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历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凸显贵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信息,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乐制度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官和侍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在魏晋时期。 3.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 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 B. 门阀世族政治强化 C. 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 D. 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说明华夏历史把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都视为华夏帝王,可知魏晋时期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门阀世族政治,排除B;材料信息与君权神授理论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认同感增强,而非夷夏观念日益固化,D错误。 4.与前代相比,唐代均田制下一般女性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永业的桑田),原本可以计口授田的奴婢、牛也部分被排除在外。由此可知唐代 A. 女性进行移居相对自由 B. 土地公有制度遭到极大破坏 C. 世家大族势力得到强化 D. 长期和平促使人地矛盾显现 【答案】D 【解析】 均田制是从北魏到唐朝实行的一种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唐代的均田制与前代相比,女性、奴婢和牛都不再享受授田,说明了土地不够使用,针对当时的现状就是战争的减少,人口增多导致人地矛盾出现,故答案为D。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代女性主要靠依附男性生活,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B的内容,排除。世家大族势力在唐朝已经遭到严重的削弱,C错误。 5.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据此材料反映了 A. 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 B. 儒家批判佛道思想的文明交融 C. 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 D. 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张载主张学习要以天下为己任,王夫之认可张载的观点,说明儒学家自身有一种文化自觉,故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社会道德环境恶劣的结论,A选项排除。材料不体现批判佛道思想,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性,C选项排除。 6.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D.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可知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改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并不狭窄,而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选项错误,中国家庭手工业产量的提高依靠的是人力和时间的增加,其生产效率低于西方机器生产;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廉价劳动力对生产方式变革的阻碍,并未涉及科学技术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A. 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 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 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可知,上海的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逐渐超过广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近代外贸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向上海,故A正确。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是指经济形态的变化,如近代企业的出现,故B错误。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过于笼统,开放的表现不仅仅限于对外贸易,故C排除。材料无法说明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故D排除。 8.有历史学家谈到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时指出:“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比1840年具有更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四个关键词能体现这一“标界意义”的是 A. “民族主义” B. “近代工业” C. “君主立宪” D. “国民外交” 【答案】B 【解析】 “近代工业”指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故B正确;“民族主义”指辛亥革命,时间是1911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1898年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国民外交”指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比1840年具有更明显的标界意义”,联系所学洋务运动的史实和意义分析解答。 9.(庚子年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次当限制中国乏军备,散其营伍,毁其制造各厂。……须俟太后归政,罪魁重惩,方与退兵议和,万不可先退兵也。”该意图是 A. 分而治之 B. 以华制华 C. 灭亡中国 D. 瓜分中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极力建议列强废黜慈禧太后, 扶植光绪皇帝上台,重组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丁韪良“以华制华”的意图,组建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并非是扶植多个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的意图,并未体现其灭亡中国的意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间接统治中国,“以华制华”的题意,并非推翻清政府,瓜分中国。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D.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对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的过程来看:“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这与实际的历史情况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袁世凯对革命的重要性,不是革命党人的贡献,所以排除B选项。从材料的时间以及对袁世凯的褒扬来看,主要是为他的专制统治提供支持,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这样的描述没有让人民了解真实的史实,所以不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11.近代有学者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这种认知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B. 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C. 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D. 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中国知识界反思东、西方文明,要求文化自信,反对全盘西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更理性,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对东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偏差,D项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并不是全盘西化,A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是借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主张,不是盲目否定自我,B项错误;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所以中国激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学,发动了新文化运动,C项与题意不符。 