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一)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一)试题(解析版)

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历史自测试卷(一) ‎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一 一、单选题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 出处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殷周制度论》‎ A. 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 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 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 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三则史料均论证了西周分封制在实行过程中侧重王族子弟,通过这一制度将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选项B正确;选项A在第三则材料中体现,根据孤证不立原则,可以排除A;宗法制有利于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选项C排除;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而且西周时期并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 ‎2.公元前706年,随国大夫季梁与随君论述治国之道:“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神之王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这表明春秋时期 A. 奴隶制几经风波后重新稳定 B. 开始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C. 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之中 D. 天命神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答案】B ‎【解析】‎ 根据“夫民,神之王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可知,春秋时期,治国之道是重视人民的作用,故选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奴隶制几经风波,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发展停滞,排除C;根据“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可知,材料认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周人是用“夏”来称呼以周邦为首的反商联盟,所谓“诸夏”或“诸华”,是各诸侯国以整体的名义,一体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所宣示的自称。这一变化 A. 成为传统华夷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 ‎ B. 助推了“家天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C. 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理文化认同 ‎ D. 为周朝实行宗法分封提供政治前提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华夏”包含的主体随着西周统治的确立和扩展而扩展,因此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里文化认同,故选C项;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华夏”概念的变化并不是周朝实行宗法分封的政治前提,排除D。故选C。‎ ‎4.汉高祖六年诏书:“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绝。且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下列官职与“廷尉”职能一致的是 A. 太尉 B. 刺史 C. 参知政事 D. 司寇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狱之疑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可知汉代的廷尉掌管的司法刑狱。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其职能相近的应该是司寇,司寇也掌管刑狱,故选D项;太尉掌管军事,排除A项;刺史负责地方监察,后来演化为地方长官,排除B项;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力,排除C项。故选D。‎ ‎5.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 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的行省所掌握的权力比较大,如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各种庶政,但是其军事权却为“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所掌管,其财政权也为“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所掌管,并且“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由此可知元代行省的权力大但是并不专,受到节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行省权力虽大但受到节制,“大而不专”,这涉及到军事、财赋等诸多方面,并非仅强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行省权力虽大但并不集中,不能得出其“权柄颇重”的结论;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宋仁宗时,以“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理由,收回了宰相对台谏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宋仁宗此举 A. 使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有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等信息来看,宋仁宗此举有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故答案为C项;监督宰相是监察权的正常行使,不能说明监察权超越行政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排除B项;监察对象的扩大与行政效率没有关系,排除D项。‎ ‎7.公元828年,士子刘蕢在制举对策中说:“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政刑不由乎天子,攻伐必自于诸侯,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这反映了该时期的科举考试 A. 士族占据优势 B. 关注现实问题 C. 引起武将抱怨 D. 削弱藩镇势力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可知,该时期的科举考试比较解决现实问题,故选B。仅从“士子刘蕢”一人,无从得知士族是否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排除A;尽管从内容上看,士子刘蕢的对策会引起武将的抱怨,但材料并未涉及武将对科举考试的态度,排除C ‎;材料仅是士子刘蕢针对藩镇割据问题的评议,无法得知其是否会影响到朝廷政策的实施,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取出材料中的因果关联。‎ ‎8.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费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官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A. 雅典城邦文化高度繁荣 B. 主权在民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政治范围空前扩大 D. 重视培养公民参政素质 ‎【答案】D ‎【解析】‎ 城邦向公民发放观剧紧贴,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这类戏剧题材主题多有关城邦利益,因此城邦鼓励公民观看此类戏剧的目的是塑造城邦公民集体意识和参政素质,选项D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主权在民的内容,排除B;发放观剧津贴和民主政治范围扩大无关,排除C。‎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戏剧主题和城邦政治、公民素养培养之间的联系。‎ ‎9.“随着商业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来的法律不再满足需要……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使用。”材料中“国际法”表述,正确的是 A. 材料中“国际法”是指自然法 B. 该法实用有效并注重国家事务 C. 该法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该法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国际法”、“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使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法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故选D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法应该是万民法,排除A项;万民法注重注重经济和民事纠纷,而非注重国家事务,排除B项;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C项。故选D。‎ ‎10.西塞罗说,他那时的青少年都把《十二铜表法》当作课本来背诵。自《十二铜表法》公布后的近千年,罗马统治者从来都没有以明文废止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十二铜表法》‎ A. 在罗马法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B. 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C. 是一部十分完备和先进的成文法 D. 渗透了西塞罗自然法理念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属于罗马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是罗马立国的基础,而罗马又以法律治国,青少年学习法律当然要注重学习《十二铜表法》,作为基本性的法律,罗马统治者也会注重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与学习《十二铜表法》及不能废止没有关系,错误;C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不能算是一部十分完备和先进的成文法;D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制定于罗马共和国早期,而西塞罗生活于罗马共和国晚期,所以《十二铜表法》没有渗透西塞罗的自然法理念。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美国制宪会议后,联邦党人说道:“制定一种选举和纳税的共同标准会产生极其有益的效果。如果他们的代表份额是受这条规章管理的,他们就会有兴趣多报人口。如果这条规章只决定他们分摊的税额,相反的诱惑就会占优势。”该主张体现 A. 州权主义已占据主流 B. 邦联政府软弱无权 C. 协调南北矛盾的意图 D. 共和理念得以落实 ‎【答案】C ‎【解析】‎ 材料所述为将议会议席和人数的多少相联系,而不是单纯的将人数多少作为收税的标准,这种做法会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并能增加国家税收,同时有利于协调南北双方矛盾,由此可知所述主要针对南方种植园主,故C正确;联邦制下中央权力得到增强,故AB均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共和问题,故D不正确。