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唐山海港高级中学2019一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七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刀耕火种一一井田制的形成 B.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形成 C. 土地兼并一一政府税收增加 D. 盐铁官营—一官营手工业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开发了更多私田,加速了井田制瓦解,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小农的分散生产成为可能,小农经济形成,故B项正确;刀耕火种为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当时的土地为氏族公有土地,而非西周井田制,排除A项;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使大量自耕农破产,地主常隐匿人口与土地,影响了政府财政税收稳定,排除C项;盐铁官营是汉代经济措施,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出现,排除D项。故选B ‎2.读下表中的信息,据此推断,汉代 A. 普遍使用耦犁耕作 B. 铁制工具不断推广 C. 犁耕技术不断提高 D.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犁耕法从西汉的“二牛三人”,王莽“新朝”的“二牛二人”发展到东汉时的“二牛一人”犁耕法,这说明犁耕技术不断提高,故C项正确;东汉时期采用“二牛一人”耕作方法,并非“二牛三人”的耦犁,排除A项; 材料不能体现铁制工具推广,排除B项;材料不能显现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排除D项。故选C。‎ ‎3.隋唐时期“工商不得人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 A. 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B. 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 C. 门第成为选官人仕重要条件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太宗以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表示科举取仕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说明商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些都源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故选D;工商皆本是明朝黄宗羲的观点,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封建时代的商人因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策,在经营和竞争过程中会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于是商人们只得利用乡亲和宗族的关系互相抱团来维持自己的权益,这就促使 A. 地方商业城镇的兴起 B. 农产品逐渐实现商品化 C. 地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D. 地方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商帮是具有同一地域商人群体。依据“利用乡亲和宗族的关系互相抱团”可知,这一措施有利于地域性商人群体形成,故C正确;地方商业城镇的兴起不需要“利用乡亲和宗族的关系”,排除A;农产品商品化与农业生产有关,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下地方政府并不会放松对商业的限制,排除D。故选C。‎ ‎5.沉没于唐代的阿拉伯“黑石号”商船于1998年在印尼海域被打捞出水。船上的文物中有一种瓷质执壶(见下图)是中国传统的器物造型,壶表面装饰的“椰枣”多产于撒哈拉沙漠及阿拉伯半岛,纹饰下方衬有褐色彩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说明印尼沿海海况较为凶险 B. 反映唐代制瓷融入异域工艺 C. 证明唐朝已经引进外来物种 D. 表明外贸具有文化交流价值 ‎【答案】D ‎【解析】‎ 瓷质执壶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这也是材料的主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说印尼沿海海况较为凶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明确表述瓷质执壶就是唐代制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仅仅是说是用外来物种做装饰而不是说唐朝已经引进外来物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6.“由御街南往,过州桥,两边多饮食店;……东去东角楼,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东区,有瓦子;东十字大街为‘鬼市子’,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材料描述的是 A. 汉代的长安 B. 唐代的长安 C. 北宋的汴京 D. 明代的苏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突破坊市界限,打破时空限制,商品种类增多,交易数额较大,并出现了娱乐场所,故C项正确;汉唐时期市的发展并未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排除AB两项;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繁荣,题干信息与苏州明显不符,排除D项。故选C。‎ ‎7.自元明两代提倡植棉以后,非但机织业与桑蚕业分离,且属桑蚕业之领域,亦日为种棉业所侵蚀而缩小。据此可知,元明时期 A. 棉纺织技术超过丝织业 B. 丝织业的技术日渐落后 C. 丝织品只为贵族所消费 D. 棉纺品的应用日益广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自从元明两代提倡植棉以后,种棉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机织业与桑蚕业分离,可以看出,棉纺品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棉纺品的需求促使种棉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故D选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棉纺织技术超过丝织业,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丝织业的技术日益落后,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提到丝织品的消费对象,排除C项。故选D。‎ ‎8.明代谢杰在《虔台倭纂》中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禁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入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其意在说明 A. 海禁政策并非长治久安之策 B. 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保障国家安全 C. 明代对世界形势的了解片面 D. 对外贸易并非明朝发展必然需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说明海禁政策是引发倭寇危害的因素之一,并不是一项长治久安的政策,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排除B;CD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故选A。‎ ‎9.下表为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实行了保护本国商品经济的政策 B.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C. 已经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列强通过其特权增加对中国的出口,但由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导致1845-1846年又呈下降趋势,故D项正确;通商口岸的开放使中国无力保护本国商品经济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国经济受到破坏,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并未体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 ‎10.据当代学者的研究,近代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世纪末的约10%增长为1920年的17%。这一研究成果可以有来论证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民族工业的新生 C. 洋务运动持续发展 D. 世界市场的拓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从19世纪末到1920‎ 年经济作物产值比重超过农作物,反映了近代中国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农业生产结构出现变化,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逐渐瓦解,故A项正确;民族工业新生指一战期间西方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排除B项;洋务运动在甲午战败时破产,排除C项;题干不能说明世界市场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 ‎11.河北泊头火柴厂始建于1912年,从此中国人摆脱了对进口火柴的依赖。该火柴厂 A. 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的政策下不断壮大 B. 未受到日本“军管理”办法的影响 C. 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群众运动中销量不断提升 D. 