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全球通史》说:“14年以前,欧洲己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 A.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 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 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答案】D 【解析】材料“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战争的浩劫,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反映了一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人们的信心受损,故D项正确。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的问题,故C项排除。 2.《凡尔赛和约》有一著名的“战争罪”条款,条款指出这场战争是“由于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而强加到协约国身上的”。根据这项条款,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此“条款”的写入,主要目的是要证明“和约”下列哪一规定的正确性 A.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B. 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 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D. 协约国向德国索取赔款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可知,协约国意图从德国索取巨额赔款以补偿其战争损失,故选D。要求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和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是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并不是对战争损失的直接弥补,排除AB;严格限制德国军备是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排除C。 3. 罗斯福曾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布: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罗斯福宣称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我期望对我们的历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材料反映 A.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B. 美国全球战略发生了变化 C. 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失败 D. 美国和苏联的合作已经破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说明美国企图由局部扩张发展到全面对外扩张,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总统时期,因此当时美国并未建立霸权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美国的孤立主义的成败,故C项错误;美国和苏联合作的破裂是在二战后,故D项错误。 4.相对于印巴战争、中东战争而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更具有冷战色彩,这因为它们 A. 爆发于冷战最激烈的时代 B. 具有更为浓厚的意识形态对抗特征 C. 完全符合冷战的所有特点 D. 都是美国率先发动,苏联随后卷入 【答案】B 【解析】朝鲜战争是以东西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局部战争,是全面冷战的产物,越南战争是美国为配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冷战政策而在亚洲发动的侵略战争,而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地区冲突更明显一些,故选B;材料中四次战争都爆发于冷战时期,排除A;C表述太绝对,错误;苏联没有卷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排除D。 5.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因此,“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B.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之战 C. 美国发起并主导的海湾战争 D. 巴以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答案】C 【解析】美国为了保证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发起并主导的海湾战争,故选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为了争夺殖民地,排除A;BD与石油资源无关,排除。 6. 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部族邦国是由原始社会有血缘关系的部落联盟发展而形成的,各邦国之间关系比较松散;西周推行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从而形成“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故选C;禅让制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与题意无关,排除A;宗法制主要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与“众多地域国家”无直接联系,排除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排除D。 7.《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上述材料反映了 A. 王国势力尾大不掉 B. 御史职责名不副实 C. 监察制度调整完善 D. 相权皇权矛盾尖锐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皇帝任命宰相去监督监察机构,从而更好的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故选C;题干反映的是对监察机构的监督,A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御史负责监察,“名不副实”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 8.唐朝和五代科举的实际主持人为知举官,达官贵人或社会名流得发“公荐”给知举官,知举官依据“公荐”推选名单、参考举人考试成绩决定录取名单,故有“通榜”之称,通常皇帝不参与录取之事。这反映出当时 A. 考试成绩是取士的主要依据 B. 地方大族把持取士大权 C. 选官制度难以擢拔优秀人才 D. 科举取士尚欠严密公正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取士权在知举官手中,如果没有得到“公荐”,考试成绩再好,也可能落第,说明科举制尚欠严密公正,故选D,排除A;BC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排除。 9.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这反映出仁宗 A. 推崇民主政治体制 B. 背弃中央集权成法 C. 具有一定政治理性 D. 试图缓和君相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可知,宋仁宗主张天下事“付之公议”,台谏进行勘正,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体现出一定的政治理性,故选C;材料中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相互牵制,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D;B不符合史实,排除。 10.明代,旅居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本初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是为了 A. 迎合中国人“独尊”心理 B. 融合中西方地理学知识 C. 适应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 D. 打破中国闭关锁国局面 【答案】A 【解析】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期来到中国,是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他修改世界地图,把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故选A;BC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地图把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与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局面无关,排除D。 