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六)试题(解析版)
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历史自测试卷(六)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 1.文化是以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反映当时 A. 文化的扩张与认同 B. 国家的统一 C. 分封制的盛行 D. 民族的隔阂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文化发展传播,促进了文化心理认同,即反映了文化的扩张与认同,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混战分裂时代,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东周时期逐渐瓦解,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的混战客观上加强了民族融合和联系,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族隔阂,故D选项错误。 2.汉武帝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其鼎盛时期人口达到5900多万。这说明 A. 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 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C. 轻徭薄赋政策的推行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汉代统治稳定和社会繁荣得益于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官僚队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秦汉时期政府治理能力有所提升,B项符合题意;材料分析的是官僚队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不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作用,也没有相关抑商、重农的具体信息,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诸大实业家,有从事于畜牧的,有从事于种树的,有从事于开矿的,都非占有山泽之地不行。据此可知当时大实业家 A. 具有环保意识 B. 非法占有国有资源 C.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 展开激烈产业竞争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有从事于畜牧的,有从事于种树的,有从事于开矿的,都非占有山泽之地不行”可知,这时期大实业家通过从事种植树林,开矿等行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没有体现环保意识,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这时期实业家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是国有资源,无法得出非法占有国有资源,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这时期已经有开发并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没有体现他们之间展开激烈的产业竞争,故D选项错误。 4.《宋史·食货志》载当时的农民,“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这说明当时 A. 钱庄盛行 B. 借贷流行 C. 租佃关系发展 D. 社会和谐稳定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可知,材料体现了有收成后还公司债务的情境,粮食还没离开场地、布帛还没有下机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说明当时借贷流行,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还债务的情境,没有涉及钱庄,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材料没有体现租佃关系的发展,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当时人们有了收成后还债务的情境,无法得出当时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5.公元1666年,康熙帝令各省将须征税的货物种类及税率刊刻在木榜上,竖于各关口,并在商贾往来的孔道上“遍行晓谕”。康熙帝此举有利于 A. 提高商贾地位 B. 推动中外贸易 C. 保障市场公平 D. 恢复社会经济 【答案】D 【解析】 “将须征税的货物种类及税率刊刻在木榜上”的做法可以避免官员额外加征税收,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商人的负担,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适应了清朝初年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故选D项。清朝仍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改变,故不存在提高商贾地位的做法,排除A;材料中的政策是针对国内的关税征收,而非对外,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并没有涉及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管理,其内容本身只能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市场环境,但不能保障市场公平,排除C。 6.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 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 B.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 破坏了民族团结 D. 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用于委任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以夷制夷的政策,而清朝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改土归流”的政策,改变以往以夷制夷的措施,中央派遣官员管理当地,有利于加强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不是阻碍,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朝时期通过“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与是否破坏民族团结没有直接关系,故C选项错误;清朝“改土归流”的政策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并不代表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故D选项错误。 7.当代学者徐定宝在《黄宗羲评传》中写道“阳明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学’……肯定主体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引导人们走出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据此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A. 延续了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 B. 客观上延缓了儒学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C. 摆脱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中心地位 D. 有效推动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新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心学认为天下间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心中,无需外求,对朱熹理学进行了理性批判,这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故A 选项正确;材料强调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延续了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不涉及延缓儒学世俗化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明清儒学仍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程朱理学仍占主流地位,故C选项错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故D选项说法错误。 8.唐代柳宗元否定神秘的天和天人相预说,批判鬼神迷信等,具有这种思想的人还有卢藏用、刘禹锡等人。此现象产生主要是由于 A.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 三教合一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学方面成就的推动下,唐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有了重大发展,所以有柳宗元、卢藏用等人提出天人不相预、批判鬼神迷信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与思想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选项错误;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与柳宗元、卢藏用等人否定神秘的天和天人相预说,批判鬼神迷信无关,故D选项错误。 9.有学者认为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和更成熟,在于制度文明和社会伦理在罗马文明中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这说明罗马文明的价值在于 A. 单一政体中的权力制衡原则 B. 法律制度的基石作用 C. 改造犹太教而形成了伊斯兰教 D. 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古文明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更厚实和更成熟”“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先驱,法律制度对西方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石作用,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罗马法中没有权力制衡原则,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没有改造犹太教而形成了伊斯兰教,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造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有古埃及、两河流域文明、中国、古印度等,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古罗马文明是世界最早的古文明,故D选项错误。 