应属于中国自己创建的重工业企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民国建立,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实业救国”的鼓舞、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运动,使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故C项符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下诏退位,排除A项;1912年期间日本并未侵略中国,排除B项;火柴制造厂属于轻工业,排除D项。故选C。‎ ‎12.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达到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无锡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D.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可知此时国民政府正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项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排除B项;民国二十五年是1936年,这时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排除D项。故选C。‎ ‎13.《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B. 国家政体的变化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即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正确;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4.下表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进口和工矿产品出口分别占进出口贸易的比重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我国对外贸易致力于改善民生 B. 西方对华经济封锁被打破 C. 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D. 我国工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至1957年期间,我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生产资料进口占进出口贸易的绝大部分,反映了我国工业化道路中侧重于发展业,使我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D项正确;题干反映生产资料比重较大,而非消费资料,故不能反映改善民生,排除A项;此时西方仍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排除B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完成,排除C项。故选 D。‎ ‎15.以下执照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经济发展困难 B. 弥补农业改造的不足 C. 改进人民公社体制 D. 探索包产到户的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涉及的时间及内容并结合此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可知,分给农民自留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A正确;1956年底农业改造已经胜利完成,B排除;图片内容涉及的是对人民公社造成损失的弥补,而不是改进,C排除;六十年代的自留地使用不属于对包产到户模式的探索,D排除。故选A。‎ ‎16.某学者在写作“中国现代经济史”时,将不同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作为各章的标题。以下内容,符合1979-1984年的是 A.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徘徊 B. 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农村经济的黄金时期 C. 两种经济体制摩擦与经济在震动中前进 D. 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义市场经济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78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文革结束后我国进行徘徊时期,排除A项;1979-1984年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排除C项;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是在三大改造时期,且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变,排除D项。故选B。‎ ‎17.如图为一段时间内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对外贸易环境出现变化 B. 中国国内制造业的大发展 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 D.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示自2002年后十年内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长,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扩大开放,故选A;B项无法从图示中得出,排除;C项在1992年,排除;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低迷,D错误。‎ ‎18.某《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淅、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制度”。这一“制度”指的是 A. 农业生产责任制 B. 厂长(经理)负责制 C. 现代企业制度 D. 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现在企业制度特征是产权清淅、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 ‎19.19世纪后期,时人感叹说:“中国人虽然保守,却也不知不觉地使用起外国货。现在不仅在口岸市镇和沿海地带到处可以看到钟、表、火柴、洋灯、红毡,就是在遥远的内地,也都可以看到这些东西。”这表明 A. 民众的社会生活日趋近代化 B. 崇洋风气盛行于内陆地区 C. 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 D. 传统自然经济已全面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9世纪后期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均可见到钟、表、火柴、洋灯、红毡等西方生活用品,反映近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使用西方生活产品不能说明崇洋风气盛行,排除B项;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居于主导,并未完全解体,排除D项。故选A。‎ ‎20.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作为津津乐道的结婚“三大件”,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所不同。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年代:电脑、空调、摩托车。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这反映了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开始成为时尚 ②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新科技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④缔结婚姻的物质基础普遍提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讲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结婚“三大件”的变化,说明了②③④均正确;材料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没有体现恋爱自由、婚姻自由问题,①错误;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1.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出现的《中国日报》的“中国”二字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义,《神州日报》的“神州”是中国的古称。还出现了《民报》《民呼日报》《民主报》等带有“民”字的报刊。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 A. 宣传民族民主意识 B. 意在推动移风易俗 C. 坚决反对外来侵略 D. 符合民众文化需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辛亥革命的准备阶段,材料中特别强调民的作用,结合辛亥革命的背景,我们可知这一时期的报刊重点是宣传民族民主思想,为辛亥革命作思想准备和动员工作,答案为A。题干没有体现推动移风易俗思想,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反对外来侵略,C错误。材料体现宣传民族民主意识,但不一定能符合民众文化需求,D错误。‎ ‎22.“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到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据此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 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 有利于推动中国白银货币的发展 C. 