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3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考点30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发展状况 时间 原因 影响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内因: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受外商企业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②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④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①列强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①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转向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③北洋军阀政府实行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⑤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曲折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 ①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国家的基本统一; ②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时期 ①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②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制; 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企业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考向一 全面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两个阶级和两面性: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革命性。 3.民族资本主义的两个“三” (1)三个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民族资本主义的“两个因素” (1)推动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的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2)阻碍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民族工业自身存在局限性。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不平衡,工业结构不合理,并且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重农抑商等传统思想的束缚。 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5.四个发展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益萎缩并陷入困境。 【典例引领】“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下列各项中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案】C 【解析】“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正确;在此期间的应该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故D项错误。 考向二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结构形式的发展演变及相互关系 1.发展演变 ①自然经济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④官僚经济 2.相互关系 (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不仅直接压迫民族经济,而且极力扶植为其服务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从而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2)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严重地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打击对象。 (3)民族资本主义属于中小资本,具有革命性。但是由于它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着难以隔绝的联系,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没有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因而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理。 【典例引领】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趋势图,曲线C代表的是 A.官督商办企业 B.外国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萌芽 D.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B 1.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其根本原因是 A.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B.受西方列强入侵较早,这些地方自然经济较早解体 C.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 D.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17.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 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3.据统计,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实业的地主大多有某种官僚身份。据材料可判断 A.晚清地主大多热心投资实业 B.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有两面性 C.政府积极鼓励近代实业发展 D.近代民族实业发展环境良好 4.下列资料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类型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工业经济水平不高但发展快 B.国人消费国外产品势头强劲 C.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D.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5.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中,B处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实业 ②辛亥革命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办厂的热情 ③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B.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工业化 C.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促进中外贸易 D.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7.下面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表格现象说明 A.民族工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B.是国民革命运动推动的结果 C.是官方经济政策推动的结果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8.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 B.官僚资本的壮大 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 D.民营工业的发展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9.近代一批仁人志士提出“商战”,发展实业,以争取利权,挽救民族危亡,可称之为“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其发展与抵制洋货运动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1920年更达到142家。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728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材料二 1925年上海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由于运动期间禁止提取洋栈货,引起煤荒和粮价上涨,既严重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商业利润,又波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现心理恐慌,运动难以持续下去,于是,在资产阶级各团体的纷纷要求下,上海总商会同意提取英日货。同时,帝国主义为了反抵制,工部局停供华商电力达2个月之久,导致上海13家华商纱厂被迫停工,工人失业6万多人,损失326万元以上,严重危及上海民族纺织业的生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据材料二,指出1925年抵制日货运动“难以持续下去”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2017年江苏卷)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2.(2015年海南高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国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原因的理解。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国沿海地区受列强侵略较早,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这里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C项与史实不符,D项是直接原因。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作是清政府主导的工业化运动,但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洋务运动经历甲午战败而宣告破产,而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A项排除;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而自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表明甲午战争后创办的厂矿数以及资本总额比战前增长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些厂矿的建立是“实业救国”的体现,C项正确;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排除。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但这不能反映晚清大多数地主热心投资实业,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壮大,对传统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根据材料“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大多有某种官僚身份”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封建官僚政治具有依赖性、妥协性的一面,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近代企业创办人的构成状况,不能推断出政府鼓励近代实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企业创办人的构成状况,不能反映创办实业的社会环境,故D项错误。 4.【答案】A 5.【答案】B 【解析】B处是在1912—1919年之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发展实业的措施是1927—1936年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①,故选择B项。 6.【答案】D 【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民国之初中国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较大、出口比例较小,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不大、出口比例微弱。到1936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极大变化: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大幅度下降、出口比例有了很大的增幅,可见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重工业产品进口比例大幅度上升、出口比例也有所增加,反映此时重工业有所发展。1936年的这种变化,说明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选D项。表格数据显示,到1936年民族工业尽管显著增长,但重工业仍然十分薄弱,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排除A项;1912年和1936年并不处于清朝统治时期,排除B项;C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 7.【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可知,民族工业发展不及官僚资本,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可知,此时并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我国的官僚资本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民族资本,主要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大力支持官僚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我国近代的经济结构问题,故D项错误。 8.【答案】C 9.【答案】(1)特点:发展迅速;私营为主;轻工业为主。 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帝国主义的破坏;民众生活困难(心理恐慌)。 (2)观点: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但不能使中国独立富强。 史实: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抵制洋货运动等相关史实。 评述:①背景或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等。 ③消极作用:抵制日货运动影响民族工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未能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从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民众三方面进行概括。 第(2)问,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概括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然后结合观点并根据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背景、积极、消极等方面进行评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直通高考 1.【答案】D 2.【答案】(1)状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 (2)因素: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据材料二中“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得出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基础仍然薄弱。 第(2)问,据材料一中“政争兵乱,无年无之”得出时局动荡,缺少安定的发展环境;据材料一中“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得出军阀政府对民族工业的阻碍;从材料一中中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和“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得出外国资本的侵略也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