‎ ‎12.马克思评价某个国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有关该国说法正确的是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政府首脑对宪法负责 C. 具有保皇色彩的共和国 D. 由宪法确立联邦体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描述,该国确立了代议制,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符合德国政治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通过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选项D正确;德国不是责任内阁制,排除A;德国政府首脑是宰相,对皇帝负责,选项B排除;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题干判断出这是德国,结合所学解答即可。‎ ‎13.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读《甲午战争形势简图》,对图中地点发生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处——1894年9月,邓世昌牺牲于此 B. ②处——1895年2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C. ③处——1894年l1月,日军制造大屠杀 D. ④处——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l1月,日军制造大屠杀,地点为③,选项C正确;①为丰岛海战,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排除A;②为黄海海战,此时北洋舰队尚未全军覆没,排除B;《马关条约》签订地在马关,选项D排除。‎ ‎【点睛】准确记忆甲午战争过程即可解答本题 ‎14.1927年初,武汉进入“无工不组会,无会不罢工”的时代。有工会提出工人每年要有两周休假,每年红利分配,结婚发结婚补助等要求。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由此可知 A. 武汉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心 B. 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 C. 工人运动出现“左”的倾向 D. 工会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有工会提出工人每年要有两周休假,每年红利分配,结婚发结婚补助等要求。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可以得出当时的工人运动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说明其存在“左”的倾向,故C正确;材料只是描述了武汉工人运动的情形,不能得出其是工人运动的中心的结论,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被镇压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运动的结果,故D不正确。‎ ‎15.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指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所以组织政治罢工,扩大到总同盟罢工,加紧工人武装的组织与训练,以树立武装暴动的中心力量,是准备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的主要策略。”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战略 B. 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C. 革命道路探索中的曲折 D. 力图巩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中共中央认为应当组织罢工和工人暴动,反对“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经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但是显然受到中共中央的批判,说明革命道路探索较为曲折,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当时党中央的主张,排除;第五次反“围剿”时间是1933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间是193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6.蒋廷黻曾在1931年发文大力称赞妥协性的琦善外交,贬斥林则徐的盲动。1938年,他所著书中虽然批评林则徐,但把林则徐放到比琦善更高的位置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作者史观的改变 B. 国家战略的调整 C. 国际形势的变化 D. 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故蒋廷黻称赞琦善的妥协外交,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积极抗战,因此其对林则徐的评价逐渐改变,可见其变化是出于当时国家战略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史观变化的信息,故A不正确;材料信息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无关,故C 不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否,不能导致材料变化的出现,故D不正确。‎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下列属于“黄河故事”的是 A. 中共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D.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夏天,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黄河故事的组成部分,D项正确;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和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一带,这些都不是黄河流域发生的故事,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8.美国学者罗宾认为:“华沙条约起源于苏联和东欧人对一个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的恐惧。华沙条约产生于莫斯科为阻止西德成为西欧联盟的成员即走上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途径而开展的运动。”在罗宾看来 A. 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恐惧导致了华约的成立 B. 联邦德国的成立成为华约组建的直接诱因 C. 华约成立的最初目的是阻止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D. 北约的成立势必会引发与之对立的集团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对一个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的恐惧……为阻止西德成为西欧联盟的成员即走上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途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德国是此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重新武装德国会让苏联和东欧人产生对军国主义的恐惧,所以在罗宾开来,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恐惧导致了华约的成立,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为阻止西德成为西欧联盟的成员”信息可知,华约组建的直接诱因是北约让联邦德国加入该组织,并非联邦德国的成立;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华约成立的最初目的是阻止西德成为北约的成员,不是阻止西欧的一体化进程;D选项错误,从罗宾的言论中看不出北约成立与华约成立之间存在着的“必然性”。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9.制作大事年表是把握历史脉络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历史时序感的重要手段。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该放在1980年的是 ‎①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②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中共中央发文首次突破“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是在1980年8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是在1981年,中共中央发文首次突破“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是在1980年9月,设立经济特区时间是在1980年,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排除。‎ ‎20.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2001年,中俄两国所订立的条约中有“缔约双方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的表述。比较这两个条约的内容,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俄合作以军事领域为中心 B. 中日两国历史积怨己经化解 C. 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大国关系 D. 当今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孤立政策威胁,为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中国选择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并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而不是以军事领域为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中日两国历史积怨,故B 选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关系是重要的大国关系,但不是“最重要”,故C选项表述错误。‎ ‎21.1959年中印边界爆发冲突,苏联政府在声明中含糊地表示遗憾。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这种转变表明 A. 苏联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 社会主义阵营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苏联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国际局势影响了苏联对华政策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苏联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受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即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故D正确;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一直持续到80年代,故A不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冲击,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息,故C不正确。‎ ‎22.中美建交伊始,正当中美两国人民对双方关系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之际,美国国会却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经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正式生效。