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11
历史周测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解题。 【详解】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点睛】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予盾; (2)内容:周王、诸候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选C。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西周初期肯定是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的,无所谓“强化”之说,A不符合史实,排除;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在政治上无权废立各国的国君,无权干涉各国内政,在经济上只能收取各诸侯国的职贡,但无权对各国征收税赋,各国税赋均归各国,周天子的财政来自于直接统治和治理的王畿,以及诸侯及四方的纳贡,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B不符合史实,排除;夏商时期的政治也是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是确立,而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所以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把分封制置于三代秦汉这一历史长时段来考查,既要发现它与商代时期政治(如内外服制)的异同,也要发现它是不同于春秋战国秦汉的政治(如郡县制)。 3.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学风气,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A选项排除;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道德水平不一定高,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4.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国家的直接辖区。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一变化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朝廷直辖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渐缓和,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渐缓和,不是激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D选项错误,王国控制区域缩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6.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购藏的战国竹简的简称,原系盗掘出土,具体出土时间和地点无从知晓,司马迁等古人都没见过。《史记》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清华简记录烽火制度在战国秦时期才出现。这说明 A. 清华简弥补战国历史研究的史料空白 B. 清华简是盗掘出土故真实性有待考证 C. 清华简和《史记》互证“烽火戏诸侯” D. 历史叙述者拥有的史料影响历史记录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叙述内容可以看出,清华简和《史记》的记载不相符合,说明历史叙述者拥有的不同史料影响了历史记录的差异,故D项正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代,战国历史研究史料空白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文物的获得手段不能作为其是否可信的主要依据,B项叙述不符合材料主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清华简和《史记》记载不符,不能相互印证,排除C项。 7.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也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C包含B,排除B;材料主旨不在于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排除D。 8.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 一定地方自治色彩 D. 啬夫由中央任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郡县制下的乡里制度中,三老、啬夫等在基层管理方面尤为重要,而三老、啬夫不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因此这种基层管理体现了一定的自治色彩,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郡县制在秦朝就已经在全国推广,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啬夫并不是中央直接任免,其不属于官僚体系,排除。 9.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这些举措 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 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宋时期设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并对地方进行监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这些举措使知州的行政权力受到削弱,排除A项;B项中的“控制”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 10. 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行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设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问”;明英宗时“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这些做法 A. 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B. 消除了吏治腐败 C.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设有仇隙,并宜回避”“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可知,明朝完善了司法制度,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明朝司法制度的发展,而非监察制度,排除A;材料并未反映吏治的腐败的消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明朝司法制度的完善主要是为了规范司法程序,促进司法的公平公正,这与社会秩序稳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司法制度,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 11.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张九龄的这一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 科举制选官存在缺陷 B. 重视对中央官员的选拨 C. 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D. 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的意思是中央在选官时,要求被提拔的官员要有一定的州县工作经历,这从本质上说明了科举制选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因为科举人士往往较为缺乏实际的行政经验,直接起用他们费力不讨好,故选A。材料中强调中央官员候选人一定要有地方工作的经历,是为了使在地方任职的并了解地方实际情况的官员有机会进入中央决策机构,以提高行政的效率和决策的针对性,B项只是这一举措的表面现象,并非本质,排除;张九龄选官注重的是个人才干与工作经验的结合,并未体现出对考试的重视,排除C;唐代以后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但门第的作用并未完全根绝,D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的理解。 12.历史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 B. 强化皇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都体现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体现出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的需要,B正确;材料论述的古代官制改革的理念并不是说明“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A错误;材料中信息显示是理念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不是提高政府的效率,C错误;“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并不是材料中枢机构演变的主要特点,D错误。 13.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情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4.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就是“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中国近代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因此选择D选项。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15.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 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6.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C 【解析】 材料“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 说到中国近代发展海军主要是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度决定了海军的发展程度,故C项正确,排除AB;依据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说明D项错误。 点睛:关键信息是“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从中分析出答案。 17.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18.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排除A;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是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只是说明近代中国逐渐介入世界事务,体现不出是在按照西方模式演变,故排除C项;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近代以来东西方的交流不仅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更在强调是一个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故排除D项,选择B。 【考点定位】史料史观史法·史学观点·文明史观 19.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20.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题干信息“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可知体现了国民党维护一党专政的用意,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1937年8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37年8月”,“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以判断这次会议是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故C项正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时间是1935年;中共七大时间是1945年。排除ABD三项。 22.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答案】B 【解析】 材料“1937年8月”“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反映出抗战防御阶段,中共要变敌后为抗日的主战场的战略,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32年土地革命时期,排除;长征是 1936年10月胜利完成的,故C项错误;D项是1938年春,排除。 点睛:关键时间“1937年8月”,用此分析出答案。 23.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的信息说明国共两党创立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战防御阶段,且“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指正面战场,故B项错误;“武汉失守”反映了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全面抗战开始。 24.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时间 满人 汉人 1840年 7人 8人 1864—1866年 0人 15人 A.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B. 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中汉族巡抚增多的直接原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C项正确;19世纪60年代中外暂时和好,增加汉族巡抚与列强入侵无关, A项错误;增加汉族巡抚虽然可以缓和民族矛盾,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情况下农民起义造成的统治危机,但这都不是直接原因,B、D两项不符合题意。 25.《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表明《资政新篇》 A. 主观上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 带给了太平天国新的生机 C. 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人的与时俱进 D. 开启了太平天国新的使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界碑”、“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可知,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人的与时俱进,选项C正确;《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不能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排除A;《资政新篇》并未实施,排除B;太平天国的使命是反侵略反封建,《资政新篇》并未改变其使命,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新界碑”、“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内涵的掌握。 