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 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早期殖民扩张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中的主旨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西班牙人的殖民贸易,依据相关史实,“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可以将美洲地区的白银流入中国,推动中国白银货币的发展,故B项说法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商业革命,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早期殖民贸易没有改变生产方式,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此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3.下图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A. 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洲 B. 使美洲丧失了大量人口 C. 弥补了非洲劳动力的不足 D.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该贸易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促进了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三角贸易,从非洲掠夺大量劳动力,并往美洲,故排除BC;在三角贸易出现之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故排除D。‎ ‎24.据统计,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00吨逐渐增加到178000吨;17世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由5%迅速增加到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B. 商品进口来源渠道增多 C. 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 D. 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渐增加到17800吨:17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由5%迅速增加到25%”,说明这时期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故选A;材料虽然提及英国殖民地转口贸易,但并未提及转口商品的海外来源,排除B;当时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殖民地转口贸易,无法得知殖民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故多元发展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严密,排除D。‎ ‎25.研读下表,该表反映出 A.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 工业革命始于重工业 C. 工业生产实践促进技术革新 D.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1705年到1769‎ 年的英国生产工具不断变化,这主要和工业生产实践推动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A选项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轻工业,B选项排除;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D选项排除。‎ ‎26.在手工工场阶段,工人大都同农村保持一定的联系,在劳动之余从事耕种。机器大工业完全切断了他们同农村的联系,他们除了出卖劳动力,再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表明机器大工业 A. 催生了工业无产阶级 B. 切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C. 导致工人的收入下降 D. 挤垮了传统的手工作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使之与农村脱离联系,形成了早期的工业无产阶级,故A项符合题意;“切断“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工人收入问题,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机器大工业对传统手工工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 A。‎ ‎27.如图所示的英国海外贸易发生在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以船坚炮利为后盾到处扩张,将工业产品销往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加速世纪市场形成,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8.下列图示中,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对世界的瓜分狂潮,大量对外进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而亚非拉美地区为西方国家提供劳动力和资源,D项符合题意;对外输出武器和手工业品是在殖民扩张阶段,排除A项;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排除B项;亚非拉美地区大多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可能瓜分资本主义国家领土,排除C项。故选D。‎ ‎29.在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发生在单个国家,到了19世纪后半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A. 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矛盾的发展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D. 列强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答案】C ‎【解析】‎ ‎【详解】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有关,故C项正确;A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B;列强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是经济危机后带来的影响,排除D。故C。‎ ‎30.英国在1931年放弃金本位以后纠集各自治领以及欧、亚、拉美的一些财政上与英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美国也联合拉美的一些国家组成了“美元集团”,设立了2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以防英镑集团进一步降低英镑对美元的汇价。两个货币集团的出现 A. 导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B. 表明凯恩斯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C. 促使英美加紧对拉美的掠夺 D. 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英镑集团”和“美元集团”的竞争,加剧了世界金融领域的紧张、动荡,导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A项正确;两大金融集团的竞争,不能说明强调国家干预市场和就业的凯恩斯主义得到广泛认同,B项错误;对拉美的掠夺不是两大金融集团斗争的焦点,也无益于地区性经济分工与合作(区域集团化)的发展,CD两项错误。‎ ‎31.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 从“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可以看出罗斯福把经济大危机定性为政治问题,因此本题选项中应该侧重于选择政治方面的选项,故排除B、C选项。A选项和D选项相比,D选项更加符合罗斯福的观点定位,故本题选择D选项。‎ ‎32.1947年,法国开始实施莫内计划(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全国性计划),到1953年,煤炭产量、钢产量有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修复和改善。之后,又实施了全国指导性计划一伊尔斯计划(1954-1957),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这表明二战后的法国 A.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借鉴的意义 B. 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C. 借助国家力量促进经济重建与发展 D. 通过发展经济极力摆脱美国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战后法国对过政府制度经济计划来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应用,故C项符合题意;法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并未采取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美国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排除B项;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题干未体现法国通过发展经济以摆脱美国控制,排除D项。故选C。‎ ‎33.一位苏联领导人在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下列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 A.