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献县五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第1卷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 人寿年丰 B. 祈盼丰收 C. 庄稼收获 D. 祭祀谷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推理的能力,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A项与此没有联系故可以排除;从B、C、D中选择,根据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可以推测出“有年”即“丰收之年”,“大有年”应该是“大获丰收”的意思;而B、D虽与收获有关,但与材料的主题意思还有一定差距,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农业收成 2.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耕织”“做兵”指小农经济,而“无耕”“无救”“无成”等可知是在说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容易破产,故选C项;ABD材料没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2)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3)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4)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和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其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 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A 【解析】 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主要是军事功能,而宋代的镇位于“火烟繁盛”之处,“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这说明经济职能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坊市制度指的是城市布局,材料没有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城镇职能的变化,体现不出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大小变化,故C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终宋一代,边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职能的演变 点睛:本题以唐宋城镇职能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商品经济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①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②从商业活动看:唐代以前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较严,市坊分开,管理严格;唐以后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且晓市、夜市出现,乡村中的草市更加普遍。③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④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⑤从城市的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本题契合唐宋变革的是历史学术热点,建议考生从多角度掌握唐宋变革,这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 5.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的核心反映是( ) A. 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B. 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C. 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D. 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商人没有农民的辛苦却能得到农民种很多土地才能得到的收入,言语中透露出对商人的不满,主张重农抑商,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6.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表明农产品在当时大量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故①正确,排除BC;“积累了巨额财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田置地”说明了当时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②正确,排除C;“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反映了食盐贸易依然控制在政府手中,故③错误;材料反映了一个徽商最初经营农产品、后来经营食盐、发家致富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商业活动 7.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 商品经济繁荣 B. 长途贩运发达 C. 区域经济发展 D. 抑商政策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题型而言属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文字描述的是清代关东地区与上海之间的频繁贸易往来,这既能表明明清以来的长途贩运发达,也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特色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A B C三项均符合材料,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直至清末(甲午战后)统治者才被迫放弃抑商政策,显然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乾隆以后”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8.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中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应该选A。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选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C。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9.《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A. 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B. 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C. 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 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发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己经被打破,夜市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当时商业竟争异常激烈,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 【名师点睛】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夜市发展。与此同时,宋代还出现了四大商业名镇。商业的繁荣由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形成了草市——市镇——城市的市场网络体系,形成了三级市场网络体系。在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且货币流通具有区域特色。最后,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10.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 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选B。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私营商业不会居主导地位,也不会超过农业,故AC不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 11.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 A. 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 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 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 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晋商致富之后转而参与科举考试做官,并大规模的兴建田宅而没有将财富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这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答案选C,AB两项与题意要求无关,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2.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土布质量并不是粗糙故A项不符合史实;英国棉布确实物美价廉,但英国商人不可能因此把它当做“无用的”东西用于包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英国商人包装布的变化,而不是中国生丝是否畅销,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兴起·自然经济的作用 13.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以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刘鸿生在重庆的“大老板”是指 ( ) A. 外国资本 B. 民族资本 C. 官僚资本 D. 商业资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极大地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故选C。AD项均不符合事实。而B项则是作者说的“伙计”。 考点:官僚资本的发展 点评:官僚资本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明显加强的情况下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而做的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借官僚资本兴建大兴国难才,严重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4.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 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 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 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 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时间“1938年1月”和“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项表述正确;题目中未涉及国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故排除B项;C项的表述过于夸大经济部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经济部设立前后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比较,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作用 【名师点睛】国民政府时期统制经济属于教材的冷点,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就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 15.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 发展迅速 B. 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 内部管理不善 D.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民族资本家开办面粉厂,遭到封建官府势力勒索,告官被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封建势力压迫严重,B项正确。官僚资本存在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面粉厂内部管理问题和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压榨,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16.到1942年,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工业资本额占工业资本总额的79.2 %,而轻工业只占2O.8%。在国统区,国民党被迫采取战时紧急政策,虽然缓解了战争对资源需求的压力,但也是一种一切生产服从、服务于单一的军事目的的不均衡发展模式。这一状况说明 A. 抗战时期东北重工业发展迅速 B. 日本侵略导致中国产业结构失衡 C. 国民党战时体制存在明显弊端 D. 中国持久抗战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答案】B 【解析】 从“到1942年,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工业资本额占工业资本总额的79.2 %,而轻工业只占2O.8%”表明沦陷区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在国统区,国民党被迫采取战时紧急政策……但也是一种一切生产服从、服务于单一的军事目的的不均衡发展模式”说明为了应对抗战国统区国民经济比例失衡,所以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抗战时期东北重工业发展迅速”,排除A;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结构问题,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困难”,排除D。 17. 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连续五年的炼钢指标图,出现图中数据最有可能是因为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左”倾错误的影响 D. “改革开放”的成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中国炼钢指标在不切实际地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此时应是大炼钢铁运动,而大炼钢铁运动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造成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炼钢铁运动 18.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给出的时间段是“一五”计划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重工业迅速发展。一五计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工业化,因此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全部拖后,这是时代特点的体现,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说法错误,过度发展重工业是不利于国民经济结构平衡的;C选项说法片面,基本建设包括很多方面,材料仅仅说的是其中一方面;D选项没有抓住材料的主要含义,材料并没有强调城市化的发展。