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6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6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学案

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至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 政治 ‎(1)总体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 ‎(2)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大一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削弱宰相权力,进一步加强皇权 ‎(3)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经济 ‎(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 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5)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 文化 ‎(1)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 ‎(2)科技领先世界,科技发展出现高峰 ‎(3)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可知,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其文化繁荣的背后,是经济的繁荣与政策的调整。‎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客观、多角度地认识宋元时期。‎ ‎3.从宋代理学思想中体会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士人精神,在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中体会爱国情怀。‎ ‎4.宋词、元曲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时期,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许多科技发明。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6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  宋元时期的政治 ‎(1)宋元君主专制的加强;(2)宋元中央集权的加强;(3)王安石变法(△选修1)‎ 考点 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 ‎(1)宋代设①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② 枢密使 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2.元代 ‎(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a.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b.行政:由中央派③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 c.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a.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教材补遗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作战时无力抵抗;在军事上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2.元朝:行省制度 ‎(1)目的:对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 ‎(2)内容 a.元代设立④ 行中书省 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⑤ 腹里 ”,⑥ 宣政院 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b.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影响 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分化事权,使机构相互牵制;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实行监察制度;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权力或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等。‎ 三、王安石变法(△选修1)‎ ‎1.历史背景: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1)阶级矛盾尖锐 北宋初年,政府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宋朝建立后,为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首先,其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了“积弱”局面。其次,由于机构重叠、官职冗滥、军队数量激增,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三冗”导致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 ‎(3)庆历新政 ‎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发生在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夭折了。‎ ‎2.主要内容 ‎(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相应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就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6)均输法:要求转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人要互相监督、检举 ‎(2)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 ‎(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 ‎(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 ‎(3)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  3.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2)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的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4.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 ‎(2)积弱局面的改善: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善。‎ ‎5.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 ‎(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到根本的解决,因而无法真正解决严重的危机。‎ ‎(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探究点一 宋代加强皇权的措施 ‎◆史料实证 ‎ ‎  史料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①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②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③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史料解释 该史料出自史学典籍,①②③反映了宋代削弱相权的措施。‎ ‎◆史料运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 提示 以增加“宰相”人数的办法削弱相权。‎ ‎◆史论归纳 唐朝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异同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1)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2)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不同点 ‎(1)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2)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探究点二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演化 ‎◆史料实证 ‎ ‎  史料1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①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 ‎  史料2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  史料3 《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②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史料解释 ‎(1)史料1主要介绍了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中①是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了汉初分封的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史料2中的文字信息“路”“通判”说明北宋王朝对地方行政进一步细化。综合表明,宋朝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等,直属中央控制,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 ‎(3)史料3引自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其中②反映出行省具有地方上的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与都省为表里”表明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元朝通过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分析封建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 提示 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2)元代行省制的创立,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完善的标志。综合以上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认识。‎ 提示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但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史论归纳 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2.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  核心素养 ‎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理解行省制是为了适应元代辽阔的疆域而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对当今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行省制度的学习,增强家国情怀。‎ ‎1.(2019辽宁葫芦岛协作体模拟)有学者认为,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 B.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C.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1.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对宋代中央集权的评价。材料中“内重外轻……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导致亡国的危险”说明过分剥夺地方权力会导致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进而出现亡国危险。显然材料的意思是适当给地方权力,故B正确。材料论述的现象符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故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故C错误;D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9河北保定模拟)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2.答案 D 材料中“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皇权受到了决策程序的制约,所以本题选择D项。‎ ‎3.(2020河南新乡高三联考)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并商议与政务相关的各类文书,然后向皇帝请示处置意见。就此,宰相吕蒙说:“今陛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圣旨。”这反映了宋代(  )‎ ‎                     ‎ A.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 B.宰相职权形同虚设 C.决策机制日益完善 ‎ 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 ‎3.答案 D 由材料可知,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文书,并可参与对文书的商议,然后从皇帝处领旨,这体现了在处理朝政上宰相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故选D项。