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普集高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 1.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 C.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D.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夏商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掌管天道和人事。夏商史官是沟通天人之际的使者,承担着通过宗教活动将上天意志传达到人间,维持上天对人间的统治秩序的职责。周人对殷商以来的“天命观”产生怀疑,有了“天命靡常”的思想,把目光转向了“德”与“民”,更加注重人事。这使周代史官的职能更注重人事方面,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并协助治理,尽忠职守以维护统治。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王权和神权相结合,而不是分离,故A选项错误;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故B选项错误;“取决于”一词过于绝对,故D选项错误。 2.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这说明西周春秋时期贵族 A. 享有特权,免于诉讼 B. 享受保护,等级森严 C. 集权专制,无视法律 D. 地位高级,免于处罚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对贵族的保护,体现的是贵族的特权,即等级森严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贵族是不能免于诉讼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也是得视法律的,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是不能免于处罚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贵族只是享受保护而不能免于诉讼、免于处罚,也必须正视法律。 3.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答案】D 【解析】 “婚丧祭祀”等属于宗法,而“赋役征派,狱讼治安”等又属于行政职能,所以秦汉“乡里”既履行宗法又履行行政职能,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乡里”并非自治机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乡里”属于社会政治组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 A. 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 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 C.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 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 【答案】C 【解析】 皇帝被称为“君父”,地方官被称作“父母官”,天下百姓是“子民”,这一现象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皇帝以“天子”自居,神化了君权,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皇帝执政的基础是。君权神授是皇帝执政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故D项错误。 5.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A.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的,即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6.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A.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B.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史实可知隋朝大运河经过洛阳是因为隋朝为加强统治以长安为都城,以洛阳为东都,而元朝以大都为都城,不再设洛阳为东都,说明政治中心的转移影响了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故A项正确;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没有实现经济形态的变革,故B项错误;隋朝与元朝都强化了中央集权,且元朝大运河河道不经过洛阳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故C项错误;对比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可以发现元朝大运河河道不再经过洛阳,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D项错误。 7.下表取自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康薄(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薄)。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户数 口数 成丁男女数 耕地总数 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 25户 105口 69口 617亩 54亩、8亩 A. 精料细作农业发展 B. 地主田庄经济繁荣 C. 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D. 自耕小农经济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得知该地农民都占有一定土地,并出现土地集中但不严重,反映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本题答案选D 项。材料体现不出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状况和土地租佃现象普遍,排除AC俩项;B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排除。 8.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答案】C 【解析】 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依据,这体现了儒学的地位,“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并不能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故A错误;察举之士“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B错误;“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体现了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说明当时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士族门阀遭到抑制,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授试以职……参加考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9.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给,军、商互市时必须签订契约文书,一旦发生纠纷,官府凭契约文书裁决。这说明 A. 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 B. 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稳定 C 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 D. 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 【答案】B 【解析】 材料“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给……签订契约文书”反映了唐代政府设置军市、与西域商人签订契约,以稳定西北地区,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而是说明唐代政府设置军市的目的,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北地区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故D错误。故选B。 10.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在此强调 A. 回归儒学本原 B. 儒释道三合一 C. 儒学传承断绝 D. 儒学传统久远 【答案】A 【解析】 韩愈的“道”指的是儒学的传承,即“道统论”,这是探究儒学的本源,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可知B项错误;韩愈在此强调的不是儒学传承的断绝,也不是传承的久远,而是强调儒学从哪来的问题,故CD错误。 11.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据此可知,唐代的“过官”制度 A. 削弱皇帝权力 B. 规范权力使用 C. 加强中央集权 D. 降低决策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唐代官员选定后,要经过门下省审核,由于增加了审核程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规范官员权力的使用,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门下省属于三省之一,三省制度本质上是加强皇权的制度;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决策机制的效率问题,而是说明官员选任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二,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 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 B. 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C.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D.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增加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C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员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优秀的结论,A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人数的激增,阐述的是官员来源的构成,B错误;科举制没有对贵族子弟进行限制,D错误。 【点睛】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得身份地位比较低下的平民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当官,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13.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B. 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传统儒家思想使得文人士大夫在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时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儒家“义理”倾向,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故C项正确。题中所提到主体是文人士大夫,而非市民阶层。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程朱理学是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而非由文人士大夫的文学作品推动才确立了官方哲学地位。故B项错误。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主要是指君主对相权的削弱,而材料中所说的是内忧外患的政局及文人士大夫的爱国情怀,与君权相权无关。故D项错误。 14.两宋时期,城市丧葬文化方面呈现出由孝道观向私利观转化的趋势,火葬、延葬、不葬等社会风气普遍流行。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义利观念的变化 B. 陆王心学的冲击 C. 