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月考(3)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 )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 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 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 2.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 ) A.直属中央位高权重 B.能够决定官吏升迁 C.可以监察文武百官 D.重在维护中央权威 3.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 A.决策合理化的进程 B.君主权力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降低 D.皇权受到削弱 4. 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这些措施( ) A.消除了西藏的分裂割据势力 B.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 5.)商鞅变法,实行“壹山泽”(即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即禁止民间私自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 ) A.垄断手工业生产 B.奉行抑商政策 C.忽视农业的发展 D.限制对外开放 6.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段话论述了雅典( ) A.公民可以充分表达其政治见解 B.公民大会辩论和表决的重要性 C.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 D.直接民主提高了政治生活效率 7.西塞罗说“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下列对该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 B.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C.自然法的法律条文高于一切人定权力 D.为古罗马奠定了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8.今日英国国王与国会间的关系是历经多次的协调和冲突而慢慢演变而成,历代国王在任内签署了《大宪章》《权利法案》等文献,两大文献的相似之处是( ) A.国王不得干涉国会议员选举 B.限制国王婚姻自主的权利 C.限制同王征税的权利 D.限制国王行使对外征战的权利 9.二战时期,演讲出色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10.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据此可知( ) A.众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 B.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成文宪法 C.该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D.美国依据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 11.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下列符合“普鲁士式的宪政”的是( ) ①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等大权 ③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有绝对权力 ④联邦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 1871年,“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公社不仅名称相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1792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 A.未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革命目标与之前没有变化 D.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13.有学者认为,在1917年,“由于中产阶级的弱小,自由主义在俄国没有深厚的基础,自由主义领导者们试图维持俄国对战争的参与,但这增加了经济的困境和群众的不满情绪。”据此可知,当时的俄国( ) A.沙皇专制统治出现危机 B.革命形势面临新的发展 C.临时政府的统治不合法 D.和平夺权时机已经成熟 14.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 ) A.《南京条约》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5.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 ) A.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 C.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 16.标志性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标志性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③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 1922年1月,安源路矿工入第一所夜校开学,在晚间给工人补习文化知识。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工人夜校规模扩大,学员达到1000余人。工人夜校的兴办( ) A.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了条件 B.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C.使半工半读教育实现常态化 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18.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 ) 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 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 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 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 19.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访问了延安后,把共产党人描述成俭朴的爱国者,而国民党人则是腐败的不可信教者。他的妻子在比较国共两党时则更为坦率。她曾于1937年访问了延安,并把这次旅行说成是“一次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群新的人类的旅行,这些人正在地球上最古老、变化最小的文明之心脏地带创建一个新世界”。斯诺夫妇这一认识( ) A.促进了美国对国共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B.颠覆了美国对中共政治形象固化认知 C.验证了延安时期中共建设的蓬勃生机 D.切断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支持 20.有人说,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随着苏联的变化而转换。下列可以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 A.苏联是二战后实力最强的国家 B.苏联解体促成了多极格局 C.苏联掌握着二战后全球霸权 D.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21. 1971年7月,尼克松指出: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大陆中国、日本这五国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些国家也将决定本世纪最1/3后时间的前途。这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B.美国逐渐放弃霸主地位 C.世界经济多极化形成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缓和 22.冷战结束后,美国力主把北约原本局限于欧洲的作用扩大到全球;而法国反对美国试图通过北约“全球化”来统管全世界的安全事务,但法国站在北约之外难以对它的改造施加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希望重返北约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制美国在全球的军事扩张 B.化解美法在北约前途上的分歧 C.争取在北约改造上的话语权 D.致力于维护和实现西欧的和平 23.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 ) 1 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 2 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 A.深化基层民主 B.制定村民自治法规 C.提升官员素养 D.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24. 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统计表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8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上表中,中美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中国的改革开放 C.两极格局的缓和 D.意识形态的淡化 25.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 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内涵,并简析晚清以来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形成的原因。(1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对世界的贡献。(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方熄,人类便又立即陷入了一场可以称作“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新战局。正如大哲学家霍布斯所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显然是短促20世纪第二阶段的主调,正符合霍氏对战争的定义。一整个时代的人,都在全球核大战的阴影下成长。随着时间流逝,政治上、科技上,一件又一件可能会出问题的事情纷纷出笼。客观而论,冷战之所以特别,就在于世界大战的立即威胁性其实并不存在。双方的行动准则,其实跟一般的想法以及冷战的词汇恰恰相反,都以为“长期和平共存”确有其实现的可能性。即使到了紧要关头,尽管在表面的官方言论上,两边快要甚至已经打起来了。事实上,彼此私下却依然相信对方必能自我约束,有所节制。这种心照不宣,以“冷和”(Cold Peace)代“冷战”(Cold War)的默契,一直到70年代都还颇行得通。冷战一举消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种种冲突和对立,往日的恩怨情仇,在非此即彼的美苏对立之下,全都黯然失色了。冷战也“稳定”了国际形势,并因此使国际间许多未决事务或临时性的安排,呈现一时定格的稳定现象。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上述料材关于冷战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请提炼出其中一种认识进行说明。 (要求认识具体明确,说明史论结合) 28.【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汉建立初年,汉文帝、汉景帝重视总结秦朝灭亡教训,认为继续沿用这四种残害肢体的肉刑(黥刑、劓刑、斩左趾、斩右趾),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开始考虑改革肉刑。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儿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并指出肉刑一旦受之,“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汉文帝为缇萦的孝心感动,遂下诏说:“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生不息”,是“不德”,遂下令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具体有:“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但是这些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斩右趾”改为弃市,扩大了死刑范围,以笞代替劓刑、斩左趾,结果受刑者“率多死”。 随后,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44年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使得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不过此种刑罚制度的弊端在于只留下最上的死刑和底部的笞刑……由此造成对犯罪事实的量刑困难。 ——摘编自田琳《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 (1) 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中心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历史影响。(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D 3.A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B 12.D 13.B 14.C 15.C 16.D 17.A 18.A 19.C 20.D 21.A 22.C 23.A 24.A 25.C 26.(1)内涵:以中国(自我)为中心;以儒家最高理想为准则;儒家礼教秩序成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缺乏近代主权意识。(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给5分;) 原因: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腐朽,统治阶级内部逐渐分化;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识之士的逐渐觉醒;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思想解放;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深。(每点2分,答对任意4点得8分) (2)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主动融入世界,世界之间彼此联系不断加强;全球化进入新时代;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阻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和平;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发展。(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得6分) 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有利于冲击旧有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每点2分,答对任意2点得4分) 27.略 28.(1)措施:废除肉刑,代之以死刑和笞刑。(2分) 原因:缇萦上书的直接影响;总结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汉初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的需要(为农业生产保存劳动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巩固统治;儒家“以礼入刑”思想的影响。(8分) (2)影响:使刑罚手段由野蛮残酷变得相对文明,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但是仍带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5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