12.下表是1918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关于全国农户占有土地比例的统计。对此表格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类别 户数(户) 百分比 10亩未满 85 42.7 10亩以上 12,611,998 264 30亩以上 7,651,575 16.0 50亩以上 4,625,096 19.7 100亩以上 2,467,648 5.2 合计 47,708,602 100.0 A. 土地私有化的状态下土地兼并不断 B. 土地私有化状态下小农经济占主导 C. 精耕细作仍是近代农业经营的模式 D. 地权的转移与分散加速土地私有化 【答案】B 【解析】 从表格信息看出,1918年占有土地在30亩以下的农户占有69%以上,说明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故B正确;材料表明,100亩以上的户数只有5.2%,说明土地兼并不严重,A错误;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地权的转移与分散加速,排除D。 13.如图是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成为畅销书的是 A. ①⑤ B. ①② C. ③⑤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1921年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时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十月革命后组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图中宣传西方思想文化的书有①②,故选B;③⑤主要是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故排除AC;④则是宣传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不会成为畅销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1年2月”,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 14.如图是中国近代发生于华北地区的一次著名战役的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 百团大战,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B. 台儿庄战役,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正面战场作战 C. 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 淮海战役,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华北地区”和图片中的“晋西北”“晋绥”“晋冀豫”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一场战役,从图片可以得知,我军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铁路,由此可知,该战役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故A正确;台儿庄战役与华北地区不符,排除B;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C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D错误。 15.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 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 C. 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 D. 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 【答案】A 【解析】 材料“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体现的是早期文明的统一性;材料“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体现的多样性,故A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16.伯里克利善于在正直和政治技巧之间寻求平衡,为此采取的基本策略有三种:第一,如果估计到公民大会将会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第二,在会议上,随机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求打动雅典人;第三,如有必要,有时还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这从侧面反映出 A. 雅典公民政治素养深厚 B. 公民大会决定城邦要务 C. 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 D. 雅典民主政治遭受重创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如果估计到公民大会将会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在会议上,随机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求打动雅典人”、“如有必要,有时还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等信息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雅典公民的政治素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伯利克里此举是为谋求私利;D选项错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并未遭到重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 “时效取得制度”是罗马法中的一项古老制度。它规定:占有使用他人财产达一定期限后便可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但其占有必须是以非暴力的、非欺瞒的和非临时受让的方式实现。这一规定 A. 淡化了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B. 体现了罗马法对传统的重视 C. 具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色彩 D. 有利于维护贵族的经济利益 【答案】C 【解析】 材料“占有使用他人财产达一定期限后便可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但其占有必须是以非暴力的、非欺瞒的和非临时受让的方式实现”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色彩,故C正确;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A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的信息,排除D。 18.1499年7月10日,当达・伽马船队返抵里斯本时,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跌落一半,经营胡椒贸易的商人纷纷宣告破产,产生了所谓“对胡椒的诅咒”。据此可知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 C. 寻找胡椒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D. 丝绸之路畅通使中国产品远销西欧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使胡椒等传统商品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导致胡椒价格下跌,商人破产,这说明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此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丝绸之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对那些自己不想要自由的人和国家,必须强迫他们接受自由。”卢梭的这一言论 A. 揭示了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 B. 首倡君主立宪的思想学说 C. 存在着背离启蒙价值的风险 D. 促成了人民主权的实现 【答案】C 【解析】 根据“必须强迫他们接受自由”可知,卢梭的这一言论有违背自由的倾向,不符合启蒙运动倡导的自由精神,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进步问题,排除A;卢梭主张民主共和,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人民主权是否实现,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必须强迫他们接受自由”,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分析解答。 20.1716年,辉格党人为长期霸占议会,通过“七年法案”,将每届议会延长到七年。但以后国王经常“扯皮”,干扰它的正常执行。从1784年到1832年,共召开十三届议会,平均每届历时三年零七个月。这表明当时英国 A. 权力之争导致政局不稳 B. 君主立宪制度尚待完善 C. 议会地位仍处王权之下 D. 政党竞争利于王权扩张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国王干扰,七年法案并未贯彻执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之后议会就已经是国家权力中心,因此材料现象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仍有待完善,选项B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出当时政局情况,而且1689年之后权力中心就在议会,排除A、C;材料只反映出辉格党一党作为,无法体现出政党之间的竞争,排除D。 