血缘亲情淡化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孝道观向私利观转化”反映了丧葬文化观念的变化,“义利观念”只属于观念层面的现象,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错误;心学并不主张私利观,且王阳明属于明代,不是两宋,故B错误;血缘亲情的淡化,也不属于丧葬文化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 错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丧葬文化孝道观向私利观转化,故D正确。 【详解】 15.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观点 出处 天圆地方说:华夏中央,威服异邦,怀柔远人。 先秦:《尚书》、《国语》 四大部洲说:中国只在其中一个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敬皇帝。 南宋:志磐《佛祖统纪》 地圆学说: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可能是“四夷”。 明代: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 A. 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 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 C. 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 D. 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材料“天圆地方说……四大部洲说……地圆学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念,这是受到先秦、宋代、明代不同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认知影响导致的,故B正确;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念的变化并不能体现标新立异,故A错误;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既包括历史事实的描述,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记录,材料关于“世界”观念并不是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故C错误;“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属于事实,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天圆地方说……四大部洲说……地圆学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先秦、宋代、明代不同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6.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字文》等蒙书。这反映了当时 A. 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 B. 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C. 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D. 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涉及到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吐鲁番地区发现了唐代大量文书,由公文书内容可知当时唐朝政府对这个地方管辖有效,由私文书可知当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个是吐鲁番发现了《千字文》等蒙书,说明当时该地文化有了一定发展;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A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属于以偏概全,没法反映题干的全部内容,故排除。 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再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17.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等。这反映出当时 A. 国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 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 C. 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 D. 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郑氏集团在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往来贸易,这反映了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故B错误;郑氏集团的贸易行为不能说明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故C错误;地方割据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 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8.明代辽东巡抚张涛在1609年记述:“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贫者既不能敌富,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据此可知当时 A. 贫富差距拉大 B. 社会危机凸显 C. 道德伦理崩塌 D. 拜金主义盛行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说明了金钱无所不能的影响,由此可知,当时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故D项正确;“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体现了贫富差距,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社会危机和道德伦理的崩塌,故BC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这说明了金钱无所不能的影响。 19.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六部过去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导致办事效率相对低下,现在“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有助于提高中枢行政机构效率,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的扩大,B排除;“保障了”太绝对了,A错误;当时已经没有丞相了,排除D。 20.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地区直至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的发展依然较为迟滞,结构松散,规模有限,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造成宗族建设南强北弱”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南北方战乱的影响程度不同 B. 宗法观念强弱存在地域差异 C. 儒家进步思想影响区域变化 D. 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别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不同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状况来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华北地区“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反映出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对宗族组织发展状况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明清时期的战乱与这种南北方宗族组织发展差异无关,排除A项;B项是现象,题干所问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儒家思想在这些地区的影响没有区别,排除C项。 21.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A. “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 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 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发展 D.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答案】B 【解析】 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船只减税,对运米船只免税,说明清代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B项正确;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A、C两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之后,D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 22.鉴于科考中注重应试、模仿范文、文辞浮华的风气盛行,明朝嘉靖皇帝颁布三途(科举、岁贡、荐举)并用之法,以选“有学行者”。这有助于 A. 强化中央集权 B. 扩大统治基础 C. 重塑人才观念 D. 增加教育需求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代科举选官由“注重应试、模仿范文、文辞浮华”向“有学行者”的变化,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的依据发生变化,有利于重塑人才观念,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强化中央集权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科举选官的范围扩大,不能说明“扩大统治基础”,故B错误;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与增加教育需求无关,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注重应试、模仿范文、文辞浮华……有学行者”,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的依据和观念变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3.《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表明 A. 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 B. 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 C. 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 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 【答案】D 【解析】 “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这是对“领事裁判权”的进一步发展,即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故D项正确;中国人不适用英国的法律,故A项错误;英国人犯了法不归中国政府管辖,故B项错误;涉及两国的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故C项错误。 24.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A. 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 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 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答案】B 【解析】 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 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无关,故C项错误;制度变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 25.