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2019年)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 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 形成礼乐制度 C. 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 出现早期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玉礼器系统”可知,良渚文化时期就有可能存在早期国家,D项正确;A项为商周时期,排除;B项,西周时形成礼乐制度,排除;C项,题干不能说明氏族制度消失,排除。‎ ‎2.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但是,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从赵匡胤即位后竟无须再出征辽兵即“自行遁去”、《辽史》也没有“是年南寇”的记录以及京师汴梁在兵变前不久即谣传“点检作天子”、再加上现成黄袍之预备、禅位诏之事先草拟等,说明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政变。这表明 A. 历史的真相无法搞清楚 B. 历史记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 C. 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 D. 宋朝的官方史书没有真实内容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而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政变,说明历史记述由于受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故B正确;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排除;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陈桥兵变的真相,不能说明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 ‎3.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 A. 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 B. 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 C.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 D. 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租佃关系的规定,即佃户不能随意在中途退租,地主也不能随意强占佃户的土地,需双方协商解决,该诏令的颁布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租佃关系的紧张,A正确;佃户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不是隶属于地主的,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D“缓和了”与材料主旨不符。‎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4.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 A. 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C.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 D.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中可以看出,宋代“侵街现象”的屡屡发生及屡禁不止,也就是商业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对城市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挑战,故B项正确。“草市”“墟市”都是在乡村的,故A项排除;C项中的“欠缺和疏漏”一词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豪强地主,D项排除。‎ 点睛:对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侵街现象”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5.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C.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禁令之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且海禁政策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瓦解,而是强调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排除C。明代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而不是没有真正实行过海禁,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海禁……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出海禁政策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尽管这一使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是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方式完成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洋务派 A. 创办最早近代军事工业 B.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 筹建起中国的近代海防 D. 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尽管这一使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一系列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顺应世界的潮流,并且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这方面符合材料中“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首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而不仅仅是创办最早的军事工业,故A选项不全面;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但这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中“‘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创立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新型人才,但这不能全面反映洋务运动“‘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故D选项错误。‎ ‎7.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外国人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法律裁决。清末进行了仿效西方的司法改革。此后,天津高等审判分厅从设立至1907年8月,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受理了由县署移交暨关道发交以及洋商迁自来厅呈控的案件几十起。据此可知 A. 领事裁判权已经名存实亡 B. 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司法体系 C. 在华洋人反对领事裁判权 D. 中国司法的公正性大大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末进行了仿效西方的司法改革,此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受理了由县署移交暨关道发交以及洋商迁自来厅呈控的案件几十起,说明清政府司法的公正性大大增强,洋商也接受中国政府的法律裁决,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领事裁判权已经名存实亡,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国的司法体系完善,排除B;领事裁判权是外国取得的侵略特权,在华洋人不会反对,排除C。‎ ‎8.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 )‎ A. 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 B. 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 C. 洋务派缺乏包容开放的意识 D. 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至洋务运动开展期间,地方汉族官僚实力膨胀,湘军实力不断壮大,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与不安,安庆内军械所的“内”字的添加有利于减轻清政府对湘军存在的威胁中央集权的猜忌与疑虑,故A选项正确;“内”字的添加不能反映安庆内军械所与市场的关系,无法得出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洋务派的包容开放意识的缺乏与否无直接联系,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内”字,主要是为了减少清政府对汉族官僚的猜忌,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曾国藩本人对西学的认识无关,故D选项错误。