‎ 记知识结构 背史论术语 ‎(1)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派文官出任州郡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3)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选择题 ‎                     ‎ ‎1.(2017课标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1.答案 B 本题以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辨析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这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呈现方式,A项错误;有的历史叙述也可以客观准确地再现历史事实,C项错误;历史事实的确认需要经过多种手段的验证,如古迹考证、史书辨伪等,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可能条件,D项错误。‎ ‎2.(2019山东青岛模拟)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据此可推知宋代(  )‎ A.政治源于立国传统 B.官员均是文臣出身 C.地方基本没有自主权 D.冗官源于文官制度 ‎2.答案 A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国策为重文轻武,材料“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符合重文轻武主旨,故A项正确;材料中“大率”为大多数之意,与B项中“均是”相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宋代官员大多是文臣,与地方有无自主权无关,故C项错误;“冗官源于文官制度”的结论错误,宋代冗官根源应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3.(2018课标Ⅲ)‎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3.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减少,出自无官职记录家庭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说明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高级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明显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许多寒门子弟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担任高官的,因此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 ‎4.(2019江西南昌模拟)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由此可知(  )‎ A.当时君臣矛盾激烈 B.皇权专制加强 C.皇权受到制度制约 D.理学影响深远 ‎4.答案 C “谏诤者仍相继不断”“自古未有……自为聪明者也”反映了皇帝权力受到制度约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皇帝避开宰相为首的中央机构自行发布命令,并非强调君臣矛盾,故A项错误;“谏诤者仍相继不断”反映了皇权受到约束,故B项错误;材料与理学讲求气节等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5.(2019河北保定模拟)“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实亡,无补于事。降至疏属,宗正有籍,玉牒有名,宗学有教,郊祀、明堂,遇国庆典,皆有禄秩。”从中可以得出(  )‎ A.宋朝的宗室地位急剧下降 B.宋朝宗室实力强大,威胁中央 C.宋朝宗室有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 D.宋朝皇帝注意扶植同姓以巩固统治 ‎5.答案 C 由材料中“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郊祀、明堂,遇国庆典,皆有禄秩”可知,宋朝的宗室仍然享有较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故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名存实亡,无补于事”等可知宋朝宗室无法对中央构成威胁,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D项,排除。‎ ‎6.(2019课标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6.答案 A 本题考查宋代募兵制,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念。‎ 材料“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反映军队规模庞大,庞大的军队开支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政策,军队战斗力较弱,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队兵员数量多,与弱化对地方控制、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无关,C、D两项错误。‎ ‎7.(2020黑龙江哈尔滨高三调研)抄劄(通“札”)制度是宋代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有别于税账、丁账等不计妇女的做法,抄劄的对象包含男女老幼,并按家业分等。赈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庭不仅“不系赈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材料体现了宋代(  )‎ A.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 B.扩大丁税的征收范围 C.固化儒家伦理的尊卑等级 D.建立健全的户籍制度 ‎7.答案 A 本题考查宋代的执政理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抄劄制度为国家和各级官府救助民众提供了依据,带有一定的“养民”色彩,其使无助的生产者在灾害发生时获得国家的特别赈济,既是切实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人道主义善政,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社会延续和再生产对劳动力的基本需要,所以这体现了宋代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故选A项。‎ ‎8.(2019河南安阳调研)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加强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设置多相,皇权遭到削弱 ‎8.答案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太宗时三分相权,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故A项正确。相权分割加强的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宋代的冗官现象造成了行政效能的降低而非提升,故C项错误;设置多相,完整的相权被分割,有利于皇权的加强而非削弱,故D项错误。‎ ‎9.(2017北京文综)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9.答案 D 本题考查宋代的集权措施。转运使和知府都属于地方官员,排除A、C两项;兵部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兵部员外郎属于六部官员,是宰相的下属,由此排除B项。宋代为了加强皇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因此,宋代的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选D项。‎ ‎10.(2018天津文综)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0.答案 A 元朝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央负责,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权力,而非缺乏实际权力,A项正确,B项错误;地方官吏由中央负责选用,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行省权力没有集中专断,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错误。‎ ‎11.(2020河北唐山高三联考)《元史》记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世祖的“大新制作”主要表现为(  )‎ A.设置刺史 B.设置通判 C.设行省以统郡县、镇边鄙 D.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11.答案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是元朝设立的政治制度,故选C项。‎ ‎12.(2019新疆乌鲁木齐适测一)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  )‎ A.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 B.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 C.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 D.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 ‎12.答案 A 由材料“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可知中书省成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最高统治者通过控制中书省以加强集权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集权政治的加强而非君臣关系的和谐,排除B项;中书省的设立意在加强集权而非精简机构,排除C项;“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易导致丞相权力过大,从而不利于中央机构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福建三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祖宗以来,军国大事,三省议定,面奏获旨。差除(人事任命)即以熟状(宰相意见书)进入,获可,始下中书造命,门下审读。有未当者,在中书则舍人封驳之,在门下则给事封驳之,始过尚书奉行。有未当者,侍从论思之,台谏劾举之。此所以立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端拱于上而天下自治,用此道也。‎ ‎——〔南宋〕陈亮《中兴论》‎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世祖即位,登用老成(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地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到元政治制度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8分)‎ ‎13.答案 (1)中枢权力(君之大臣)分工明确,各有职掌;行政体系与监察体系(台谏机构)并立;对前朝制度予以适当修改、发展。‎ ‎(2)设置行省掌管地方军国政事,权力极大;地方行政层级复杂(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蒙古人掌握地方行政实权,汉人辅佐;注重吸收中原王朝的治国理政经验。‎ ‎(3)趋势:以宰相为首的中枢行政权力不断增强(相权的扩大);地方行政权力的加强。‎ 成因:借鉴宋代教训,宋代分化事权,行政效率低下;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蒙古族传统制度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指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钱穆先生也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如何正确评估唐宋社会变革,在现今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材料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唐宋社会变革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14.答案 示例:‎ 观点:唐宋之际的思想变革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完善。‎ 理由:唐朝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佛、道、儒三教并行的局面,儒学的正统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唐朝中后期一些儒学家发起儒学复兴运动。到了宋代,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儒学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从而创立了理学。南宋的朱熹进一步完善了理学。理学使儒学进一步走向思辨化、哲学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熹的理学思想,在元、明、清三代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 综上所述,唐宋之际的思想变革催生了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完善。‎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主要表现了唐宋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对唐宋社会大变革的评价和认识,如,唐宋之际的思想变革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完善、唐宋社会变革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等;然后结合唐宋之际思想变革的史实、唐宋社会进步的表现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提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