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 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③属于嫡长子,所以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③,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①不是嫡长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②不是嫡长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不是嫡长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 ‎2.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 A. 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B. 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 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 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汉武帝除了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减三公的权力外,还任命布衣为相,以降低丞相的身份和地位,接着又以各种过错为由对丞相严厉处罚。汉武帝时,大多数丞相没有善终,并非他们有多大的罪过,而是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对相权的分割,排除A;选项C不是汉武帝的基本用意,排除;材料主旨是削弱相权,并未凸显出皇权至上的特征,排除D。‎ ‎3.后世史家评论汉朝政局时说:“先有其政治机构之崩坏,而后有外戚宦官之擅权……国家大权,逐渐由三公而旁落于刺史州牧之手……形成豪杰割据之势。”这表明当时 A. 地方王国的问题亟待解决 B. 皇权与门阀政治相对平衡 C. 中央集权制在变革中发展 D. 监察官员缺乏制衡的机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为解决外戚、宦官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朝政府中央官制发生相应变化,刺史州牧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在加强专制皇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上的割据势力逐渐形成。这表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应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C正确;地方王国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已基本解决,排除A;皇权与门阀政治相对平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现象,不是汉代的特征,故B错误;皇权至上,监察官员在制度上不可能不受约束,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西汉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西汉为解决外戚、宦官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逐渐形成刺史州牧制度,同时也导致地方上的割据势力逐渐形成,这表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应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4.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情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 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C.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D.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体现了国家宗族的内容,家国一体观念突出,B项正确;“始终主导”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君权至上和家庭伦理道德至上的信息,排除CD项。‎ ‎6.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 A. 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 宗法制与礼乐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 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说的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差异;C项礼乐制度材料未体现出来;D项说法错误,西周文化在后代王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ACD三项均错。从材料“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是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政治表现。故选B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常考的部分。宗法制的核心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等都需要掌握。‎ ‎7.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反映了古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 A. 人民主权 B. 直接民主 C. 民主监督 D. 依法执政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具有最髙的权威,体现的是人民主权,故A项正确;直接民主指的是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管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民主监督、依法执政,排除C、D。‎ ‎8.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 A. 直接民主 B. 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 代议制民主 D.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全体雅典公民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形式将雅典的民主领袖和民族英雄泰米斯托克利放逐海外,反映了雅典民主是一种极端的直接民主。B项没有看到雅典民主属所有雅典公民的民主;代议制民主始于近代西方,且不符合材料;D项没有看到公民和居民的区别,雅典民主仅属于雅典公民。‎ ‎【考点定位】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9.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公民法适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而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公民法不能调整帝国范围内的其他公民的关系,因此罗马帝国制定了万民法,以调整帝国内自由民之间的关系,B错误,C正确。《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符合题意,A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是人生而平等的法律理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不符合题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本题学生需分清公民法和万民法适用范围的区别,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即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的自由民,即除奴隶之外。学生还需掌握罗马帝国建立对法律的影响,再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0.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看,适应了(   )‎ A. 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 B. 维系帝国的需要 C. 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D. 维护外来移民利益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贵族统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认识到罗马法本质,排除;B选项时期错误,习惯法到成文法转变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罗马在共和国时期的法律主要是维护罗马公民的利益,而非外来移民,选项D排除。‎ ‎11. 2004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布什总统向中国网民发表谈话。他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实现“驯服”的手段是 A. 自由、民主的精神 B. 权力制衡 C. 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 道德的制约 ‎【答案】B ‎【解析】‎ 美国采取三权分立体制,使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正是这种权力的相互制约,实现了对总统的“驯服”。所以正确答案是B。‎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资本主义生产较其他国家发达 B. 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 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正确;英国资本主义生产较其他国家发达不是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A错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属于思想因素,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不是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C错误。‎ ‎13.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 罗马建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 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 罗马法中蕴涵的法制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罗马法,罗马法所蕴涵的法制原则,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D项正确;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排除A;选项B不能体现出“永恒”,排除;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C。‎ ‎14.《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 A. 罗马共和国时期 B. 罗马帝国时期 C. 西罗马帝国时期 D. 东罗马帝国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罗马帝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阶段特征 ‎【详解】‎ ‎15.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戏剧空前发展起来,出现了很多大剧场,其中狄奥尼索斯剧场可以容纳30000名观众。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雅典奴隶制经济繁荣 B. 统治者重视戏剧教化 C. 公民社会生活需要 D.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戏剧等文化事业非常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 ‎16.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总统共和制 D. 