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十八讲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运动(课件)(共41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十八讲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运动(课件)(共41张PPT)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 【 课程标准 】 1.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 ,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由来和发展 , 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史实 , 认识其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5.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 【 考纲要求和解读 】 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 在经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 2011 、 2012 年高考中已经两次命题。依据当今货币特别是美元的地位变化 , 本课内容在本届高考迎考中十分重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资本的全球流动等。 2.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贸易、金融等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成为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近几年在各地高考试题中均有命题 ,2012 、 2014 年在全国新课标高考卷中已经出现。今后依然是关注的重点。主要考查方向有区域集团组织世界各国间加强合作 (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对策等。 第二部分: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1.(2017· 新课标 Ⅰ 卷文综历史 ,35)1976 年 ,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 , 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 , 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 年 , 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 , 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 答案 】   A 【 解析 】  根据题干信息 “ 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 1999 年 , 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 ” , 结合所学知识 ,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 , 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 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 排除 B; 题干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 , 排除 C; 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由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 , 并非区域经济集团 , 排除 D; 故选 A 。 第二部分: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2.(2017· 江苏卷单科历史 ,19) 当前 , 人们提到或使用 “ 全球化 ” 一词时 , 往往没有将 “ 全方位的全球化 ” 和 “ 经济全球化 ” 进行明确区分 , 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 “ 经济全球化 ” 省略为 “ 全球化 ”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目前 (    ) A.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 答案 】   B 【 解析 】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 , 不会因为抵制而消失 , 当前的全球化实质上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 政治不可能实现全球化 , 故 B 项正确。逻辑混乱不是材料中主本意识 , 故 A 项错误 ; 全球化在政治领域很难实现 ,C 项错误 ; 材料中并不是可以彰显全球化的经济含义 , 故 D 项错。 第二部分: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3.(2016· 江苏单科 ,20)1987 年 , 英、法、意等 12 国签署了单一欧洲 文件 , 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 , 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 , 寻求统一的税率 , 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 , 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 A. 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 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 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 答案 】 B 【 解析 】 A 项应为 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影响 , 早于题目中的时间“ 1987 年” , 故排除 ;“ 共同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 , 为欧洲联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 故 B 项表述正确 ;C 项应为 1993 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 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1987 年” , 故排除 ;D 项中“扫清障碍”的表述过于夸大化 , 故排除。 第二部分: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4.(2016· 新课标全国卷 Ⅰ,34) 推动上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 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 域 D.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业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 答案 】 B 【 解析 】 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 , 这是它们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努力 , 故选 B 。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 , 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 , 排除 A; 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 , 排除 C; 表格中的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 排除 D 。 第二部分: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5.(2015· 广东文综 ·23) 一位学者说 :“ 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 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 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B. 马歇尔计划 C.《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 D.《 布雷顿森林协定 》 【 答案 】 D 【 解析 】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 与“印钞机”和“黄金兑换”无关 , 故 A 项错误 ;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 , 与“黄金兑换”无关 , 故 B 项错误 ; 关贸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 , 实现贸易自由化 , 与“黄金兑换”无关 , 故 C 项错误 ; 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 , 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 美元与黄金挂钩 , 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这个特权是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赋予的 , 故 D 项正确。 第二部分: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6.(2015· 新课标全国 Ⅰ 卷文综 ·35) 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 , 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 , 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 A. 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 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 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 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答案 】 A 【 解析 】 1981 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 故 A 项正确 ; 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 , 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 , 故 B 项错误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 , 经济实力显著上升 , 故 C 项错误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 , 不符合时间限制 , 故 D 项错误。 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一、背景 : 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1. 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 ;—— 必要性 2. 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 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 , 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 ;—— 契机、可能 3.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 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 物质基础、动力 二、内容 1. 战后国际金融体系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1) 建立 :1944 年美、英、中等 44 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 签订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2) 内容 :1945 年 , 根据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世界银行 ) 成立 ,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宗旨 : 稳定国际汇率 , 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 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 , 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 (WB) 的宗旨 : 初期 —— 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 ; 后来 —— 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 特点 : 美元与黄金挂钩 , 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 作用 : ① 积极作用 :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 , 促进了世界贸易 ,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作用 :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 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霸主地位。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2. 战后国际贸易体系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的签订 (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 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GATT (1) 背景 ①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 ,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② 1929 年到 1933 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③国际政局的变化和 1929 年经济危机 , 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④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 建立 :1947 年美、中等 23 国签订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简称“关贸总协定”。 (3) 目的 ( 宗旨 ):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 , 减少贸易壁垒 , 实现贸易自由化 , 同时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 促进经济发展。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4) 性质 : 是一项关于关税和贸易的国际多边协定。 (5) 作用 : ① 积极 : 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的环境 , 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 : 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 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 , 向外扩张经济。 三、影响 1.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战后支撑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 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 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确立 , 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 确立了美国在这一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 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 例题 】 1.