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2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改革是各个阶段社会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过程和手段,其结果或多或少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本专题选择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六场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王安石变法;(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对于中外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六场改革,虽发生在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性质各异,结果千差万别,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①本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等等。‎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 ‎01.(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城邦利益,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梭伦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因债务而遭奴役者均被释放,并禁止将来再有任何奴役制度。梭伦立法是一种革命,所有自由人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他使在习惯上早已被认可的私有财产制合法化。他通过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凡外邦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第四级则免税)。他的法律规定在雅典发生暴乱时采取中立的人将丧失公民资格,因为他认为大众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凡殉国者的子女应由国家抚养与教育,这项法律成为雅典人多年勇敢作战的主要原因。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梭伦围绕公民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自由;自由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私有财产制合法化;开放公民权利;实行财产等级制。‎ ‎(2)特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或“荣誉与税捐相适应”);‎ 将公民权利与城邦利益向结合;采取中庸之道;确立法律的权威。‎ ‎(3)作用:稳定了雅典公民集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缓和雅典公民内部矛盾,维护城邦整体利益;‎ 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的信息归纳回答。‎ ‎ (2)依据材料“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分析回答。‎ ‎ (3)依据材料从稳定了雅典公民集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缓和雅典公民内部矛盾,维护城邦整体利益,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思考回答。‎ ‎02.(江苏省苏锡常镇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希腊有些城邦,贵族委托一个德高望重的公民负责改革法律,以消除最明显的不公正现象。雅典的梭伦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所以他有资格当选首席执政,但他不是那些作威作福的贵族显族。他的家境中平,早年曾兼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七贤”之一。他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率众攻克应属雅典的萨拉米岛,因此他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梭伦:“我给予民众足够的好处,而毫不剥削也不增加他们的权利。对于那些具有实力,并且利用自己的财富施展实力的人,我也注意不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失。”“对于民众如果不过分放纵,也不粗暴地对待他们,他们对首领也会极其顺从。”‎ ‎——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欧洲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从梭伦的出身和经历分析,雅典贵族为什么委托梭伦“负责改革法律”?‎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是如何给下层平民“足够的好处”但又“不过分放纵”的?‎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答案】(1) 出身贵族,与商旅为伍,饱有学识,同情平民,勇立战功。‎ ‎(2)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成立陪审法庭: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财产等级制规定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第四等级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 ‎(3) 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 ‎【解析】(1)依据材料一“梭伦出身贵族、家境中平、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的信息归纳回答。‎ ‎ (2)依据所学从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成立陪审法庭、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及 财产等级制规定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等角度思考回答。‎ ‎ (3)依据所学从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思考回答。‎ 考点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 ‎01.(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李悝(前455——前395年)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后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 政治上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经济上正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第三是实行法治,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第四就是改革军事制度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悝变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悝变法的影响 ‎【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特点:改革较全面、彻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注重法治,以法律形式推进 ‎(2)影响:打击了旧势力,加强了君主权力,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强了魏国实力,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传播了法家观念,增强了法家影响力;推动了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开启了战国变法的先河,推动了后来商鞅等人的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李悝变法的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李悝变法的特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结合材料中的“奖励有功国家的人”“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和“实行法治,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等信息,从改革较全面彻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注重法治以法律形式推进等方面来回答。‎ ‎(2)李悝变法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魏国的实力、社会转型以及其后的变法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来回答。‎ ‎02.(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 ‎【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3)因素: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 ‎【解析】(1)背景: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该从当时的国内形势和秦国自身两个角度分析。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国情来看,当时处于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或者说是: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由“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可知,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耕:由材料中的“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可知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由材料中的“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指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由材料中的“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再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由“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和商鞅变法的内容可得出是废分封、行县制。‎ ‎(3)因素: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看,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根据其变法的内容和当时所处的时代形势可得出,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 点睛:选修部分题目的答题依据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材料”,另一个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而且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者越来越钟情于后者,这是因为这既可以考查到考生准确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考查调动所学相关史实和相关技巧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这一题的两个题目就都属于后者。‎ 考点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0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4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 ‎ ‎02.(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飲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頒布者,不能見诸施行。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襾大臣輔弼之,议院不得干预。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十、总揽司法权。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由君上委任,代行司法,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者,案件关系至重,故必以已经钦定为准,免渉分岐。十二、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以诏令筹措必需之财用。惟至次年会期,須交议院協议。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钦定宪法大纲》(节选)‎ 材料二: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第六条,天皇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日本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第八条,天皇为保持公共之安全或避免灾厄,依紧急之需要,于帝国议会闭会期间,可发布代法律之敕令。此敕令应于下次会期提交帝国议会,若议会不承诺时,政府应公布其将失去效力。第十条,天皇规定行政部门之官制及文武官员之俸给,任免文武官员,但本宪法及其他法律有特殊规定者,须各依其规定。第十二条,天皇規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第十三条 天皇宣战媾和及缔结各项条约。第十四条,天皇宣告戒严。戒严要件及效力,由法律规定之。‎ ‎——《大日本帝国宪法》(节选)‎ ‎(1)依据材料,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大日本帝国宪法》有关君主权力内容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钦定宪法大纲》产生的背景,并分别指出两部宪法产生的影响。‎ ‎【答案】(1)相同点: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体现一定的民主性。‎ 不同点:中国皇帝不受议会的制约,日本天皇受议会的制约;中国皇帝有司法权,日本天皇没有直接的司法权;中国皇帝凌驾于法律之上,日本天皇依据法律行使权力。‎ ‎(2)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宪派的积极推动;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日俄战争日胜俄败。‎ 影响:《钦定宪法大纲》导致立宪派分化,旧官僚离心,清政府空前孤立,客观上推动了辛亥革命,对后世法制产生重要影响;《大日本帝国宪法》推动了日本的民主化,使日本政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为日本逐步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埋下隐患。