法国共和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有着悠久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是温和渐进的过程,选项A正确;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确立起来的,而且保留了大量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与材料中“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不符,排除B;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蕴含了美国开国者的睿智,与材料中“较少的深思高论”不符,排除C;法国共和制经历了多次革命后才确立,与材料中“较少的腥风血雨”不符,排除D。‎ ‎17.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出现了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 C. 责任制内阁 D. 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紧扣“1832年”,材料中“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说明工业革命是造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与题干中所述政治变化不符,B与史实不符,C材料无从体现,故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 ‎【名师点睛】从历史角度: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打破了贵族寡头的政治垄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旧制度的冲击是改革的根本原因。现实角度:英国议会制度虽不乏繁文缛节,但手续之完备,程序之规整,迄今还是他国议会所无法相比的。‎ ‎18.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法制化 B. 民主性 C. 普选制 D. 反封建 ‎【答案】A ‎【解析】‎ ‎【详解】欧美等国通过革命或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都开始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各国均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将民主政治的成果确立下来。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突出特点是法制化,故选A;材料没有反封建、人民民主和普选的内容,排除BCD。‎ ‎19.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 国王 B. 议会 C. 内阁 D. 最高法院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内阁是英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内阁首相又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故C项符合题意。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A项错误;议会掌握立法权,不掌握行政权,也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最高法院主要是掌握司法权,D项错误。‎ ‎20.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过程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法国政体确立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共和制、君主制以及帝国等形式,与材料中 “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相符,故本题选择D。‎ 二、材料题(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行政方面求绝对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以及一应官吏求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诰、敕、旨、上谕、朱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坚持异议。为此,明清两代都对官制作过重要的改变,对指导各级国家机关进行工作的各种典章和则例,作过频繁的修订补充。任用、奖惩和升贬文武官史的人事权,都由皇帝亲自掌握,以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监管对象的监察工作一再得到加强。‎ ‎——书皮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里,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别注意的事务。它不参与管理社会的次要事务。它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因此,专制在一个点上可能是大大加强了,但未扩及到面上。全国的多数,尽管其激情动人,其倡议振奋人心,也无法在全国各地以同样方法在同一时间使全体公民服从它的意旨。当代表多数的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命令时,必须责成一些官员去执行命令,但这些官员并不总是隶属于它,它也不能每时每刻予以指导。‎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中国相比较,美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并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答案】(1)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官制变动频繁;各级监察力度增强;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和地方行政体系趋向完备。‎ ‎(2)进步性;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宽松。‎ 评述:未经历封建君主专制和深受自蒙思想的熏陶,是决定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1787年宪法是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联邦制利于美国资本主文的稳定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语,較、旨、上谕、来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整持异议”的信息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官制变动频繁; 各级监察力度增强; 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中央和地方行政体系趋向完备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从“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的信息从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宽松、地方百员和公民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利的信息分析回答;第二小问评述从是决定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 1787年宪法是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角度思考回答。‎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今中外,国家在权力分配上大都实行过权力制衡。‎ 材料一 宋朝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神宗去世后,政治主张保守的司马光上台为宰相,尽废王安石任上颁布的新法,这个时候王安石的助手韩缜、蔡确、章惇还分别把持了宰相、副宰相、枢密使等高职,但当时御史刘挚弹劾蔡确在神宗驾崩时没有按时守灵, 说这几个人结党营私,他们便被迫辞职下台了。‎ ‎——摘编自朱韬《宋代官制的权力制衡术》 ‎ 材料二 古罗马的官职都是由各类各级公民会议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只能在选举以后的人选内审批任命,古罗马的法律也是在各类各级公民会议表决中产生的,元老、独裁官和保民官个人仅有否决权,没有立法权。正是这种多元社会结构和多项组织权力结构之间或文化多元结构和契约型政法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互相制约关系,孕育了古罗马特有的“分权制衡”传统。‎ ‎——摘编自米辰峰《多元并存与分权制衡: 古罗马社会结构政制机制初探》 ‎ 材料三 (美国)国会能够限制总统,总统也能对国会进行制约。例如法律要由国会制定,但总统对国会法案有否决权,特别是总统“搁置否决”(亦称“口袋否决”)更具有 “绝对否决”的性质。美国最高法院也能牵制总统与国会, 最高法院限制总统与国会的主要武器就是司法审查权。据统计,自1803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共判决102项国会法律违宪。‎ ‎——摘编自樊体宁《论美国分权制衡制》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权力制衡的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实行分权制衡政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1)表现:将丞相的权力进行分割;御史可以弹劾丞相;影响: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导致了中央机构人员和政策的不稳定性。‎ ‎(2)原因:罗马平民阶层为获得政治权利而进行的斗争的推动;平衡罗马不同政治力量的需要;维护罗马统治的需要;罗马多元社会结构 及契约型政法体系的影响。‎ ‎(3)特点: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权力分配实行制约机制;作用:维护了民主政治;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影响了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 ‎【解析】‎ ‎【详解】(1)表现: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将丞相的权力进行分割,削弱了相权,实现了中央权力的制衡;根据材料“如果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可知,御史可以弹劾丞相,体现了权力的制衡。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权的削弱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统治;根据材料中列举的王安石改革派下台的史实可知,中央机构之间的制衡导致了中央机构人员和政策的不稳定性。‎ ‎(2)原因:根据材料“古罗马的官职都是由各类各级公民会议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只能在选举以后的人选内审批任命”可以看出,罗马公民权力较大,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公民的权力来自于平民阶层为获得政治权利而进行的斗争的推动,因此形成了制衡局面;根据材料“古罗马的法律也是在各类各级公民会议表决中产生的,元老、独裁官和保民官个人仅有否决权,没有立法权”可知,罗马实行分权是为了平衡罗马不同政治力量的需要;从统治角度看,罗马实行分权制衡是维护罗马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正是这种多元社会结构和多项组织权力结构之间或文化多元结构和契约型政法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互相制约关系”可知,罗马多元社会结构及契约型政法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分权制衡的格局。‎ ‎(3)特点:根据材料“(美国)国会能够限制总统,总统也能对国会进行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中央政府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权力分配实行制约机制。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维护了民主政治;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调解来看,分权制能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根据材料中“口袋否决”可以看出,美国的分权体制影响了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