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南阳一中2019年秋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据战国时期《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 ) ‎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 ‎2. 明朝时,浙江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从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注: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的现象。该材料反映了( )‎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出现了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 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 ‎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提出一个疑问:“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 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4.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5.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 )‎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 D.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6.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政府将度下放的财权、银行权集中起来,取消企业利润留成办法,并从行政管理上对自筹资金的基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削减,建设项目需纳入国家计划。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稳定社会秩序 B.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调整国民经济比例,恢复国民经济 D.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7. 上表为1950年﹣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我国( )‎ ‎ ‎ ‎1950 年 ‎1951 年 ‎1952 年 ‎1953 年 粮食需求量 ‎100‎ ‎147‎ ‎228‎ ‎350‎ 粮食产量 ‎100‎ ‎117‎ ‎128‎ ‎154‎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B.农业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工业化发展粮食需求增多     D.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 ‎8.“小平同志晚年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特别是他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南方谈话澄清的重大问题是(  )‎ A.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9. 下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1978‎ ‎56.2‎ ‎42.9‎ ‎0.9‎ ‎1997‎ ‎41.9‎ ‎33.9‎ ‎24.2‎ ‎2005‎ ‎31.0‎ ‎8.0‎ ‎61.0‎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 A.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 B.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 C.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 D.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11. 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表明(  )‎ A.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B. 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 C. 女性读书开始为人们接受 D. 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12.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  )‎ A.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B. 妇女地位提高 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1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B. 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C.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D. 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14. 二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说明法国( )‎ A. 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确立国有制为主体 D.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15.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这种现象( )‎ A.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 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C. 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 ‎16. 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 A. 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B.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C. 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 D. 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17.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18.“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9.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据此可知,黄宗羲(  )‎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20.《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2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22.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 A. 宣扬“知行合一” B. 否定孔子思想 C. 反对“格物致知” D. 强调主体意识 ‎23.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  )‎ A. 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B. 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24.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为“伤天害理”或“天理难容”。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  )‎ A. 内心反省 B. 考察事物 C. 消灭私欲 D. 遵守三纲五常 ‎25.《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26.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下列选项符合其主张的有( )。‎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28.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 A. 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导致宋明儒学家的因循守旧 C. 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D. 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融合 ‎29.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 构建新儒学体系 B. 提倡知行合一 C. 强调社会责任感 D. 重建伦理秩序 ‎30.春秋末年曾子著《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后人所谓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子的学说(  )‎ A. 强调了个人修养的社会价值 B. 成为后来纲常名教的理论渊源 C. 因实用性而受诸侯国君推崇 D. 重在构建君主专制的教化体系 ‎31.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学校系统,它表明 ( )‎ 层级 中央 郡国 县 乡 聚 官学 太常→太学 学 校 庠 序 私学 精舍→书馆 A. 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 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C. 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D. 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 ‎32.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33.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  )‎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34.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 A. 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B. 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 C.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 D. 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并与时俱进 ‎35.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有重要关联(   )‎ A. 以德治民            B. 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C. 追求法治            D. 相互关爱,反对战争 ‎36.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曾云巢善画草虫,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A. “经世致用” B. “格物致知” C. “发明本心” D. 知行合一 ‎37.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  )‎ A. 满足统治阶级需要 B. 加重下层民众负担 C. 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D. 激化已有社会矛盾 ‎38.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39.“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生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 A.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4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 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非选择题。‎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抑商是秦汉以来历代王朝一以贯之的工商政策,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基础是乡村衣民以及他们的农止生产。商业对乡村农民形成有力冲去:一方面有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着农民;另一方面,大量的商业资本投入土地,兼并着农人;更重要的是商业活动丰厚的利润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这样就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摘自王俊《中国古代经济》‎ 材料二:目前,全国农村己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 ——摘自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三:不可否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从1929—1933年的"大萧条”阴影里走出来,从绝望中看到些许希望。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各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干预政策对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的稳定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自林子勤《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后果。(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和认识论。南宋以后儒学居于怎样的地位?(6分)‎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影响。(6分)‎ ‎2019年秋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5 CDDAB 6—10 CBDBD 11—15 DABDA 16—20 CACBA ‎ ‎21—25 DDBBC 26—30 DACCA 31—35 ACADB 36—40BCAAA ‎41. (1)目的:稳定农耕经济;维护封建统治。(2分,每点2分)‎ 后果:抑制了古代经济活力,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6分)‎ ‎(2)原因:人民公社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日益阻碍中国农业的发展;各地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试验的成功。(言之成理,均可酌情赋分)(6分)‎ ‎(3)评价:有利于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性,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国家干预过多又压抑了经济活力,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局面;同时它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利弊两方面任两点,言之成理,均可酌情赋分)(6分,利3分;弊3分)‎ ‎42.(1)核心特征:学术自由。(2分)原因:政治社会环境自由宽松;私学发展,讲学盛行;拥有一批有德有才有识并敢于表达自己不同观点的思想家;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等。 (6分,写出3点即可,每点2分)‎ ‎(2)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地位:官方哲学。(6分,每个2分)‎ ‎(3)观点: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或“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分)‎ 影响: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