‎ ‎【解析】(1)相同点,据材料“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即可得出,均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由材料内容可知,二者均有涉及民主政治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民主性。不同点,据材料“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可以得出,日本天皇受议会的制约;据材料“总揽司法权”可以得出,中国皇帝有司法权,日本天皇没有;由材料可以得出,中国规定皇帝凌驾于法律之上,日本天皇则受法律的制约。‎ ‎(2)第一问,结合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内容加以回答即可得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宪派的积极推动;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回答即可。‎ 考点九: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 ‎01.(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百二十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成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成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 ‎——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 材料三 历史研究时期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主要观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变法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光绪皇帝处处受到慈禧太启的制约,手中无权,如果光绪有权,变法定会成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嘉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摘編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变法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意图。‎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教训。‎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因素。‎ ‎【答案】(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成立农工商总局 意图: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发展民族工业。‎ ‎(2)教训:改革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尽量拓宽利益面,减少变法阻力;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防止党派之争。‎ ‎(3)因素: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解析】(1)第一小问,关于措施,根据材料“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即可归纳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第二小问,关于主要意图,根据第一小问的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可从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思考作答。‎ ‎(2)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措施方面应做到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减少阻力、同时应该增强自身实力;根据材料“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可知改革应该警惕投机分子,警惕党派之争等方面思考作答。‎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受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02.(四川省2015级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临去世前下旨:“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载沣)裁定。”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立即向华盛顿发电,汇报北京政权交替的情况。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收到北京电报的同时,收到了一封康有为从美洲发来的电报。康有为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指控北洋领袖、军机大臣袁世凯谋害光绪皇帝,变换君主,扰乱中国。康有为希望罗斯福能够致电北京的柔克义公使,以美国的名义联合所有国家,不予承认摄政王的合法地位。但柔克义提醒罗斯福道:“调查这里的官员和外国人,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康有为在中国没有追随者,他在1898年对光绪帝的影响现在被认为不利于真正的改革。”‎ ‎——整理自李德林《最初的国会一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 -1911》‎ 材料二 谕军机大臣等、近闻有海外逆党。乘国家多难之际。妄思煽乱。肆意捏造谣言。其诬妄狂悖(谬)。直有使君臣上下所不忍闻者。复敢刊印函单。分致京外各衙署回所学堂。淆乱是非。多方簧鼓。居心尤属险恶。著邮传部迅电各处邮政局。认真拣查。遇有自外洋寄来汉文函件。字迹封式在五件以上。分致上项各处者。立即拆阅。傥语涉悖(荒)诞。即刻一律焚毁。其各埠外国邮信局社。亦由该处地方官。婉商仿行。共保治安。‎ ‎-1908年12月《宣统朝政纪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8年康有为的意图及美国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在1908年底加强控制的社会背景,并结合材料分析1908年康有为意图落空的根源。‎ ‎【答案】(1)意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联合列强;反对载沣的摄政地位;打击袁世凯的力量 评价: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康有为不能主导中国进行正确的变革。(5分)(2)背景:近代以来,中国历经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逐渐被传播;海外的反清力量在国内进行反专制的宣传活动。‎ 根源: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政治方面,康有为没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封建专制力量与帝国主义勾结,严厉打压反清活动。‎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08年康有为的意图要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中的“指控袁世凯谋害光绪皇帝,变换君主,扰乱中国”等字眼说明康有为有打击袁世凯势力的意图。“康有为在中国没有追随者、不利于真正的改革”等字眼足以证明美国的评价要突出康有为缺乏社会基础、康有为也不能主导中国的变革等,所以不会支持康有为。‎ ‎(2)1908年底加强控制的社会背景主要从思想方面、政治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例如,思想方面主要突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传播等。1908年康有为意图落空的根源主要从经济方面、阶级力量方面、政治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等进行综合分析。‎ 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梭伦改革 背景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其他 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 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结果 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成功)‎ 意义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 ‎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局限 原因: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表现: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梭伦改革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 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特点 折中的色彩(原因、表现)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方法技巧】‎ ‎(一)】多角度认识梭伦改革的特点 ‎(1 ) 从目的看: 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2 ) 从措施看: 很多措施都带有“ 折中” 色彩。‎ ‎(3 ) 从立场看: 带有“ 折中” 色彩, 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4 ) 从结果看: 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二)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1)废除债务奴隶制,巩固了小农经济,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按财产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按等级高低享受相应的政治权利。‎ ‎(3)创立四百人会议,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4)组建公民陪审法庭,实行陪审员制,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 ‎(三)梭伦改革知识框架 ‎【典题探究】‎ ‎0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并且他又坚持,法必须昭告众人。在新都立柱,以便在上面张贴新令。他同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罚不讳强大。”‎ 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为了加强这种国家推行的道德制度,商鞅显然试图削弱家庭团结的纽带,办法是在一开始对有两个以上男丁住在一起的家庭征双倍税赋。后来,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这种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连同其变异形式和更细致的形式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辍。为了奖励功绩,设置了分等级的荣誉爵位。在一开始,爵位可能赐给有军功的人。但到了相当晚的时期,通过向国家贡献粮食,人们可以取得爵位。取得爵位,可以不同程度地免除劳役或税赋,就某些爵位来说,还可以得到土地或官职的赏赐。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改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待民众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和商鞅在对待民众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答案】(1)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 ‎(2)梭伦:采用中庸妥协方式;倡导公平正义。‎ 商鞅:采用严刑峻法方式;实行愚民政策。‎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把民众分成小单位……奖励功绩,设置了分等级的荣誉爵位……向国家贡献粮食,人们可以取得爵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小家庭制、奖励耕战等方面概括商鞅变法对待民众的举措。‎ ‎(2)本题根据材料“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庸妥协、公平正义、严刑峻法、愚民政策等方面指出梭伦和商鞅在对待民众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改革,就是人类早期用政治手段对市场的矫正。当时雅典的贫富分化严重,大量自由人不得不卖身为奴,乃至这些卖身为奴的自由人和原有的奴隶加起来在数量上远远超出自由公民。如果不改变这种市场契约所形成的结果,他们很容易颠覆雅典的政治体制,富人也面临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结局。梭伦改革免除了这些卖身为奴的自由人的债务,等于剥夺了他们的拥有者的“私有财产”。这是对市场的侵犯,也是对市场的保护。‎ 材料二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第二项重大措施是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三项重大措施是设立新的国家政权机构,限制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新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四百人会议,由4部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第四项重大措施,则是颁布促进工商业的法规。‎ ‎——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参考资料 ‎(1)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据材料一、二中有关“解负令”的叙述,你认为“一个身为奴隶的人因此而获得了自由”这一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梭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应怎样计算其财产收入?为什么?‎ ‎【答案】(1)观点:梭伦改革是利用政权对市场经济的矫正。判断:不正确。理由:解负令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梭伦改革只是调解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并非废除奴隶制。‎ ‎(2)计算:包括土地财产的收入、经营工商业所得的收入等全部收入。原因:雅典工商业发达,工商业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就是材料一的第一句话,在材料中能够直接找到答案。“解负令”并不能让奴隶获得自由,因为“解负令”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而非废除奴隶制。‎ ‎(2)主要突出“全部收入”都要计算其财产收入即可,例如,土地财产的收入、经营工商业都必须计入。