21.机器大工业造成的跳跃式扩展生产的能力,使原料和销售市场成为发展生产的唯一限制。正如德国首相标洛宣称:“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要殖民,而是我们必须殖民,不管我们是否想殖民。”由此可知( ) A. 欧美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殖民扩张成为拓展市场的唯一手段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工业革命驱动欧美不断地拓展市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为满足生产的发展,需要冲破“原料和市场”不足的“限制”,去殖民扩张,D项正确;工业革命后的积累不再是原始积累,A项错误;殖民扩张只是拓展市场的有力手段之一,不是唯一手段,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开拓市场的原因,不是殖民扩张的结果,C项错误。 22.有学者指出:“欧洲人认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一论述意识到 A.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没有真正出现过 B. 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推动了经济文化融合 C. 欧洲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世界各地的资源和财富为欧洲崛起奠基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之所以崛起,源于其对外侵略扩张,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为其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到二战后才被改变;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不是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融合;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不是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选项符合题意。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4.“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达尔文主义” A. 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 B. 最早提出了生物的进化学说 C. 继承了哥白尼反神学精神 D. 指明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性 【答案】D 【解析】 达尔文主义中的生物进化学说,指出人类来源于动物,不仅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也降低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地位。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强调的是降低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而彻底否定上帝造人理论只是达尔文主义影响的结果,排除;B项,生物进化学说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提出,只不过没有涉及人类的进化,排除;C项,反神学精神不能降低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为了防止沿海地区的人民勾结倭寇和荷兰、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明初实行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松弛,明王朝派了郑和下西洋,但目的是“宣布纶音”“耀兵异域”,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带有政治色彩的远航而不是进行商品贸易。西行给友国带去大量的陶瓷、丝绸和茶叶等物品,堪称散财之举。中华民族的大陆地域广阔,丰富的物产、成熟的内部商品循环体系,人们对外经济拓展的需求并不急切。中国人注重伦理秩序和理想人格、气节、情操的文化性格,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平和性。在远航和自由贸易的过程中,中国人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建立一个要塞,没有掠夺一份财富。……面对荷兰殖民者对南中国海的侵犯,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多次打败荷兰,然而明政府亲手剿灭了这支军事武装的民间力量……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年间又开放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地中海地区缺乏发展农业的充分条件,具有充足的海洋资源和贸易资源,在双重因素的合力之下,使得地中海周围的国家开始向海洋发展。在西方,对海外殖民地的占领,最早是由探险家们开始的,但殖民地的主权则是由王室掌控,事实上西方的航海家的愿望与国家的意志是一致的。在西方的文化中,海洋不过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舞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在海洋的冒险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勇敢。 ——摘编自宋海洋《试论海洋对中国的战略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4—17世纪中外海洋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17世纪中外海洋活动特点的成因并说明当时中国这种海洋活动的影响。 【答案】(1)中国:被动性、防御性;海外贸易时开时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远洋航行注重平等精神;国家缺乏海洋主权意识(海权意识服从于专制皇权)。 西方:商业性;侵略性;扩张性;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成因:中国:倭寇与西方殖民者的侵犯;沿海地区部分民众的不法行为;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程朱理学的影响;专制皇权的强化。 西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文主义的出现;王室的支持。 影响:积极:有利于打击海外殖民侵犯,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与和平外交理念;促进中外国家间的友好交往。 消极:加大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正常的经贸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解析】 (1)中国:根据“为了防止沿海地区的人民勾结倭寇和荷兰、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得出被动性、防御性;根据“明初实行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松弛”得出海外贸易时开时禁;根据“这是一次带有政治色彩的远航而不是进行商品贸易”得出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根据“中国人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建立一个要塞,没有掠夺一份财富”得出远洋航行注重平等精神;根据“没有建立一个要塞”得出国家缺乏海洋主权意识(海权意识服从于专制皇权)。 西方:根据“具有充足的海洋资源和贸易资源”得出商业性;根据“对海外殖民地的占领”得出侵略性;根据“地中海周围的国家开始向海洋发展”得出扩张性;根据“在海洋的冒险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勇敢”得出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成因:中国:根据“为了防止沿海地区的人民勾结倭寇和荷兰、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得出倭寇与西方殖民者的侵犯,沿海地区部分民众的不法行为;根据所学,还可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程朱理学的影响、专制皇权的强化等角度分析总结。 西方:根据“地中海地区缺乏发展农业的充分条件,具有充足的海洋资源和贸易资源”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所学,还可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文主义的出现、王室的支持等方面分析总结。 影响:结合所学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回答,积极影响可从维护国家主权、传播中国文化与和平外交理念、促进中外国家间的友好交往分析总结。消极影响可从加大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正常的经贸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17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基于 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等 材料二 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1980-1993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财政承包制”。