11.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如何选择陪审员……克利斯提尼的做法是,德谟向中央政府提供6000名预备陪审员(每个德谟600名),然后,抽签决定任职人选。”克里斯提尼的做法 A. 沿用了梭伦时期的惯例 B. 彰显了公民平等的司法权力 C. 提高了法庭的审案效率 D. 确保了公民对最高权力掌握 【答案】B 【解析】根据“抽签决定任职人选”可知,克里斯提尼的这种做法,每个公民都可被选为陪审员,体现了古代雅典公民享有平等的司法权力,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抽签决定陪审员,与审案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公民掌握最高权力与抽签决定陪审员无关,排除D。 12.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A. 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开启了诉讼代理制度的先河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具有理性和重证据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说明罗马法注重理性和公平,和判定案件重重视证据的特点,故选D;维护平民利益,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材料也没有说明甲、乙等人的身份,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诉讼代理制度,排除B;材料信息与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无关,排除C。 1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 《大宪章》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 【答案】C 【解析】根据“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可知,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个宣言”是《权利法案》,故选C;13世纪初英国制定《大宪章》,与“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不符,排除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制,但德国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皇帝控制议会,排除B;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美国没有世袭君主制,排除D。 14.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 内阁对总统负责 B. 共和派占据绝对政治优势 C. 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D. 议会的立法权有名无实 【答案】C 【解析】根据“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可知,材料体现了法国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分立,并且众议院和参议院相互制衡、总统和内阁相互制衡,故选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内阁要对议会负责,A错误;共和派只以一票之多战胜君主派,“占据绝对政治优势” 表述错误,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15.19世纪晚期德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以普鲁士地区为例,1867—1881年间新建的学校达6000多所。而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议会制民主确立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宗教改革持续推进 D. 主权邦国的激烈竞争 【答案】B 【解析】1871年德国结束封建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故选B;议会制民主与“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16世纪宗教改革,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71年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实行联邦制,邦国没有独立主权,排除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实在太大,以致无法制定任何坚定的外交方针。在大不列颠和美国,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与流血念念不忘。英美大学生中间出现了和平运动。在英国,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地表露同情,或者至少认为他们是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较为合理的要求。在美国,则通过了中立法案。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从1940年6月5日开始,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对法国发动进攻,德军由北向南推进,直逼巴黎。法国政府向美英求救。美国不肯承担军事义务,英国以保卫英伦三岛为理由,没有同意法国的要求。6月10日,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参战,6月14日,德军攻陷巴黎,6月22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 【答案】(1)相同之处: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绥靖政策。原因: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未认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视。 (2)原因:德国的突袭和正确的作战方针;德军力量的强大;法国绥靖政策的推行;未得到美英的支持;意大利的参战。 【解析】 (1)相同之处:根据“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地表露同情”“在美国,则通过了中立法案”得出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绥靖政策。原因:根据“出现了和平运动”得出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根据“20世纪30年代”,结合所学得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根据“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地表露同情”得出未认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根据“认为他们是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得出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视。 (2)原因:根据“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对法国发动进攻”得出德国的突袭和正确的作战方针,德军力量的强大;根据所学可知,法国绥靖政策的推行是重要原因;根据“美国不肯承担军事义务,英国以保卫英伦三岛为理由,没有同意法国的要求”得出未得到美英的支持;根据“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参战,6月14日,德军攻陷巴黎”得出意大利的参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盟约》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可是,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即从一开始它就缺乏一个国际权力机构所必需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这最后一次大会上,对于即将解散的国联,赛西尔爵士断言:“创立它和参加它工作的那些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国)就不能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 材料二 1944年,中、苏、美、英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大厦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补充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摘编自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其目的,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的原因。 