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2020届高三第四次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红河州2020届高三第四次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红河州三第四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可知其涉及都是中央机构,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唐朝设立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大权,后者相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因此从制度变革层面看,中央机构的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故B正确;材料中反映的中央机构都具有部门牵制的特点,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是管理的选拔制度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可得出其时中央机构,且权利的中枢机构不断变化,体现在决策上的规范化,据此解题即可。‎ ‎2.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谈”,即不问现实政治,只讨论玄妙哲理,在行为上纵酒不拘礼节,这股风潮一直持续到唐初。此种历史现象 A. 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 B. 体现了佛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学艺术发展 D. 实际是儒家思想的积淀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东汉的士家大族赖传儒学而行,但到末期已难有大的建树。因此大族士大夫清谈是贵族学术为求发展而进行的一次转向。大族虽清谈玄学,但本人是以高度儒学基础作依托的,甚至本身就事于朝廷,由此可知这一现象实际是儒家思想的积淀与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现象与道德水平下降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A项;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学,排除B项;这一现象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如魏晋时期的书法的发展,排除C项。‎ ‎3.宋代主管沿海港口对外贸易的机构为市舶司,其长官初由当地知州兼任,后由中央派驻地方的各路转运使兼领其事,最后才设立专官专司其职。这反映了宋代 A. 海外贸易带来的税收有限 B. 地方财政自主权逐步增加 C. 地方机构职能由紊乱到清晰 D. 海外贸易地位日益重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主管沿海港口对外贸易的长官,“由当地知州兼任”、中央派驻的“路转运使兼领”、再到专门设立“市舶司”,派遣官员“专司其职”,反映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D项正确;海外贸易带来的“税收有限”与政府日益重视对外贸易不符,A项错误;“地方财政自主权逐步增加”与材料无关,与宋代史实不符,B项错误;“地方机构职能”变化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4.1882年《申报》记载:“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说明 A 民营企业超过了官办企业 B. 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C. 洋务企业转型为私人企业 D. 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可以看出,国人看到兴办洋务等近代企业有利可图,便纷纷抢购这些公司的股票,这反映出国人逐渐接受了新型的商业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民营与官营进行比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洋务企业的转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想获利,而不是支持,排除D项。‎ ‎5.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在近代中国“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使中国避免了一次法国大革命式的战争,避免了一次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使其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这次“妥协”‎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 让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避免了内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和谈,让清帝退位,避免了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从而结束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中的内容,与国民革命、抗战无关,排除BC项;国共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6.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他的主张 A. 促进青年觉醒,瓦解了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 B. 找到一条合适国情的救亡之路 C. 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性 D. 实质是无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是水火不容的,若要革新就必须要采取西学,这说明陈独秀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性,C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是并未瓦解传统文化的根基,A排除;马克思主义同国情结合是一条正确的救亡之路,B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D排除。故选C。‎ ‎7.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现代社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D项错误;材料变化无法说明传统道德的回归,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故A项正确。故选A。‎ ‎8.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 B. 从历程看,农村的历史性变革从第二阶段开始 C. 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理性推进阶段即第二阶段,主动性制度创新在内容上表现为,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项正确;从时间看,两大阶段的分水岭是1992年而不是1984年,A项错误;从历程看,农村的历史性变革在第一阶段已经展开,不是从第二阶段才开始的,B项错误;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属于第一阶段的理论探索,D错误。‎ ‎9.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A. 注重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 B. 主要是捍卫公民思想自由 C. 不满雅典民主政治的现状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苏格拉底由研究自然问题转向人类本身的问题,研究“正义”“非正义”“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说明苏格拉底研究的内容试图解决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很多治国人才是通过抽签产生,导致出现权力的误用和滥用的现象,表明苏格拉底不满雅典民主政治的现状,因此C选项比较贴切;根据材料“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内容可知,苏格拉底的研究针对的是治国人才,而不是公民,因此不选A选项;根据材料内容得知,苏格拉底的研究试图解决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与捍卫公民思想自由无关,不选B选项;苏格拉底研究针对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培养真正的“治国人才”,与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无关,不选D选项。‎ ‎10.《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 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B. “君权神授”变为“君权议会授”‎ C. 形成了完善的责任内阁制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强调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使国王的权力由神授变成了议会授予,因为新的国王是由议会请来的,权力来源于议会,故B项正确;国王“统而不治”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后,与光荣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故C项错误;D项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排除。‎ ‎11.美国历史学家大卫·科茨在论述当代资本主义时指出:“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了的竞争结构改变了大企业对于经济政策的政治立场,使大企业从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这种变化 A. 有利于国家走出滞胀状态 B. 借鉴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C. 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D. 说明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使大企业从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转变为“反对者”的变化指的是,凯恩斯主义失灵后,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盛行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这种“多市场、少政府”的竞争结构,有利于西方国家走出“滞胀”状态,A项正确;“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反对者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借鉴的是传统自由主义政策,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B项错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就无法“消除”,C项错误;“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与大企业反对“国家管制资本主义”不符,D项错误。