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升)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升)学案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3)俄国十月革命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重点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标志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突出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与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着重考查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1、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巴黎公社的内涵 ‎2、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趋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3、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科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 ‎4、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认识 ‎ ‎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共产党宣言》‎ ‎01.(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 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 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 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此漫画的时间为19世纪末期,可以判断出A项错误。第一国际的领导人不是马克思,而且1864年第一国际就已经解体;马克思主义指引无产阶级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从漫画内容并不能看出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所以C项错误;根据“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并且工人阶级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所以可以得出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的结论,所以D项正确。‎ ‎02.(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0)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 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② 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答案】①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②传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解析】‎ ‎【考点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名师点睛】本题不难,关键是这块知识点这样考查的方式比较少见,同时知识点相对考查较少,因此,学生在这题的时候可能会遗漏要点。同时,本题是契合时事政治热点,启示我们复习过程中适当结合时事政治热点来着重复习。‎ 考点二:巴黎公社 ‎(2016、2017年高考未涉及)‎ ‎0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马克思:“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完全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 B. 国家政权性质具有不明确性 C. 是各阶级阶层的联合政权 D. 政治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0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规定:“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以便组织生产。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按资产量确定补偿数额”。这项措施 A. 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 B. 没收了部分私人资本 C.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 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 ‎【答案】A ‎【解析】材料“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不符,故B项错误;没收逃亡资本家资本或已停业资本只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途径之一,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是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而不是维护资本家利益,故D项错误。‎ 考点三:俄国十月革命 ‎0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十月革命•《四月提纲》‎ ‎【名师点睛】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02.(2017届山东省枣庄实验中学高三历史4月份阶段性自测题)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队要给士兵放假,以便组织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 A. 体现了和平过渡的设想 B. 主张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C. 实践《和平法令》的精神 D. 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 ‎【答案】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选举是常见的政党政治的特点,即以选举的方式在议会中占据一定的席位来参与政权,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 ‎【归纳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 ‎2、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3、思想条件: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作运动经验,广泛吸收人类的优秀思想成果。‎ ‎(二)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内容:《共产党宣言》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 ‎(1)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指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3)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4)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5)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 ‎(三)意义:‎ ‎1、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2、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 ‎3、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 ‎1、在俄国:列宁主义 ‎2、在中国: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一)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鲁士侵略(1870年普法战争中国战败)。‎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3)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2、性质: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3、措施:‎ ‎(1)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织;‎ ‎(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3)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所有的公职人员;‎ ‎(4)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5)通过改革法令: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施义务教育等。‎ ‎4、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主观原因:巴黎公社力量弱小、寡不敌众;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客观原因: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5、历史意义:‎ ‎(1)为后世提供了经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方法技巧】‎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1、经济: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2、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显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理论:‎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的理论成果 ‎(3)英法空想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其理论不成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有关,体现社会主义决定社会意识 ‎①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引发社会不公,贫富分化加剧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A圣西门:法---实行事业制度;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B傅立叶:法---建立合作组织“法郎吉”‎ C欧文:英——社会主义的试验者;建立合作组织“新和谐公社”‎ ‎③相同点:‎ A都认识到社会灾难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B都主张公有制(进步性)‎ C都不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改变而主张资本家的良心发现(空想性)‎ ‎④评价:‎ A是人类实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表现人类正义的坚定信念,值得肯定 B还处于空想的范畴,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4、马恩个人的努力:‎ ‎(1)理论:批判地集成人类思想家进步理论 ‎(2)实践:马恩积极投身工人运动 ‎(二)关注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1)爆发的偶然性 ‎①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面临民族危机。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签订投降条约,对内镇压人民,从而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军队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引发了革命,由此说明巴黎公社是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 ‎①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 ‎②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2、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仅是一场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3、注意: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标志:《共产党宣言》。‎ 两位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三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四)巴黎公社归纳为“三个二”‎ 两大背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两大措施: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 两大意义:首创精神和光辉典范 ‎(四)易混易错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错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错误。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只是一个地方政权。‎ ‎【典题探究】‎ ‎01. 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革命发展,导致三大潮流出现,而“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故A项正确;材料中“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是指客观效果,不等于社会主义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概念混淆,故B项错误;是工业革命而非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催生与材料中“促进了”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表明社会主义兴起,历史的发展不再完全由资产阶级决定,故D项错误。‎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2.