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8-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 二十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黄冈质检)1843—1852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以低于成本20%—30%的价格销售棉纺织品。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近代机器棉纺业的发展 B.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 C.自然经济对英货的顽强抵抗 D.英国棉纺织品的质量低劣 【解析】选C。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A。材料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货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故C正确,B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英国棉纺织业在当时主要采用机器生产,质量不一定低劣,同时这也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 2.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 ) 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商贸中心 C.中国进口货物贸易额呈增长趋势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解析】选A。材料数据反映了1867年到1894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上升,当时上海是通商口岸之一,这说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日益加深,故A正确。 3.(2019·皖南八校联考)近代上海农村地区的妇女善于纺织土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土布滞销,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 ( ) A.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 B.民族工业受到外资刺激而兴起 C.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 D.上海农村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解析】选A。由材料中“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可以看出近代企业的创办,使劳动力出现了转移,故选A。 【加固训练】 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影响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 B.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C.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 D.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解析】选B。根据“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虽然实现五口通商,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英国商品在中国并不畅销。这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故B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机器生产,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好,A、D错误;C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 4.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 ) 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 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 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 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 【解析】选B。总督、巡抚属于封建社会政府官员,根据题干材料“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可以看出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故B正确,A、C、D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 5.(2019·黄冈质检)下图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 ( ) A.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 B.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 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 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解析】选B。漫画中,一个病得很重的人(穿着清朝官服)代表清政府,他用写有“西方科学技术”的注射器为自己治病,表明此时向西方学习依然停留在器物层面。故选B。 6.一位驻中国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 A.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表现出他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 D.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解析】选B。根据材料“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可知,这位驻华外交官所提及的这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军事领域是其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故B正确。 【拓展延伸】洋务运动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 (1)从学习目的上,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技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统治。 (2)从学习内容上,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3)从企业管理上,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形式,管理制度混乱。 (4)从国内环境看,在中央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 (5)从外部环境看,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7.甲午战争后,海军一兵舰千总郑祖彝在给上级的条陈中说:“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采用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这种观点 ( ) A.批评了李鸿章指挥不当 B.表露出崇洋媚外的思想 C.未能深入反思洋务运动 D.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弊端 【解析】选D。由材料“均当采用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可见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弊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8.据统计,1894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扩大起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产业近代化的进程。这一时期产业工人数量增多主要得益于 ( ) 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快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 D.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 【解析】选D。根据材料“1894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扩大起来”,结合所学,19世纪60—9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并且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故D正确。 9.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解析】选C。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实力较强,商办实力相对较弱。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排挤而艰难成长。 【加固训练】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之下。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选D。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的“根源”要从社会性质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所以选D。A是现象,排除;B不符合所学,排除; 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排除。故选D。 