26.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 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B.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C.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D. 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太平天国符合材料“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的描述,故选A。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BD项错误;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未要求“驱除满族”,故C项错误。 27.《太平天国典制通考》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方面天朝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会很高兴,以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但另一方面又把人家当作天王的藩属,以为是来称臣朝贡的,……洋人对此大为反感,觉得反不如清朝“明事理”了。这说明 A. 太平天国对英国采取了愚弄的策略 B. 太平天国不能驾驭国际外交的规则 C. 太平天国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D. 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没有本质区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但另一方面又把人家当作天王的藩属,以为是来称臣朝贡的”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天朝上国的心态,说明太平天国不能驾驭国际外交的规则,故A项错误,B项正确。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8.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 袁世凯依法担任大皇帝 B. 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 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 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可知,人民希望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袁世凯的出现是人民选举的结果,是形势的需要,B正确;A、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 2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A;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0.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 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B. 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D. 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强调的是清末新政期间对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学生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与学生运动高涨无关,A选项排除;仅从科举制的废除是看不出来对旧式价值观念的改变的,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C选项排除。 31.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 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 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 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 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移风易俗。 结合材料,“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剪去辫发从形式上表明其追求自由与民权,但在科举考试之时却又假装依然留有辫发入场考试,这说明科举考试的规定使得知识分子不得不收敛新思想以求取功名,可见旧的科举制度制约了新观念的传播。其它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清末新政•科举制的废除 【名师点睛】本题以《大公报》的刊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晚清教育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表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剪辫的新国民和留学生,为参加科举考试仍然要戴上假辫子”,这实质上说明科举制度对社会观念转变的迟滞作用。本题契合社会转型和创新意识,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好题。 32.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根据地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根据地开辟出现的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的信息有:陕甘宁根据地、延安。根据所学可知,陕甘宁根据地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在抗日战争后及解放战争前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都是延安,直到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阶段才进行转移。故答案为C项。A项,国民革命期间中共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时期中共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排除;D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共的中央机关已经从延安转移,排除。 【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 33.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A. 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 C. 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抗战爆发以后,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民主选举,当时吸纳了很多的开明地主,绅士和国民党党员,主要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服务,答案为A;从材料中的“也有不少开明地主”,可以看出,没有剥夺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力,B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联合抗日,重点不是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错误;推动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是抗战胜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34.某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配合了国民大革命运动 C. 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转移 D.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抗日反蒋”“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1937年“联蒋抗日”之前且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材料体现了中共实施较为民主的少数民族政策,其目的是拉拢少数民族,方便红军实施战略转移,故C项正确。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是在1937年,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24年,排除。D项,题干口号旨在为战略转移创造条件,而不是为了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排除。 35.“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 俄国城市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C.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D. 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可知1930年中共部分领导者仍然主张城市中心论,但是1928年中共在事实上已经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说明党内在革命道路上仍然存在分歧,A选项符合题意;实践证明城市中心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B选项排除;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一条争取的革命道路,C选项排除;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共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选项排除。 3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倾向 C. 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 D. 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军队走向井冈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C。材料显示共产国际之所以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是为了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即表示其仍坚持城市中心道路,选项A排除;这一指示没有全面地分析城市敌我力量的悬殊,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故B、D说法均错误,排除。 37.1938年下半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战略转移,逐步转入敌后,不断打击、消灭日军,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大批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A. 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 扩大了全民族抗战局面 C. 加速了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D. 促进了抗战重心的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8年10月随着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随着敌后抗日力量的发展壮大,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以主要兵力进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敌的主战场,D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而不是“工农武装割据”,A错误;据所学可知,1937年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局面,而不是扩大了全民族抗战局面,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反击日本只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而中国反帝的任务在抗战结束之后还很艰巨,C夸大了敌后抗战的作用,C错误。 38.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9.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 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 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 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 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特点,D正确;A项只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错误;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是1997年提出的,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C错误。 40.“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的人民政府: A.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可知,新中国政府颁布的此项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并且赋予不同民族一定的自治权利;由“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可知,新中国未照搬苏联的民族制度,而是从本国国情和历史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正确;据材料“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故A、C、D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摘自中共六大的《政治议决案》(1928年) 材料二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中央在革命道路探索问题上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中“相反道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答案】(1)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2)相反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国民革命的失败;工农武装起义受挫。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及“摘自中共六大的《政治议决案》(1928年)”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2)相反的道路:据材料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革命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从大革命失败教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