‎ ‎9.下图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工农武装割据”成为全党共识 B. 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 “井冈山的斗争”产生一定影响 D. 中共中央肃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自己的军队转向农村,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井冈山的斗争”产生的一定影响,故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情况,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很多人认同“工农武装割据”,但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工农武装割据”成为全党共识,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是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在1935年华北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情况,没有体现中共中央肃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10.据载,1934年1月,“兴国夜校学生15740人中,男子4988人,占31%,女子10752人,占69%;兴国识字组员22519人中,男子9000人,占40%,女子13159人,占60%。许多妇女做了小学夜校校长和教育委员会或识字委员会委员”。可见,这一时期的苏区 A. 妇女开始走向并融入社会 B. 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形成 C. 妇女的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D. 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苏区妇女在受教育的权利方面得到了中共的维护,不仅是人数比例超过男生,而且许多妇女还从事了教育部门的行政工作,故选C。材料没有对比1934年之前妇女的状况,A项中“开始”的说法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材料没有与教育理论相关的描述,排除B;材料只能体现妇女在受教育层面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的维护,但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否发生明显变化,这无法得知,且当时苏区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受文化水平上的限制,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也基本不现实,排除D。‎ ‎11.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蕴含了中国抗战的多重战略意图 C. 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 D. 体现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等信息可知,反映了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的多重战略意图,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的主要意义是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淞沪会战对中国的意义,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未涉及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属于正面战场,不能体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2.1950—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女火车班组、第一个女拖拉机队等纷纷出现,她们的事迹不仅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做了专题报道,有的还进入教科书,画成连环画,拍成电影,印上了人民币。这反映出当时 A. “一五”计划全面展开 B. 全国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热潮 C. “双百方针”深入人心 D.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第一个女火车班组、第一个女拖拉机队等纷纷出现”“她们的事迹不仅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做了专题报道,有的还进入教科书,画成连环画,拍成电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明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于1953年开始,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女性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无法得出全国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热潮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故C选项错误。‎ ‎13.1978年9月,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企业—香港商人张子弥创建的太平手袋厂在东莞落户,中国工商总局颁发了第一个“三来一补”企业牌照,编号为“粤字001号”。这 A. 标志着东莞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B.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趋势 C. 为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践参考 D. 说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12月,故材料中东莞在1978年9月的这一创举为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践参考,故选C。改革开放最初的“试验田”是广东的深圳,排除A;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趋势的是中国加入WTO,排除B;当时的中国还未开始改革开放,排除D。‎ ‎14.雅典法律规定,一般公民接受或提供嫁妆不得超过五十德拉克玛 价值,最富裕阶层也不得超过这个数目的两倍,如果超过标准,超过的部分应奉献给赫拉和宙斯。这反映出雅典 A. 公民生活受到限制 B. 公民的等级差异演化 C. 巧立名目掠夺财富 D. 俭朴的社会风尚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旨雅典公民嫁妆额度受到限制,可见当时雅典公民生活受到限制,信息A正确;材料中一般公民和富裕公民都受到限制,因此两者并未呈现出等级差异,信息B排除;根据材料可知超出部分奉献给赫拉和宙斯,而非上缴,因此不属于掠夺财富,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15.古罗马实行的是嫁妆婚姻。在共和国早期,嫁妆处于丈夫的管理之下,妻子没有拥有权。到了帝国时期,妻子取得了对嫁妆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这主要反映了 A. 罗马法逐步发展走向成熟 B. 古罗马妇女地位的提高 C. 古罗马婚姻制度日趋完善 D. 古罗马嫁妆制度的演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妇女对嫁妆的处置权从无到有直接反映了罗马妇女地位提高,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排除。C项,题干描述的是罗马嫁妆婚姻,未体现婚姻制度走向完善,排除。D项,题干中并未体现嫁妆制度有所变化,排除。‎ ‎16.按照习惯和英国人的观点,今天的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没有国王和王权,大不列颠王国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据此可知,当今的英国 A. 君主拥有政治上的自由 B. 体现出开明专制的特质 C. 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 D. 议会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天的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没有国王和王权,大不列颠王国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英国国王没有了实权,但对英国来说国王仍然有重要的影响,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国王虽然没有实权,但对英国人来说是权力的象征,仍然有很重要的影响力,没有体现君主是否有政治上的自由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明专制下君主仍有实权,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开明专制的特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国王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没有体现议会是政治中心的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17.