法国元老院为表彰拿破仑的功绩,宣布用法国军队在历次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为原料,熔化后铸成凯旋柱,耸立在旺多姆广场上。1871年,巴黎公社作出决议拆毁凯旋柱。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向往和平反对争霸战争       B.与资产阶级政权针锋相对 C.反对政府宣扬个人崇拜       D.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影响 ‎【答案】A ‎【考点】巴黎公社 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归纳总结】‎ ‎(一)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 ‎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5、二月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 ‎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衩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长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3、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4、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五)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方法技巧】‎ ‎(一)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恶果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利用二月革命后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 ‎(4)俄国反动军队后方力量薄弱 ‎2、主观原因:‎ ‎(1)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2)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困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3)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4)革命有成熟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杰出的领袖领导 ‎(5)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归纳为“一、二、三”‎ 一条道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 两大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三)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社会的三大变化 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策略:和平夺权转向武装起义。‎ 国家性质: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四)易混易错 ‎(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相同。‎ 错误。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而不是以暴力方式取得政权。‎ 正确。《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但七月流血事件表明,俄国和平夺权的方式走不通,俄国最终走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的道路。‎ ‎(3)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而不是巴黎公社。‎ 正确。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建立的政权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权。而十月革命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以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各国也纷纷效仿。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六)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理论角度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革命道路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七)多种史观认识十月革命 文明史观 政治文明方面制度创新: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 现代史观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史观 ‎《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给劳动者使用 革命史观 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八)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斗争目标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斗争结果 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九)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2)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两次革命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革命。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 ‎(2)两次革命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两次革命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4)在两次革命中,列宁和毛泽东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两次革命的成功都对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极大的鼓舞。‎ ‎2.不同点 ‎(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它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因此这一革命的性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中国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吸取了十月革命的经验,它的胜利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十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的巴黎公社 ‎(4)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标志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社会主义由一国变为多国:二战后亚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6)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 ‎【典题探究】‎ ‎01.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希望列宁的归来”“临时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题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到国内发表《四月提纲》。材料“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说明列宁同莫洛托夫一样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持反对态度,故A项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故B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要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点是列宁支持莫洛托夫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实际就是推翻临时政府,故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02.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措施(  )‎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答案】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0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号召:“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同时代的迪斯雷利在《西比尔》中提出吁请:“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上述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符合当时英国的国情             B.表达了统治集团的忧患 C.强调渐进改良的方式             D.蕴含了人文精神的理念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向宫殿开战”“给宫廷以和平”矛盾,共同之处不可能都符合当时英国的国情,故A项错误;“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号召”不代表统治集团,故B项错误;恩格斯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与“渐进改良”不符,故C项错误;“给茅屋以面包”表明迪斯雷利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穷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而恩格斯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都蕴含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2.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恩格斯认为民主选举比暴力斗争的方式与资产阶级斗争更有效,而非放弃暴力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恩格斯的认识不能代表各国工人政党的认识,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得出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斗争方式和平化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对权力获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故D项正确。‎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3.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4.“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  )‎ 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         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 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 ‎【答案】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05.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  )‎ A.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 B.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苏维埃全体会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说明他们对民主革命的前途认识不明确,故B项正确;无产阶级政党是布尔什维克党,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材料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06.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答案】A ‎【解析】十月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阶段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的特点,与材料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表明,重点是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故B项错误;虽然说“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但也不是“可随时转为”,故C项错误;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但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二月革命”没有涉及列宁高超的领导,故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07.列宁的《四月提纲》最初被彼得堡委员会以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否决。但是,列宁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频繁地向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宣传和解释,并在不同的组织层面上进行辩论,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这表明(  )‎ A.俄国不具备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 B.列宁的革命主张在党内并没有获得支持 C.俄国从此后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列宁的执着精神有利于十月革命的爆发 ‎【答案】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