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0分)‎ 1. 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权、蔡权(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目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 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 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 有效防止了股商旧族的叛乱 ‎【答案】A ‎【解析】A.将周王室的成员分封到各地,对先王的后代进行分封,有利于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周边地区,加速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各地区的民族融合。 B.材料不是侧重于贵族权力的继承。确保贵族权利有效继承的制度是宗法制。 C.材料不是侧重对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第一次就没有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2. 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等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今山东省曲阜),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并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下列从鲁姓起源中获得的信息最为准确是(  )‎ A. 周礼成为维护西周统治的有力工具 B. 诸侯争战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C. 我国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D. 鲁姓的起源体现了宗法制的兴衰 ‎【答案】B ‎【解析】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依据材料“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可知B正确。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故排除C。 鲁姓的起源与分封制关系密切,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关键信息有: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3. 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棊本以粮 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 A. 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 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 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 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棊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表明官员报酬的变动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故A正确; 官吏待遇下降、分封制、农业的迅速发展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制经济的代表--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小农经济这一封建经济的形态。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帝制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 1.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是月也,(天子)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於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这里的“工师”是(  )‎ A. 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 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 监督市场经营的官员 D. 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百工是春秋战国时期工匠,“(天子)命工师令百工”,说明“工师”是管理工匠的官员,故B正确。 A是百工,排除。 C不符合材料内涵,排除。 D是元朝时期手工业身份,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需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管理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对百工以及“(天子)命工师令百工”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管理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锯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分封制的突出特征是受封者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据此依据材料“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可知贵族分封制开始瓦解。故C正确。 A项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 B不合通过主旨。故排除。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才正式确立。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國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 A. 集权行政体制建立 B. “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C. 都县制取代分封制 D. 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法令”至行,即要用法治来取代原来的礼治,故B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集权行政体制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未涉及到郡县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商鞅治国并非立足普通民众利益,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 2. 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  )‎ A. 强调法治 B. 强调德行修养 C. 重视教育 D. 人性本善 ‎【答案】B ‎【解析】A.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B.孔子、朱熹思想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德行修养,正确; C.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D.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孔子、朱熹二人共通之处强调德行修养。 本题以孔子、朱熹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 3. 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 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 A. 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 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 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懦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诸子百家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说明当时生产力发展,社会处于大革命时期,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故C项正确。 思想复杂、流派林立明显不符合“墨者习懦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故A项错误。 B项中的思潮趋一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应排除。 D项中的礼崩乐坏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懦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秦汉时期的“九卿”作为国家机关,其职能既包括了国家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唐代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这反映了(  )‎ A. 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 B. “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 C. 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 D. 君主权力不断得以强化 ‎【答案】A ‎【解析】据“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说明九卿的行政职能独立,由皇帝家臣成为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僚,故A项正确; “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即家庭、家族与 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据材料无法说明宗法社会终结,故B项错误; 据材料“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可知只是强调九卿不再具备皇家事务的职能而不是强调行政的程序,故C项错误; 据材料“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可知九卿从皇帝的家臣变成国家官僚不能说明君主权力强化,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解题的关键是“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 2. 如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 A. 汉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A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又实行推恩令,地方行政制度作出了重大调整。同时,汉武帝时期也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而且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所以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汉朝。 B.宋朝时期,陆地丝绸之路被阻隔,中国丝绸难以销售到欧洲。 C.唐朝之前我已经开始用煤做冶铁的燃料。 D.明朝以前中国早就用煤做冶铁燃料。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汉朝的,要求学生结合汉朝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经济和对外关系的发展来分析材料。 西汉时,我国开始开采煤矿并将煤用作燃料。《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文帝即位那年,即公元前180‎ 年,窦太后之弟“窦广国…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入山作炭”就是进山采煤。当时还发生了“岸崩”(塌方)事故,“岸下百余人”“尽压杀”,说明采煤的规模已经不小。解放以后,在河南巩县铁生沟和郑州古荥镇等汉代冶铁遗址中,又发现了用于冶炼的煤块以及用煤末掺合粘土、石英制成的煤饼。照一般情况看,煤用作冶炼燃料应该比一般燃料晚,使用煤饼又要比使用煤块晚。可见,西汉使用煤已有较长的时间。 ‎ 1. 史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 A. 庄园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 庄园经济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C.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破产 D. 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已完全失控 ‎【答案】B ‎【解析】庄园经济是独成一体的,进行各种各样经营。既要经营农业又要经营商业等行业,所以庄园经济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定,这也是材料的主旨,B正确。 庄园经济一直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A排除。 东汉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未破产,C排除。 D错在“完全”失控,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材料相关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东汉地主经济发展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总体难度适中。 ‎ 2. 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这说明汉代(  )‎ A. 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 B.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C.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 D. 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等可知官营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从事商品生产,并贩卖在较远的地区,故C正确。 ABD均不能完全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关键信息是: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 3. 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该现象反映出(  )‎ A. 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 B. 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 C. 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 D. 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西汉以后,从皇帝到司法,都把儒家经典作为依据,根据所学,汉武帝开始,确立儒家的统治地位,因此D项正确; 四书是南宋时才出现的,故时期不符,A项排除; B、C项明显与题意不符,都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故排除; 故选:D ‎。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根据材料中时间“西汉”中期以后,儒家经典著在政治中的影响。再联系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时间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确立,难度一般。 ‎ 1.