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知,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结合题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可知,宗教信仰意识淡薄与此无关,排除A;题中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2.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体现了唯心主义的思想。该项言论出自陆九渊,陆九渊是南宋的“心学”代表,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 B项言论出自朱熹,意思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别人就不会诋毁你,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 C 项为李贽的言论,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抨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为荀子的言论,指凡一种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根源。荣耀和屈辱的到来,一定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有对应的关系。该思想体现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 ‎“我憎恨所有的神”说明对于神的反对,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D正确;此时古希腊人没有脱离宗教的束缚,A和B错误;材料是精神生活的反映,C错误。‎ ‎4.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 A. 知识即美德 B. 认识你自己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体现了熊不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哲学思想,故从侧面反映了“知识即美德”的重要性。本题应选A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美德即知识”‎ ‎5.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①③④项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②⑤两项分别属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故由设问要求“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有”即可排除含有第②或第⑤项的BCD三项,故选A。‎ 考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6.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们都 A. 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 B. 对教会丑恶进行鞭挞 C. 系统提出“人的学问”‎ D. 用意大利方言进行写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初期的杰出代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和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歌集》均属于诗歌,也未采用意大利方言创作,故排除A、D两项;彼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故排除C项;但丁在其作品《神曲》中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薄伽丘的《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彼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 ‎7.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 ‎8.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形成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会注意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9.在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主张,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关于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 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 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 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都符合所学知识,正确,因此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内容 影响 ‎10.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 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 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答案】C ‎【解析】‎ AB两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没有否定对上帝的信仰,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排除。题中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理性主义的思想,C项表述正确。D项中的“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题目中信息“他们……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不符,故排除。‎ ‎11.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A. 以民意制约权力 B. 以道德制约权力 C. 以权力制约权力 D. 以权利制约权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而不是集中于常设的委员会;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所以答案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 ‎12.“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 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 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 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 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答案】A ‎【解析】‎ ‎“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所以本题考查的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宗教改革反对教皇的控制,强调“因信称义”;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和自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C选项错在宗教改革中没有崇尚理性;D选项错在“重视法律”这一点上。‎ 点睛:本题的解题方式称之为“题眼法”,也就是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分析本题的题眼。本题问的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而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因此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本题的题眼,抓住这一点问题迎刃而解。‎ ‎13.“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题干强调的是驾驭自然而非自我觉醒,故A项错误。由题干可知这是一项世俗运动而非宗教运动,故B项错误。解读题干可知这场运动主旨是让人相信自己的理性判断,而非纯粹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革命,故C项错误。由题干可知,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且通过努力完善自身,这种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信念来源于启蒙运动,故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内容 ‎【名师点睛】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从批判对象上看,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理性真理是为了解放全人类。‎ ‎14.“……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是应是 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主要是材料中:运用自己的理智,可以看出正是启蒙运动中“独立的思考,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理性成为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内涵 ‎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是宗教改革的主张;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三场运动都批判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内容 ‎16.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说明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①正确;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说明启蒙知识分子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②③正确;“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表述不准确,④错误。答案为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 ‎ ‎【名师点晴】组合型选择题没有固定的提示语,随题意而出。此类选择题题干所要求答的内容往往由多个知识点组合而成,将选择项冠之以数字序号,正确答案至少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组合选项。故该题型有知识含量大的优点,能力考核要求也十分灵活。可以是材料解析、评价判断、异同比较等等。‎ ‎17.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 抨击罗马教廷 B. 推销“赎罪券”‎ C. 反对宗教改革 D. 倡导宗教宽容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中事件发生在宗教改革期间,该木板是通过卑微的基督和高高在上的教皇的对比来达到抨击罗马天主教廷的目的,A正确。材料不涉及“赎罪券”方面的信息,B错误。材料是提倡宗教改革而非反对宗教改革,C错误。材料提倡宗教改革并非倡导宗教宽容,D错误。‎ ‎18.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 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 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 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智者学派主要关注的是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文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个性,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关系。因此A项错误;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在反对基督教神权的基础上,反对整个封建制度,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关系。