在回答原因时主要从工商业者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必然要求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 考点二:商鞅变法 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宗旨 富国强兵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死因:‎ ‎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功:‎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 ‎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4、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 ‎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6、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7、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8、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方法技巧】‎ ‎(一)商鞅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 ‎(1)改革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途。‎ ‎(2)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国家才会有光明和前途。‎ ‎(3)改革应该重视选拔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4)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作保障,强化以法治国。‎ ‎(5)改革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异同比较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背景 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各国掀起改革变法浪潮。‎ 性质 奴隶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 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改革。‎ 彻底性 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具有调和、折中的特点。‎ 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 作用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为秦国灭掉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同点 背景 改革前都面临不利的形势 措施 经济上都涉及土地问题,政治上都涉及等级划分问题。‎ 结果 都促进了本国的富强,都有旧制度的残余。‎ ‎(三)商鞅变法的特点 ‎(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社会习俗乃至日常行为准则,是一次全方位改革。‎ ‎(2)进步性: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建立地主阶级专政为目的,是一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3)彻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采取严厉手段加强思想控制、严惩守旧势力,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固有传统。‎ ‎(4)有效性:创建了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持久性:商鞅不仅两次大规模推行变法,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所继承和发展,是战国时期的任何改革变法所不能比拟的。‎ ‎(四)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合乎秦国国情。‎ ‎(2)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3)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正确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 ‎(4)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五)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典题探究】‎ ‎01.【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树立了政府与法律的权威,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奸乱行为加以严惩。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处理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虽谈不上全面系统,却有着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婚姻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内容: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了婚姻伦理法律化的进程。‎ ‎(2)影响: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了秦国小农经济社会的构建;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 ‎【解析】(1)根据材料“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得出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从材料“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得出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材料“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得出婚姻法律化越来越全面,推动了伦理法律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得出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从材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出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经济和军事角度分析影响,如在经济上推动小农经济构建,促进了秦国经济发展,军事上富国强兵。‎ ‎02.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靠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 ‎(2)据材料三,分析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答案】(1)措施:什伍连坐;“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但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 ‎(2)大夫: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 文学:导致秦朝迅速败亡。桓宽:对商鞅持否定态度,故名“非鞅”。‎ ‎(3)尊重、理解;放至特定历史条件下观察;不人云亦云,在批判基础上进行吸收、创新。‎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按照材料一、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一涉及到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耕战等,材料二则涉及到奖励军功等,韩非子对其措施分两层,一是材料一中认为商鞅变法能够国以富强,二是材料二中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存在不足、弊端等。‎ ‎(2)材料三中“卒并六国而成帝业”等字眼足以证明大夫认为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材料三中的“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则说明文学认为商鞅变法同时也导致秦朝迅速败亡。从桓宽《盐铁论·“非”鞅》就可以看出对商鞅非议、是持否定态度的。‎ ‎(3)本问其实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例如,首先要把有争议的问题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论、要去还原历史、要正确对待有争议的问题、其实就要从多角度、多立场去认识这些问题。‎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 考点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方法技巧】‎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框架 ‎(二)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的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 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5)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 ‎(三)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 ‎(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典题探究】‎ ‎0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材料二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答案】(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 原因:商鞅变法时期,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时期,土地兼并严重。‎ ‎(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拥有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解析】(1)商鞅变法在土地方面的措施只能是“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因为商鞅变法是向封建社会过渡,所以必须有“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方面的措施,特别是必须答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在土地方面的措施只能是采取均田制,抑制土地的兼并,因为孝文帝改革是要通过均田制来解决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土地问题。‎ ‎(2)本题需要比较两者的改革。我们知道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一种改变就局势形成新模式的改革,所以都打击了旧势力。此外,在政策上两者的改革都有利于中央集权,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商鞅变法由于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所以变法效果很好。说明改革要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当时的国情,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此外,改革自身措施合理有效、注重策略也是关键。最后是改革者自身的因素和品质,要拥有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0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城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已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城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答案】(1)变化: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 ‎(2)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廉调制。‎ 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 ‎(3)影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解析】(1)图1牧马图,图2耕牛图,由图1到图2的变化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变化为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 ‎(2)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北魏的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廉调制。第二问,汉化措施的影响。由材料“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可知促进低势能文化向高势能文化的转变,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从对方吸收于已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可知促进民族交融。‎ ‎(3)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政治方面来讲,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文化方面来讲,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考点四: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方法技巧】‎ ‎(一)王安石变法知识框架 ‎(二)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  变法项目  ‎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相同点 背景 社会危机严重:政治危机、财政危机、边患危机 目的 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结果 旧势力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 性质 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不同点 中心 整顿吏治 理财 措施 政治为主 理财、军事、取士等 影响 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时间短,作用不大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程度 局部 全面 ‎(三)】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类别 比较点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相同点 直接目的 都是富国强兵 支持者 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变法内容 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个人命运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实质 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时。