人们谈论欧洲近代农业革命兴起时,最初把它与圈地运动、大农场的兴起等联系在一起,后来则越来越多地从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劳动效率的进步等角度来界定它。这一论述的转变 A. 突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B. 承认工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 C. 非常重视制度性变革的影响 D. 为即将到来的工业文明奠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越来越多地从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劳动效率的进步等角度来界定它”可知,人们更重视生产技术、劳动效率,突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制度性变革的影响”,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欧洲近代农业革命的兴起的界定角度的转变,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8.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及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制定地方法规以及为学校和教会制订章程。这对美国宪法直接影响的是 A.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 设立参众议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 D. 实行总统制,总统掌握行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说明美国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材料的直接影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三权分立无关,排除A;CD与北美殖民地盛行地方自治、实行总统制无关,排除。‎ ‎19.罗伯斯庇尔及其领导的雅各宾派都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既崇尚纯粹民主,也力图为实现这种民主而建立一种斯巴达式的没有大贫大富的平等社会。而史学家托克维尔对革命期间的毫不节制的暴力、激进、狂热却深感困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法国大革命 A.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 率先把卢梭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C. 凸显和平渐进的特点 D. 政治理想与革命现实反差巨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认识和行为使法国各阶层广泛参与革命,凸显对平等的追求,但忽视了个体自由的权利,导致社会动荡,反映出政治理想与革命现实反差巨大,D项正确。A项,法国大革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率先把卢梭的思想付诸于实践的是美国,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法国大革命中政治理想背离了革命现实,排除。‎ ‎20.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A. 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 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C. 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向美洲出口商品的比重增加,说明英国商品拓展了销售范围,这种状况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D项;“大约100年后”是指18世纪末,此时英国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18世纪末英国的国际地位处于上升状态,而不是下降,故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21. 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 B. 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C. 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 D. 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由“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得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工厂制的广泛推行,要求按时上班下班。所以钟表流行。所以选B。‎ ‎22.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美国政治权力的制衡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不是专制君主”强调了在美国权利的制衡,虽然“政治和官僚精英”的权利很大,大大超过了普通的公民,但不是“专制君主”,其权利受到制约,据此分析可知材料重在强调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故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权利的制衡 ‎23.1848年,大约有20%的波士顿人乘火车上下班。208列火车中有118列出入于该城的7个终点站,这些线路呈放射状由市中心区向外伸展,服务于波士顿15英里方圆的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城市职能的变化 B. 经济结构革命性变化 C. 第三产业的兴起发展 D. 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1848年正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的时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大规模聚集,工厂布局以及对于工业化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促使交通向城市中心汇集,材料在波士顿的城市布局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城市工业迅速发展状况,故B项正确;近代城市职能的变化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A错误;第三产业的兴起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符合材料时间,C错误;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应该属于影响,D错误。‎ ‎24.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 A. 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 B. 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D.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答案】B ‎【解析】‎ 材料将罗斯福新政干预失败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干预成功的一个背景,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主要的意思是科技革命,产生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成功典范,所以材料要强调的是科技革命,推动了干预机制真正走向成功,故B正确;C不是对材料全面的理解,排除材料中强调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生变化,但没有强调变化程度,D表述不准确,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营地主的出现是明朝后期到清朝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新现象。他们与单纯出租土地、坐收地租的传统地主不同,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并且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改良土壤,兴修水利,进行认真、细致的经济核算,以提高生产效率。其所经营,通常也已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包括了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相关的副、牧、渔业,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副产品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经营地主注意改善对僮仆、雇工等劳动者待遇,以充分发挥其生产积极性。但本人“纤啬惮费”,生活节俭,因此“赀日益,窖而藏者数万计”。成书于明末的《沈氏农书》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称“饱立饮食。然后责其工程,彼既无词谢我,我亦有颜诘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近代早期,英国部分乡绅为了追逐利润,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农场或牧场的形式精心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有些乡绅不满足自有地产的经营,还大量租地经营,成为租地农场主的一部分。