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故A排除。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神权与王权的问题,故B排除。大宗和小宗指父系内部的等级地位,材料也未涉及,故C排除。‎ ‎2.翟同祖先生认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汉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这种变迁主要表现在 A. 权力中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 统治思想由法家学说变为儒学 C. 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 D. 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朝设中朝,中朝的官员一般由亲信担任,组成决策班子,分割相权,体现汉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A项正确。B项统治思想的演变不符合史实,且与题干无关,排除。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应为宋朝,与题干不符,排除C。D项州郡县三级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与题干中央政府权力结构变迁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3.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 ‎ ‎ 郡 县、道 魏晋南北朝 州 郡、王国 县、侯国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府、州 县 宋 路 府、州 县 元 省 路、府、州 县 清 省 府 州、县 A. 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行政区划 B. 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 C. 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 D. 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 ‎【答案】A ‎【解析】由表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以来,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幅度也不断增强,管理层级不断增加,由此可以得出,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着行政区划,故A正确;魏晋时期的州,是由监察区域演化而来,故B不正确;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总体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不正确;郡县制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存在,故D不正确。‎ ‎4.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 A. 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 B. 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 C. 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 D. 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答案】B ‎【解析】唐代开元年间规定,“食实封”的贵族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必须由政府统一收齐后,封主再行到京领取,子孙承袭封地的,封户递减十分之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政府在逐步削弱受封贵族权利的措施,这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故B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故A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故D错误。‎ ‎5.‎ 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这说明 A. 绅士社会地位的衰弱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 绅权是皇权的重要补充 D. 绅权与皇权相互依存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绅权和皇权关系的演变,不能说明绅士权威的衰弱,排除A。绅权和皇权关系从共存到共治再到奴役,说明皇权不断突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由材料“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可知绅权不是皇权的重要补充,排除C。绅权和皇权关系从共存到共治再到奴役说明绅权与皇权并不是相互依存,排除D。‎ ‎6.宋代外省官分“亲民”与“釐务”两种,“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不设正官;而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B. 官员相互配合提高效率 C.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提高官员素养缓和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外省官分“亲民”与“釐务”两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政策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选项排除。分化事权容易导致效率降低,但是易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选项排除。材料与提高官员素养无关,D选项排除。‎ ‎7.下表是“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秩表”。该表反映的明朝政治的特点是 官员 职权 品秩 六部尚书 批答奏章的最高长官,掌各部事务 正二品 内阁大学士 批答百官奏章,兼管六部,商承政务 正五品 十三道监察御史 巡按州县,考察官员 正七品 知府 掌一府之政 正四品 A. 行政官员权力相互制约 B.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国家监察体系日趋完备 D. 机构设置重叠臃肿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大小和品秩高低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品秩低的官员可以利用职权制约品秩高的官员,从而形成行政官员权力相互制约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并非只是反映监察体系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机构设置叠床架屋的特点,不能说明机构设置重叠臃肿,排除D项。‎ ‎8.在讨论是否远征西西里时,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从城邦整体考虑,劝阻公民大会出兵西西里。但在野心家亚西比德的蛊惑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却遭惨败。面对失败的教训,公民大会本应总结教训,但是却把责任完全推到当初赞成远征的将领身上。材料反映了雅典公民大会 A. 内部矛盾尖锐 B. 滥用国家权力 ‎ C. 维护贵族利益 D. 缺乏理性分析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雅典公民受到别有用心的演说家的蛊惑,容易被感情左右,缺乏理性分析。D正确;A项意见不同不代表矛盾尖锐,排除;B项该事符合公民大会程序,没有滥用权力,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 ‎9.罗马共和国从无雅典那样的公益捐助制度,也不曾给公民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罗马的官职从无薪给,且是选举而非抽签产生。由此可知 A. 罗马共和国缺乏民主基础 B. 公民成为共和国的支柱 C. 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受限制 D. 精英统治利于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罗马共和国的官员没有经济援助也没有薪给,所以能够担任官员的公民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就对公民参与政治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故选C;材料主要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对公民参与政治的限制,无法说明缺乏民主基础、公民成为共和国的支柱以及精英统治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 ‎10.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由此可以推断出英国该学者 A. 要求继续限制国王权力 B. 肯定了内阁权力的扩张 C. 极力反对议会权力过大 D. 希望议会尽力支持内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阁是行政和立法权的完美连接点,可知内阁对于立法、行政都有一定权力,不断超越议会,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对于国王和议会都有一定的限制,A项不符合题意;反对行政和立法,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内阁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对于议会的态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有学者认为,这种制度是一种不稳固的、过渡性的制度,迟早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是“走向首脑的专政”,就是“走向各成员之间的无政府状态”。这种制度是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员之间的无政府状态,邦联政府权力较小,故选A;联邦制下,联邦的中央政府拥有实权,高于地方权力,B不符合“不是‘走向首脑的专政’”,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属于国家结构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属于政权组织形式,排除CD。‎ ‎12.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 个席位。这场运动最终瓦解。这表明法国当时 A.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 B. 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 C. 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 D. 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法国右翼势力旨在建立独裁统治的企图最终以失败告终,说明法国民主共和政体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故D正确;A、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所述保守派不是专指封建残余,故C不正确。‎ ‎1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 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B. 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 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 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答案】A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择业等方面限制均取消,这就从根本上为德意志的发展提供了保障。