‎ 根本目的不同 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不同 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不同 成功 失败 说明的问题 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改革的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四)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争雄优势,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 ‎,强调的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理性思考 ‎(1)指导思想有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如均输法)。‎ ‎(2)变法措施过于激进,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3)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 ‎(4)变法后期,宋神宗决心动摇及其去世,使王安石变法失去强大的支持。‎ ‎(5)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无法真正给农民利益。‎ ‎(六)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2)免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照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5)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 ‎(七)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没有真正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根本矛盾,没有真正给广大农民更大的利益,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变法没有处理好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关系,因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他与保守派司马光等人同属统治阶级,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所以保守派反对的不是变法本身,而是变法的一些具体措施没有能充分考虑它们代表的这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阶级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3)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不能坚持支持改革。‎ ‎(4)推行新法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5)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 ‎【典题探究】‎ ‎0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流民,是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更是户口统计、户籍管理的一大问题。近世之民,离乡轻家,东西南北,转徙而四方,固不以为患。针对这一现象,宋朝规定:“居作一年,即听附籍。”即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即被列入当地户籍,成为当地人口,并承担相应的赋役。这样一来,就全国范围而言,便可以掌握大体的人口总数,附籍者便也受到官方的控制。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诏:“自今找来户口及创居入中开垦荒田者,许依格式申入户籍。”对于坊郭流民,宋政府采取对流民进行登记,来掌握流民的情况。负责登记的在城各厢官吏,每见流民,逐家尽底唤出本家骨肉,亲自当面审问真实人口,填定姓名口数。流民离开之时,房东要主动报告厢官,销毁流民的临时户口。‎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流民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流民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1)做法:就地附籍;招抚垦殖;严控动向。‎ ‎(2)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加了官方控制的人口,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开垦荒地,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代流民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即被列入当地户籍即就地附籍、对流民进行登记,来掌握流民的情况即严控动向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宋代流民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要从第一问的做法中逐条去分析意义,例如,招抚垦殖的做法是利于开垦荒地的,而开垦荒地是能够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的,再例如,就地附籍的做法是利于官方增加控制的人口、征收赋税的。‎ ‎0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城廓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 ‎【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 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 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解析】(1)结合所学,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王安石着手变法。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可以答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由材料“强加了役钱负担”“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结合所学,可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但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是无法真正贯彻,强行摊派,结果失信于民。从而得出的启示是: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考点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背景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原因 ‎1、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以征服“异教徒”组织“十字军东征”‎ ‎2、加之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表现 经济方面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天主教世界土地的1/3,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 政治方面 教皇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 思想文化领域 垄断教育、思想、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社会生活方面 影响无处不在。‎ 影响 教会本身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它是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发展的巨大障碍 宗教“异端”‎ 原因 中世纪时,由于天主教会的专断,人们就开始了反封建斗争。‎ 运动的 形式 宗教“异端” (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宗教思想)‎ 事件 起源: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高潮:14~15世纪的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主要观点 ‎1、认为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2、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化 ‎3、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4、没收教会的财产;‎ ‎5《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 ‎6、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7、用民族语言传教 作用 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社会根源)‎ ‎(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伴随着西欧各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影响: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教会 ‎(政治上)民族国家发展 原因: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对教会和封建地主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参与海外竞争。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影响: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原因,指导思想、内容、开始国、代表人物、代表作。‎ 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开始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强大冲击 时间 ‎16世纪 主要事件 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 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影响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 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实质 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 ‎1517年开始 经过 ‎1、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时间:1517年 内容: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行的赦免 实行当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 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主张 内容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教会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时间 ‎1536年开始 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7、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 ‎8、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使教会组织和国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作用 ‎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净化了社会风气 ‎3、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5、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局限 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发起者 国王亨利八世 时间 ‎1532年开始,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导火线 亨利八世离婚案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特点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影响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2、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方法技巧】‎ ‎(一)宗教改革框架 ‎(二)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 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加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及影响 ‎(1)必然性 ‎①经济上:教会占地征税搜刮钱财。‎ ‎②政治上:教权大一统,干涉各国内政。‎ ‎③思想文化上:垄断教育,钳制思想。‎ ‎④社会生活上:教会的影响贯穿教民的始终。‎ ‎⑤必要性: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欧洲社会进步。‎ ‎(2)影响: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等;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 ‎③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 ‎【典题探究】‎ ‎01【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6世纪20~30年代,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浪潮波及不列颠孤岛。罗马教廷迟迟不肯批准亨利八世(1491-1547)上诉的离婚案,是诱发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导火线。在这场运动中,民族感情激励着英国人,他们为实现民族独立而支持英王。宗教改革前夕,作为外来势力的罗马教皇,不但在英国享有教会管理权和世俗司法权,而且通过英格兰天主教会广占田产、征敛赋税,严重地阻碍了英国的独立发展。改革伊始,亨利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对英国天主教会特权加以限制。1531年2月,亨利召集主教会议,迫使他们接受国王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唯一的至尊领袖。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议会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救将上任首年俸禄、年贡和十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但从信仰上而言,亨利八世原本是个正统的天主教徒和天主教“信仰的保卫者”,根本反对马丁·路德等外来的新教信仰对其臣民的精神冲击,所以他根本无意改革天主教教义和礼仪,甚至还反对和阻止这种改革。‎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影响。