因此B项错误;君权神授是封建时代的思想,而社会契约论则是反封建的思想,因此两者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选C。罗斯福新政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调整表现的也是对经济的干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社会契约论 ‎19.从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又一次能源革命。这次能源革命的重要科学基础是 A. 牛顿的三大定律 B.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又一次能源革命”是指电力的发明与应用。结合所学可以知道,电力的发明与应用的自然科学基础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故D正确;牛顿的三大定律是17世纪的科学理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量子论和相对论与电力的发明与应用关系不大,故BC错误。‎ ‎20.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苏联 D. 中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1946年,美国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故选A。苏联、德国和中国均晚于美国,排除BCD。‎ ‎21. 目前,高考阅卷采用网上的形式进行。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 A. 印刷术的发明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科技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中关键词“高考阅卷采用网上的形式”这一技术即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这一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与民众生活。‎ ‎22.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推广 B. 相对论的提出 C. 内燃机的出现 D. 发电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 隐含的时间为 1800—1856 年,英国的煤炭消费量大增,联系所学可知,与第一次工业 革命有关,A 项符合题意,正确。B 项与此无关,排除。C项是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排除。‎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内容 ‎23.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 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 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 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漫画的标题《进步与退步》来理解漫画信息,进步指的是书写工具在进步,有毛笔变为钢笔在变为计算机,而退步应该指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现在能写一手毛笔字和钢笔字的人数急剧减少,这说明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特别是书法带来了冲击,故B项正确;书写工具的进步提高了书写质量,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文字的作用并未减弱,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 ‎24.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车司机 ‎②网络作家 ‎③空姐 ‎④汽车维修员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火车司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车出现的时间比飞机早,当然④汽车维修员也就早于 ③空姐,②网络作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最晚的。‎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职业 ‎25.《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 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 珍妮纺纱机 C. 发电机 D. 电子计算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C属于这个时期。A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应选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6.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 日心说 B. 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可以说明该学说对宗教信仰不利,同时该学说对人们思想的触动超过了牛顿学说,由此可知只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才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 ‎27.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28.‎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 《大卫·科波菲尔》‎ B. 《老人与海》‎ C. 《巴黎圣母院》‎ D. 《等待戈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特征。19世纪30年代以后兴起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即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故A正确。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荒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故B错误。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而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故C错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代表,故D项错误。‎ ‎29.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 A. 普朗克 B. 麦克斯韦 C. 玻尔 D. 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麦克斯韦是电磁学领域,属于经典物理学,故排除B选项。玻尔的研究依旧没有脱离经典物理学范畴,故排除C选项。学生易错选A,普朗克创立的是量子假说,与题意不符。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杰出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 ‎30.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 ‎ 由材料的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可推断出该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后,故B项错误;古典主义流行于17世纪,故C项错误;理性主义流行于17、18世纪,故D项错误。‎ 点睛:排除法是历史选择题的万能解题法。本题解题技巧是,首先找准材料的时间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 二、材料解析图:共计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答案】(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2)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每点2分)共同精神:人文主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第一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作答时,要结合 “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一角度,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发生意大利,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德意志地区的原因。‎ ‎(2)第二问需要通读材料,理解主旨,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答案。阿尔贝蒂的话表明了鼓励追求财富的主张;加尔文认为应提倡个人奋斗;启蒙运动中的法国学者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它们共同体现了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的背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请回答:‎ ‎(1)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 ‎(2)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 ‎【答案】(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 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对于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角度分析。‎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与卢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就是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属于比较简单的考题,仅仅考查了记忆,这就要求高考复习中不能忽视基础史实的背诵问题;第二问中西结合,分析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结合甲午战后中国的时代背景不难分析出答案。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时间的背景、原因等的分析,要把中外历史联系起来复习,注意中外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答案】(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方面,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方面,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破坏: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认识: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的信息,再联系智者的思想主张可知怀疑神灵;第二小问,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来归纳,可得出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繁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的信息可归纳出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和时代,可得出文艺复兴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的信息归纳出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依据“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等信息可归纳出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第二小问,实际上就是回答启蒙思想的影响,直接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即可,可从冲击封建专制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等角度来说明即可。‎ ‎(4)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来分析,还可从思想文化的与时俱进和集成性等角度来展开,如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