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 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制比作“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说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体现了西周分封制 A. 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 B. 消除了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C.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依据材料“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和诸侯国的关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周朝后期分封制被破坏,天子权威被削弱,分封制没有消除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C选项错误,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结合所学可知,秦代郡县制才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特征。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为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皇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集中于政事堂办事,中书负责草拟诏书,门下负责审核封驳,审核通过后并交由尚书下属六部执行,故图中①为皇帝,②为中书省,③为门下省,④为尚书省,根据题意,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八柱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权力中枢,下表是不同文献对八位柱国大将军排序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周书》【唐代】‎ 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文献通考》【宋代】‎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资治通鉴》【宋代】‎ 宇文泰、元欣、李弼、李虎、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A. 八柱国人员组成基本上可以确定 B. 《周书》距离当时最近,可信度最高 C. 文献记载不同,历史真实无从考证 D. 文献记载具有较大随意性,不足为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部史学著作都有八柱国成员,A选项符合题意。史实记载的真实性与史书成书年代不成正相关,史书的编写可能会受到史学家的观点、统治阶级等方面影响,真实性会受到影响,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历史事件还原需要多方面考证,如史书记载、考古资料等方面综合因素,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史书记载一般以客观公正为准则,需要史学家秉笔直书,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4.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 B. 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C. 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 D. 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三司的目的是分散地方权力,并非抑制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B选项错误,分散地方权力不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削弱地方权力,与中央官员丞相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这表明当时 A. 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权力 B. 社会发展严重倒退 C. 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 选官制度亟需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出身平民的进士所占比例比较高,这表明当时科举制可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状况,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需要改革,故D项排除。‎ ‎6.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这件事表明当时 A. 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 B. 清政府腐败无能战和不定 C. 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D. 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原谅”、“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等信息可知,林则徐的外交辞令还是具有相当浓厚的“贵华夏,贱夷狄”的天朝上国色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林则徐通过信函与英国女王进行沟通,说明他的外交手段并不偏激;B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材料中这件事发生时战争尚未发生;D选项错误,生产贩卖鸦片是英国商人的行为,依据材料不能得出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 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 B. 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 强调了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 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天朝田亩制度》,A项内容不是“社会革命”的表现;题干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可见太平军实施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政策B项正确;“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可以排除C项;题干没有说该制度是战争的必然选择,排除D项。‎ ‎8.《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说明《马关条约》‎ A. 反映了日本资本输出的企图 B. 中断了中朝两国的朝贡关系 C. 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D. 实现了中、朝、日地位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等信息可知,这说明《马关条约》中断了中朝两国的朝贡关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资本输出的内容;C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D选项错误,该条约为日本实际上控制朝鲜奠定了重要基础,三国地位并不平等。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梁启超指出:世界史的政治制度经历多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三个阶段,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据此,梁启超强调 A. 变革政治制度要立足于国情 B. 维新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C. 推翻清朝专制制统治势在必行 D. 实行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梁启超认为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可知,D项正确。本题没有分析中国国情,A项不符合题意;这里没有说到变法内容和立宪君主等,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世界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提及政治斗争的具体手段和梁启超对清政府的看法,C项错误。‎ ‎10.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历史的词汇,名目繁多,如孙中山的“一次革命”“武昌之役”等。1930年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据此可知,“辛亥革命”为“人所共知”的原因是 A. 孙中山的大力提倡 B. 纪念宣传的制度化 C. 社会习俗的规范化 D. 国民大革命的推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30年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这说明国民政府将“辛亥革命”一词的纪念宣传制度化,从而使它为“人所共知”,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0年7月之后“辛亥革命”一词才逐渐为“人所共知”,而孙中山去世于1925年3月,因此这并非孙中山的提倡;C选项错误,“辛亥革命”一词的使用与社会习俗无关;D选项错误,国民大革命结束于1927年7月15日,因此与国民大革命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联系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提出“还我青岛”口号,可知,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思想,排除B;结合1919年5月7日和青岛可知此时正是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为了宣传爱国意识,此时也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故C错误;材料主要是借传统文化来深化国人的爱国意识,并非博得列强的理解,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1919年5月7日”“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联系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分析解答。‎ ‎12.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认为:孙中山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强调帝国主义以中国军阀为爪牙欲推进中国的殖民地化,其民族主义得以复活。这里的“民族主义复活”‎ A. 成为辛亥革命指导理论 B. 带有排满兴汉的色彩 C. 努力实现国内民族平等 D. 推动了国民革命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强调帝国主义以中国军阀为爪牙欲推进中国的殖民地化”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D项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题干属于新三民主义,故A排除;排满兴汉属于三民主义,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实现国内民族平等,属于三民主义,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 ‎【点睛】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体现。但由于其中涉及中国国民党联合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加之孙先生逝世后两党交恶,所以两党对此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并且争议保持至今。‎ ‎13.1928年6、7月间召开的中共六大指出:党在苏区今后的任务是“发展苏维埃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巩固新的区域,这种区域是要成为更大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等等。这表明当时 A. 党内“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 B. “井冈山的斗争”产生了一定影响 C.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 D.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根据地并进行土地革命的情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8年6、7月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材料中的现象是在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党的“左”倾错误是否得到了纠正,排除;C项,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与材料中的时间“1928年6、7月间”不符,排除;D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的结论,排除。‎ ‎【点睛】误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一经提出即得到中共领导集体的认可。