美国的这种做法 A. 表明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 表明西方代议制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C. 违反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D. 表明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美国,在中美建交伊始,即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准则,C项正确;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A项错误;《与台湾关系法》生效体现了美国国会与总统亲台反华立场的一致,不是分权制衡,B项错误;当时还处于两极格局之下,单边主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外交目标,D项错误。‎ ‎2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外交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下列有关中国的外交事件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②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③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推动并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在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1991年中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间是2001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选A、C、D排除。‎ ‎24.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批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9年至2021年合作纲要》,这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够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互信,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外交致力于 A. 完善互相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实现边境地区军事政治一体化 D. 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依据材料中“能够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互信”信息可知,当代中国外交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代中国的外交是不结盟的外交;B选项错误,这是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活动,并非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C选项错误,材料中只能看出军事互信,不能体现军事政治一体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从秦汉到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并且非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了当时县制存在的三点弊端:州县官员缺乏充分的施政权力,官员行政效能低下;吏胥把持州县行政,“官治”变为“吏治”;乡村社会散弱,缺乏健康的社会机体。‎ ‎——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 材料二 ‎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时州县行政进行整体性改造,基本思路一是“官治”,即国家派官设治,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以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一是“自治”,即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这些蕴含着近代县制萌芽的措施拉开了中国县制近代化的帷幕。‎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县制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长期存在且保持稳定;县级政府权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历史意义:巩固政治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基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变化:扩充和健全县级国家行政力量,并延伸至乡镇;建立起地方自治系统。‎ ‎ 原因:清末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末新政的推动;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传入。‎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县制的发展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 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历史意义可以联系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基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2)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原因可以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清末内忧外患、新政的推动和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传入等方面来回答。‎ ‎26.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 ‎ ‎ 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并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殊关系:美国主导下的美欧联盟。‎ 根本利益: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因素:冷战爆发(两极对峙)。‎ ‎(2)原因:欧洲一体化,推动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军事实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3)实质:平等关系。‎ 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国际格局);综合国力:领导人个人因素;外交政策调整。‎ ‎【解析】‎ ‎(1)特殊关系:依据材料一中“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信息可概括得出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 根本利益: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美欧的“根本利益”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是两极对峙。‎ ‎(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1986‎ 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经济实力的增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推行、美国在此时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此时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方面说明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出现转化的原因。‎ ‎(3)实质:依据材料三中“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一种新型双边关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是平等关系。‎ 因素:依据材料三中“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结合所学从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综合国力、领导人个人因素、外交政策调整等方面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材料二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今天美国境内有300多个印第安保留地,是政府划拨给印第安原住民集中居住的土地,主要分布于美国的西部和中北部。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但联邦政府和美国国会仍对保留地拥有最高的“父权”(后改称为“托管权”),拥有最高司法和行政权。‎ ‎——摘编自曾向红《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制度现状研究》‎ 材料三 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仅2017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就高达1500亿元(人均4万余元)。‎ ‎——摘编自《西藏日报》2019年4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第安保留地”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三段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答案】(1)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管理;重视民族的平等与融合。‎ ‎(2)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欧人向美洲殖民扩张,将印第安人大量杀害;19世纪以来美国大量占领印第安人土地;20世纪以来美国民权运动不断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繁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3)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或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全国人民的支持。历史意义:继承发展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多元一体民族传统;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民族政策的伟大制度创新,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了成功借鉴。‎ ‎【解析】‎ 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概括得出:军事征服、授予官职、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管理、民族平等等。‎ 第(2)问,“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西进运动、美国民权运动不断发展、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等角度分析。‎ 第(3)问,“原因”,根据材料三信息“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等角度分析。“历史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继承发展民族传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成功借鉴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