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

苏州五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历史(选修) 2018.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老子主张取消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孔 ‎ ‎ 子对“大同”之世推崇备至,对“小康”之世有所微词,但在“小康”的夏商周三代中, ‎ ‎ 对周公及西周情有独钟。这反映了两者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 ‎ A.主张“无为而治” B.倾向保守复古 ‎ C.倡导“克己复礼” D.反对压迫剥削 ‎2.宋明理学的传统里,程朱理学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陆王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的知行观。这从侧面反映出 ‎ A.宋明理学存在致命缺陷 B.明末清初对知行关系有了定论 ‎ C.儒学的哲学化倾向明显 D.儒学知行关系理论的不断深入 ‎3.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4.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5.曾祖荫教授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一书中写到“‎ 针对中国历代美学中情、理的观念与发展作分析,宋元时期的绘画属于情理平衡时期,达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宋元绘画深受理学影响表现形式趋于单一 ‎ B.中国画起源于秦汉,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 C.宋元绘画兼具“穷理”的写实性和“尽性”的写意性 ‎ D.儒学在宋元时期的变革和转型是中国画发展的必要条件 ‎6.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习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7.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下列书体与材料中所提书体一致的是 ‎ A B C D ‎8.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9.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出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10.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 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11.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中国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 ‎ A.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 B.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 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 ‎12.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标志着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第二次结合”的文献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大了。”这表明当时 A.“左倾”错误思想亟待消除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 C.真理标准问题形成普遍共识 D.媒体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倾向 ‎14.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15.“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这个时代的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材料中的“这个时代”‎ A.推翻了基督教会神权统治 B.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 C.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D.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 ‎16.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 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17.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生动局面。“苏格兰特色”显示出英国的启蒙运动 ‎ A.注重知识普及 B.热衷政治革命 ‎ C.缺乏理性思考 D.追求人性解放 ‎18.2016年6月16日凌晨,LIGO合作组宣布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沸腾。按照专家的解释,引力波就是“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科学理论中与之有关的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19.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 。其重要原因在于该书 A.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  B.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C.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 D.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 ‎20.《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公共马车③火车车厢④计算机系统的总线。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2分。‎ ‎21.(12分)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冶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张。 (3 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 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3 分)‎ ‎22.(12分)近代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 ‎,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6分)‎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23.(12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4分)‎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2分)‎ ‎24.(12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国王控制着全部国家权力,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黑暗,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糜烂……这一切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第三等级同封建制度的尖锐对立。……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请回答:‎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和16世纪德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5分)‎ ‎25.(12分)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和影响等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梁录》‎ 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1905年爱因斯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物质波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材料三 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四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人类对时空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2分)‎ ‎(3)据材料三概括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4分)‎ ‎ (4)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2分)‎ 出卷人:朱伟华 审卷人:王建平 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题,每天3分,共60分)‎ ‎1-5:BDCBC 6-10:DCCDC 11-15:CDABB 16-20:DABAC 二、文字题(5题,60分)‎ ‎21:(12分)‎ ‎(1)根本:孝悌。(1分)‎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1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2分)‎ ‎(4) 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3分)‎ ‎22:(12分)‎ ‎(1)态度: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1分)‎ 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1分)‎ 原因:材料一: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2分)‎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2分)‎ ‎(2)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 不能全盘肯定。(2分)‎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2分)‎ ‎(3)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 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2‎ 分,任一点得1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2分)‎ ‎(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2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 ‎(2)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分);实践: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2分)‎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 理即可得分。)‎ ‎24:(12分)‎ ‎(1)文艺复兴,(1分)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分)‎ 宗教改革,(1分)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1分)‎ ‎(2)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 学的进步(或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3分)‎ ‎(3)对待宗教问题: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 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3分)‎ ‎ 作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2分)‎ ‎25:(12分)‎ ‎(1)史实: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2分)‎ 影响: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以及殖民扩张创造条件;(1分)‎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1分)‎ ‎(2)表现:一方面打破狭隘经验的时空观(否定绝对时空观);(1分)另一方面也标志着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1分)‎ ‎(3)演变:经历了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的演变。(2分)‎ 演变影响:沉重打击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2分,仼答一点得1分, 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 ‎ (4)积极作用:增进了人们的交往;更加便利地、广泛地获取知识;激发人们自主平等和独 立创新意识。(2分,仼答一点得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