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 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C. 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无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特殊政策”、“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可知这一经济政策考虑到了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基础尚不具备时,特殊时期仍需执行特殊政策,实际上反映了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手段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路径,故D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并未完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并未全面推广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排除C项。故选D。‎ ‎34.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 A.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 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自1928年开始实施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而培养技术专家以及发展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很明显是为工业化服务,故D项正确。外交政策转变与文化教育改革明显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C两项错误。此时苏联没有施行经济体制的调整,故B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信息结合苏联的经济建设即可得出答案。‎ ‎35.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 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 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保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C选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A选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B选项错误;在此时期苏联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D选项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3小题,共30分。请答在答题纸上,切勿分开。‎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1)“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何时开辟的?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的动力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时间:西汉。意义: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外友好联系。‎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动力:蒸汽机。影响: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何时”,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西汉”的结论。第二小问“历史意义”可从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外友好联系等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历史事件”,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可从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3)第一小问“动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蒸汽机”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三“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问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等。‎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可知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渐面向市场;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可知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在手工业产生并发展,而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 ‎(2)现象:根据材料二“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等信息可知,各地和各阶层对于近代工业和机器生产好处,在认识上存在着差距;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差距的,是各地近代化程度的不同和各阶级阶层立场的不同,这是南北经济和思想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的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和烟草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它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筑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 ‎ ‎——《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 (单位:百万吨)‎ 年份 产量 生荒地的产量 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 ‎82.5‎ ‎26.9‎ ‎55.6‎ ‎1954‎ ‎85.6‎ ‎37.3‎ ‎48.3‎ ‎1955‎ ‎106.8‎ ‎47.7‎ ‎59.1‎ ‎1956‎ ‎127.6‎ ‎63.3‎ ‎64.3‎ ‎1957‎ ‎105.0‎ ‎38.1‎ ‎66.9‎ ‎1958‎ ‎141.2‎ ‎58.4‎ ‎82.8‎ ‎——据李明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 材料三 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编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指出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53-1958年中苏两国农业发展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各自的原因。‎ ‎【答案】(1)措施:増加对农业信贷,调整农业生产,收购剩余产品,加大对农村资金投入。‎ 意义:为农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扩大了农产品市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促进了交通的改善;加速了农村的近代化。‎ ‎(2)共同特点:中苏两国粮食总产量总体都呈现增长趋勢;原因:苏联:赫鲁晓夫推行以农业为重点的改革;苏联实行开荒运动增加了粮食的总产量。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有利于农业机器的推广;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农民生产积性高涨;计划经济体的推动等等。‎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1933年6‎ 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可知,美国新政增加了对农业的信贷;根据材料一“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和烟草的减产”可知,新政调整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一“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可知,新政收购剩余产品;根据材料一中“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筑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可知,新政加大了对农村资金的投入;二问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从提供农业资金保障、扩大农产品市场、恢复农业生产、改善农村交通等推动农村近代化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两幅图表可知,1953~1958年间中苏两国在农业上的共同点在于粮食总产量总体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图表信息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8年间中苏两国正分别开展着社会主义建设,故苏联可结合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开荒运动进行回答;中国可从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推动进行阐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