‎ ‎【答案】(1)原因:教皇权力影响了英国王权;天主教对英国经济上的剥削和压榨;罗马教廷不肯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 ‎(2)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势力;加强了英国国王的权力,教会从属于国王;加强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英国民族的独立性;改革不彻底引发了之后进一步的清教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作为外来势力的罗马教皇,不但在英国享有教会管理权和世俗司法权,而且通过英格兰天主教会广占田产、征敛赋税,严重地阻碍了英国的独立发展”“罗马教廷迟迟不肯批准亨利八世(1491-1547) 上诉的离婚案,是诱发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导火线”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议会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救将上任首年俸禄、年贡和十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等信息分析归纳,再联系所学从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来回答。‎ ‎0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儿女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为什么《独立宣言》通过近200年后,马丁·路德·金仍在追求这一梦想?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演进历程有何特点?‎ ‎【答案】(1)变化:规模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由争取社会权到扩大到争取政治权利。‎ ‎(2)理想:人生而平等。‎ 原因:美国建国后实行的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 特点:民主政治历程具有渐进性;追求真正的民主政治的道路具有曲折性;民主政治的实现要通过不懈的斗争。‎ ‎【解析】试题分析:(1)从材料中的“抵制乘坐公共汽车”““入坐”等方式反对”“为工作和自由”“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变化,注意斗争领域、规模、形式、地点等多方面归纳变化。‎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得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人生而平等。第二小问,美国建国后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第三小问特点,可以从民主政治历程的渐进性、曲折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美国民权运动中最重要的领袖人物•马丁·路德·金 ‎【名师点睛】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①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②确定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④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考点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 背景 内忧 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统治 ‎1、在政治上,任命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马木路克控制政权 ‎2、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 ‎3、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 包税制是改革前埃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它是阻碍埃及社会发展最深刻的社会因素 马木路克之间的相互征战,导致埃及的分裂和经济的衰弱,从而给西方国家侵入埃及造成可乘之机。 ‎ 马木路克军事封建集团反动势力严重阻碍了埃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使埃及社会动荡不安 奥斯曼的威胁 自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将其变为帝国的一个行省。阿里掌权后,奥斯曼帝国准备扼杀新政权 外患 英国等国的侵略危险 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1798~1801年),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英国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导致埃及出现武装割据(1801--- 1803)‎ 虽在阿里掌权后,法军早已撤离,也打退了英军(1807),但他们侵略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危险仍然存在。‎ 开罗起义阿里掌握统治权 第一(11789)、二次(1800)起义是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斗争尽管都没取得成功,但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独立民族意识,是穆罕默德·阿里崛起和改革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 第三次起义(1804)反抗马木路克暴政的斗争,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迅速崛起,掌握了对埃及的统治权(1805)‎ 阿里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只有进行改革,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消除危机,他想雄心勃勃想建立发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奥斯曼帝国。‎ 时间 ‎1805*****19世纪40年代 目的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 内容 措施 影响 经济 农业 ‎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没收违规宗教地产,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兴修水利 ‎4、推广改良农具 ‎5、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改革奠定经济基础 工业 ‎1、发展官办工厂,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2、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3、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强大,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商业 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 政治 ‎1、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2、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 巩固了国家政权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3、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实质维护其封建专制集权 文化 ‎1、创办学校 ‎2、外聘专家 ‎3、选派留学生 ‎4、出版翻译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 ‎5、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 ‎ 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各类人才,传播了西方科技文化 军事 ‎1、实行征兵制 ‎2、加强训练军队 ‎3、建军校培养军官 ‎4、装备先进武器 ‎5、建立船队 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19世纪40年代后期,阿里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已告失败 结果 内因(局限性)‎ 封建王朝的封建的专制性和扩张性。大压迫剥削民众、统治残暴,民不聊生,起义暴动。不断连续的扩张,使埃及元气大伤,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就动摇着阿里政权的根基。同时抑制了缓慢成长的埃及资本主义因素 阿里对外扩张前后30年,可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811~1831年)为前20年,阿里打着素丹的旗号对外扩张,以维护帝国统一为名,打击分离势力、实行对叛逆者讨伐的扩张手法。先后出兵阿拉伯半岛、苏丹、希腊。‎ 第二阶段(1831~1841年)为后10年,阿里在羽翼丰满后,走上了直接与素丹正面交战,摆脱素丹控制追求独立自主的路子。‎ 通过扩张埃及成为事实上的独立主权国,且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但长时间的对外扩张也给帝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外因 列强的插手和干涉。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性质 是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未能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 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方法技巧】‎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知识框架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埃及统治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因此,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改革。‎ ‎(三)阿里改革是怎样向西方学习的?‎ ‎(1)工业方面: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 ‎(2)政治方面:在中央设立国务委员会,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内阁,下设若干政府部门。‎ ‎(3)军事方面:派人到西欧学习军事技术,聘请外国教官,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4)文化教育方面: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发展教育。‎ ‎(5)外交方面:实行有限度的开放,加强与西方的交流。‎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 埃及处于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 目的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为了对外扩张 推动者 是由最高统治者 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 内容 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农业,土地和赋税各个方面 结果及原因 失败,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权的封建性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有列强的插手和干涉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 性质 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改革 意义 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增强,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 ‎【典题探究】‎ ‎01.(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新的封建地主兴起了,他们照例对农民采用各种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剥削和压迫农民。有的农民被当作附属物连同土地赠给新贵族地主,沦为他们的佃农。农民不得弃田逃亡,违者将被押回原地给予严惩。 ——《埃及近代史》‎ ‎(1)思考:材料一反映了阿里改革后埃及出现了什么现象,这可能对埃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6分)‎ ‎ 材料二:政府规定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由政府按价供给,定期交货,加工后的产品由政府按价收购,不得私自出售,违者严惩。这样便剥夺了工厂主的生产和销售自由,他们只能收取一点加工费,全部盈利转归国有。 ——《中东简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1)现象:国家和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很严格,农村和农业的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存在。(2分)‎ 影响: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落后,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缺乏原料。(4分)‎ ‎(2)原因:政府对经济的垄断性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困苦,不断反抗;西方国家的入侵和干涉;未能改变封建制度。 (两点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新的封建地主兴起了,他们照例对农民采用各种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剥削和压迫农民”“有的农民被当作附属物连同土地赠给新贵族地主,沦为他们的佃农”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政府规定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由政府按价供给,定期交货,加工后的产品由政府按价收购,不得私自出售,违者严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阿里改革·影响、失败的原因 ‎0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里征调大量农民作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答案】(1)原因:英国殖民干涉;没有触及传统社会基础;只限于器物层面西化;损害农民和农业利益;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 ‎(2)历史进步性:创建近代军事工业,推进埃及军事人才技术等方面进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 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 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等文字信息来归结改革失败的原因。第(2)问解题关键要理解材料二的内涵,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是评价历史功绩从要创新的角度来判断,从材料一中找出与材料二观点一致的信息,从材料一中“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以及人才管理等近代化视角来分析概括。