下图为《1844至1856年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示意图》。由此看出19世纪中期 A.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 B. 广州已失去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 C. 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 D. 中国货物的进出口由贸易顺差转为逆差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图示可知,广州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呈下降趋势,并被上海赶超。联系材料中的时间,可知这是由于《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已经丧失,B正确。材料只涉及广州和上海,不能直接体现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他的通商口岸,没有对比,无法得知上海是否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量,无法得知顺差或逆差,D错误。 26.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从“乾嘉之学”到“道咸之学”的变化体现了 A. 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明末清初反封建思想产生 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逐渐丧失 D. 康梁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咸之学新”指19世纪中期道光、咸丰年间形成的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启迪人们面对现实,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故A项正确;B项属于“乾嘉之学”,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丧失”;D项是19世纪末出现的,排除。 点睛:明确“乾嘉之学”“道威之学”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27.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这种现象说明 A. 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B. 商办是解困出路之一 C. 官办是洋务企业的病因 D. 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官办企业……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中可以看出,洋务派的官办企业经营困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因此,企业商办是解困的出路之一,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行不通”;C项说法错误,洋务企业的病因是只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封建制度;D项错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得到发展。 28.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联邦政府办公大楼“ 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 结合所学可知,“白宫”、“国务卿”带有专制色彩、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晚晴时期”可知这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融合受到中国传统君臣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晚晴时期君臣观念影响下的文化融合,而不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也不是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故A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融合,而不是文化冲突,故D项错误。 29. 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南海知县以“有伤风化”“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年,清政府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 A. 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 C. 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D.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答案】D 【解析】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封建势力的阻碍,同时又依附于封建势力,因此民族资产阶级表现出革命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故答案为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改变了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 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30.20世纪初,作为理论经济学代表的《国富论》虽经严复和梁启超的翻译介绍,但在中国仍“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反而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同时代更受关注。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维新变法影响较小 B. 实业救国渐成风尚 C. 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 D. 近代教育欠缺理论深度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理论经济学在中国影响不大,但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更受关注,而会计学、企业管理等为企业经营服务,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实业救国的思潮,故B正确;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材料与维新变法无关,故A错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不能说明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故C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近代教育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 二、主观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材料二 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的是陈登原,他在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设有“四大发明”一目,并指出:“在近代中华民族不曾对世界有所贡献然而在过去,确曾建立不少的丰功伟业,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纸与印刷,固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何尝效力稀少?然而这四者,都是在中国史上发现的最早呢!” 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开始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李约瑟开始萌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愿。1943年2月,李约瑟应邀抵达中国,其领导下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使战时的中国科学界获益良多。1946年李约瑟回国时收获了大量中国科技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久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说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 1954年初,包含着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最大热忱的千秋巨著一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由剑桥大学隆重出版。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在近现代中国被广泛宣传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1)特点:重视经验总结,强调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成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意义:重塑国人历史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抵御外来侵略;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交流,有助于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2)地位: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影响: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奠定了基础。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所学的古代科技内容从经验总结、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等回答。成因:依据所学从古代经济形式、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回答。意义:依据材料““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的信息和所学从国人历史记忆、中国国际影响力以及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等回答。 (2)地位:依据材料二“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和所学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及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回答。影响:依据材料二“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和所学从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及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等回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答案】示例一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示例二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担当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拟定一个论题,论题观点要正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题进行阐述,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论题”,由材料中春秋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活动,明清时期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活动,晚清时期林则徐和康有为的活动可知:这些知识分子的活动都和时代要求有关,或者说都肩负了时代的重任,但是多少都有局限。由此可以得出“论题”:“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或“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之际和晚清时期的时代要求角度进行阐述即可,最后回扣主题进行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