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体系构建 线索提炼 线索一 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二 君主专制的逐渐强化 秦始皇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了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三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 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四 选官制度的完善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降的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题组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题点:宗法制的影响)汉代家族中“分财异居”很普遍;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时“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死”。这反映了(  )‎ 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 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 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 ‎2.(题点:商周的地方治理)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  )‎ 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 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 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 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题组二 皇权专制的不断加强 ‎3.(题点:中央官制的变革)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 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 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 ‎4.(题点:宋代皇权的加强)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的提高 ‎5.(题点:军机处的设立)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 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 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 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 题组三 古代的地方管理体制 ‎6.(题点:郡县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设置郡县是领土扩张的需要 B.血缘关系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 C.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D.县的地位高于郡,郡县两级制形成 ‎7.(题点:汉代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  )‎ 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B.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C.地方制度发生变化 D.监察制日趋完善 ‎8.(题点:元代地方治理)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A.推行土司制度 B.建立行省制度 C.简化行政层级 D.实行省官互迁 题组四 古代选官与监察制度的发展 ‎9.(题点:明清时期的藩属体制)下图为盛清时期疆域示意图,按照清朝中央官制,下列哪些区域的外交事务、朝贺往来由礼部负责掌管、接待(  )‎ A.甲乙 B.己庚 C.乙丁 D.丙戊 ‎10.(题点:汉代选官制度)《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 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 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11.(题点:科举制的影响)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12.(题点: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13.(题点:獬豸形象变化的原因)传说中的上古神兽——獬豸,早期多为独角羊的形象,秦汉以后,人们一改獬豸早期温顺的形象,将狮、虎及豹的某些特性揉入獬豸的形象之中,与原有的被人们赋予的明辨曲直等特性结合在一起(如图)。獬豸形象的变化表明(  )‎ A.社会审美思潮发生变化 B.人们渴望司法公正、严厉 C.古代雕塑技艺不断进步 D.中央集权政治达到了顶峰 ‎[知识清单]‎ 清单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宗法制 ‎(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得到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1.早期文明形态里面,血缘亲属纽带极为稳定和强大。‎ ‎2.宗法制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3.诸侯在封国内拥有地方实权,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4.宗法观念虽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和制度约束力。至今仍存在于绝大部分国人的心中。‎ 清单二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 ‎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立,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秦: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事,集权于皇帝。‎ ‎(2)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起草、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割相权。‎ ‎(4)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 ‎(6)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2.封建王朝屡次出现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严重威胁皇权。‎ ‎3.三省六部制实现了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是一大进步。‎ ‎4.宋朝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掌文武大权。‎ ‎5.明朝内阁职权的膨胀,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清单三 中央集权的演进 ‎1.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变革。‎ ‎2.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宋朝: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4.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 清单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的演变 ‎2.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4)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1.汉代主要由地方推荐人才为官,隋唐以后主要由中央采用考试的方式选官。‎ ‎2.隋唐创立科举制,适应了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的趋势。‎ ‎3.明清时期,随着科举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日益僵化,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考点题组答案 ‎1.D [依据材料“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论死”可知,法律禁止家庭分财异居,实际上是在强化家长的权威,而中国是传统的父权式家长社会,故D正确。]‎ ‎2.B [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并未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B ‎4.C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种官制导致官员冗余,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跟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得权力分散,便于皇帝掌控,故C项正确;这种官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5.A [根据题意,关于军机处成立的不同年份,史学界均有各自的严谨的研究论据,说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同时说明军机处本身的成立也是一个过程,故A项正确;题目探讨的是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并非考察军机处设立的影响,故B项错误;C项表述是一个普适性的答案,与题意的军机处的知识点无关,故C项错误;机密性是军机处的特点,题目探讨的是军机处设立的时间,故D项错误。]‎ ‎6.C [材料中“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说明B错误;“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说明A错误;通过材料,D未能体现。所以答案是C。]‎ ‎7.C [郡国并行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基本废除,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郡县制在东汉时期并未被废除,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东汉则是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可知西汉时期作为监察区的“州”在东汉时期成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说明地方制度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中“州”由监察区变为了地方行政区可知其并未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发展,故D项错误。]‎ ‎8.B ‎9.B [甲乙两个区域属于清朝直接管辖行政区域,属于内政事务,故A项错误;己庚属于清朝附属国家,存在朝贡关系,按照中央机构职能划分,应由礼部负责,故B项正确;丁区域属于中国内部行政区域,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故C项错误;丙戊区域属于中国内部行政区域,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故D项错误。]‎ ‎10.C [材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表明东汉时期察举制不再仅仅以德作为选官标准,而辅之以考试甄别对象,重视对官员文化素质的考查,C项正确。材料信息仅仅是提高官员的素质,没有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错误;D项属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11.B [根据材料“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不属于官员队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中进士或举人……考中秀才……”可知,科举制下,根据自身才能不同,各有不同的归宿,有利于人才相对合理流动,故B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而不是固化社会等级,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科举制下人才的流动,而非科考的内容,故D项错误。]‎ ‎12.D [题干有监察官员,但材料未涉及“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故A项错误;“官秩仅六百石……秩仅千石……官仅七品”,与“位高”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故C项错误;“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等,与“以卑察尊”相符,故D项正确。]‎ ‎13.B [社会审美思潮发生变化只是反映了材料的表面现象,无法反映其实质问题,故A项错误;从早期獬豸温顺的形象到将狮、虎及豹的某些特性揉入獬豸的形象,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渴望司法公正、严厉,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雕塑技艺不断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古代的监察制度,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题线1 血缘宗法社会的延续与传承 ‎【追溯高考1】 (2016·课标全国Ⅲ,24)‎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根据“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当时人们重视历史的传承,故选择B项。