‎ 考点:阿里改革 考点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 政治上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另外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目的: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侵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国---英、法、土、奥、撒同盟 经过:‎ 结果:俄国的惨败(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影响: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 ‎3、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 目的 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 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二一九法令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评价 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 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表现: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影响: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近代化 作用 局限 经济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政治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实际权力仍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 农村改革有限 军事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军官的培训。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带有一定的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方法技巧】‎ ‎(一)全面认识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从政治方面看,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从经济方面看,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 具有不彻底性。同时, 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从整个内容来看, 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 实现富国强兵。‎ ‎(二)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1)相同点 ‎①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②领导者: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 ‎③结果: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阻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2)不同点 ‎①性质: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②结果:阿里改革以失败告终;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及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1)影响 ‎①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②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2)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①从背景看,历史向前发展,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只能迎不可拒。‎ ‎②从目的看,必须体现民生需求,获取人民的支持。‎ ‎③从过程看,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从结果看,成功的改革必须把改革看成系统工程,有序、稳定、协调开展。‎ ‎【典题探究】‎ ‎01.选修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并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洋务派先后创办了30多所洋务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分为“方言”教育、“武备”教育和科技教育三大类。“方言(外国语)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创办的上海广方言馆等;“武备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科学技术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路学堂等。所有这些学堂虽门类各异,但均是为迅速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立,且以适应当时的外交和军事需要为己任。此外,为适应洋务需要,中国政府从1872年开始多次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军事、航海等知识。除创办以军事服务为目的的各类专科学校外,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大批初等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及师范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 材料二:穆罕默德·‎ 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专门人才。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相同状况的原因?(7分)‎ ‎【答案】(1)军事目的主导(为军事服务);开展留学教育(留学生出国);开展外国语言教育(培养翻译人才);教育的实用性(功利性)明显;军事教育带动其他教育发展(军事教育有助于教育近代化)。(8分)‎ ‎(2)工业文明(革命)的冲击(2分);西方国家的入侵(2分);富国强兵的需要(2分);认识到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国家强大)的重要意义(1分)。 (7分)‎ ‎【解析】略 ‎0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的理解。‎ ‎【答案】(1)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影响: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了其在欧洲霸权地位。‎ ‎(2)调整: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进行军事改革(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教育改革(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3)理解: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解析】(1)此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对材料分析后可知,材料中所讲到的改革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次改革前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是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了其在欧洲霸权地位。‎ ‎(2)此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是讲到了调整,并没有涉及具体调整的内容,我们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俄国1861年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政治变革较为缓慢。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推行一些改革,主要有: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进行军事改革(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教育改革(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3)此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的作用突出体现在经济近代化方面,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考点八: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条件 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 表现 影响 政治 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外交 采取“锁国政策”‎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西方列强的殖民侵入 原因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过程 ‎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 “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影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 ‎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尊王攘夷运动 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 时间 ‎1860“樱田门事件”----1864‎ 口号 ‎“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领导与主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 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过程 倒幕运动 原因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目的 推翻幕府的统治 时间 ‎1866--1869‎ 领导 倒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根据地 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土佐 过程 倒幕派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 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 ‎ “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倒幕派为了真正掌握国家的政权,决定彻底打败幕府,史称戊辰战争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 庆喜不战而降。德川幕府名实俱亡 经过一年的征战,才最终彻底打败幕府,结束了战争 结果 ‎1、打败幕府:从国内来讲,幕府统治不得人心;大名、大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从国际方面来说,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2、1868新政府改元“明治”。1869年,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为在日本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准备了条件 明治维新 政治-----废旧建新 废藩置县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许多士族下层因为贫困不得不进入工厂做工谋生。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制定宪法 ‎1889年宪法虽然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币制改革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经济-----发展新经济 改革土地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改革地税 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殖产兴业”‎ 内容:‎ ‎1、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2、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3、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影响:‎ 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文教-----倡导“文明开化”‎ 了解西方文明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改革教育 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局限: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洋才”‎ 生活习俗西化 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 文明开化政策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化 军事-----建立新军队 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2、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3、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4、现代化军工企业 ‎5、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局限: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作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 结果 ‎1、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2、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性质 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作用 ‎1、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2、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成为列强 局限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华族制度意味着新的不平等;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等)‎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琉球与朝鲜,侵略中国,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方法技巧】‎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比较项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目的 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 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 美英殖民侵略,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 领导者 天皇名义下中下级武士倒幕派领导 沙皇为首,贵族地主领导 目的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维护沙皇统治,贵族地主利益 任务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实现近代化 废除农奴制 内容 政治 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对农奴制度没有采取进一步打击的措施,致使农奴制残余势力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削弱幕府权力,废藩置县,剥夺统治阶级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经济 农奴可以得到一份份地,但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的价格来赎买,导致俄国小农经济盛行,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行会制度,扶植私人企业等。