‎ ‎12.188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所写《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一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加以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这说明 A. 马赫思想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B. 相对论普遍超越了世人的认知 C. 马赫彻底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D. 物理学开始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可知马赫的著作对物理学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A正确;相对论超越了世人的认知说法错误,故B错误;马赫否定的是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而不是彻底否定牛顿的经典力学,故C错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是量子力学,而本题是马赫对相对论提出的影响,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马赫的著作对相对论提出的推动作用,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13.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 ‎ 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二 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它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摘编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外交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答案】(1)特点:①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②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 简评:积极:①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②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④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局限: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 ‎ ‎(2)特征:①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注重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促进国内的经济建设;④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逐渐成熟。‎ 理解: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具有鲜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主要建交国是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浓厚。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更务实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和落脚点。 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主和行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也是国家外交的体现。‎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结果”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根据“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得出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 简评:积极:根据“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得出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根据“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得出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根据“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得出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局限:根据“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得出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 ‎(2)特征:根据“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得出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根据所学得出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得出注重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促进国内的经济建设;根据“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逐渐成熟。‎ 理解: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具有鲜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主和行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等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遲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一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持的推动力和力量。‎ 关于这些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成独立地进行的。它们相互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 围绕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三大革命相互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成功转型 阐述:科学革命提高了当时欧洲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能力。一方面,在新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具,并发明了新的工艺,促使两次工业革命出现;另一方面,科学革命所孕育的科学新思想、新科学思维方式和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巨大的文化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进步,促使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工业革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重要变革。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需求推动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动力。它不仅能更新政治体系和政治环境,而且能够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从而为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结论: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互相依赖、相互配合,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并最终确立了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 示例二:‎ 论题:科学理论重大突破,深刻影响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 阐述: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如物理学方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化学方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加深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生物学方面,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学说,深刻启迪人类思想的灵魂。科学理论的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西方领先世界奠定了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政治上的影响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结论: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为欧洲社会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最终确立了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 ‎【解析】‎ ‎【详解】本题的主题观点在材料中有较明显的体现,可根据材料“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一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持的推动力和力量”“ 它们相互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结合所学概括得出。可就三大革命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展开论述。其中科学革命从思想解放、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方面概括其作用;工业革命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即可;政治革命要涉及到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及影响。