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六第2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萌发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六第2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萌发作业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洛阳模拟)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进口商品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 A.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已逐步瓦解 B.手工业棉纺织品质量的下降 C.西方国家加紧海外市场的扩张 D.民众传统生活用品结构改变 解析:选C。材料中外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增加,反映出西方国家加紧海外市场的商品输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外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增加,但没有体现出对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冲击,A项错误;外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增加,主要原因是价格的优势,而非中国手工业棉纺织品质量的下降,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众传统生活用品结构改变的信息,D项错误。‎ ‎2.(2019·桂林、贺州期末联考)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高中教材版本 课文表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人民出版社(必修第二册)‎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岳麓书社(必修Ⅱ)‎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B.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 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解析:选D。材料认为鸦片战争前后自然经济解体,说明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有一定关系,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三种教材均未提及二者的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也曾发生过众多战争,但自然经济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三种教材都认同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D项正确。‎ ‎3.(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有史学家认为:连接每个时期独领风骚的城市,就是一部历史的缩影。与下列表述相吻合的城市是(  )‎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广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康有为最早在广州宣扬维新思想,1926年,北伐战争从广州开始,故B项正确;上海并不是维新思想最早传播的地方,故A项错误;南京与维新思想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厦门不是北伐开始的地方,故D项错误。‎ ‎4.(2019·南通模拟)《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 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 解析:选B。据题干中“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推知在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无关,排除。‎ ‎5.(2019·大连八中期末)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措办,不准另行设局”。这一措施 (  )‎ A.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发展进程 B.有效抵制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C.保证了民用工业的快速发展 D.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D。“只准华商附股措办,不准另行设局”限制了民间兴办企业,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只准华商附股措办,不准另行设局”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这一措施不利于壮大民族工业,对西方经济侵略抵制有限,B项错误;不准民间设置新的企业,不利于民用工业的快速发展,C项错误。‎ ‎6.(2019·济宁期末)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  )‎ A.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C.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解析:选A。材料主要内容是1869年上海新报的报道内容,讲述的是华人富商创办船厂可购买西方的机器,体现了私人投资近代企业,故选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传媒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C项错误;材料只提到学习西方中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这一小方面,不能说明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D项错误。‎ ‎7.(2019·韶关调研)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难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符合史论的是(  )‎ A.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B.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 C.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实业兴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 解析:选A。结合所学,买办是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由材料中“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郑观应入局”可知买办阶级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并帮助陷于困境的洋务企业整顿盈利,得出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故选A项。‎ ‎8.(2019·东莞期末)下表为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表。据此可知(  )‎ 项目 投资额(千两)‎ 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100 000‎ ‎50.0‎ 附股于外商企业 ‎12 000‎ ‎6.0‎ 投资城市房地产 ‎30 000‎ ‎15.0‎ 投资商业、银钱业 ‎53 000‎ ‎26.5‎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5 000‎ ‎2.5‎ A.买办资本的投资导致小农经济的瓦解 B.洋务企业发展离不开买办资本的投入 C.买办资本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有限 D.买办资本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 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买办资本对国内近代工业、商业投资的比例和对外商投资比例的对比得出:买办资本对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有限,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的进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瓦解,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洋务企业主要是官办性质,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D项表述与题目中“50%”对外商投资比例的倾斜不相符,故D项错误。‎ ‎9.(2019·郑州模拟)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 A.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解析:选A。材料从“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引起轩然大波到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种转变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产生了冲击,故选A项。‎ ‎10.(2019·广州综测)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  )‎ 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解析:选C。由材料“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可知魏源改变天圆地方、中国中心的传统观念,由材料“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以便稽览”可知魏源改变以中国为正统的观念,认同华夷正朔并列,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故C项正确。‎ ‎11.(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全真模拟)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学并举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学并举的观点。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  )‎ A.体现了其“中体西用”思想 B.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C.说明对发展实业的重视 D.指导了其洋务实践的开展 解析:选D。依所学,“经济”实为经世济民之意,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这指导了其洋务实践的开展,故选D项;“中体西用”‎ 的思想在材料中未涉及,A项错误;据材料“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可知,曾国藩未对传统文化表现不满,B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并非指发展实业,C项错误。‎ ‎12.(2019·天津部分区质量检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于“西文”“西艺”。这说明洋务教育的特点是(  )‎ A.重视西方科技 B.强调制度革新 C.提倡思想解放 D.宣扬全盘西化 解析:选A。从材料“洋务派创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于‘西文’‘西艺’”可知,洋务教育的特点是重视西方科技,故选A项;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没有引进西方政治制度,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洋务教育提倡思想解放,C项错误;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中体西用”,没有宣扬全盘西化,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安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政府在广州最早设置了市舶机构。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广州、杭州、明州三个市舶司并存的局面,称作“三司”。至元三十年(1293年)八月,经过多方会商,以“亡宋市舶则例”为基础,制订了“整治市舶司勾当”22件,又称《市舶法则》22条。……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明代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明后期随着外商来华增多,官牙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牙行逐渐被专营进出口货物的广东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摘编自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 材料二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粤、闽、浙、江四省设立海关以后,即设立海关来代替历代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务,这是清朝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上的一个进步,也是中国海关制度的正式开端。直到鸦片战争后的1859年,粵海关一直是独立自主的执行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关。清政府制定了关税制度,进出口关税由粤海关负责征收,课税的具体项目有:船税、货税和各项规礼。……1855年,英国人李泰国担任了上海江海关税务司。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国人控制我国地方海关主权的开始。1864年,又一个英国人赫德担任我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直担任45年,而后海关主权一直把持在外国人手里。‎ ‎——摘编自董长芝《中华开放强国策 ‎〈中国历代经贸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以来市舶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海关发展状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解析:(1)宋朝以来市舶制度的演变重在时间的变迁,故材料一中“宋朝政府……‎ 至元三十年(1293年)……明代前期……明后期……”这些时间点,便成为解题的关键点。对关键时间点后信息作简要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直到鸦片战争后的1859年,粵海关一直是独立自主的执行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关”“1864年,又一个英国人赫德担任我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直担任45年,而后海关主权一直把持在外国人手里”,可以明显看出,前者清政府掌控海关自主权,后者海关管理权长期落入外国人手中;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演变:宋朝开始设置市舶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元朝制订了市舶法则,使对外贸易规范化。明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管理“朝贡贸易”,查禁民间商人的海外贸易,征税及管理中外互市贸易;明后期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市舶司对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清朝前期市舶司被海关代替。‎ ‎(2)不同: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独立自主地把控着海关管理权。鸦片战争后(1864年开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被外国人操控。影响:一方面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大大便利于其商品输出,使中国越来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列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也有利于中国海关制度的近代化,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产生。‎ ‎14.(2019·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为1840~1990年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状况示意图。提取图中某一时期(或时间段)的相应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图示显示的是1840~1990年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的状况示意图,从图中可知,1840~1880年生产与出口明显上升,这是与鸦片战争后中国变为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紧密联系的,这一现象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使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的茶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日益殖民地化。‎ 答案:示例 论题:1840~1880年,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迅猛增长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阐述: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使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的茶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日益殖民地化。‎ 总之,茶叶大量生产和出口,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