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生注意: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1.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下面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 铁犁牛耕的应用 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是土地私有制而不是土地公有制,故A选项错误;唐朝曲辕犁的出现耕犁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故B选项错误;材料“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汉代的铁犁牛耕的现象,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只能体现铁犁牛耕,没有体现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D选项错误。 2.“(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手工业的进步 B. 铁器牛耕的使用 C. 诸侯国的改革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故B项正确;ACD项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点睛】首先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 3.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情况:“景德镇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史料表明明清时期的景德镇 ①城镇化不断地扩展 ②制瓷行业不断繁荣 ③已经出现雇工劳动 ④各类手工作坊汇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景德镇以陶来四方商贩”“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可知明万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城镇人口众多,且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①②③正确,选项A正确。景德镇以制瓷业为主,材料未反映出各类手工作坊,④错误,选项B、C、D排除。 4.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此外,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材料表明,明清江南地区 A. 以市镇贸易为主 B. 市场专业化趋向出现 C. 农商合作程度高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大量专业性工商业市镇,说明市场专业化趋向出现,故B正确;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出现大量专业性工商业市镇,无法体现江南地区以市镇贸易为主,排除A;材料信息也不能体现农商合作,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排除D。 5.宋朝以来,中国经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清商业革命内容的是 A. 坊市严格分离 B. 柜坊和飞钱的相继问世 C. 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D. 商业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故答案为C项。A项,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坊市严格分离是在宋代之前,排除;B项,“柜坊”和“飞钱”是隋唐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商业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是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之一,排除。 6.下图为东晋至清各朝每百年内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比较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可推 A. 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 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 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D.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太湖地区每年内发生水旱灾害次数在宋元明清较东晋、南朝、隋唐和五代十国时期明显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现象与当时太湖地区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导致围山围湖垦田现象增加,生态破坏紧密相关,故A项正确。隋唐政治制度完善与水旱灾害较少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不一定成正比,故D项错误。 7.《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 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 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C.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化 D. 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等可知,西周的做法体现出国家管理制度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仍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因此并没有打破工商食官政策,故A项错误;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8.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A. 商业资本的发达 B. 工业资本的发达 C. 政治制度的先进 D. 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凭借工场手工业发达的英国,在和“商业帝国”荷兰争夺殖民霸主地位时,颁布《航海条例》,沉重打击了缺乏工业实力支撑的荷兰,再配合军事实力,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B项正确。17世纪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商业资本最发达,A项不符合史实。两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而且荷兰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比英国早,CD两个选项错误。 【点睛】工业革命之前,占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中长期占主导的是商业资本。 9.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 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些变化( ) A. 预示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B. 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发生,新航路开辟已经导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故A错误;价格革命之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进行殖民掠夺,故B错误;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故C正确;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属于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故D错误。故选C。 10.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掠夺与扩张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甘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劳动条件恶劣。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大量使用从非洲贩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逐渐普及,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甘蔗生产成本下降对蔗糖价格的影响,欧洲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与蔗糖价格下降无关;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蔗糖逐渐普及主要是生产环节成本下降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导致东西方贸易便捷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甘蔗生产成本下降对蔗糖价格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但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有限,不是蔗糖逐渐普及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厂中大量使用童工;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会通过法律限制在工业劳动中使用童工;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教育,之后,儿童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该现象反映的实质 A. 资本家为榨取利润采取的不同手段 B. 生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 C. 英国法律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D. 英国《权利法案》基本原则的体现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是工业革命后童工现象在英国消失。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童工现象消失和工业革命后生产技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有关,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C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故错误;《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的法案,和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透过想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工业革命后童工现象在英国消失,这反映的本质是工业革命后生产技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 12.18世纪的英国,经过国王和议会授予公司特许组建了垄断公司……19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19世纪中期后,不仅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存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 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D.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减小,生产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垄断组织,说明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D正确;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自由主义不再盛行,但“退出历史舞台”错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表述错误,排除C。 13.1881年投产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核查。”这说明开平煤矿 A. 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B.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C.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D. 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煤矿是属于官督商办的,所以排除A ;由材料可知,开平煤矿的这一做法具有了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特点,所以答案选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C;D与材料无关。 14.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企业形式 设厂数 资本(万元) 资本所占比重 官办 37 10078 9.2% 官办招商集股 6 356.4 3.2% 官督商办 2 73.8 0.7% 官商合办 30 1139.9 10.5% 商办 416 8277.7 76.4% 合计 491 10855.6 100%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表中“商办”“官商合办”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得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A项;“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没有涉及与农业所占比重的比较,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情况,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涉及到对民族资本主义干预的信息,无法体现“夹缝”,排除C项;“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无法得出列强放松经济侵略的信息,排除D项。 15.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 甲午战争后初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 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对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本题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因为F1>F2,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破坏因素要远远大于有利、促进因素,这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吻合,答案为D;ABC三个时间段都是动力大于阻力的时期。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名师点睛】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不利因素: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2、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步履维艰。3、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因素: 1、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高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4、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6.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加强 B.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C. 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 “伞式社会”与“蜂窝式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过渡转变的关系,产生变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分配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伞式社会”代表的是公有制下按需分配;“蜂窝式社会”代表着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不符合这一理论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职能的变化;C选项错误,这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内容。 17.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良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推翻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其主要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而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汉族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封建专制问题,故C错误;“革除满清恶俗”是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紧扣“主要目的”4字,注意辨别其它选项。 18.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 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 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 【答案】C 【解析】 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所以A的说法不对,故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斯大林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购进机器和招聘人才,为工业化提供助力,但并不意味着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故排除B而选择C;题干仅仅提供的是苏联单方面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需要的东西,但没有提到资本主义国家从苏联得到到东西,故D错在了“相互”,所以排除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19.1937年3月21日,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不久,所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 A. 