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月考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里“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私有土地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D.租佃关系的形成 ‎2、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的生产的特点是(  )‎ A.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 B.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 C.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 D.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 ‎3、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 A.“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4、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 ‎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 12 -‎ ‎6、有学者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7、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  )‎ A.资本主义人数剧增     B.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8、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9、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 A.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 C.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 D.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10、“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11.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2 -‎ ‎12.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旨在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C.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D.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13.如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 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 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 D.农田灌溉技术走向自动化 ‎14.宋朝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大发展时期,五大名窑留名青史,其中定窑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5.如果你生活在唐朝的都城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A.人们使用交子购买商品B.在瓷器店看到了精美的粉彩瓷器 C.一些人到东市去买生活日用品D.长安城中坊与市的界限被彻底打破 ‎16.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 - 12 -‎ A.坊市界限被打破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对外贸易的繁荣 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 ‎17.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这反映了 A.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 B.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18.“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的虚伪 D.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19.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西安 B.上海 C.广州 D.天津 ‎20.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小农经济解体 B.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C.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 D.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2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B 政府直接经营一些手工行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请优秀工匠,使用上乘原料,生产不计成本 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 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A.A B.B C.C D.D - 12 -‎ ‎2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京师大学堂 ④开平煤矿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3.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艰难曲折。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C.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24.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 年 ‎1895﹣﹣1903 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l9‎ ‎86‎ 资本(千元)‎ ‎16196‎ ‎19469‎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5.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 C.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 D.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 12 -‎ ‎26.“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段文字出现的时代大约是 A.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时代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27.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这种情况表明 A.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 C.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8.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调整 B.中苏关系的恶化 C.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D.“左”倾思潮的影响 ‎29.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各种票证,1993年2月后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票证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B.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30. 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 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 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 12 -‎ C.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D.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32. “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下列选项中与此特点对应顺序正确的是 ‎ A.穿中山装、喝咖啡、贴对联 B.贴对联、穿中山装、喝咖啡 C.喝咖啡、贴对联、穿中山装 D.喝咖啡、穿中山装、贴对联 ‎ 33.“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34.一些西方史学家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作“勘察的时代”。推动这一时代到来的最基本因素是 ‎ A.《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 B.世界各大洲联系日益加强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西欧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35.“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进入印度洋后,下面的路程就比较顺利了,随后葡萄牙人依靠阿拉伯人的帮助很快来到东方。”材料中“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36.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说明 A.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7.下表为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口与财富统计,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 目  ‎ 贵族 ‎ 中间阶层 ‎ 下层 ‎ 人口 ‎ 财富 ‎ 人口 ‎ 财富 ‎ 人口 ‎ 财富 ‎ ‎1688年 ‎ ‎1.2% ‎ ‎14.1% ‎ ‎31.7% ‎ ‎59% ‎ ‎67.1% ‎ ‎26.9% ‎ ‎1803年 ‎ ‎1.4% ‎ ‎15.7% ‎ ‎31.6% ‎ ‎59.4% ‎ ‎67% ‎ ‎24.9% ‎ A.英国完全废除进出口的禁令      B.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 12 -‎ C.自由主义发展成为垄断主义      D.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38.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C.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39.据记载,1870年至1905年间美国钢铁工业的企业数目从1808家减至606家,而平均投资额却从15万美元增加到150万美元。材料现象说明 A.重工业一跃为主导产业 B.社会经济管理日益严格 C.生产与资本趋向集中化 D.工厂制取得了全面胜利 ‎40.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推到力主要是源于 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B.内燃机的发明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垄断组织的产生 ‎41.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 “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42.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43.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C.“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44.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这表明作者 - 12 -‎ A.站在罗斯福一边反对法西斯 B.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C.担心德国纳粹思想危害美国 D.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45.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写道:“据1932年9月美国《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收入,占人口总数的28%”。为此,罗斯福政府 A.致力于国家工业的复兴 B.推行“以工代赈”‎ C.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46.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GNP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 1972 年 ‎4.3%‎ ‎3.2%‎ ‎4.8%‎ ‎1973~1975 年 ‎2.4%‎ ‎5.3%‎ ‎9.4%‎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西方经济疲软源于美苏冷战破坏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51题15分,第52题16分,共31分)‎ ‎47.(15分)“一带一路”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古老的丝路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城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离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 ‎ - 12 -‎ ‎ 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什么?(3分)‎ ‎4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 12 -‎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与图1相比,欧洲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 12 -‎ 历史答案 ‎ ‎ 一、选择题(75分)‎ ‎1——10 CBACB CBCCD 11——20 DBBBC CABCC ‎21——30 BAADC BCAAB 31——40 DDDCB BBCCB ‎ ‎41——46 DACBBA ‎ ‎ ‎ 二、非选择题(25分)‎ ‎51.(1)特点: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6分)‎ ‎(2)原因:政治中心的南迁;政府的提倡和鼓励。(2分)‎ 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制瓷业等手工业发展。(4分)‎ ‎(3)特点:对外贸易的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2分)‎ 负面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 ‎ ‎ ‎52.(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发展到以海路为主;国际贸易范围更广。(4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2分)‎ ‎(2)商品、资本和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流动。(4分)‎ ‎(3)办法: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3分)‎ 影响: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加剧了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国际关系日(3分)‎ ‎ ‎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