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考点10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学案
考点 1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空想社会主义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2)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主张: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没有认识到无 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其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2.工人的觉醒: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 指导。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条件 (1)基本前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 (3)思想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中,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 取代。 (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 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 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 (3)1871 年 3 月 18 日,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占领城内战略要地,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 2.成立:1871 年 3 月 28 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巴黎公社。 3.措施 (1)政权建设:①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②废除旧军队、旧 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③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④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⑤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4.意义 (1)性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5.失败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四、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20 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上: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大战使矛盾激化: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 命不可避免。 2.二月革命 (1)时间:1917 年 3 月。 (2)结果 ①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②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1)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 (1)1917 年 11 月 7 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次日凌晨占领冬宫。 (2)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相继成功。 六、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内容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②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③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2)意义 ①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②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 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4)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考向一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发展规律 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规律。 1.由空想到科学。19 世纪早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 想,但他们仍未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长 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于 1848 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1871 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 社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 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1917 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 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二、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空想性”,是因为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指的是它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 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典例引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思想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推动了社会主义事 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1 年 7 月,(马克思)在同《世界报》记者谈话时就表示: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 的固定形式,它只要求这些运动朝向一个目标,“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 自己选择”;1872 年 9 月,在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也谈到,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便建立 一个全新的生产关系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陈宇翔、余文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说》 材料二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 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 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 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 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 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1917 年 10 月 24 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的、由列宁起草的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夺取政权方式上马克思的观点有了怎样的变化?在马克思的论著中, 他是如何将社会主义学说牢固地置于科学基础之上的?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列宁认为选择革命方式要依据的两大因素分别是什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了 怎样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马克思、列宁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案】(1)暴力革命不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各国工人阶级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做 出合理选择(或和平方式也能取得政权)。撰写《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亡和 社会主义必胜。 (2)是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所占比重。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社会主义可能在少 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3)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者。 【解析】(1)变化:依据材料一“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的固定形式,它只要求这些运动朝向一个 目标,‘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结合所学可知暴力革命不再是 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各国工人阶级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或和平方式也能 取得政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在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 亡和社会主义必胜。 (2)两大因素:依据材料二“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級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 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和材料三“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 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可知是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所占比重。发展:依据所 学十月革命的意义可知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 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马克思、列宁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考向二 巴黎公社 一、巴黎公社的性质 1.从成立的背景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公社产生的过程和对公社委员的要求看,公社委员是人民选举产生,并保障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 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看,一切都是以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政 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正确理解巴黎公社的“四性” 1.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它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 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 (1)客观原因 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 (2)主观原因 没有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革命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土义制度的先 决条件。 3.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 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工农联盟。 【典例引领】马克思指出:“公社真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 得无影无踪,法国的首都不再是外国的奴隶主、大地主、暴发户聚集的场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受到荡涤……" 这一称赞的依据是巴黎公社 A.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B.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切实维护工农群众的利益 D.宣布废除财产私有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公社真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法国的首都不再是外国的奴隶主、大地主、暴发 户聚集的场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受到荡涤”可知巴黎公社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结合所学,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故 A 项正确。B 项,暴力推翻资产 阶级统治不足以解释材料对巴黎公社的称赞,故排除。C 项,维护工农利益未能从本质上体现公社的政治意 义,故排除。D 项为巴黎公社成立后的经济措施,未能体现“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故排除。 考向三 俄国十月革命 一、用数字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 1.一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 沙皇专 制政权 ―→ 两个政 权并存 ―→ 资产阶 级临时 政府 ―→ 工兵苏维 埃政府 (2)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 社会主 义革命 (3)革命策略: 和平夺权 ―→ 武装起义 (4)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 (1)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4)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5)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 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进行了验证。 2.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 特殊性。 3.从革命方式看,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四月提纲》)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十月革命)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 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典例引领】苏联学者瓦列里・帕乌里曼在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的学术专著中指出:“布尔什维克在俄国 首都夺取政权只是在其规模宏大的进程上的一个环节(尽管是重要的),这个进程在 1917 年之前很早就开 始了。”这说明十月革命 A.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在首都起义带动下迅速成功 C.以夺取政权作为革命的基础 D.以布尔什维克党为领导核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布尔什维克党在首都夺取政权只是整个革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明十 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 A 项。B 项,材料强调的是首都起义成功是革命发展的结果, 不是开端,排除;C 项,夺取政权是革命的目标不是基础,排除;D 项,材料强调的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 性,不是强调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排除。 考向四 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革命性质: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 (2)革命背景:都受战争的影响,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3)革命方式: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点 (1)革命领导者: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自发的;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 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群众基础: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 自己的同盟军——广大农民。 (3)革命胜利以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 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 (4)革命结果: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5)革命影响:巴黎公社主要是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十月革命则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 界历史的新纪元。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 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 两种文明的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 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丰云《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材料二今天,我们依然认为十月革命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的发展虽然受社会规律的支配,但它并非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完全是有意识、有目 的地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追求某种目的人的行动,是自为的活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 ——伏菲凌《论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开启了哪些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些文明建设难以 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一败一成的共同因素。 