钢铁公司已形成了全行业的垄断 B. 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C. 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 D. 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它还要求资方保证工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力和改善劳动条件,材料反映的是在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下,资本家做出了让步,改善了工人的待遇和减少了工作时间,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经济危机时间是1929-1933年,并且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措施推行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体现“政治危机”,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排除D。 20.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 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C. 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但国家干预商业活动,又限制了市场作用,反映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故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新经济政策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出国家干预商业活动,不能反映出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史实证明,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基本国情,促进了经济的回复发展,D错误。 21.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国保证35美元兑换l盎司黄金的兑换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国的储存货币,也是清偿手段,但是只有当美国的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各国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 A. 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 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 C. 导致世界经济加速恶化 D. 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但是只有…各国才能取得美元…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可知,如果美元信用受到影响,固定汇率制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存在内部矛盾,故选B项。这一体系加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谈到世界经济加速恶化,故排除 C项;材料并没有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故排除D项。 【点睛】美国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者体现在: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和否决权;美国人取得关键职务;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22.1971年,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趋势是 A. 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B.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 C. 西方国家经济竞争激烈 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答案】A 【解析】 美国宣布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之后,西欧共同市场的六国就要求其取消,而且带有一定的威胁性质,英国这时也站在了西欧共同市场一边,这说明美国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竞争,而这也在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故选A;贸易保护主义此前一直存在,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没有包含题目要求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趋势”的内容,故排除;D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 23.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这说明 A. 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 B. 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 C. 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D. 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 “天命以为王 ,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体现了君权神授观念,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说明了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宗教化和制约君权,故BC错误;儒学思想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时,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天命以为王 ,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材料没有体现出限制君权,故C项错误。 24.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反映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的思想主张。材料“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反映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对人性的宣扬,这些主张都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故A正确;西学东渐指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材料未涉及此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主张要求,故C错误;“愚妇与圣人同……直斥六经,张扬个性”体现了对传统理学的批判,而不是创新,故D错误。故选A。 2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该思想来源于哪家学派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 【详解】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中庸”等,因此材料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正确;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反对礼制和法术势相结合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 【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 ,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二、材料题(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体现。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1)经济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政治方面: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 (2)经济:指商品经济。 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 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 (3)论证: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 【解析】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经济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在政治方面: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 (2)新型经济:根据材料“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的是商品经济。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新型经济”泛起“微澜”,可从城市经济功能、商品交易时空限制、新型货币、海外贸易等多角度切入分析即可。 (3)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经济的新经济因素发展程度、政治的政府政策以及思想科学文化的重伦理轻技术的角度切入分析。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材料四: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这种宏观调控和干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传统资本主义历来崇尚“自由的市场经济”,主张由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调节一切,反对一切政府干预。1929—1933年大危机暴露了绝对市场经济的弊端,于是出现罗斯福“新政”。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已成为当今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行做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五: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与邓小平在发展经济中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各自目的是什么?你能从中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答案】(1)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救济对象是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大农场主等;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救济应面对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①举办救济,如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也可);②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答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也可)。手段:出台法令、建立管理机构、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或立法、行政、财政)。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但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 (4)措施:都采取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两种经济管理手段。目的不同: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推行市场经济手段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启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手段可以相互借鉴;采用何种经济管理手段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详解】(1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不同主张。材料一中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救济应面向所有人。根据以上内容从责任承担者、救济对象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中“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实行社会救济;根据材料中“享受充分保障”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小问“手段”,根据第一小问的措施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评价,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中社会救济的影响即可,注意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答。积极方面主要从缓解危机、失业压力、减轻弱势群体的困难、维护社会稳定角度考虑即可;消极方面主要是“滋生懒汉”或使财政赤字角度考虑即可。 (4)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结合所学得出:都采取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两种经济管理手段。第二小问“不同目的”,从维护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第三小问“启示”,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手段可以相互借鉴的角度作答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过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由60年代的纤维、石化、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机床、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以彩色电视机、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业。以电视机为例:1966年,日本电视机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其中,黑白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由1965年的10%增加到1970年的28%,彩色电视机由1965年的1%增加到1970年的16%,由此引发日美彩色电视机摩擦。1968年3月,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家电视机生产企业,要求对日本生产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经过美国财政部和关税委员会调查,1971年3月,美国财政部决定征收反倾销税。1980年4月两国达成和解,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 ——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 材料提供了一个日美贸易摩擦的案例,蕴含了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启示: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说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世界市场的争夺。为了转嫁危机,美、英等国相继提高关税,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从而引发国际局势的动荡。沉重的历史教训,呼唤规范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其他合理启示:经济全球化中,斗争与合作并存,但合作共赢是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足趋势,各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经济全球化中,各国要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家电视机生产企业,要求对日本生产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等信息和美日贸易争端来看,说明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从材料中的“1980年4月两国达成和解,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斗争与合作并存,但合作共赢是趋势;从“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等信息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要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如果确定“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从1929年经济危机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各自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来说明论证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的重要性。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一个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说明论证,要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