方扩展到全国”“由一些地方到广泛建立”,体现出范围的扩大,也可以给3分。即: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以得6分。‎ 积极作用 标准答案: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二点答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三点答出促进儒家文化或传统道德传播等意思即可得2分。 ‎ 第(2)问:历史背景 标准答案: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等内忧的意思,或者民族危机严重、列强入侵等外患严重的意思,或者内忧外患的一些具体表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即可得3分。‎ 第二点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西方民主制度之一,即可得3分。‎ 第三点答出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之一,即可得3分。‎ 第(3)问:意义 标准答案: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2分)‎ 补充说明:‎ 注意:本问总分共4分,第一点和第三点同为“治理”问题,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不重复赋分,第二点的关键在“基层民主”。如果能够从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表达准确,即可得4分。‎ ‎1.高考阅卷老师寄语每位考生 ‎(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2.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切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2.(2016·全国Ⅱ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 洲、大洋洲 人口 迁移 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 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解析:第(1)问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三个时间段国际人口移出与移入地区、迁移数量及移出地与移入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被强迫性移民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1500-1850年”“中国的海外移民……大致从1567-1840年……有所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每个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变化、移民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国内的经济状况与移民者的需要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主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角度回答。‎ ‎[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1.命题形式:一般是2个材料、2个设问,每问分值在10分以上,一般每问包含两小问。‎ ‎2.考查知识:以纵向或者横向命题为主,以当前社会热点及学术热点等切入,考查学生纵向综合及横向对比的能力。‎ ‎3.考查能力:以概括、比较等设问方式呈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和归纳信息、对比分析的能力。‎ ‎1.整体分析:要逐段逐句逐层概括。依据材料长文分段;短文分句;分号并列;省略号两头不可省等进行概括,同类要概括,进行逐层概括,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根据对应知识进行概括。同时概括时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由此及彼。‎ ‎2.归纳比较:首先明确比较对象,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其次明确比较方向,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最后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 ‎3.学科术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所学知识,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4.看分值答题: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也有3分一个要点的。‎ ‎(2019·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 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 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命题立意】 本题以国家治理问题切入,考查汉朝和罗马国家治理的异同以及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体现了“中外关联”的命题原则。通过对汉朝和罗马帝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比较,强调汉朝在确立中国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了历史试题的人文性和现实性,是对新修订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呼应。‎ ‎【通法悟道】 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比较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并注意使用学科术语,看分值答题。‎ ‎【解题思路】 第(1)问属于比较异同类设问。“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等可知都是疆域辽阔的大帝国;由罗马实行行省制度,汉朝实行郡县制可知都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从治国方面看,罗马强调法律,汉朝是礼法并用;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汉朝实行中央集权,罗马地方有一定自主权;从内部联系看,‎ 汉朝有统一的文字,罗马没有统一的文字;汉朝同等对待各地民众,罗马区别对待境内各民族等。第(2)问,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以治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对国家统一、民族认同、思想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对后世,也就是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 答案:(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意义: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3.(2017·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运用“三读”“三找”“三界定”,第(1)问,结合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构建民族国家,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挖掘法国大革命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从思想、政治角度回答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人们认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及材料二中“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概括;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二者反对的对象概括,“原因”要结合中法两国各自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分析。‎ 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4.(2017·全国Ⅲ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 ‎;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602年”“1608年”“1621年”分析,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社会动乱,明政府为应付复杂的社会矛盾,无暇他顾;同时结合此时国际背景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结合材料一中信息“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得出背景之一是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东方贸易可以获取优厚的利润。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一中“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可以概括为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概括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材料“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可以概括为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第(2)问,据材料“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据材料“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等可以得出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并且进一步证明收复台湾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据材料“大量移民涌入”分析得出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 ‎[答案]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历史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1.命题特色——试题命制灵活化、探究化 ‎(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其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大多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4)从考查内容上看:其重视以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5)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型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2.应对策略——学科思维史论化、素养化 ‎(1)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当前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 ‎(2)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 ‎(3)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 ‎(4)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方法: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和判断观点。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证时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同时在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后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 ‎(2017·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材料主要围绕西方国家的侵略和中国的应对这一论题阐述。分析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个角度回答。‎ 第一:审题,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第二:论题,依据材料,抓住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提炼中心主题。‎ 第三: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必须结合中国近代史实。‎ ‎(1)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 ‎(2)近代列强侵华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西方文明。‎ ‎(3)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规范答案】 示例:‎ 论题: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阐述:①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③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5.(2019·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 解答本题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的观点。根据材料“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 不能只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具体的史实论证可以结合比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我们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评析: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异常艰难的时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面对日军的凶残屠杀和侵略,一些知识分子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散布历史虚无主义、亡国论和外来文化至上思想,否定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钱穆先生以一个爱国学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编写了《国史大纲》,呼吁知识分子理性看待历史、尊重国史、担当起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任,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力地抨击了各种错误思潮,对于增强史学界、知识界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总之,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应尊重国史,爱我中华。‎ 高考开放探究型试题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功能: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应试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案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案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中列出答案轮廓 践行案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2018·全国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 认知案例 案例选取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要求提取有关人物评价的相应等级,并予以说明 透析案例 ‎《汉书·古今人表》对历史人物的等级划分未必客观公平,带有浓厚的思想倾向,但客观上反映了作者提倡的和那个时代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 践行案例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围绕材料主旨——东汉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拟订论题,‎ 可以从东汉史学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或东汉史学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等角度拟订论题;说明要围绕论题,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为依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规范答案】 示例:‎ 看法:东汉史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说明:史学家把历史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维护等级秩序;等级划分的依据体现了儒家“仁”、仁政的思想;尧、舜、周文王等都是被儒家称颂的统治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等级最高;而秦始皇、夏桀、商纣王等是人们眼中的暴君,等级都排在后面。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其影响深入社会各个方面,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对此的反映。‎ ‎6.(2014·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1)认知案例:案例选取“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2)透析案例:试题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可以选择增加“南京大屠杀”“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国民政府抗战中的贡献”等。‎ ‎(3)践行案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神圣抗战。从材料信息看,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凸显国民政府抗战。因此,可以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入手,联系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贡献,结合目录中的不足回答。注意用史实阐释,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