10.罗马法确立了“运动伤害免责观念”:在一些高度危险性的公开竞技比赛中,一个人无需为杀死或伤害另一个参赛者的行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运动员既然参与到这些竞技运动中,就意味着他们甘冒风险。这一观念 A. 蕴涵了人文主义思想 B. 体现了自然法的理念 C. 推动了罗马疆域扩大 D. 激发了公民的荣誉感 【答案】D 【解析】 罗马崇尚武力和法律,运动是武力的另类表现,在运动中确立免责观念,可以让运动员没有顾忌,发挥最大能力,从而激发公民的荣誉感,故选D。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的地位和作用,材料叙述的运动伤害免责观念与此无关,排除A项;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主要指维护人的自然权利的观念,而材料中的运动伤害免责观念是具体的法律条文的应用,故排除B;运动伤害免责观念并不能推动罗马疆域的扩大,因为其仅适用在高度危险性的公开竞技比赛中,而不是应用于战争,排除C。 11.智者运动是古代西方以及整个世界思想史上第一次“怯魅”,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一运动( ) A. 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B. 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C. 首次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理论 D. 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智者运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怀疑神灵,否定绝对权威,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启蒙运动倡导以人的理性代替神的旨意和王权的权威,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故A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探讨“认识你自己”,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故B不符合题意;斯多亚学派首次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理论,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15世纪中叶,法国颁布了“实利准许法”等法规,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的权力。这反映了一些西欧国家 A. 宗教改革的成效 B. 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 C. 天主教会的腐朽 D. 封建专制制度的解体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的权力”可知,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均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政教分离,体现了本国事务交由本国解决的发展趋向,即民族国家意识开始兴起,故选B。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只能体现为对教权的限制,没有提及天主教会腐朽的相关史实,排除C;如果14和15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解体,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启蒙运动,排除D。 13.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加快了统一的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厂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故选C。 14.1870年以前,英国的军队数量很少,而且绝大部分驻守在海外殖民地。1872年,英国从殖民地调回一部分军队,增加了国内驻军力量,同时,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招募两营常备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英国 A. 海外殖民地减少 B. 代议制出现危机 C. 遭遇德国的威胁 D. 社会矛盾的尖锐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国内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其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问题突出,故才会有材料中国内驻军力量的增强,D项符合题意。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未被动摇,海外殖民地也并未减少,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的英国国力还处于上身阶段,代议制并未出现危机,排除B;英德矛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做出合理的推断。 15.李剑鸣认为美国的建国者确立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同时强调三种权力的平等和平衡,在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这反映了美国分权体制 A. 实行等级分权 B. 背离“限权政府”理念 C. 体现了联邦主义原则 D. 实行了功能性分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同时强调三种权力的平等和平衡,在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是把三种权力,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三权分立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在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并合作,反映了美国分权体制实行了功能性分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中三个权力之间没有等级划分,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没有背离“限权政府”的理念,政府权力受到制约,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体现了联邦主义原则,而不是三权分立,故C选项错误。 16.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中国民主进程进行过合理的设计,准备分三期逐步完成。后来“见让位于袁(世凯),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A. 为限制袁世凯而制订 B. 有悖于民主共和精神 C. 坚持了基本立法原则 D. 实现了民主宪政目标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可得出《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而制订,故A选项正确;《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而制订,符合民主共和精神,故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权力而制定,没有体现是否坚持立法原则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临时约法》后来被袁世凯废除,没有实现民主宪政的目标,故D选项错误。 17.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中说(1937年7月17日):“我们既是一个弱国,便只有拼全民族生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表明 A. 国民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拼全民族生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的民族危机,因此出现了蒋介石材料所述的言论,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片面抗战路线”指的是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并且片面抗战路线主要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的抗日路线,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不符合材料给出的时间,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故C选项错误。 18.1892年,湖北布政使倡导组织一个公司来经营武汉的自来水事业。此后,有官、商多人因股本不足或暗搀洋股被拒,英、法商人的申请亦被官府所拒。最终官府同意由巨商宋炜臣出巨资成立了自来水厂。在此事件中,官府最注重的是自来水厂的 A. 安全保障 B. 资产归属 C. 盈利情况 D. 技术水平 【答案】A 【解析】 从案例可以看出,自来水厂作为重要的民生项目,湖北布政使在吸收资金方面并非毫无原则,显然将安全保障排在第一位,正是出于安全考虑,湖北布政使拒绝了有技术有资本的外国商人,拒绝了部分资本不足的本国商人,最终选择了资本额较大的本国商人,来确保后期自来水厂的平稳安全运行,故选A。从其对股本不足的中国商人的拒绝和对中国巨商宋炜臣的接受可以看出,资产归属并不是官府最注重的要素,排除B;外国资本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掌握优势,在市场上也就占据相对的成本优势,其盈利情况状况相对较好,但官府最终拒绝了洋股的搀入,由此可知,盈利情况和技术水平并不是官府最注重的因素,排除CD。 19.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 B. 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C. 背离了救亡图存政治轨道 D. 推行全盘西化路线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的腐化部分”“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传统儒学的现代化”等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只是扫除了束缚和禁锢人们思想的腐朽的部分,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学术,并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说明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传统儒学的现代化”等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而是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扫除了传统文化中束缚和禁锢人们思想的腐朽的部分,有利于传播新文化,解放人的思想,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盘西化路线”指的是全面接受西方文化,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没有体现全盘西化路线,故D选项错误。 