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名师点睛】中国的“一五”计划是仿照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的,两个国家在这一点上也有着相似的举措,也反映出一些共同的问题。重工业都是两个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而过度重视往往会造成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苏联的问题就是农业出现问题,中国就是轻工业出现问题。这两个国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也遇到了相似的阻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解决了问题,而苏联经历赫鲁晓夫、勃日列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也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结果最后苏联解体。 19.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 C. “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D. 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反映人民公社化体制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并未发生转移,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大办工业”指的是大跃进而非人民公社化运动,而本题是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并未反映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公社化 20. 1978年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 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 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1978年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D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排除ABC。所以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1.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B.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 D.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个体企业”出现表明,单一公有制已经被突破,故D项正确。材料中国家政策对城市经济改革仍有束缚,并未摆脱计划经济,排除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都没改变,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2.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 点睛: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理解。解答图表类选择题一般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呈现,较直观地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历史的本质。解答该类试题要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23.《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士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A而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B;D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24.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的状况。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俗,“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是西方婚礼仪式,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说明是由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婚俗变化的特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考查近代中国社会婚俗的变化,同时也考查了服饰变化的特点。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再加上材料中婚礼的场面中的喜字是中国的,钢琴是西洋的,所以布置也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出题者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题目新颖却贴近生活。 25.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说明①正确;中国是引进外国先进科技成果,不能说明②正确;1899年发生在戊戌变法后,先进中国人已经提出学习西方制度,③错误;中国引进外国先进科技成果说明中外交流加强,世界市场的发展,④正确。故选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通讯工具的进步。 26.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 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 B.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 国内网站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网站 D.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说明了网络的巨大力量,AB表述都正确,但是A不如B表述全面;C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 27.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上述材料说明 A. 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 B. 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 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报纸的相关功能。由材料信息“报纸为舆论之机关”“千百志士”,可知,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报纸的舆论宣传功能。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错误;CD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 考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的变化·大众传媒·报纸 28. 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一材料最大的价值是可以用于论 ( )。 A. 电影艺术开始诞生 B. 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C. 国产电影快速发展 D. 我国有声电影诞生 【答案】B 【解析】 电影艺术传入中国前早已诞生,故排除A项,1896年我国电影还未诞生故C、D两项不正确。结合教材可知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29.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 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 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作为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诗中描写的与“车舟”相关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一社会现象。B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0.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亿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196亿人次,这说明( ) A.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 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D. 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1936年到1996年的电视实况转播,观众人数显著增多,这说明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日益便捷,因此选B 考点:近现代科技 点评: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历来是高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高考主要引用新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很少涉及。2012年高考命题,选择题仍是考查的主要题型,可能会增加非选择题,可能与现代中国的科技相联系。两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物理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 第2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论积贮疏》 材料二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 (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到封建社会晚期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 (3)材料三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作用:促进小农经济发展,确保赋役征收,有利于巩固政权,维护政治稳定。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益处:互通有无;促进沿海手工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稳定;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 【解析】 【详解】(1)政策:根据材料“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知,材料体现的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政策可以促进小农经济发展,进而保证国家财政税收,起到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的作用。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晚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益处:根据材料“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可知,海外贸易有利于互通有无;根据材料“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可知,海外贸易可以促进沿海手工业发展,同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可知海外贸易增加了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安定。 (3)政策:根据“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根据材料“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可知,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长远来看,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 ——摘编自黄鲁成《国际贸易》 材料三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呈现出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景观。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摘编自孙燕京主编的《晚清遗影》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男子服饰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牵引动力变化;运输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 (2)影响:降低运输费用;便利国际贸易;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扩大商品行销空间。 (3)中西服饰并行不悖,带有政治色彩; (4)外来先进技术、文化影响,政治变革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图片从新旧交通工具的牵引动力、运输能力、速度以及费用等回答。 (2)依据材料二“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逐条归纳。 (3)依据材料三“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可以得出中西服饰并行不悖,依据材料“代表了个人某些政治倾向”可以归纳出带有政治色彩。 (4)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外来先进技术、文化影响,政治变革等。 【点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特点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习俗并没有完全西化,而是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地域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三 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五大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有权和自主权受到国家法律切实保护”的规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据材料二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的问题? (3)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在改革进程中,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怎样不断深入的?综上分析,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民。 (2)关键是增强企业活力。企业自主权问题;市场的作用问题;分配中平均主义问题。 (3)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价值规律和市场对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性;中共十五大决议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民。 (2)据材料二“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是增强企业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企业自主权问题;市场的作用问题;分配中平均主义问题。 (3)据材料三“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在改革进程中,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价值规律和市场对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性;中共十五大决议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