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宾县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一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0分,共70分)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 A. 宗教信仰B. 财产制度C. 血缘关系D. 地域联系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 太尉B. 御史大夫C. 刺史D. 监察御史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4.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B. 减轻地方财政开支C. 减轻地方军费开支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5.“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 民族性格B. 经济条件C. 政体形式D. 地理环境 6.“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 独立自治B. 小国寡民C. 封闭保守D. 彼此隔绝 7.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为后世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尊称为“法律圣经”的古代法律文献是( ) A. 中国《法经》B. 古罗马《民法大全》C. 英国《权利法案》D. 美国1787年宪法 8.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逐渐取得了更多的席位。他们采取的方式是 A. 议会改革B. 暴力革命C. 政变D. 控制国王 9.美国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创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 A. 总统制B. 联邦制C. 君主立宪制D. 民主共和制 10.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 A. 选民B. 国会C. 联邦法院D. 内阁 11.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 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C.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12.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B.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D. 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13.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影响是( ) A. 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日益半封建化 C. 思想界出现了“西方学习”的热潮D. 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14.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强盗们(在圆明园)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为此,大清国士大夫( ) A. 开始投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开展了洋务运动 C. 支持义和团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 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的高潮 15.下列近代文献中,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是( ) A. A B. B C. C D. D 16.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 A. 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 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 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7.2012年3月11日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纪念日,南京各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这一里程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 C. 它建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治体制D.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1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征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其中“空想到科学”指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B. 巴黎公社建立C. 中国共产党诞生D. 十月革命 19.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 ) A.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B. 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 C. 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 维护国共合作 20.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政权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 日本侵华,危机加深 C. 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 打通通往苏联的道路 21.今年83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 22.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待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B. 北平谈判C. 政协会议D. 重庆谈判 23.“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 A. 香港问题B. 台湾问题C. 澳门问题D. 国际问题 24.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由此得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 恢复欧洲经济B.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C. 实施杜鲁门主义D. 稳定世界经济 25.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使西欧经济走向繁荣B.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C.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 消除西欧国家的矛盾使政治走向稳定 26.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 雅尔塔会议B. 日内瓦会议C. 万隆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7.“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 A. 坚持独立自主B. 实行睦邻友好政策C. 反对霸权主义D. 推行不结盟政策 28.“东欧各国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最终剧变。”东欧剧变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教训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 要实行改革开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警惕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D.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9.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井田制的瓦解B. 水利工程的兴建C. 赋税制的改革D. 铁犁牛耕的运用 30.“它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为川西平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它”是指( ) A. 郑国渠B. 井渠C. 都江堰D. 灵渠 31.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 A. “公田”转化为私田B. 土地兼并C. 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D. 政府的“均田” 32.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 A. 村社式经营B. 田庄式经营C. 自耕农式经营D. 租佃式经营 33.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 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官商合办手工业 34.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子”广泛使用B. 坊市界限严格C. 商业发展繁荣D. 商帮活动频繁 35.某班同学就重农抑商政策展开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重农抑商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B. 抑商就是禁止政府官员从事商业活动 C. 重农抑商在很长时期内适应社会发展D. 重农的目的是维护其政权的经济基础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15.0分,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1)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经济形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种经济形态有何突出特点? (3)如何看待这种经济形态的利与弊? 37.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宗,尊祖庙也”体现的是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亲情关系,而不是宗教信仰、财产制度和地域联系。 2.【答案】B 【解析】A、B两项出现于秦朝,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C出现于西汉;D出现于隋朝。故答案选B。 3.【答案】C 【解析】 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独立施政”说法错误;B项说法矛盾;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故D项不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5.【答案】D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要点“大海”“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设问希腊城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希腊城邦的特点。从材料中“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小国寡民的特点,因此选B;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D两项不符合史实。 7.【答案】B 【解析】A项《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C、D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性质法律的典型代表,不是古代法律文献,所以B正确。 8.【答案】A 【解析】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进行的积极斗争,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通过,扩大了选民的范围和降低了选民的财产限制。所以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更多的席位主要是通过议会改革的方式,故选A项。B、C、D叙述不正确。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国会,故正确答案选B ;A、C、D三项均不正确。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故答案选B。 12.【答案】A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最能体现这一观点。故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13.【答案】B 【解析】紧扣题中限制语“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题眼是“最根本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A、B、C、D四项所述都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但从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看,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影响是经济领域中的。所以答案选B。 14.【答案】B 【解析】时间是1860年火烧圆明园之后,且推动者是士大夫,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A、D都是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排除;C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 15.【答案】D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故A错误;《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特征,但是作者属于地主阶级开明分子,主要限于学习西方技术,B、C错误;《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因此选D。 16.【答案】D 【解析】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D。 17.【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建立的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同时实行了内阁制,以限制和约束总统的权力,故C说法不正确,故选C。 18.【答案】A 【解析】“由空想到科学”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理论到实践”是指巴黎公社的建立;“由理想到现实”是指十月革命的胜利。 1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因此,此题答案选A。 2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政权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所以A正确。 21.【答案】C 【解析】杨老先生今年83岁,那么他应该出生于1933年,据此可排除A、B两项;据材料中“如今国仇还未报”,可知当时民族矛盾尚未解决,由此可排除D项,因为解放战争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所以应选C项。 22.【答案】D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是重庆,可排除A、B两项。“倭寇投降”即指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件大事为重庆谈判。 23.【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由于其创造性与智慧性,比较成功的最先用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故排除A、C两项;D项“国际问题”,明显属于无关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24.【答案】B 【解析】“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可见A是直接目的,“自由制度”即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因此B是根本目的。C、D题干不能体现,故正确答案是B。 25.【答案】D 【解析】欧共体的产生和发展,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西欧各国要求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缓解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这些矛盾。所以答案选D。 26.【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它反映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这与1955年召开的亚非万隆会议相关,故本题选C。A、B、D与此不符。 27.【答案】D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推行不结盟政策。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28.【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照搬苏联模式而导致剧变”这一信息可知A项最符合题意。 29.【答案】D 【解析】春秋后期出现的牛耕在战国时期实现了与铁犁的结合,生产工具方面的改进是促成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故D项正确。 30.【答案】C 【解析】都江堰的修建,使川西的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故选C。A在关中地区,B井渠,又名“坎儿井”,分布在西北地区,D在岭南地区,均与题干地点不符,故排除。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D 【解析】由材料的关键信息“佃之”“所得各居其半”可以判断,该经营方式是租佃式经营。 33.【答案】A 【解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官营手工业,故选A。 3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扬州在唐代“雄富冠天下”可知其商业发展繁荣,故C项正确;“交子”是在宋代出现的,商帮是在清代出现的,故排除A、D两项;坊市界限严格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 35.【答案】B 【解析】抑商是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是禁止政府官员从事商业活动。 36.【答案】(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3)利:①较稳定,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弊:①比较脆弱,具有封闭性、脆弱性,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苛捐杂税。②自给自足,较少进行商品交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和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以答出。第(2)问小农经济的特点属于记忆内容。第(3)问从利弊两个方面去思考。 37.【答案】(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 (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 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 (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君权不断强化。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丞相制度设立于秦朝。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得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是三省六部制。其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根据材料三“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可知宋代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根据材料四“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可以得出明朝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4)材料反映出丞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废除的过程,从中可以概括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中央行政机构;相权不断削弱乃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