论述时注意按照题目要求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具体来说科学革命涉及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理论的突破;工业革命涉及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及影响;政治革命涉及到英国、美、法、德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历史选考题(共3小题,共15分,请考生在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数百里州县,皆为废墟”,“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资治通鉴》中描述当时的景象是:“地方割据势力徒然坐大,中央财政收入锐减,边境之外的少数民族频频挑起战端,朝廷无力支付军费消耗,一切变得捉襟见肘。” 公元758年,朝廷重新设立了盐铁铸钱使这一职务,对全国盐业进行专营管制。初期,政策与汉武帝时期的办法基本相同,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院,规定民间的产盐户所产食盐一律卖予盐院,否则以盗卖罪论。其令一出,盐价顿时上涨十倍,又造成粮食价格上扬,民间出现民众饿死的现象。后来,刘晏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首先,他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大大减少了盐政机构的人员和行政成本。 其次,他在全国十三个重要产盐区设立巡院,一方面打击私盐,另一方面保护获得政策牌照的盐商。其三,他制定了“常平盐”制度,以保证非产盐区的盐价和食盐供应,防止投机商人屯盐牟利。除了官营盐业,刘宴还对全国的重要商品产销进行管制,他把桑弘羊的平准、均输制度重新搬了出来,在各地建立常平仓,相当于仓储和物流中心,设置了知院官,随时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动向,然后“贱增贵卖”,以获其利。据《旧唐书·刘宴传》记载:“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贱甚贵之忧,得其术矣。” ‎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刘宴官营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刘宴官营制度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答案】(1)背景:①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中央集权削弱;②中央财政收入锐减,政府无力支付军费;③安史之乱后初期的专营管制弊端丛生。‎ ‎(2)措施:①修正盐业专营制度,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在全国十三个重要产盐区设立巡院,打击私盐;制定了“常平盐”制度。②对全国的重要商品产销进行管制。‎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管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缓解阶级矛盾。‎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中“安史之乱以后”,“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地方割据势力徒然坐大”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中央集权削弱;根据“中央财政收入锐减”,“朝廷无力支付军费消耗”可知,中央财政收入锐减,政府无力支付军费;根据“公元758年,朝廷重新设立了盐铁铸钱使……盐价顿时上涨十倍,又造成粮食价格上扬,民间出现民众饿死的现象”可知,安史之乱后初期的专营管制弊端丛生。‎ ‎(2)措施:根据材料中“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院,规定民间的产盐户所产食盐一律卖予盐院……刘晏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可知,刘宴修正盐业专营制度,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根据“在全国十三个重要产盐区设立巡院,一方面打击私盐”可知,在全国十三个重要产盐区设立巡院,打击私盐;根据“制定了‘常平盐’制度”可知,制定了“常平盐”制度;根据“对全国的重要商品产销进行管制”等信息可知,对全国的重要商品产销进行管制。影响:根据材料中“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贱甚贵之忧”,“大大减少了盐政机构的人员和行政成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宴官营制度改革,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管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设立巡院,打击私盐”,“制定了‘常平盐’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宴官营制度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缓解阶级矛盾。‎ ‎16.材料一 ‎ ‎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二战不仅改变了国家间的实力对比,而且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二战影响的研究一直为各国所关注,因为它不仅涉及对一战本身的认识,而且涉及各国对自身在战后国际社会的定位、对战后世界格局与秩序的判断以及对时代主题和人类发展走向的预见。二战的最大影响是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西欧衰落,而西欧以外的地区正在崛起。残酷的二战也孕育了持久和平的种子。战后人类应汲取二战的教训,重视大国合作以确保集体安全体系有效运作,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以消除战争的社会根源,发挥高级宗教的作用以消除人类冲突的精神根源。‎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体现?‎ ‎【答案】(1)影响:①改变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战后逐渐形成两极格局;②促进了大国间的合作,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③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④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科技。⑤各国人民在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增强了爱好和平的意识。‎ ‎(2)修补:①国家干预经济;②推行福利制度。‎ 体现:建立欧洲共同体以后发展为欧洲联盟。‎ ‎【解析】‎ ‎【详解】(1‎ ‎)根据材料一“二战不仅改变了国家间的实力对比,而且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二战的最大影响是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西欧衰落”结合所学可知改变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战后逐渐形成两极格局;根据材料一“残酷的二战也孕育了持久和平的种子。战后人类应汲取二战的教训,重视大国合作以确保集体安全体系有效运作,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以消除战争的社会根源”可知促进了大国间的合作,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科技。各国人民在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增强了爱好和平的意识等方面回答其他影响。‎ ‎(2)修补:根据材料二“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自身进行“修补”的表现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福利制度。体现:根据材料二“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的表现就是建立欧共体,后发展为欧盟。‎ ‎17.材料: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救国论者,他在《变法通议》中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时代的强烈呼声。‎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当其学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如此治国,岂有不败者乎?”“受教者四万万人,而究其实能有几人,则非吾之所敢言也。”‎ ‎“科举不改,就学乏才;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难称其职;专门之业不分、难于造就专才。”‎ ‎“今国家而不欲自强则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筹措教育经费)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 ‎“欲强国必由女学”,到了太平之世,男女“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而无或能或不能之别,故女学与男学必相合。”‎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赞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识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的儿童教学程序。‎ ‎ ——摘编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教育理念。 ‎ ‎【答案】(1)历史因素: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探索救亡图存之道③传统教育落后于世界潮流,不利社会发展。‎ ‎(2)教育理念: ①变科举,办学堂②经世致用,培养专业人才 ③师资培养是关键 ④保障教育经费⑤公平教育⑥注重儿童启蒙教育 ‎【解析】‎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为“《变法通议》中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根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根据“受教者四万万人,而究其实能有几人,则非吾之所敢言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还包括,传统教育落后于世界潮流,不利社会发展。‎ ‎(2)理念:根据材料中“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科举不改,就学乏才”可知,梁启超主张变科举,办学堂;根据“当其学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如此治国,岂有不败者乎”可知,梁启超主张经世致用;根据“专门之业不分,难于造就专才”可知,梁启超主张培养专业人才;根据“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难称其职”可知,梁启超主张师资培养是关键;根据“惟此(筹措教育经费)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可知,梁启超强调保障教育经费;根据“欲强国必由女学”,“女学与男学必相合”可知,梁启超主张男女都要接受教育,即公平教育;根据“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可知,梁启超重视儿童启蒙教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