‎ 纠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总结国民大革命后一系列武装斗争及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其诞生之初,并没有得到中共领导集体的认可,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得到了认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4.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宣称:中国的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的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遗,中国的抗战是为了维护其领土主权的完整以及上述国际公约的尊严,深信各友邦将会予以同情,必能充分履行各国在国际条约下所应尽的义务。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旨在 A. 调动中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 B. 表明中国对日宣战是抵抗侵略 C. 倡议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呼呼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遗,中国的抗战是为了维护其领土主权的完整以及上述国际公约的尊严,深信各友邦将会予以同情,必能充分履行各国在国际条约下所应尽的义务”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向世界宣传日本罪行,以获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调动国际力量而非中国人民力量抗战;B选项错误,中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9日,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5.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印的《政治常识》中讲到:“中山先生说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朋友,这一句话说明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 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 B. 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 C. 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D. 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反映了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特征,故B正确;材料主张国共合作,而不是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而是强调全民族抗战大局,故C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而不是国民革命,故D排除。‎ ‎16. 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 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 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 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 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对比1948年6月(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尾声)和1947年6月(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结束、战略反攻阶段开始)中国国内民心向背变化,原因是国民党独裁统治造成的后果。BD两项都是在1949年,C项错在“缺乏正确判断”,因为这一判断和态度转变都是正确而及时的。‎ ‎17.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订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A. 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日程 B.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延续 C. 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订新的《共同纲领》”可知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了日程,故选A项;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共同纲领》不再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排除B项;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故排除C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的完成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故排除D项。‎ ‎18.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此相对应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可知外交方针为另起炉灶,故A选项符合题意。一边倒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故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选项排除。‎ ‎19.古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专事公民大会的准备、召开、主持以及执行大会决议。500人又均分为10组,抽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执委会再抽签一人出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主席,掌管金库钥匙和国玺,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A. 运行机制得到法律的保障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突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 D. 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法律的相关问题,排除AB;依据材料中的“抽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些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体现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的原则,故选C;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并不能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排除D。‎ ‎20.罗马共和国末期法律规定,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妻子保留其所有权,婚姻解除后,丈夫有向妻子返还嫁资的义务。据此可知当时罗马法 A. 注重男女平等 B. 缺乏契约精神 C. 忽视社会民情 D. 重视私产保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并不享有所有权,婚姻解除后,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这说明当时罗马法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男女平等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契约”问题;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罗马法忽视社会民情。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1.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法兰西共和国政体特点的是 A. 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 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 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 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英国政体的特点;B是美国政体的特点;C是法国政体的特点;D是德国政体的特点。所以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名师点睛】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1)法国是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2)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共和派力量不强大。‎ ‎(3)法国封建势力强大。‎ ‎(4)欧洲其他国家几乎都参与了对法国的武装干涉。‎ ‎22.《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资本家)政府”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为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是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不满,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时列宁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故C项错误。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是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政局,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3.下图是西方媒体有关“冷战”的漫画,分别描绘了“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表明 A. 媒体舆论体现双方国家利益 B. 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中国 C. 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 D. 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读漫画信息可知,苏联认为美国正在极力拉动其他国家及地区,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美国认为苏联正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基于这样的战略猜忌,双方开始争夺势力范围,从而加剧了国际局势动荡,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媒体舆论以相对客观中允的视角,分析了两国的心态,并未站在各自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特别指出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和中国;D 选项错误,材料客观地体现了美苏对双方的猜忌,不是妖魔化对手。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纽约时报》1989年10月23日指出:“苏联报纸从每天充斥着飞碟之类到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亵渎批评之类的耸人听闻的新闻”,“神秘主义,甚至列宁主义实际是恐怖主义的分子的说法都出现了”。由此体现了 A. 苏联改革出现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迹象 B. 美国《纽约时报》歪曲事实,别有用心 C. 苏联已经呈现解体倾向 D. 美苏争夺重点向新闻舆论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否定列宁主义,亵渎布尔什维克革命即背社会主义方向,故选A;B、D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苏联解体应表现为国家政权解体,各加盟共和国分离,材料未体现,故C错误。‎ ‎25.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 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B. 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 C. 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 D. 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对西方文明的绝望,“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反映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使西方文明出现发展起来的希望,“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文明焕发新的生机,材料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A;《历史的终结》的观点无法体现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学者对西方文明在不同时期的看法,没有体现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排除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是17-18世纪欧洲的产物。