A正确;B项材料只提到犹太人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色彩,排除。故选A。‎ ‎14.188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即位,他主张挑战英国的世界霸权,首相俾斯麦主张遏制法国,确保德国的欧洲大陆霸权,二人在许多政策上产生矛盾。在这种状况下,俾斯麦可以能够做的是 A. 主持召开联邦议会,弹劾威廉二世 B. 向威廉二世递交辞职书,无奈下野 C. 解散帝国议会,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D. 带领军队逼宫,迫使威廉二世让步 ‎【答案】B ‎【解析】‎ 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国宪法规定,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据材料可知,威廉二世与首相俾斯麦在许多政策上产生矛盾,这种情况下,要不是俾斯麦辞职,要不是俾斯麦向皇帝妥协,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联邦议会对皇帝负责,A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帝国议会没有实权,C与材料无关;据所学可知,皇帝掌握军权,D说法错误。‎ ‎15.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B.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 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19世纪的社会潮流依然是资本主义,故A错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B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未变化,变化的是原理的应用方法,故C错误。根据“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实践而转移,革命实践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故D正确。‎ ‎16.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取消了常备军和国家官吏。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 ,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这体现了 A. 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 B. 一切为工人服务的宗旨 C. 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 D. 保障了法国公民的权利 ‎【答案】A ‎【解析】巴黎公社强调公职人员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规定其报酬“相当于工人工资”,体现了“廉洁政府”的执政理念, A项正确;“为工人服务”与“社会公仆”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变革经济基础,不能体现巴黎公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职人员职责与报酬,与保障“公民权利”无关,D项错误。‎ ‎17.俄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 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 通过了《和平法令》‎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表明:“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故B项正确;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与题干中“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不符,排除A;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属于“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排除C;《和平法令》属于十月革命的结果,排除D。‎ ‎18.十月革命前,列宁主要从革命视角看待工会组织,认为工会应该团结和联合工人、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反抗资本主义统治;十月革命后,列宁主要从管理视角考虑工会的作用,认为工会应该在管理国家、教育工人、维护工人和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自身作用。这转变 A. 适应了国家政治形态变化的需要 B. 主要基于劳动者维权的现实需要 C. 说明工人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D. 表明工会的独立性获得充分发挥 ‎【答案】A ‎【解析】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因此列宁对工会组织的认识视角发生了变化,由“革命”转为“管理”,故答案为A项;这一变化与劳动者维权没有关系,排除B项;十月革命期间工人阶级已经是革命领导阶级,排除C项;这一变化与工会独立性无关,排除D项。‎ ‎19.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 A. 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B. 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 C. 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D. 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 ‎【答案】B ‎【解析】材料“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仍然没有真正觉醒,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而是强调鸦片战争尚未真正引起民族觉醒,故C排除;材料反映了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劣势,故D排除。‎ ‎20.甲午战后,海军衙门要求幸存的官佐总结教训,条陈败因,下表为相关概况。由此可见 条陈者 职务 条陈内容 曾嘉祥 枪炮官 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无微不至,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 饶鸣衢 守备 海军章程,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 郑祖彝 千总 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去一不合宜,则生一弊。‎ A. 统治集团深刻认识到战败根源 B. 制度变革已经不可回避 C. 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D. 战败导致崇洋情绪弥漫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三人的总结皆涉及到传统的束缚,因此改革传统,变革制度已经不可回避,故B正确;材料是海战幸存者的总结,不能代表整个统治集团,故A不正确;‎ C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崇洋媚外,故D不正确。‎ ‎21.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1906年版:“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太平天国运动两种版本不同的评价解读有误的是 A. 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潮流 B. 历史教科书打上时代的烙印 C. 不同政权制约着社会意识 D. 主要矛盾变化影响历史评价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为清王朝统治末年,当时中国出于辛亥革命的前夜,革命形势正迅速高涨,对当时的请政府而言,稳定国内政局是至为关键的当务之急,故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着重的是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到了1933年,日本已经开始了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挽救民族危机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故才着重太平天国的积极评价。综上所述,A项错误,因为其违背了当时的革命潮流,故选A。BCD均对材料解读正确,排除。‎ ‎22.民国时期一法律人士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A. 因人立法违背法律精神 B. 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 结束了封建专制独裁 ‎【答案】A ‎【解析】根据“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结合所学可知,“孙氏之党”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独裁,制定《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故存在因人立法的倾向,违背了法律精神,故选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孙氏之党”的行为是为了维护共和、防止专制而采取的措施,排除C。‎ ‎23.“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在①处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在②处革命党人起义成功后建立了“中华民国”‎ C. 在③处洪秀全领导了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D. 在④处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背叛了国民大革命 ‎【答案】D ‎【解析】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江苏南京建立国民政府,而④就是江苏,故D符合题意;①是湖北,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故A不符合题意;革命党人起义成功后建立了“中华民国”的是江苏南京,而②是江西,故B不符合题意;洪秀全领导了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是广西,而③是广东,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被称为“百灵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态度强硬,力图重创德国,被冠以“老虎”称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被称为狡猾的“狐狸”。而日本内阁大臣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得到这个雅号是由于 A. 实力不足,无法抗衡英美 B. 日本人保持谦谦君子形象 C. 奉行沉默是金的处事原则 D. 无心欧洲,专注远东利益 ‎【答案】D ‎【解析】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主要是因为日本在欧洲没有利益关系,日本当时的重点是在远东,D正确;ABC不属于当时日本的状况,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 苏德战争爆发 B. 太平洋战争爆发 C.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署 D. 《联合国家宣言》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二战中和有中国蒋介石可以判断跟远东战场有关,应该是日美参战,所以正确选项是B。A项和中国无关,且英国并未增加新的伙伴;C项是法西斯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D项是成立联合国的条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无论郡守也好,县令也罢,都不再是分封制下可以世袭的贵族,而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命官”。