1994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2006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 ——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共通历史经验。 【答案】(1)主要内容: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适时调整税收种类(继关税和消费税成为主要税源后,又增加了所得税和遗产税等);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如国债制度、央行制度和预算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 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促进现代财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议会政治的发展;促进国家观念的增强;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力增强。 (2)税收从主要向国有部门征收发展到税源多样化,从征收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税;财政支出从建设性财政为主发展到向公共服务性财政倾斜,从以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一体“公平均衡”;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3)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不断探索税源的多样性,处理好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税职能;充分发挥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职能等)。 【解析】 (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可知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依据材料一“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可知是适时调整税收种类;依据材料一“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可知是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可知是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一“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的信息和所学从“制度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力提升”四个层面进行归纳。 (2)趋势:依据材料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新财政管理体制”“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等信息和所学从“税源”“财政支出”“经济市场化”三个层面分析回答。 (3)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以及材料二“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等信息和所学可知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以及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等思考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赵昂欲害死张权,掏出银子来放在桌上,就换来巡捕杨洪“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中,老仆阿寄通过经商获利,重振主母家业,且勤谨自守,获得了乡人的尊重,还获得朝廷旌表,《明史》将其事载入“孝义传”而名垂青史。《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记载:“甲在舟中,看了千金,转忆十娘,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能让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写尽了对公子贪图千两白银的嘲讽。 ——摘编自明代中后期冯梦龙编选的“三言”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上述故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明朝重大历史现象,并评析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析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1:情节: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 历史现象: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评析: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大量流通,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从商的人越来越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反映市民需求的通俗读物小说得到大量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老仆阿寄因忠贞、重义而经商成功,得到朝廷的认可,被列入孝义传,肯定人的正当收益,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出现松动。 示例2:情节: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 历史现象:明朝中后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盛行。 评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新航路开辟,白银大量来自美洲并被用以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明中期,白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币的地位,白银货币化推动商业性行为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取向,富民阶层兴起,社会权威已然出现,社会风气产生很大变化。货币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个人的自由,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孕育出了一种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价值追求,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关系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标准和政治活动样式,导致了社会心理的动荡和各阶层力量对比的改变。 示例3:情节:赵昂换来巡捕杨洪掏出银子“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 历史现象:明朝中后期,官商勾结,政治腐败。 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概括归纳,可以看出材料共呈现三个情节,即“赵昂换来巡捕杨洪掏出银子‘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 百宝箱’”;然后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对三个情节进行解释说明。如“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的这一情节,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联系史实进行评析,可以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来说明。解答本题首先必须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然后对历史现象进行评析,尽量做到准确全面。 28.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答对两点即可) 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解析】 (1)从材料“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基层管理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治理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的自治功能逐渐减弱。出现这样的原因,可以按照政治、经济的思路来回答。 (2)结合材料“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民主革命的推动,清末新政的实施,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点睛:要回答原因类主观题,一般要确定两个方面,一是把握角度(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科技等),二是确立维度(主观、客观或者国际、国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