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11月份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在教育上的主张是 A. 民贵君轻 B. 有教无类 C.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述的孔子,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故答案为B项。A项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排除;C项道家的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排除;D项兼爱非攻是墨家代表思想,排除。‎ ‎2.有学者指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其中,与汉武帝相关的措施是 A. 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和货币 B. 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思想上尊道、礼佛、崇儒 D. 平定三藩之乱,将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和货币的是秦始皇,故A项不正确;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且其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B项正确;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思想上尊道、礼佛、崇儒是唐朝统治者实行的三教并行的统治政策,C项不正确;平定三藩之乱是康熙帝时期,将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是明朝时期,D项不正确;故选B。‎ ‎3.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为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永恒闪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他们针对社会和学术上的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百花齐放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他们针对社会和学术上的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故A项正确;焚书坑儒属于秦朝,故A项错误;独尊儒术属于西汉,故C项错误;百花齐放属于新中国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A。‎ ‎4.黄宗羲认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提倡经世致用 C. 批判君主专制 D. 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根据“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是在批判君主专制,而非维护封建礼教,也与经世致用无关,故排除A、B项,君主立宪的主张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故排除D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故选C。‎ ‎5.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 “人生而平等” B. “美德即知识”‎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也就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而对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即忽略了道德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可以排除B和C,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 ‎【详解】‎ ‎6.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展现了男性美,英俊的面孔、有力的肌肉、比例恰当的身材,充分显示出男子气概。当教皇建议给裸体人物穿上衣服时,米开朗琪罗直言不讳地答道:“陛下,请您照料人们的灵魂,让我照料人们的肉体吧!”米开朗琪罗的回答 A. 抨击了天主教会 B. 推动了宗教改革 C. 树立了人的权威 D. 体现了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 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和来世幸福说。从关键词“请您照料人们的灵魂,让我照料人们的肉体吧”可知,艺术家对人性不加掩饰,强调人的自然欲求,符合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主张以人为中心,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人的自然欲求,无法体现树立了人的权威,排除C。‎ ‎7.“(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这表明宗教改革有助于 A. 加强教皇的宗教权威 B. 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 C. 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 D. 扩大天主教会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有助于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故C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宗教权威,A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扩大天主教会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8.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观念蕴涵的文化精神是 A. 蒙昧主义 B. 禁欲主义 C. 人文主义 D. 浪漫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存在与否的标准,以人为中心,由题干中的“强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分析也可知这是人文主义,C项正确;AB项是宗教思想;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D项排除。故选C项。‎ 考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点评:人文主义还可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来考查 ‎9.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作为研究性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以下深题存在错误的是 A.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 B. 印刷术--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源 C. 火药--摧毁了欧洲的骑士阶层 D. 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印刷术属于宗教改革兴起的外部条件,宗教改革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造纸术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火药为资产阶级摧毁了欧洲的骑士阶层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指南针为西方海外殖民活动的重要技术装备,可见,三项推动了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0.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D ‎【解析】‎ 唐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曲则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明显是唐诗,而且分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属于宋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马致远的曲作品《秋思》中的名句。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这一诗句激励着多少中华几女。诗人用整个生命熔铸的作品,闪耀着伟大人格的光辉和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他。他是 A. 屈原 B. 杜甫 C. 苏轼 D. 陆游 ‎【答案】A ‎【解析】‎ 材料“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名句,故排除BCD,选A。‎ ‎12.某物理学理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为纪念其诞生100周年,联合国设立了国际物理年。该学科理论是 A. 量子论 B. 原子论 C. 相对论 D. 进化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某物理学理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揭示出时空、物质、运动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故C符合题意;AB揭示的是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规律,故AB不符合题意;进化论是生物学上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 ‎13.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推动宗教改革,主张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绝对的时空观 ‎【答案】B ‎【解析】‎ 题干的信息“1859年”、“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反映出正确选项为B。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排除A。牛顿生活的时期与1859年以后不符,排除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190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需要学生把握好人物事件的时间,但不一定掌握具体如A是16世纪C为17世纪D在达尔文之后等也可解题。还可以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等。‎ ‎14.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火车司机—空姐—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 B.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答案】B ‎【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火车司机应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电话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876年,贝尔获得发明电话,因此接线员应属于19世纪后期的职业。飞机也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并且获得试飞成功,故飞行员应产生于20世纪初;网络是二战后产生的,故本题应选B项。‎ ‎1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答案】D ‎【解析】‎ ‎【详解】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中引用《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以此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必要性。结合所学,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出现于19世纪末,与题目中时期一致,而且其思想符合时代潮流,故D项符合题意;“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主要存在于在19世纪中后期,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末”不符,故AB项不符合题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末”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 ‎16.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鸦片战争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觉醒,而“最初觉醒”指的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末清初尚未出现近代民族危机;C、D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的出现在时间上都晚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不符合“最初觉醒”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据记载,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被当时读者称为“新文化的元典”、“思想界的金针”,胡适也称之为“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刊物”。这是因为《新青年》‎ A. 最早宣传了西方新思想 B. 代表了广大青年的意志 C. 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 D. 全面否定了传统旧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命的真理,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存在宣传西方新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新青年》引领了当时广大青年的思想解放,但并不代表其意志,故B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传统旧文化的争论,并非全面否定传统旧文化,故D不符合题意。‎ ‎18.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 “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当时国共对峙,阶级矛盾尖锐,而论战焦点(中国社会阶段)是阶级斗争是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可见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故B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故CD时间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 ‎19.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下列发明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特征的是( )‎ A. 蒸汽机 B. 电灯 C. 飞机 D. 汽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符合题意。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C是第三次科技革命;D虽然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设问要求分析最能体现,排除。故应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成果 ‎20.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三大政策”。“三大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A. 民有、民享、民治 B. 民族、民权、民生 C. 民主、科学共和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BC三项均与题干国民党一大的“三大政策”不相关,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刺。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次思想运动所承担相似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答案】(1)社会出现大变革;士阶层的兴起;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使命:解放思想,呼唤建立新的社会(或促进社会转型)。贡献: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可得出社会出现大变革;由材料“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可得出士阶层的兴起和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由材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得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由材料“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可得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关于“使命”,根据材料“他们力求改变现状……呼唤建立新社会”“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可得出出两次思想运动所承担的相似的历史使命是:解放思想,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关于贡献,根据材料 “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历史贡献:文化上,提倡人性,解放人性,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科学上,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2.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1个;并写出他们的创办者。‎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答案】(1)洋务运动。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3)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民族工业。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西学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能够中国制度的革新和思想的解放。所以,最终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归于失败 ‎【解析】‎ ‎【详解】(1)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结合所学,体现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宣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从而判断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针对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统治。‎ ‎(2)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军事工业上,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等,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3)根据材料“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结合所学,从正反两方面概括。积极方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消极方面可以从阶级局限性、学习西方的层面和实践效果等方面说明,如:受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本意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而非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大致只停留在“器物”层面,是肤浅的。就实践来看,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2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百年的第二次民族反思(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请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答案】背景: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③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力图改造中国社会。‎ 内容: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评价:①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全盘否定的倾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实质上是近代化过程中重要历史事件的来考查,本题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可以从经济、政治、内外环境以及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对于主要内容,我们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出,这样才不会遗漏重要的信息点,做到万无一失。‎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