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讲义—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讲义—6

‎ ‎ 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考点清单】‎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煤钢共同体(2)欧共体(3)日本的崛起(4)不结盟运动(5)中国改革开放 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不结盟运动,是高考的相对热点,日本的崛起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掌握欧洲联合的原因、过程、活动、影响。(联系一些时事热点)‎ 了解日本崛起原因、措施、成就、影响 掌握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过程、影响(阅读一些材料)‎ 知道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表现、积极影响(有利于)、当今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 掌握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及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行动纲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认识经济的发展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 ‎ ‎ ‎【知识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要求改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 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思想渊源: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形成过程 ‎①1951年法、意、德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⑤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⑥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⑦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调整对欧政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④随着欧共体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随之发生变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9‎ ‎ ‎ 外因:“冷战”爆发后,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 内因:(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③注意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贸易立国” ‎ ‎④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⑤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①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2.兴起的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宗旨与原则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 ‎5.中国的振兴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探索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要点透析】‎ ‎1.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 ‎(1)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邱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2)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3)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9‎ ‎ ‎ ‎2.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①战后初期,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雄居世界第一位,于是它企图利用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进行全球扩张,使自己成为世界霸主。‎ ‎②战后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了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并存的局面。‎ ‎③美国为了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政策,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加以遏制,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并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给战胜国。1948年以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决定把日本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中为其效力,使日本成为亚太地区对抗社会主义的反共前沿和坚实堡垒,所以美国由战后初期的对日占领政策转变到帮助日本恢复发展经济的扶植政策。‎ ‎3.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美国同西欧国家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经济上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政治上通过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把英法等西欧国家推向了与苏联对抗的最前线。(2)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使西欧终于成为能与美国、苏联相抗衡的力量。(3)8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进出口贸易是美国的三倍多,并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几十亿美元的“特需订货”,从而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经济。(2)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强盛,从70年代起,日美经济竞争激烈,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4.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以1955年亚非会议为标志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⑤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5.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影响的比较 ‎ 9‎ ‎ ‎ ‎(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 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 ‎(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 ‎(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 ‎ ‎【真题再现】‎ ‎1.( 07上海历史)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答案】C ‎【解析】注意图中漫画中的美、苏国旗,法、德等西欧共同体国家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下,只有联合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2.( 08年广东文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色人种”、“首届洲际大会”提示这次会议应该是二战后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是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A、C 、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这些会议均有西方国家参加。‎ ‎3.( 08年广东文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①对付苏联威胁 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 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对付苏联的威胁和抵消美国的优势。②④的说法明显错误。‎ ‎4.( 08年广东单科,2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答案】B ‎【解析】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复兴,法国拥有原子弹,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对原来的两极格局是一个冲击。‎ ‎5.( 08江苏历史)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9‎ ‎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6.(08年山东文综,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本题的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 ‎7.(09年安徽文综)20.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答案】D ‎【解析】它们主要是指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 ‎8.(09年广东文基)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答案】A ‎【解析】 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二、方法点拨 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本讲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多极化的出现、演变,影响演变的因素,在高考中涉及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三种题型。预计今年的新课标高考仍将延续上述趋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复习西欧、日本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影响时,可以先复习一下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政策,两者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和必修(Ⅱ)中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这样复习既可以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与展望",又可以帮助掌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运用比较法把握西欧和日本崛起原因的异同 9‎ ‎ ‎ ‎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对两者崛起原因作对比思考,能使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有利于我们借鉴其经验教训。‎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09.1无锡期末)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2. (广东六校联考二2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3.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 该图反映的背景是 ‎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抗衡 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4.《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5.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6.右图为一时事漫画《全球货币——美元》。代表美国、日本、西欧的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美元的符号,美国人高高在上,得意扬扬。该漫画的寓意主要包括( )‎ ‎①美元的优势地位明显 ‎②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的扩张 ‎④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有一段1961年的一次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主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这个会议是( )‎ 9‎ ‎ ‎ A.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B.中印外交会议 ‎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亚非万隆会议 ‎8.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9.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文字和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西方政治家曾经这样建议“关于萨尔区的协定仍然有效……同时应当有一个附加条件,在同一时期内法国应与德国缔结一项条约,规定由洛林供应德国的铁矿,至少是战前数量的50%,作为交换条件,德国向洛林供应煤矿,其数量在考虑了萨尔区的产量之后,应与战前的供应总量相等”。 ‎ ‎——凯恩斯《预言与劝说》‎ 材料二 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冲突。法国政府建议德法两国建立一高级联合机构管辖两国的煤炭、钢铁生产,该机构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将改变本地区的命运,变过去的武器生产地和战争受害区为和平区。 ——《舒曼计划》‎ ‎ 材料三 据报载:2004年6月6日,在法国诺曼底阿罗芒什举行了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仪式,德国总理施罗德首次应邀参加了纪念仪式,受到世人的关注。‎ 请回答: ‎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欧洲政治家的主要意图。这种意图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的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什么能够参加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仪式? ‎ 9‎ ‎ ‎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5)据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关系的变化,谈谈你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认识。‎ ‎ ‎ ‎11.自19世纪初至今,欧洲由分裂走向了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指拿破仑)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 ——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为何失败? ‎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大量的贸易、国际共同事业、没有国界之分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交通、频繁的旅行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欧洲各民族向着这个方向迈进。因此,我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我们可以设想,以此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如果有一天它们受到威胁时,那么,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有可能使它们联合起来。‎ ‎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2)材料二中,戴高乐实现欧洲统一的观点是什么?你对此作何评价?‎ 材料三 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 ‎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3)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促使其走向统一的具体原因。‎ 材料四 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它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的经济政策形成,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根据材料四分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5)今天,促使东欧和西欧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大欧盟的形成和扩展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潮流?‎ 9‎ ‎ ‎ 参考答案 ‎1-7:C B D C B A A ‎8.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9.D ‎10.(1)意图:促使法德进行经济合作,化解两国矛盾。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掠夺性的惩罚,加深了法德矛盾。(2)冲突: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影响:加快了法德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了两国的和解,促进了欧共体的形成。(3)原因:纽伦堡审判较为彻底,德国对战争的反省比较深刻;战后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主动加强与欧洲各国的合作。(4)特点:由经济联系到政治联合。趋势:世界多极化、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5)认识:以国家利益为外交的出发点;战争与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与合作才能不断发展。‎ ‎11.(1)答:设想:以本国为主宰统一欧洲。方式:以武力统一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2分)原因:武力统一违背欧洲各国人民的意愿,侵犯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武力统一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2)答:观点:主张通过各国间协调和合作。扩大团结,进而实现真正的统一。评价:这一观点承认各国的差异,尊重各国人民意愿,强调各国间的团结合作,是实现欧洲统一比较现实的途径。(3)答:目标:实现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原因:摆脱美苏大国的控制;适应经济区域化的需要;避免欧洲国家间的战争;西欧国家相似的经济状况及文化传统提供了条件。(4)答:变化: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5)答:条件:雅尔塔体系的解体。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w.w.w.k.s.5.u.c.o.m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