【答案】(1)说明: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较少;成员国主要为各战胜国和一些中立国,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除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法所控制。 (2)态度:苏联排斥中国加入;美国赞同中国加入,目的:维护各国利益,称霸世界。 原因: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解析】 (1)说明:根据“缺乏一个国际权力机构所必需的普遍性与广泛性”,结合所学,可从得出国联会员国较少,成员国主要为各战胜国,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除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被英法所控制等角度分析回答。 (2)态度:根据“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得出苏联排斥中国加入;根据“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得出美国赞同中国加入;目的:可从维护各国利益,称霸世界分析回答。原因:根据所学,可从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等角度分析总结。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你同意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说明: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军阀制据势力,清除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参政热情高涨。 经济上:社会稳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 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 示例二:“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说明: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外交上: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一贯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做法。 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在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制定有效的政策。 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北宋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弱的局面中。 【解析】根据“‘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可提出观点:“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繁荣。然后,结合所学,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铲除了军阀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科技发展,促进宋代的文、史、哲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等说明“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族贵族带着商的遗民去往一个新的地方,再与当地的土著上层结合,形成了一种“三结合”的人口再编组,从而有利于不同族群的结合。西周崇尚礼制,它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据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许倬云《西周史》组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西周政治统治加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制建设重大意义。 【答案】(1)原因:灭除了不服从统治的方国;分封血缘亲族、功臣亲信为诸侯;分封制确定了周天子和诸侯间君臣关系。 (2)扩展了周的统治势力;促进了文化交融;促进了华夏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西周实行分封制前后天子与诸侯关系的变化,特别是西周通过分封诸侯的做法,用血缘、姻亲等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等,说明西周政治统治加强的原因。 (2)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形成了……人口再编组” ,“有利于不同族群的结合”,“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扩展统治势力、推动文化交融和促进中华民族形成等方面,分析西周政制建设的重大意义。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第一个总统弹劾案安德鲁·约翰逊是美国第17任总统,民主党人。他温和的南方重建政策,引起了国会中的共和党人,特别是共和党激进派的不满与反对。 1866年年底的选举中,共和党,特别是共和党激进派获得大胜。新国会召开后,共和党激进派就提出一系列重建南部的法案,其中的一个关键是将拒不批准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南部十个州,划分为五个军管区,由进驻的联邦部队军事长官负责治理,遭到约翰逊总统否决。当时,战争部长埃德温·史丹顿常与总统对着干,约翰逊总统声称要解除他的职务,国会则通过了《公职人员任期法案》,规定总统解除官员的职务和任命一样,必须经参议院批准。约翰逊总统否决了这个法案,国会于1867年3月2日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数票推翻了总统的否决。约翰逊总统坚持解除了史丹顿的职务,1868年2月24日,众议院遂以总统执意违反《公职人员任期法案》为由,通过了对他的弹劾程序。1868年3月5日起,参议院开始对约翰逊总统进行弹劾审判,最终约翰逊总统以1票险胜,免遭下台厄运。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案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美国政治体制、机制的特征,并概述和评价该特征。(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特征,对体制、机制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 示例:情节:约翰逊是民主党人,他常反对共和党的法案,他的政策也常遭国会中的共和党人的反对。 特征:美国实行两党制。 概述:美国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萌芽,后演变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对垒。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操纵着政治选举,在国会中也形成对立之势。 评价:两党制有利于实现政治制衡,在互相监督,保持政治清廉、科学决策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容易产生竞选费用高昂、政策连续性差以及行政扯皮低效等问题。 (其他特征,如:分权制衡、国会参众两院制、实行联邦制、总统对国会法案有有限否决权等等。) 【解析】 按照题目要求,首先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安德鲁·约翰逊是美国第17任总统,民主党人”,“他温和的南方重建政策,引起了国会中的共和党人,特别是共和党激进派的不满与反对”,“国会于1867年3月2日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数票推翻了总统的否决”,“众议院遂以总统执意违反《公职人员任期法案》为由,通过了对他的弹劾程序”,“参议院开始对约翰逊总统进行弹劾审判,最终约翰逊总统以1票险胜,免遭下台厄运”等信息,通过整合、总结这些信息,得出具体情节,如“约翰逊是民主党人,他常反对共和党的提案,他的政策也常遭到国会中共和党人的反对”,“众议院提议弹劾约翰逊总统,参议院审判,约翰逊险胜”等,接着对所提情节体现的美国政治体制机制的具体特征给予说明,如美国实行两党制(或分权制衡、国会参众两院、总统对国会法案有“有限否决权”)等,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对个人陈述的美国政治体制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对相应特征展开辩证评价;注意按照步骤顺序,情节具体,特征准确,概述清楚,评价辩证,表达规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