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江苏省睢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从沿海到内地是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共同特征。下图中既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图中①②③④⑤⑥项分别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天津。由题目中的信息“既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即可排除属于经济特区的第②项和《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的第⑥项。故本题应选C项。 2. 下列一组图片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这组图片表明 A. 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 中国政府始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 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反映了中苏结盟,图二反映了中美关系改善,图三反映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些 图片表明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所以本题选D,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也是不合理的,C与图片不符合。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外交政策的调整。 3. 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认为,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全球通史》书中也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走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冷战世界。”这反映了 A. 冷战是由中苏结盟而引发的 B.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取决于中苏两国 C. 中美关系缓和促使冷战结束 D. 中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从根本上改变了冷战世界”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史实,而且与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无关,排除。D项客观,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现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 商周遗址中出土了青铜农具,说明当时农业中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B. 阿里仿效欧洲国家建立了行政机构,表明埃及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C. 1841年—1903年清朝关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从11%增至32%,说明清朝财政收入的结构发生变化 D. 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说明苏联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论据是商周遗址出现了青铜农具,不能得出农业“普遍使用”青铜农具的结论,是单一、不充分论据,故A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论据是建立行政机构,不能体现出经济发展程度,无法的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结论,故是单一、不充分论据,故B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论据是关税比重上升,其他税收比重必然发生变化,反映了总税收结构改变,可得出财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结论,故C项不是单一、不充分论据,故C项正确,符合题意;D项论据是农业年均产量上升,但没有当时工业年均产量数据,无法得出苏联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的结论,故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清朝财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历史上重大改革•阿里改革•内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5. 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上有一文章《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中这样写道“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哪些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 ③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④黑奴贸易兴盛,奴役非洲黑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答案】B ..................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6.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皇权制度 7. 《新全球史》写道:“为了确保责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吸收平民参政,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 B. 议事会的任职资格开始不受财产限制 C. 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地位日趋平等 D. 议事会开始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可以使富有的平民有机会进入议事会,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是受财产限制的;C项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没有体现。 8.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 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C. 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 “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美国和法国;B项不符合美国;C项不符合英国。因此选择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9. 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 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 B. 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 C. 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D. 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情景、新材料观点的准确理解能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社会上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主要体现在实现的手段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社会理想,故选A。B、D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义。 10. 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 A. 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 B. 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 C. 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 D. 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 【答案】A 【解析】1949年新中国诞生,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翻了身;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是对生产关系进行适当调整,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故答案为A项。 新中国成立主要是政治上的解放;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对生产关系只是适当调整,没有根本改变,排除B项;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没有改变社会制度,排除C项;D项说法片面,排除。 11.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然 B. 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 C.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D. 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而导致人们对近代化的了解状况不同,“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说明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故答案为B项。A、C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从材料中的“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来看,并非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D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此类试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12. 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发展,带来了大量不利因素,导致后来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这一时期指的是 A. 1956—1957年 B. 1958—1960年 C. 1961—1965年 D. 1966—1977年 【答案】B 【解析】大跃进运动于1958年发动,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点睛: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制定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指 ①“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展到每个城市、村庄和家庭” ②“削弱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妇女的低下地位”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③发生于1971年,④“恢复自由市场秩序”发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均与“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的时间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建国后初期建设 14.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以下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1929—1933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B.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 斯大林体制的僵化 D. 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跟“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无关,D与引文无关,符合题意,而ABC均符合引文意思。故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古巴导弹危机 15.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依据1917年到1928年苏俄(苏联)经济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1917年至1920年,由于一战和国内战争的破坏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苏俄的经济持下滑态势;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1925年后又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使苏联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所以1921年至1928年持上升态势。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经济发展特点 16.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其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B 成立欧共体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C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D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标志着北美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A项错误; 欧共体是经济共同体的组织,没有司法统一,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合作组织,不是政治一体组织;C项表述正确。 17.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A 【解析】从孔子“德治”,孟子“仁政”,董仲舒“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正君心”可知,儒学家都要求统治者关注民本,行“仁政”和“德治”,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思想 18.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 普罗塔哥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 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 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 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答案】D 【解析】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排除A;B中的主张是莎士比亚的,而不是薄伽丘的,排除B;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主张是卢梭的,而不是伏尔泰的,排除C;只有D的主张与人物一致,所以选择D。 19.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 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 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近代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故C正确。A项过于片面,没有突出近代化,故A排除。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也过于片面,不属于本质,故B排除。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也过于片面,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过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特点 20.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 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 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时间限制,延安13年是1936——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30年是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对应的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因此选择D. 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21小题18分,第22小题22分,第23小题20分,共60分。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败北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1)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统治者的抱负。(8分。若答“经济、政治、文化、地理方面”的各得1分) (2)特点:利用强悍民风,因势利导;刑赏并用(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增强秦军的战斗力;加快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条件和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商鞅变法的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秦国之俗”“被险而带河”“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商鞅变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分析得出。商鞅变法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三反映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朕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作用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意义。并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大量土地;贫民无地少地;百姓贫饥流亡,土地荒芜;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 措施:均田制。 作用: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良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意义: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进步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问题是豪强兼并大量土地;贫民无地少地;百姓贫饥流亡,土地荒芜;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联系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均田制。均田制的实行,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等信息分析得出。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应当联系所学,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消除民族隔阂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敛免役之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答案】(1)要不要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使人民失业。 (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危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危害久远。 (4)一致,都代表了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只不过材料一着眼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材料二、三着眼于地主阶级的眼前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看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和“敛免役之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可知,材料一、二争论的是要不要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使人民失业。 (2)对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的看法,应当联系所学,根据从本质上看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来回答。 (3)根据“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可以看出,材料二、三的相同点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危害大。但材料三的“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说明对王安石变法的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危害久远。 (4)联系所学可知,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理由表现在材料一着眼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材料二、三着眼于地主阶级的眼前利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