(2018· 天津卷文综历史 ,10)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 ,1987 年 12 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 , 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 )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 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答案 】 C 【 解析 】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与题中时间不符 , 排除 A;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 14 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 但这与中国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没有必然联系 , 排除 B;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提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 , 中国“得到世界银行贷款”的前提是中国必须是世界银行的成员国 ,1980 年 , 我国正式恢复了在世界银行中的成员国席位 , 为利用外资搞建设开辟了新途 , 故 C 正确 ;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与题中时间不符合。排除 D 。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2.(2014· 广东卷 )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 , 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 , 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答案 】 C 【 解析 】 本题以某个组织为切入点 , 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新型的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 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主体地位 , 确立了美国在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霸主地位 , 故答案为 C 项。 A 项是区域集团组织 , 不是国际组织 , 故排除 ;B 项是贸易组织不是金融组织 , 故排除 ;D 项是军事组织 , 故排除。 知识清单一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3.(2011· 福建省文综 ·24)1944 年签订的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规定 :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权地位。据此 , 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70 年代之前 , 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 , 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 年代初 , 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 , 黄金价格上扬 C.70 年代末 , 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 , 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 年代 , 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 , 美元居弱势地位 【 答案 】 B 【 解析 】 A 项错误 , 依据 1944 年签订的 《 布雷顿森林协议 》 的规定 , 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B 项正确 ,20 世纪 70 年代初 ,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1973 年 ,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 故黄金价格迅速上涨 ;C 项错误 , 迄今为止美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居于世界首位 ;D 项错误 , 美元仍然居于优势地位。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 (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 1.20 世纪 60 、 70 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 , 日本和西欧崛起 , 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 2. 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 , 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 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3.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 , 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 , 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 ,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4.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二、欧洲走向联合 1. 背景 (1) 前提条件 : 西欧各国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 法德和解 ( 关键因素 ) 。 (2) 历史教训 : 历史上欧洲各国战争带来巨大破坏。 (3) 现实处境 : 战后欧洲衰落 ; 美、苏冷战威胁安全。 2. 过程 (1) 开端 :1951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 发展 :1957 年签订 《 罗马条约 》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年 , 欧洲共同体成立。 (3) 转折 :1993 年 , 欧盟成立 , 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4) 深化 :1999 年 , 欧盟单一货币欧元 ( 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 正式问世。 2002 年 , 欧元正式启用。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3. 特点 (1) 合作程序不断加深 , 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2) 规模不断扩大 , 由最初的 6 国到欧盟成立时的 12 国 ,2007 年更发展到 27 国。 4. 影响 (1) 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 推动欧洲各国经济发展。 (2)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 背景 :(1)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 (2) 为应付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 美国认识到必须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 2. 过程 :①1992 年 , 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②1994 年 ,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 宗旨 : 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 , 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15 年内 ) 。 4. 特点 :① 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 ②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四、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1. 经过 :①1989 年 , 亚太经合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 , 宣告成立。 ② 1991 年 ,《 汉城宣言 》, 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③ 1991 年 , 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2. 宗旨和目标 : 相互依存 , 共同受益 , 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3. 性质 : 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 4. 特点 : 最大的区域化合作组织 ; 成员国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 ; 实行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 例题 】 1.(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有学者指出 , 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 , 它的问世成为 21 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 A.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 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 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 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以欧元为切入点 , 考查欧元的历史影响 , 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强化欧元对欧洲乃至整个国际金融的影响。 B 项错在消除贸易壁垒 , 它只是解决了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 , 故排除 ;C 项强调的是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 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 项错在“领导地位” ; 只有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与史实相吻合 , 故选 A 项。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2.(2013 年天津高考 10 题 ) 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 , 其突出特征是 ( ) A. 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 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 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 答案 】 D 【 解析 】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 由所学知识可知 D 正确。 知识清单二 :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3.(2013 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 30 题 ) 近年来 ,“ 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 , 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 —— 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 , 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 ) A. 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 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 答案 】 C 【 解析 】 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可知 C 正确。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 1. 含义与表现 : (1) 含义 : 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 , 通过国际分工 , 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 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 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 表现 : ① 贸易全球化 ——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②资本全球化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 年 7 月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1945 年 ); 世界银行集团形成。 ③生产全球化 —— 跨国公司。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2. 进程 : (1) 新航路开辟 ,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 启动 ) (2) 工业革命后 , 资本主义的发展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开始 )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 高潮 ) 3. 原因 : 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 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 根本原因 ) ②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 ③ 两极格局的瓦解 , 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④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 ⑤ 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 ⑥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 4. 实质 :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对全球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 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 ②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的优势 ,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 ③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 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科技和实力的差距 , 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 建立过程 : 前身是世界关贸总协定 ; 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 标志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 英文缩写“ WTO”) 。 2. 世贸组织特点 : 规范化与法制化。 3. 