14世纪末,英国劳动力市场已初步形成,这为拥有自营地的乡绅和乡绅农场主雇工经营创造了条件,圈地运动造成的大量缺少或没有土地的农民,也为农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租地农场对雇佣劳动的使用相当严厉以至于近似榨取。乡绅阶层中的大多数与市场紧密联系,他们不但经营地产,而且积极投身于商业活动,他们依照市场价格的涨落及时调节生产,知晓何时种植生产何物最为赢利,乡绅还采用轮换耕种制度或者牧耕农业来提升经济效益。‎ ‎ ——摘编自李璐《浅析16—18世纪乡绅与英国农业经营方式革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经营地主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农场主相较于中国明清时期经营地主在农业经营上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经营方式变化的认识。‎ ‎【答案】(1)特点: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标:经营范围广泛:注意从提高待遇等方面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以本人却生活节俭。‎ 历史意义:积累了农业生产的经验:推动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转型。‎ ‎(2)不同之处:资本主义性质更加明显:商品意识更加浓厚;对雇工管理严格,剥削沉重:农业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英国近代早期圈地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3)认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受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状况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并且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以提高生产效率”可知,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标;根据材料“通常也已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包括了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相关的副、牧、渔业”可知,经营范围广泛;根据材料“经营地主注意改善对僮仆、雇工等劳动者待遇,以充分发挥其生产积极性。但本人‘纤啬惮费’,生活节俭”可知,注意从提高待遇等方面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以本人却生活节俭。历史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积累农业生产的经验、推动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及社会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不同,根据材料“英国部分乡绅为了追逐利润,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农场或牧场的形式精心经营”“乡绅不满足自有地产的经营,还大量租地经营,成为租地农场主的一部分”等信息可知,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农场主相较于中国明清时期经营地主资本主义性质更加明显,商品意识更加浓厚;根据材料“租地农场对雇佣劳动的使用相当严厉以至于近似榨取”可知,对雇工管理严格,剥削沉重;根据材料“他们不但经营地产,而且积极投身于商业活动,他们依照市场价格的涨落及时调节生产”“乡绅还采用轮换耕种制度或者牧耕农业来提升经济效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农业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从圈地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国家的农业经营方式受本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而体现形式不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形态,也影响本国该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的发展。‎ ‎26.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多角度论证,答出四点即可)‎ 总之,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近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中国历史进步的重要阶段。‎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材料观点,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强调了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的问题,材料内容主要强调“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的问题,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的角度加以论证。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7.‎ 材料:周秦以来,中国形成了自创一格的“中华法系”,成为公认的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历史的推移和王朝的更迭中,法制虽代有损益,但“诸法合体”“政刑不分”的旧法律结构形式却始终未变。自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朝野上下,争言变法,于是有了新律之萌芽。法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新政开场后,刘坤一、张之洞在“江楚会奏三疏”中率先提出修订新律。1902年,清政府正式派沈家本、伍廷芳二人兼取中西,修订法律。1903年,设修订法律大臣,以“务期中外通行”为修律原则,参照古今,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互考证”制定中国新法。1910年,清政府删改《大清律历史》,改革“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结构,又根据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原则,试行“政刑”分离,司法独立,中国之司法、行政分立自此而始。虽然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旧观念旧势力的抵制,但是它提出的许多刑名至今仍被沿用,其中体现的近代法律精神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法制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清末法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西方列强的压力;开明地主官僚的积极主张;革命党人的压力;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传统法律制度的弊端。(任答其中三点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特点:兼取中西;参照古今;改革传统法律结构;试行“政刑”分离,司法独立。‎ ‎(2)特点:影响:导致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在客现上有助于中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自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朝野上下,争言变法,于是有了新律之萌芽”“刘坤一、张之洞在‘江楚会奏三疏’中率先提出修订新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内开明地主官僚的积极主张;根据材料“清政府正式派沈家本、伍廷芳二人兼取中西,修订法律”“中国法律与各国参互考证”可知,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清政府删改《大清律历史》,改革‘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结构”“但‘诸法合体’‘政刑不分’的旧法律结构形式却始终未变”可知,传统法律制度的弊端等从西方、革命党人压力、国内地主的积极推动、传统法律弊端等角度分析回答。特点,根据材料“清政府正式派沈家本、伍廷芳二人兼取中西,修订法律”可知,兼取中西;根据材料“以‘务期中外通行’为修律原则,参照古今”可知,参照古今;根据材料“清政府删改《大清律历史》,改革‘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结构”可知,改革传统法律结构;根据材料“试行‘政刑’分离,司法独立,中国之司法、行政分立自此而始”可知,试行“政刑”分离,司法独立。‎ ‎(2)根据材料“试行‘政刑’分离,司法独立,中国之司法、行政分立自此而始”“它提出的许多刑名至今仍被沿用,其中体现的近代法律精神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可知,清末法制改革促进中华法系的解体,推动中国近代法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清政府正式派沈家本、伍廷芳二人兼取中西,修订法律”可知,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根据材料“它提出的许多刑名至今仍被沿用”可知,对后世影响深远等从促进中国近代法律的近代化、引进西方先进法律观念、对后世的影响角度分析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