【答案】(1)建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实行选举等社会主义民主。 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够健全。 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与成熟;领导 因素(策略、方针);理论指导;国际环境。 【解析】(1)依据材料“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结合巴黎公社革命相关 所学知识可得出巴黎公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措施。 依据材料“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 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 巴黎公社失败”结合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相关所学知识可得出这些文明建设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依据材料“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结合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相关所学内容分析可知巴黎公 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这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 (2)依据材料“我们依然认为十月革命……而是一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革命”及以上问题的作答 结合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相关所学知识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理论指导及国际环境等因素分析作答两者一成一败的共同因素。 考向五 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 (3)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4)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俄国有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则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2.不同点 (1)从革命发展的过程看:十月革命开始时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斗争,逐渐过渡到暴力革命。而中国革命则 是一开始就把成立武装、建立政权和争取群众结合起来。 (2)从武装斗争的地位看:十月革命直到最后夺取政权时,才以武装起义的形式进行了较短的战争,整个 革命的胜利“取决于这两三天的斗争”;中国革命则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从游击战发展到正规战,进行 了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国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3)从夺取政权的形式看:十月革命以总暴动的形式首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很快波及农村;中国革命则 是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4)从取得胜利的时间看:十月革命取胜总的来说是迅速而容易的,而中国革命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 程。 【典例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要指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分析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 【答案】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武装夺取政权。 异:俄国走的是城市暴动的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国情: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 小,反动统治力量在农村较为薄弱。 【解析】相同点据所学知识阿芙乐尔号 1917 年 11 月阿芙乐尔号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成为十 月革命的象征,1927 年 10 月,工农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新模 式,中俄两国革命道路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武装夺取政权,不同点:在于俄国走的是城市暴动的道路, 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情: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是资本主义国 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反动统治力量在农村 较为薄弱。 1.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 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 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 特在 1942 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 经济理论”。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突破传统模式 C.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 D.反法西斯斗争淡化了意识形态对立 2.1824 年,欧文在美国创办“新和谐村”。在村里,财产公有,按劳动分配产品,共同参加劳动,人人平等, 实行民主管理,儿童免费受教育,商店供给社员一切必需品,免费供给药品。欧文的这一实验 A.调动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B.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有益尝试 C.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借鉴 D.表明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腐朽没落 3.巴黎公社“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 被选举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以“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巴黎公 社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A.建立人人平等的政治秩序 B.树立公职人员的社会威信 C.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 D.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4.1917 年 11 月 5 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 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 见此时的俄国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5.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 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 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6.列宁说:“7 月 3 日-4 日的运动是用游行的方式促使苏维埃掌握政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从那时起,也就 是在苏维埃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实际上把政权交给了反革命。”这表明当时的俄国 A.武装起义的方针已经确定 B.革命对象主要是妥协主义者 C.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 D.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开始具备 1.(2019 年江苏卷)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 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2.(2019 年海南卷)1889 年 7 月 14 日是法国大革命 100 周年纪念日,22 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 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 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2018 年天津卷)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 1848 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 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 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 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4.(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 I)1847 年 6 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 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 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5.(2018 年浙江选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 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 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 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该论著及其所 阐述的思想 ①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 ④充分肯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9 年天津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848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 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 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 354 天,但却出版了 301 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 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 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4 分)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的 经济模式进行变革,B 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 选项排除。C 选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反法西斯的斗争,D 选项排除。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实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 践参考,故 C 项正确;平均主义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排除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有益尝试是巴黎公社 革命运动,排除 B 项;D 项中的“开始”一词表述有误,材料不能体现“开始”,排除 D 项。 3.【答案】C 【解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可能平等,排除 A;材料是要树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威信,排除 B;由材料“一 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这 有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从制度上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故选 C;巴黎公社脱离了农民阶 级,没有建立工农革命联盟,排除 D。 4.【答案】A 【解析】根据“1917 年 11 月 5 日”“俄国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 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的前夜,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 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A 正确;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时间不符, 排除 B;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由“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 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拥有明显优势, “处于僵持的局面”错误,排除 D。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 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可知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D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 俄国革命中吸取教训,A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B 选项排除。工人阶级仍是被 统治阶级,地位并未发生根本变化,C 选项排除。 6.【答案】C 【解析】武装起义的方针政策是在 7 月流血事件以后,材料看不出来,排除 A。 材料看不出妥协主义者的 信息,排除 B。 从材料可以看出和平夺权的手段已经不能实现,所以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故选 C。 材 料不是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是强调革命手段要改变,排除 D。 【直通高考】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 中诞生的,C 项符合题意。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 项排除。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 B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 项排除。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决议的基本含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是马克 思主义思想中的阶级斗争观点。由此,可推出本题选 B 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不可能成 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指导思想,排除 A 项;C 项的目标是在此以前早就有的,工人阶级在 19 世纪上半期 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 C、D 两项。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 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 A 项排除;依据题干中“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 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 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中是《共产 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 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C 项排除;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 业和商业太发达”信息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 步,故 D 项正确。 【名师点晴】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直至今日已经 170 周年。《共产党宣 言》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 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 利的客观规律以及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本题是以马克思主义诞生 170 周 年为背景,以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为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及准确理解分析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 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 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 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 A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标志是 1848 年 2 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 B 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 19 世纪三四 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 C 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 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 D 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故 C 符合题意;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是在 1844 年,《德意志意 识形态》作于 1845—1846 年,故③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6.【答案】(3)1848 年革命爆发,《新莱菌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 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解析】(3)根据材料“1848 年……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坚强的组织中心……领导了 几次大的群众斗争……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从《新莱茵 报》的革命性质、用途、领导与通讯作用进行概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