20.下表是某时期英国经济和进出口的变化(1964—1979年) 1964 1970 1974 1979 公共支出占GDP比例(%) 34.1 37.7 40.4 41.1 通货膨胀率(%) 3.1 7.8 16.9 13.4 失业人数(千人) 372 555 542 1344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 1.6 2.6 26 5.7 工业产出指数(1975年=100) 86.2 99.9 105.7 112.8 进口渗透率(%) 11.8 17.1 23.3 25,7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 14.4 10.8 8.8 9.7 这些变化 A. 推动了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B. 反映了英国强国地位开始沦丧 C. 说明了自由主义实践的局限 D. 折射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经济在1964—1979年期间通货膨胀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在整体上不断上升,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整体上下降,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1979年以撒气儿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她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这时期英国受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影响而出现通货膨胀、失业率增长等现象,无法得出英国强国地位开始沦丧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已经不推行自由主义,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这时期英国经济的情况,没有体现其他国家,无法得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21.新兴经济体是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新词,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指的是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崛起 A. 遏制了美国单极霸权主义 B. 带动了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发展 C. 推动了全球治理并解决了全球问题 D. 逆转了当今世界格局走向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经济体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南非,也成“金砖国家”,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菲律宾、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埃及、阿根廷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说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带动了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发展,故B选项正确;新兴经济体国家积极挖掘自己的潜力以刺激经济增长,这带动了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发展,材料没有强调遏制美国单极霸权主义,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推动了全球治理,但不能表述“解决了全球问题”,表述过于绝对,故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但不能表述为“逆转”,故D选项错误。 22.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 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B.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 C. 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 D. 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的描述可知,该作品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选B。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土地证,且土地改革在1952年已经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也不符合,故排除A;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与教育相关的证书,排除C;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即1954年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未实现根本变革,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画不是重点,对画背景的解读才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务必请关注括号内的解释信息。 23.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到1952年底,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被分到土地。这表明 A. 新民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 B. 农民实现了生活上的共同富裕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 D. 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表明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故D选项正确;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新民主主义经济没有实现转型,故A选项错误;农民分到土地不等于实现了共同富裕,故B 选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 24.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据此可知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 A. 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 B. 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 C.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等信息可知,体现了毛泽东尊重各国不同的实际国情,尊重各国的客观发展变化,这体现了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没有体现毛泽东已经了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表述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没有体现毛泽东外交思想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论依据,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无法看出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并且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故D选项错误。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建立“战时共产主义”,将全面战争的概念应用于国内冲突,政府从农民手中获取粮食,确立定额分配制度,使银行和工业国有化,并要求每一个人都出去工作。到1921年春天,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赢得了内战,但许多农场变成了废墟,食物供应几乎耗尽。 3月,俄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在重建农业和工业的尝试中实行了某种有限的经济自由。 到1926年,工业生产已经超过了1913年的水平,同时农民生产了差不多和战前同样数量的谷物,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巩固。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著《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 柯立芝(1923年8月至1929年3月在任美国总统)说:“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在危机期间,胡佛总统拒绝救济失业者,他认为用政府拔款救济失业者不仅危害了美国人民生活中极其宝贵的品质,而且打击了自治的基础。为了扭转形势,1933年上台的罗斯福总统选择了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结束美国人最为珍视的自由竞争,为此许多新政法令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但到1930年代末,罗斯福还是使总统职位成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中心,国会再不能像新政以前那样独立行使自身权力,且各州政府明显服从联邦政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和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与美国经济政策变化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的异同,并分析其国家治理调整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意义。 【答案】(1)同:都采用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政策;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国家治理精神或都突破了原有的观念的束缚。异:苏俄由全面严格控制到实行部分经济自由(国有经济为主、自由经济为辅),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国家治理方式;美国由自由放任到实行部分国家干预(自由经济为主、国家干预为辅),冲击了原有国家治理体制,行政权扩张。共同原因:都面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单一的国家治理手段都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都借鉴了国外经济发展经验。 (2)意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和形成);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推动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制度;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解析】 (1)同,根据材料“政府从农民手中获取粮食,确立定额分配制度,使银行和工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实行了某种有限的经济自由”“1933 年上台的罗斯福总统选择了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时期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罗斯福新政时期,改变以往自由放任的政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因此都采用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政策;制定经济政策都从国情出发,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方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国家治理精神,并且两国一定程度上都突破了原有的观念的束缚。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严格控制,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形成国有经济为主、自由经济为辅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治理方式;而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前的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冲击了原有国家治理体制,行政权扩张。共同原因,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前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美国实行新政前面临着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企图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美国自由放任政策也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单一的国家治理手段都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和美国都借鉴了国外经济发展经验,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成熟,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邓小平通过南方谈话解决的姓资姓社的问题,推动人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等从经济、思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综合国力等方面分析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它没有国内法那样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法院、警察、军队,它的强制只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单独的和集体的行动。实际上,国际法具有强制力,它的效力有外力保证,对国家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摘编自王铁崖《国际法》(载邓正来编:《王铁崖文选》) 就国际法的效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国际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论述: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尤其是随着世界整体性的不断加强,在国际交往过程中,为了解决、协调人类面临的世界性共同问题,国际上制定了不同类别的系列国际法。在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后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对维护20世纪20年代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二战后的《联合国宪章》对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及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上,二战以来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关贸总协定》都极大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联合国海洋权益法》为维护人类继承财产和各国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意义重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对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在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因此,国际法出台后,只要国际共同履行,合作推进,必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其成果的共享。 示例二 观点:国际法因种种原因其效力是有限的。 论述:国际法效力发挥,往往处决于多种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因缺乏保障机制而更多处于一纸空文境地。而《巴黎和约》、《九国公约》则更因其自身的不平等性、侵略性而加剧了国际矛盾。二战后通过的《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则因其霸权性、强权性,导致长期冷战与对抗的存在,严重影响世界的和平稳定。近年来,美国特朗普政府以“美国利益优先”为导向,纷纷退群,先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伊核协议》和《中导条约》,对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政治安全等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国际法效力的发挥,既与国际法自身有关,又与其执行力相关联,从而严重制约着其效力的发挥。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围绕国际法的效力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拟定具体的论题,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阐述和解释了国际法,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以国家之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解答本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国际法的积极作用方面,也可以选择国际法因种种原因其效力是有限方面,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皇权的制度性制约包括谏官言谏系统以及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系统,谏官是利用谏诤封驳的方式对皇权进行监督,而更强有力的制度性制约来自整个官僚系统,这主要是相权的运作,而相权最有特色的是汉与唐。中国古代皇权为了论证其合法性将其与天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带来对皇权的制约,“为政以德”通过德寻求皇权的合法性,道德评价的主要方面是孝、德、仁,“民惟邦本”通过民寻求皇权的合法性,重民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古代对皇权制约的广度与深度高于西方,而缺乏的是刚性即强度。 ——摘编自张胜利《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制约》 材料二 英国议会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限,形成了“王在议会”的政治原则。这些的确对国王权力形成了某种制度上的限制,使得国王在议定国家大政时需要与议会进行商讨与协调。在国王独断专行时,参与议会的教、俗贵族和地方等级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常常启动议会的相关条例和规制来约束国王。然而,当时的议会君主制从根本上讲是封建主阶级的联合专政,议会主要还是与国王合作、支持王权的。这是因为议会毕竟是“国王的议会”,国王是议会的筹划者和主导者,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 ——摘编自孟广林《“宪政神话”的建构与消解——重评中世纪英国<大宪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中世纪在制约皇权(王权)方面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古代限制皇权的历史作用。 【答案】(1)中国古代:谏官言谏制度、官僚制度等制度性制约与“敬天”、“德政”、“重民”等非制度性制约相结合。 英国中世纪:以议会、税收和立法等制度性制约为主。 (2)①从制度性制约来看,中国古代较为成熟的官僚系统和言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君主的决策失误,保障国家行政正常运行,为封建盛世出现创造条件;②从非制度性制约来看,君主对“天”“德”“民”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德治”和“仁政”,缓解阶级矛盾;③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相权被逐渐削弱乃至消亡,君主专制加强,因而对皇权的限制十分有限。 【解析】 (1)中国古代:由材料出处可知,中国古代对皇权的制约因素包括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个方面,再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可知,制度性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谏官言谏制度、官僚制度等,而非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敬天”、“德政”、“重民”等思想观念。 英国中世纪:由材料二“英国议会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限,形成了‘王在议会’的政治原则”可知,中世纪的英国对皇权的制约主要以议会、税收和立法等制度性制约为主。 (2)结合材料及所学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在封建社会的前中期主要体现为积极层面,首先,中国古代较为成熟的官僚系统和言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君主的决策失误,保障国家行政正常运行,为封建盛世出现创造条件;其次,君主对“天”“德”“民”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德治”和“仁政”,缓解阶级矛盾;封建社会后期则主要体现为消极层面,特别是明清时期,权被逐渐削弱乃至消亡,君主专制加强,因而对皇权的限制十分有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