‎ ‎(二)明治维新前夕日本面临的社会危机及应对方式 ‎【典题探究】‎ ‎0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釆取的措施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过程中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 ‎【答案】(1)措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规定: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份土地。影响:农奴获得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农民背负沉重债务,不断斗争。‎ ‎(2)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梁启超等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如果举“中体西用”、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均可。)‎ ‎【解析】(1)问题一的实质是要指出俄国在19世纪的现代化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最为突出的势力,列举出其具体举措即可;同时也可以直接写出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该问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多次,具体举出其中一个事例并总结出其影响即可,如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梁启超等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0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8—19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就已经基本完成了俄罗斯的国家扩张,到沙俄末期,俄罗斯已经是拥地2000万平方公里的全球第一领土大国,可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却并没有引起世界的一致恐慌——至少在西方眼中,它并没有那么面目可憎,更没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心。‎ ‎——云石《俄罗斯的衰落》‎ 材料二我们必须推进工作化,工业化的基础,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我国的机器制造业。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为了把国内余资首先用在工业的需要上,必须不让它分散。必须严密的堵住一切使国内部分资本流入私人腰包损及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和漏洞。‎ ‎——《斯大林全集》第八卷 材料三工人阶级同基本农民群众的结合已进入新的阶段,采取了新的形式,日益带有共有的性质(国营农场、集体农庄、机器供应和预约合同等)在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和农民小私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迅速消灭我国技术和经济落后的任务,直接开始农业的社会主义根本改造的工作。‎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史部分第—分册 材料四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 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请回答: ‎ ‎(1)结合当时俄国政治、经济的状况,说明材料一中为什么此时的俄罗斯在西方的眼中还没有那么“恐慌”“可憎”?‎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特点? ‎ ‎(3)依据材料四的观点,评价俄国的现代化。‎ ‎【答案】(1)原因:①俄国政治上还是封建专制制度,同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己经落后了。‎ ‎②俄国经济上保留小农经济(或者农奴制度)‎ ‎(2)措施: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②农业集体化③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 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高速度,高积累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3)积极性:快速完成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经济基础。‎ 局限性:①俄国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与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俄国在政治经济上均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模式,个人崇拜和一党专政人民没有民主的权利。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改革缺乏成效,最后导致苏联的解体。‎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早在18—19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却并没有引起世界的一致恐慌——至少在西方眼中,它并没有那么面目可憎,更没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心。”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俄国是封建专制制度,制度上落后于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英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而俄罗斯则是农奴制国家。‎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我们必须推进工作化,工业化的基础,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我国的机器制造业”可归纳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三“直接开始农业的社会主义根本改造的工作”可归纳为农业集体化,俄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农业集体化,就是为了建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创造条件。第二小问特点:联系第一小问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方面,俄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完成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材料四“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和结合所学可知,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没有惠及百姓,提高生活水平,最终也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苏联解体,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九: 戊戌变法 ‎ 历史根源 社会背景 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剧侵华 表现:1、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资本输出形式 危 害 政治性贷款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和政治 ‎ 抢夺路权 ‎ 列强控制交通大动脉,掠夺中国土地和资源,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 开采矿山 ‎ 掠夺矿藏,使中国重工业无法发展 ‎ 开办工厂 ‎ 占有市场,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 开设银行 银行变成了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控制了中国的贸易和金融 ‎2、政治上: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国家 ‎ 强租或割占地区 ‎ 势力范围 ‎ 实质 ‎ 影响 ‎ 德国 ‎ 胶州湾 ‎ 山东 ‎ 是中国向殖民地过渡的形式 标志着列强瓜分中国的高峰 ‎ 俄国 ‎ 旅顺、大连 ‎ 长城以北和新疆 ‎ 法国 ‎ 广州湾 ‎ 广东、广西、云南 ‎ 英国 ‎ 新界、威海卫 ‎ 长江流域 ‎ 日本 ‎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 福建 ‎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清政府偿还借款,并加紧搜刮,各地的自然灾害等 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1、民办厂矿数量增加 特点: 2、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3、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举步维艰原因: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潮 产生时间:l9世纪60、70年代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产生条件:2、思想来源是即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又来源于林则徐、魏源等的新思想 ‎3、洋务运动表现出种种弊端促使新型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寻找新出路。‎ 代表人物: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 ‎1、提倡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 思想主张:2、振兴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 ‎3、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作用: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指导思想 维新思潮 康有为 著作:是维新派的领袖人物,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特点:“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思想上包含的浓厚的封建色彩。‎ 原因:(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2)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还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3)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将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梁启超 ‎《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发展近代工业。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谭嗣同 谭嗣同发表《仁学》,其‘冲决网罗’主义。体现了民主革命思想 严复 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他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批判建君主论,主张主权在民。‎ 过程 开始 ‎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发展 主要事件:‎ ‎1、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湖南的改良派还办了《湘报》。‎ ‎2、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3、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 ‎4、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高潮 ‎“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增强国防力量 失败 新势力群众基础弱 ‎ 光绪帝(弱,受约束)     ‎ 翁同龢(解除远离)     ‎ 陈宝箴(地方官员个别代表)                 ‎ 旧势力社会基础厚 慈禧太后 (强,控制主宰) ‎ 荣禄(提升重用)‎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戊戌政变 直接原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伊藤博文访华 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宣布 “临朝听政”,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囚禁光绪帝在瀛台。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命丧顽固派的屠刀之下。‎ 原因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4、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意义 爱国性 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尤其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帝国主义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时出现的“公车上书”成为变法的开始。