10. (2019·皖南八校联考)下图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的相关发展状况,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 B.受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C.外商在华投资较多,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 D.因列强侵略,近代中国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解析】选B。由图示可以看出,此时外商企业占绝大部分的比重,而民族企业占比重很小,说明受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故选B。 11.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 ( ) A.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 B.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 C.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D.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解析】选C。“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可得出近代民族工业不是全部在通商口岸,故A错误;由“74家民族资本工厂”可知材料重点统计的是资本主义工业,故B错误;由“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可见商业资本对工业有一定的作用,但商人投资并不是主体,故C正确,D错误。 12.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台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并在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物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材料表明 ( ) A.机器工业成为经济结构变化的标志 B.机器工业完全取代了手工作坊 C.小农经济已不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D.“实业救国”的热潮已蓬勃兴起 【解析】选A。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推动,机器工业成为经济结构变化的标志,近代工业加速开展,故选A。机器工业完全取代了手工作坊与史实不符,排除B;小农经济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排除C;“实业救国”的热潮兴起于19世纪末,排除D。 二、非选择题(37分) 1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年)(单位:两) 年别 轮船 小轮船 趸船 驳船 合计 1873—1874 476 141 12 078 489 305 1875—1876 1 342 953 12 738 40 014 1 084 1 399 826 1876—1877 2 782 391 49 903 197 960 4 121 3 030 254 1886 2 300 000 6 000 115 000 3 000 2 424 000 1890 1 964 000 6 500 80 000 1 500 2 052 000 1893 1 640 000 8 000 50 000 2 000 1 700 000 注:资料来源于轮船招商局历年账略 ——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回答洋务企业发展特点时,第一问特点,据材料“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1873-1874”年到“1876-1877”内船值数据增加得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据材料“1886”年到“1893”内船值数据减少分析得出又迅速萎缩;第二问说明,结合所学,从发展迅速、迅速萎缩两个角度回答,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迅速萎缩是由于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 回答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时,第一问信息,据材料“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第二问说明,经济角度结合所学得出,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思想角度结合所学得出,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答案:示例一 信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又迅速萎缩。(2分) 说明:迅速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 迅速萎缩: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10分) 示例二 信息: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1分) 说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5分) 信息: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1分) 说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若答出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如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等亦可。)(5分) 14.(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制盐是一种力役,灶户必须生产食盐,而非灶户人群不得制盐。因此,泉州盐场地区以制盐为主,农业次之,商业行为尚少。明中后期,随着盐课折米、折银,泉州盐课与食盐脱离关系,福建运司系统减弱对灶户的人身控制,制盐从力役演变成较为纯粹的经济行为。盐场地方人户可较为自由地选择谋生方式、致富手段,他们利用泉州濒海滩涂、优良港湾、近海航道等各种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促进盐场地区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 ——摘编自叶锦花《明代灶户制度变革与区域经济 变迁——以福建泉州盐场地区为例》 材料二 清末民初,淮南煎盐的成本要高于晒盐14-16倍之多,每副盐灶须配置十亩甚至数百亩草地,广大盐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形式谋求生存,盐商也伺机寻求更高利润的生财之道。1914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一年之内颁布了4部条例,鼓励废灶兴垦。他利用个人声誉领衔成立“农垦银行团”,组织几十家股东成立了大丰盐垦股份公司。巨大的原棉需求导致1915年“废灶兴垦”的热潮在淮南盐区全面铺开。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1937年,淮南垦区有集镇25个,轧花厂6个,纺织厂2个,榨油厂5个,诊所10个,合作社10个,小学54所,中学2所,雨量测候所10个。 ——据林刚《张謇与中国特色的早期现代化道路 ——对淮南盐垦事业的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变化,分别指出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泉州和淮南地区经济转型在性质上的不同,并分别评析政府在转型中所起的作用。(11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促进盐场地区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和材料二中“到1937年,淮南垦区有集镇25个,轧花厂6个,纺织厂2个,榨油厂5个,诊所10个,合作社10个,小学54所,中学2所,雨量测候所10个”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别答出泉州地区和淮南地区发展的原因即可。第(2)题第一问结合对材料的分析可知,泉州地区仍是传统的封建经济,而淮南地区则组织了股份公司,具有近代化特点;第二问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变化:从以盐业为主的单一经济走向产业结构多样化。(2分) 原因:泉州: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调整(赋税征收白银等);匠户制度的变革(放松对灶户的控制);人口增加与社会流动加快;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市场的扩大。(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淮南: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成立,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利的国际形势;棉花市场需求扩大。(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不同:泉州的经济转型未能突破传统封建经济的范畴;(2分)淮南则属于近代意义的经济转型。(2分) 评析: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的赋税和户籍制度调整,适应了封建社会内部经济转型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因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使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受阻。(要求从正反两个角度评析,答出一个角度得2分,答出两个角度得3分) 民国初期,政府鼓励发展实业,适应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需要,提高了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但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政府作用有限,转型十分艰难。(要求从正反两个角度评析,答出一个角度得2分,答出两个角度得4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