这些凭行政管理技能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负责督促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收取皇粮国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 ‎——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答案】‎ ‎(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作用: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质: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过大。‎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根据材料二“这些凭行政管理技能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负责督促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收取皇粮国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结合所学可从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进行总结“郡县之制”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前三个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根据四“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联系前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本源精神”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过大。‎ ‎27.美国近代政体的建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年11月,来自英国的一百多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上岸之前,他们订立了《五月花号公约》,内容有“我们这些签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被认为是对这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摘编自胡建淼《驶向新大陆的“五月花号”—美国联邦宪法的基因》‎ 材料二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欧洲移民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 治理方式 皇家殖民地 由英国国王任命总督进行统治,各殖民地虽有参议会,但议员由总督指派,不过在形式上须经英国国王批准 业主殖民地 英国国王曾颁发特许状,准许他们自行委派总督和官吏对这些殖民地进行管理,并可自行设置议事机关及法院,享有英国国王在皇家 殖民地所享有的各种权力 自治殖民地 由国王颁发特许状给当地居民,准许他们自行选举立法机构,并由立法机构选举总督和地方行政机关,但总督在形式上须经英国国王批准,总督对议会通过的法律无否决权,法官亦由议会任命,但被 告如对自治殖民地法院的判决不服,仍可向英王和枢密院上诉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及美国 1787 年宪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2)依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答案】(1)三者关系:《五月花号公约》体现了自治和法治理念,为后来的殖民地治理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莫定了基础;殖民地治理体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治,秉承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理念,也为美国1787年宪法提供了实践经验;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继承和发展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理念及殖民地治理经验。‎ ‎(2)启示:一个国家的体制与传统密不可分;国家制度应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解析】‎ ‎(1)关系:依据材料一中“(《五月花号公约》规定)签署人……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被认为是对这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月花号公约》体现了自治和法治理念,为后来的殖民地治理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莫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中“(各皇家殖民地)有参议会”,“( 业主殖民地)可自行设置议事机关及法院”,“(‎ ‎ 自治殖民地)自行选举立法机构,并由立法机构选举总督和地方行政机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一可知,殖民地治理体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治,秉承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理念,也为美国1787年宪法提供了实践经验;根据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联系材料一、二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继承和发展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理念及殖民地治理经验。‎ ‎(2)启示:依据三则材料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法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一个国家的体制与传统密不可分;国家制度应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28.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 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 ‎◎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粱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以下两个论题中自选一个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列论题不阐述不得分。)‎ 论题一: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求: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史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冲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对西方侵略和挑战的回应,蕴含了朴素的挽救民族危亡的理念。‎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家富强,但也有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制度之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独立与统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社会,取得巨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示例二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阐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推动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斗争,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倡导“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掀起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促进了思想解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器物变革,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的制度变革,再到“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变革。‎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命道路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解析】本题给定论题,需要围绕论题进行阐述。以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为例。‎ 阐述:阐述过程要紧贴论题,突出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根据材料信息,列举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中国人在探索救亡道路中,如何逐步形成民族国家观念。具体阐述过程可以列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学习器物以求得国家富强、早期维新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独立与统一。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最后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升华,完成论证。‎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简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共同主题?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答案】‎ ‎(1)信息:美、英及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影响:増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終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共同主题: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的矛盾。评价: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有限。‎ ‎【解析】‎ ‎(1)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和“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幅图片反映的信息是,美、英及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历史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増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終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主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1920年召开的)“国际联盟开幕大会”和“(1927年)《非战公约》签订仪式”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的矛盾。评价: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一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和平事业”可知,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有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