英国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等同于追求个性解放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自由主义思想。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产生了民族主义思想,但其内涵有所不同。美国的民族意识是英国殖民统治促发的,其核心内容不仅仅是独立的政治权利,而且同个性自由和宗教信仰多样化密不可分。……在法国,反抗国内暴政同反对外族干涉有着相同的目标,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主义热情。‎ ‎——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多种因素综合激发的产物。从思想来源上说,它既包括传统族类意识、华夷观念、“大一统”和“正统”、“道统”观念的延续作用,更包括近代西方种族、主权观念,历史、地理和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其他相关新知乃至专门的民族主义“学理”输入的观念启导。从现实刺激方面看,作为“他者”的欧美、日本等近(现)代强势民族和印度、越南、波兰等弱小民族的命运参照和比鉴之效也显而易见,而列强对中国不断进行的军事侵略、政治讹诈、经济掠夺以及文化与种族歧视所导致和强化的民族现实危机,更成为驱动近现代民族主义在中国兴起、发展的直接动力。‎ ‎——黄兴涛《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 ‎(1)据材料一,比较17—18世纪英国与法美两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有何不同。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和法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答案】(1)不同:英国:主要是追求民主,建立民族国家。美法:既要求民主又要求民族独立反侵略。‎ 原因:美国:要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还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带有反殖民、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色彩和个人自由、信仰自由的民主色彩。‎ 法国:既要反抗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又要反抗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所以带有反专制和反侵略的双重色彩 ‎(2)列强侵略,民族现实危机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思想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西学影响: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民族主义观念传入;近代列强及弱小国家民族不同命运对比;主观因素:中国进步思想家、革命家为救亡图存努力奋斗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英国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等同于追求个性解放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自由主义思想。”、“美国的民族意识是英国殖民统治促发的,其核心内容不仅仅是独立的政治权利,而且同个性自由和宗教信仰多样化密不可分。……在法国,反抗国内暴政同反对外族干涉有着相同的目标,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主义热情。”等信息可概括得出英国和美法两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的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一中“美国的民族意识是英国殖民统治促发的,其核心内容不仅仅是独立的政治权利,而且同个性自由和宗教信仰多样化密不可分。”结合所学从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说明美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形成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在法国,反抗国内暴政同反对外族干涉有着相同的目标,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主义热情。”信息结合所学从反抗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反抗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等方面说明法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从思想来源上说,它既包括传统族类意识、华夷观念、‘大一统’和‘正统’、‘道统’观念的延续作用,更包括近代西方种族、主权观念,历史、地理和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其他相关新知乃至专门的民族主义‘学理’输入的观念启导。”、“作为‘他者’的欧美、日本等近(现)代强势民族和印度、越南、波兰等弱小民族的命运参照和比鉴之效也显而易见”、“列强对中国不断进行的军事侵略、政治讹诈、经济掠夺以及文化与种族歧视所导致和强化的民族现实危机,更成为驱动近现代民族主义在中国兴起、发展的直接动力。”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的出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民族主义观念传入、近代列强及弱小国家民族不同命运对比、中国进步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救亡图存努力奋斗等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 法律 ‎1949~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 ‎1954~1958年 ‎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959~1978年 ‎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 ‎1979~1992年 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1993~2003年 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年 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说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的«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制定了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示例二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说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立法工作全面展开。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法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件数大为增加。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针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障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根据“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从法律制定与修改所体现的特点、法律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来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律建设的相关知识来论证观点即可。‎ ‎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永平(汉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半九年,“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勘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賦税摇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以孝治天下”,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责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击敗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效,“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史称永平之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 ‎【答案】(1)措施:严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奉行重农政策;崇尚儒学;北击匈奴,经营西域。‎ ‎(2)影响:加强了皇权,巩固了东汉政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农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也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东汉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外部环境。‎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可见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对吏治进行整顿”,可见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减免赋税摇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可见奉行重农政策;由材料“汉明帝尚儒学”,可见崇尚儒学;由材料“遣窦固等击败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可见北击匈奴,经营西域。‎ ‎(2)依据材料“天下安平,人无摇役,岁比登稽,百姓殷富,粟解三十,牛羊被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儒学发展以及促进边疆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2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激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和平主义还另有其他根源,这在法国最为明显。……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是要节省人力。如果发生战争,法国人希望主要是在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内进行战斗。‎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西方国家出现“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和平主义”思潮对20世纪20、30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1)因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制裁过于苛刻,放纵了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践踏;认为忍让就可以避免战争;认为不可能再发生残酷性战争,采取防御性措施足以应对战争。‎ ‎(2)积极影响: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消极影响:30年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没能制止二战的爆发,使欧洲遭受法西斯德国的沉重打击。‎ ‎【解析】‎ ‎【详解】第(1)小问,根据材料“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可知这时期“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可知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制裁过于苛刻,放纵了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践踏;“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激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可知认为忍让就可以避免战争;“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可知认为不可能再发生残酷性战争,采取防御性措施足以应对战争等结合材料回答。‎ ‎ 第(2)小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应无条件禁止战争”这种和平主义思潮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能够大大缓和国际局势,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但这种“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的和平主义逐渐成为30年代,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从而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最终没能制止二战的爆发,使欧洲遭受法西斯德国的沉重打击等角度正反面评价当时的和平主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