“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不能证明西周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希冀子孙保用”说明铭文已经可以传递信息发挥文书的功能,无法体现宗法制度受到挑战,故C项错误。“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D错误。‎ 答案 B ‎『知识拓展』古代宗法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及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延续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宗法社会的形成与演变与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地理环境上的相对封闭与独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稳定的阶级结构;血缘宗法伦理的根深蒂固。‎ ‎2.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的延续,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2)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族权有严格、固定的组织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强劲力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3)家国同构,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 ‎(4)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对点训练1】 (2017·四川凉山诊断)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  )‎ A.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 B.封闭性的特征 C.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 D.自给自足的特征 解析 据材料“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和“‎ 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可知宗法制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了宗法制的封闭性的原因,并不是说封闭性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是强调宗法制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并不是强调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宗法制自给自足的特征,故D项错误。‎ 答案 A 题线2 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追溯高考2】 (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A项错误。题干表格反映了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没有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表格说明到汉景帝时,政府已经直接管辖了68个郡、国。再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前127年)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故王国控制的区域逐步减少,D项错误。‎ 答案 C ‎『知识拓展』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与制衡的启示 ‎*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历史证明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力过于分散都无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达到权力的有效平衡,最主要的是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对点训练2】 (2017·湖南十三校模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 A.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行省与郡县无异 解析 根据材料“地方最高官府”“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说明元代行省具备地方最高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特性。故A项正确。‎ 答案 A 题线3 君主专制下中枢权力的演变 ‎【追溯高考3】 (2017·课标全国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 明朝中后期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材料对宦官读书识字态度的变化正体现明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的异变,但也不能据此判定宦官掌握决策能力,故A项正确,D项错误;皇帝的权力日趋强化,B项错误;内阁仍然具有议政功能,C项错误。‎ 答案 A ‎『知识拓展』 皇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中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政治根源于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并具有分散性、保守性,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和法家提供的“集权”理论。‎ ‎【对点训练3】 (2017·山西运城模拟)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解析 中外朝的现象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完整相权被一分为三,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相权结构得到调整,目的是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相权不断削弱,丞相不享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题线4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追溯高考4】 (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答案 D ‎『知识拓展』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1.就选拔标准和方式而言:经历了由以家世、财产、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形式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2.就选拔程序而言:汉代主要由地方推举人才为官,隋唐以后主要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从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充分反映出封建政府将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3.历史启示: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不断完善考试制度。‎ ‎【对点训练4】 (2017·安徽合肥模拟)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 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 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解析 分封制走向解体对应的是材料中的第一级演进的前半部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对应的是第一级演进的后半部分,故B项错误;以门第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被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科举制取代,对应的是第三级演进,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而逐渐形成,到了秦朝正式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题1】 (2017·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模拟)社会转型带来深刻变化,但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 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变”与“不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答案 (1)不变:保留了血缘社会。‎ 变: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 ‎(2)特点:以宗法制为依托;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宋明时期空前强化。‎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1)从国家政局看,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崩溃,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各国新兴地主阶级通过改革或变法运动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治。‎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提供了一系列的治国思想,不仅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考题2】 (2017·云南曲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观点:中华帝国自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力(或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论证: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全面统一和局部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割据的时间。在选官用官制度上,长期实行科举制,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标准,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客观上要求维持集中统一。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独尊地位,成为维护大一统的有力工具。中国的语言文字一直沿用数千年,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能够适时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能够从三个角度论证即可)‎ 综上所述,中华帝国长期处于“大一统”局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其自身修复力更强。‎ 观点(主题)提炼论证类试题 观点(主题)提炼论证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首先,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信息,提炼出材料的观点(或主题);然后,运用相关历史史实对所提炼的观点(或主题)进行论证,做到论证准确、引用合理、逻辑严密。具体解答步骤为:‎ 第一步:提炼观点→由材料下划线信息可提炼观点:中华帝国自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力。‎ 第二步:解读材料→材料主要从东西方文明古国的对比中寻找中华帝国具有修复能力的不同因素,彰显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三步:敲定思路→论证时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民族特性等角度进行论证。‎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连续性的历史因素 ‎(1)地理因素:华夏大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形成独立发展的自然脉络。‎ ‎(2)经济因素:得益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对于游牧民族和海上探险者而言,男耕女织的分工也有利于形成相对和谐的家国环境。‎ ‎(3)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长期大一统的局面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4)文化因素:传统文化的内聚力和兼容性。儒家主张“和而不同”,重在教化,反对“以力服人”,提倡包容性。这些思想观念、政策取向以及“书同文”、“行同伦”等举措,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内聚力,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