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素养二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共14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素养二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共14张ppt)

素养二  跨越时空 —— 中外关联篇 - 2 -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 , 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通过学习 , 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 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 , 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 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 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 统 主题一 与 多样、局部与整体 ,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 , 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 3 -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   近代西方国家和中国 关联一   近代中西外交政策的比较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权性质和思想文化都深刻影响着外交政策 , 中国近代外交与西方国家外交的差异是由各自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 4 - 主题一 主题二 - 5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1 .(2017 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 ,10)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 , 即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 , 羁縻怀柔 ;19 世纪 70 年代的羁縻勿绝 , 恪守条约 ;19 世纪 80 年代的援例订约 , 追求平等 ;19 世纪 90 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 , 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    ) A.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 “ 援例订约 , 追求平等 ” 体现了李鸿章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中没有体现李鸿章的卖国行为 , 故 B 项错误 ; 由 “19 世纪 70 年代的羁縻勿绝 , 恪守条约 ” 到 “19 世纪 90 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 , 谨守约章 ” 体现了逐渐放弃了大国观念的外交 , 故 C 项正确 ; 李鸿章总是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说法错误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6 - 主题一 主题二 - 7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2 .(2017 云南昆明期中 ,12) 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 1876 年发行的 “ 铁路火轮车 ” 招贴画。据记载 , 当 “ 火轮车 ” 通车时 , 人们纷纷涌来 , 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    )   A. 近代交通工具首现 中国 B . 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 铁路火车影响人们 生活 D . 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 , 故 A 项错误 ; 人们纷纷乘坐火车 , 表明国人的观念发生变化 , 但不是彻底改变 , 故 B 项错误 ; 人民纷纷乘坐火车 , 表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 , 铁路火车影响了人们生活 , 故 C 项正确 ; 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材料没有涉及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8 - 主题一 主题二 - 9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3 .(2017 山东烟台一模 ,28)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国人不断启蒙的过程。时代不同 , 各个时期的启蒙主题各异。某时期的启蒙主题是 “ 群 ( 族群 , 即民族国家 )”, 而不是 “ 己 ( 个人 )” 。这是要告诉中国人 : 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 , 中国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 , 再不觉醒 , 就要灭亡了。这种启蒙思想或运动最有可能是 (    ) A. 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B. 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 C.19 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D. 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没有推动中国近代化 , 故 A 项错误 ; 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 , 不具有启蒙性质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 “ 启蒙主题是 ‘ 群 ( 族群 , 即民族国家 )’” 指的是民族危机加深 ,“ 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 ” 是指要变法图强 , 综合二者 , 故 C 项正确 ; 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抨击封建思想 , 进行思想方面的启蒙 , 与材料主旨不符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0 - 主题一 主题二 - 11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4 .(2017 湖南浏阳期末 ,15)1954 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发表巨著《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 , 即《科学与文化史》 , 中文翻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从中英文标题的不同可以看出 (    ) A. 中国古代的科技实质上全是生产工艺 B. 中西方对于科技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C. 西方以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科技 D. 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明显不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科技的比较。中国古代的科技并不全是生产工艺 ,A 项排除 ; 从二者的标题看 , 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没有和生产结合 , 因而称作科学与文化史 , 而中国认为科学转化成了技术 ,B 项正确 ;C 项表述不全面 , 排除 ; 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D 项排除。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2 -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二   现代世界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 比较 - 13 - 主题一 主题二 - 14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5 .(2017 河南郑州联考 ,35) 世界现代史上 , 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 , 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    ) A. 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 B. 都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C. 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D. 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世界的三种经济模式的比较。三种模式都是为解决当时各自国家的经济困难 , 故 A 项正确 ; 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 都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 , 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 而不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 故 B 项错误 ; 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没有走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道路 , 故 C 项错误 ;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但其自身的诸多弊端和缺陷也使苏联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 , 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