所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 进步性 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看,推行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进步的 启蒙性 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变祖宗之法,兴民权,学西学,这样必然要和封建思想和文化进行斗争,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就是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就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启蒙的。‎ 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方法技巧】‎ ‎(一)比较近代俄国、日本和中国三次改革 比较项 俄国 日本 中国 背景 国际环境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进步潮流。‎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侵略中国。‎ 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 受工业革命影响,一些部门出现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弱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封建专制不强,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改革准备 较充分 较充分 不充分 改革者的实力 有实权的亚历山大二世 西南大名、中下级武士等,实力强大。‎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实权的皇帝。‎ 措施的有效性 有效可行 有效可行 无法实施 ‎(二)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埃、俄、日、中四国改革 ‎(1)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具体背景有所不同:埃及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俄国1861年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但其性质却不同。埃及阿里改革虽然也有发展近代工业的举措,但是属于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他三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从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俄国、日本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三)从多角度分析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从背景、目的上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展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其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运动是爱国、进步的。‎ 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看,推行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从影响上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四)百日维新的特点 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五)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及根源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六)表解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明治维新成功 戊戌变法失败 国内环境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国际环境 ‎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②西方侵略中国的(有利的国际环境)‎ ‎①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领导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改革途径 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具体措施 ‎【典题探究】‎ ‎0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 ——《大国崛起·百年维新》‎ 材料二 日本国际关系学博士高峻说:“1868年的明治维新涉及政治体制、社会文化、教育军事和司法宗教等各个方面。同时期的中国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甚至在1898年还出现了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戊戌变法”。但是中日变法的不同结果确实令人深思……日本在觉得有必要的时候会非常积极、开放地吸收外来文化和科技的精华。正是由于日本文化中本来就包含有许多外来因素,所以其在日后必要时对于吸收外来文化并没有很大的抵触感。而当时的清王朝忌讳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只是不彻底地进行了部分经济和军事改革,始终未触动最深层的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的问题,从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和失败。”‎ ‎ ——摘编自《亚洲诸国的“日本梦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50年前的中国和日本有何共同的“生存危机”?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洋务运动在经济、文化、军事方面有哪些主要改革措施?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危机:内忧:封建统治面临着全面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外患:西方殖民者利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民族危机严重 ‎(2) 改革措施:采用机器生产,创办近代工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建立海军,创办军事工业。‎ 原因:日本积极开放吸收外来文化和科技;中国“中体西用”,始终未触动最深层次的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的问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和所学知识可从两国都面临着西方殖民侵略方面作答;还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日本和中国封建统治都面临严重的内部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等方面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 “只是不彻底地进行了部分经济和军事改革”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采用机器生产,创办近代工业方面回答经济举措;可从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方面回答文化举措;可从建立海军,创办军事工业方面回答军事举措。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日本“非常积极、开放地吸收外来文化和科技的精华”和中国“清王朝忌讳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始终未触动最深层的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的问题”即可以得出答案。‎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非常积极、开放地吸收外来文化和科技的精华” “清王朝忌讳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始终未触动最深层的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的问题”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0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武士阶级的变化是近代日本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行统治的武士阶级在德川时代积累了经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官僚制度,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很有组织能力的人才……武土在日本地位很高,责任重大,但是经济却不是非常富裕,这一点有利于培养武士的使命感和冒险精神……许多下级武士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 ‎——[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曾经……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面面临着未来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时候,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但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彻底淘汰,其中的成员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原有的特长、知识与教养服务于新社会。‎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 材料三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曾经起过独特的作用。它既是倒幕的领导者、明治维新后近代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因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步衰落。然而武士道精神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在日本社会中长期延续下来,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武士阶级能够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先革了自己的命”的具体表现,并对“武士阶级的覆灭……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这一结论予以说明。‎ ‎(3)材料三中武士道精神的“延续”体现出明治维新具有怎样的局限性? 指出这些局限性在“其近代化道路选择”中的具体表现。‎ ‎【答案】(1)原因: 有政治经验;有组织能力;有使命感;有冒险精神。(2分,任答两点)‎ ‎(2)表现; 废除等级制(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说明: 成功领导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化发展。‎ ‎(3)局限性: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带有军国主义色彩。‎ 具体表现: 保留天皇制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武士阶级能够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的原因可以在材料一中直接找到答案,例如,武士是有组织能力的人才……武土在日本地位很高,责任重大、武士的使命感和冒险精神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首先革了自己的命”的具体表现主要从武士取消武士特权的角度进行解释即可。“武士阶级的覆灭……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要从武士成功领导了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则推动日本近代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3)武士道精神的“延续”体现出明治维新具有的局限性主要从保留了封建残余并且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保留了封建残余体现为保留了天皇制而带有军国主义色彩则体现为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01.(2018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15)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解析】第(1)问,“区别”,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第(2)问,“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 ‎ 点睛: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解答时必须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紧扣题干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和概括。如对本题第(1)问原因的回答,可以调用平时掌握的解题通法套用解题,原因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层面入手,这样解题就不容易漏掉必答点。‎ ‎04.(2018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4)2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3分);整顿地方吏治(3分)。‎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3分);监察体制完善(3分);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3分)。‎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 “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进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03.(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要求、科举制的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和材料二信息“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积极方面可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式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消极方面可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等方面分析。‎ ‎【点睛】本题以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本题契合的热点是高考改革,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家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举措,体现了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特点。本题考查的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