宗旨 : 促进各国市场开放 , 调解贸易纠纷 ,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 作用 :①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② 逐步取消贸易壁垒 , 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 ③ 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 时间 :2001 年 (2) 影响 ①机遇 : 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 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 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利于直接参与 21 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 ; 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挑战 : 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 例题 】 1.(2018· 江苏卷单科历史 ,2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 , 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 , 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 , 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 , 该学者 ( )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 答案 】 A 【 解析 】 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 , 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 故 A 项正确 ; 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 , 故 B 项错误 ;C 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 , 故错误 ; 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 故 D 项错误。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2.(2014· 江苏卷 ) 有学者认为 , 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 , 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 , 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 , 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 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 , 考查经济全球化 ,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 , 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 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 , 故本题选 B 项。 A 、 C 两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的信息 ;D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 知识清单三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3.(2014· 福建卷 ) 下表是 1980 年、 1996 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 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国家 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 年 38% 43% 42% 30% 1996 年 40% 52% 52% 42%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以 1980 年、 1996 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为切入点 ,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进出口依存度的高低表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 也是评价经济全球化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 从 1980 年到 1996 年 , 无论哪种类型的国家 , 对进出口的依存度都是增长的 , 这说明国际贸易总体是快速发展的 ,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加强的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C 项不符合史实 ;D 项无法从表格信息中得出 , 也不符合实际。故选 B 项。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1. 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争中 , 除美国外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 实力大大削弱。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 , 千方百计地按照其意愿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 , 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1944 年 7 月 , 美、英、中等 44 个国家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 签订了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 1945 年 , 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 , 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正式启动。在这个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 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2. 瓦解 :70 年代 , 多种原因造成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 长期与苏联争霸 , 消耗了美国的部分国力 ; 越南战争的泥潭使美国力不从心 ; 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 , 使美国的国际空间受到挤压 ; 自身经济发展放缓 , 出现经济滞胀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 美国无力支撑美元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政策 , 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 , 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 , 于是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这一体系的瓦解 , 是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的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新航路开辟后 ,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 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也就此开始。殖民扩张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 而工业革命进一步为全球化的进行提供了物质条件 ,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然而 , 更大规模的全球化浪潮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开始了 , 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 , 生产力迅速提高 ,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 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 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 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 ; 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 , 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全球化浪潮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利弊分明 , 赞同者有之 , 反对者有之 , 归纳起来 , 全球化使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相互借鉴 , 促进了发展模式的创新 ; 全球化促进国际利益的融合 , 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发展 ; 全球化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 加快了资本、商品、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 ; 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 , 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发展经济。总之 ,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 , 表现为 : 加剧国际社会贫富分化的程度 , 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 全球化过程中 ,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 , 进一步破坏了环境 ; 全球化还加剧了大国对抗和地区动荡 , 使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大大增强。总之 , 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 对发达国家更有利。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 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 简单来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 区域集团化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 加强经济合作 , 通过某种形式 ( 条约、协议 ) 组成贸易组织。它是有形的经济组织 , 可以是封闭的 , 也可以是开放的 , 著名的区域化集团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化和全球化既统一又相互矛盾 :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 , 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它们在性质上一致的 , 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 ; 实际上 , 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 , 并由区域化所带动 ; 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 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1.“ 美国 …… 刺杀了黄金 , 偷取了黄金的生命 , 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 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 ( 美元 ) 。”材料认为美元“偷取了黄金的生命” , 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B. 西欧、日本的崛起 C. 美元的强势地位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答案 】 A 【 解析 】 美元“偷取了黄金的生命”是指美元等同于黄金。根据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美元与黄金挂钩 , 其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 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 故选 A 项。 C 项属于现象 ;B 、 D 两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2. 对下表所示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 二战后各国间贸易壁垒被彻底消除 B. 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D.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时间 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年增长率 1913 — 1938 年 0.7% 1948 — 1976 年 7.7% 【答案】 D 【 解析 】 A 项明显和事实不符 , 到现在贸易壁垒都没有消除 , 故 A 项错误 ;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货币体系 , 主要是协调、稳定国际汇率 , 故 B 项错误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 , 与材料时间不符 , 故 C 项错误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关贸总协定的世界经济体系 , 减少了贸易壁垒 , 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 故 D 项正确。 3.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 , 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 , 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 , 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 维持美元价格 B. 赚取更多英镑 C. 支持浮动汇率 D. 制造金融混乱 【 答案 】 A 【 解析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 , 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 到 20 世纪 60 年代后 , 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后 , 美国采取的措施 , 主要目的是维持美元的价格 , 进而继续维持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故选 A 。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4. 下图中 , 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 , 背驮电视机 , 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 ①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脚穿网球鞋 , 背驮电视机 , 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①② 正确。但仅从这些信息分析 , 无法得出③④的结论。故选 A 项。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5. 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依托的是航海 , 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现在除了集装箱航运外 , 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据此判断 ,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是 ( ) A. 市场 B. 科技 C. 交通 D. 资本 【答案】 B 【 解析 】 此题容易错选 C 项 , 交通迅速发展源于交通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 , 因此最主要的推手是科技 , 故 B 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