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A ‎【解析】”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表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历史“一度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的观察进行工作,而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充分发掘史料并翔实地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 2. 兴科举之前,从春秋战国直至隋初,历代实行过“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多种选官方式。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B. 体现了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流思想 C. 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才俊 D. 阻绝了天下英才进人统治阶级的道路 ‎【答案】A ‎【解析】A.这些选官制度都能使一部分贵族以外的人员进入到国家政权,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故正确; B.“军功赏爵”凭借军功获得爵位,与儒家思想无关,故排除; C.“军功赏爵”下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军功,都能获得爵位,故排除; D.这些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天下英才进入统治阶级,故排除。 故选:A ‎。 本题考查的是选官制度,侧重于考查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特点。 夏商周时:世卿世禄,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的制度,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阶级增强。 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隋唐以后: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注重成绩,学而优则仕。 ‎ 1.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 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可知,反映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故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故BD两项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的分析,结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 B. 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C. 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 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 ‎【答案】B ‎【解析】A.材料中未体现统治者对科技发展的漠视,排除; B.依据材料可知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制约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确; C.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排除; D.材料中未体现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排除。 故选:B。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制约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题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 3.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 A.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表明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根据所学,宰相的设立是在君主专制下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宰相权力较大,必然会影响皇权与相权矛盾,故C项正确; 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了解君主专制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原因及解决相权的措施。 在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两大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 1. 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 时间 类型 中唐 晚唐 宋 贡茶州 ‎17‎ ‎17‎ ‎6‎ 产茶州 ‎43‎ ‎69‎ ‎582‎ 贡茶州所占比重 ‎39.35%‎ ‎24.64%‎ ‎1.03%‎ A.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答案】A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产茶州数量越来越多,但贡茶州数量越来越少,贡茶州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表明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民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些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2.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 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答案】B ‎【解析】“格物致知”主张接触万物以求理,故B正确; “格物致知”是唯心主义哲学,故A错误;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并不是朱熹思想的“科学”所在,故C错误;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朱熹为集理学之大成者,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3. 元朝虽然也有短暂的海禁,但没有改变对外持开放态度的总体态势,而且即使在海禁期间,也允许外人来华贸易,政府甚至还采取一些鼓励措施招徕外商,这与明淸两朝有着显著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 A. 经济基础不同 B. 经济政策不同 C. 政治制度差异 D. 国际环境差异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经济基础相同,都是小农经济; B项错误,经济政策相同,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项错误,政治制度相同,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项正确,主要原因是国际环境的差异,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面临倭寇的威胁。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海禁政策,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海禁政策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 朱元璋即位之初,“严私铸之禁”,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这一变化(  )‎ A. 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 B. 表明私铸法令被严格执行 C. 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 D. 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政府态度的变化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故D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铜矿资源的丰富的相关信息,排除A。 B项与材料信息“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偿之”矛盾,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私人冶铸获利丰厚,而是强调政府态度的变化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  )‎ A. 利于政治风淸气正 B. 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 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D. 推动人才选拔公正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明初实行官员回避制度和设立两套独立的监察体系,这有利于明代政治风淸气正,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C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应排除。题干涉及的是监察制度,与选官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需要掌握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考查对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3. 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  )‎ A. 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B. 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答案】B ‎【解析】“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表明王艮认为圣人与百姓一样,体现了民本思想,故B正确; 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实用主义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1.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 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这带来的影响是(  )‎ A. 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 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 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及所学知识可知,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可得出主要是针对对外贸易,而不是国内市场。 C.题干所给材料主要阐释的是明朝修改海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对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进行阐释。 D.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制度的落后,而不是题意的原因。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出现了对外贸易的 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 2.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 A. 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 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 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 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答案】D ‎【解析】A.与材料中“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意思不符,排除; B.材料中只体现了艺术文化的交流,未涉及艺术转型,排除; C.与材料中“宋词既不可被管弦”意思不符,排除; D.材料中北方音乐传入中原和宋词“上下风靡”,体现了北方的音乐和宋词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南北方的文化交流,这表明民族的融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正确。 故选:D。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明代徐渭《南词叙录》表明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本题以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 1. 下表为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主要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 艺术形象 财主及子女 大、小商人及子女 官宦之子女 侠士 皇帝、皇后、太子 出现人数 ‎21‎ ‎142‎ ‎52‎ ‎6‎ ‎25‎ 据此可知(  )‎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学创作 B. 古代侠义精神日益走向没落 C. 官宦文学被平民文学所取代 D. 世俗文学是明代文化的主流 ‎【答案】A ‎【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人物形象出现最多的是大、小商人及子女,这和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蒙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答案选A; 只从明代“三言”“二拍”是无法看出文化主流和时代精神的,所以排除BCD; 故选:A。 解答的关键是从表格切入,结合明清小说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考查了明清小说,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 仅仅是区域性商人群体 B. 经济活动没顺应历史潮流 C. 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 D. 没有充分地利用海外市场 ‎【答案】B ‎【解析】古代中国的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它的衰落更多的是经济因素而不是因为仅仅是区域性,故A项错误。 商帮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而古代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无法向资本主义转型,所以商帮不能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故B项正确。 经营理念的先进与否不是商帮衰落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商帮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始终处于萌芽阶段未能突破,海外市场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明清商帮-晋商和徽商。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帮。解题时应注重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和对明清时期商帮的理解。注意掌握商帮出现的原因、含义、代表以及影响等知识。 ‎ 3. 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进行争论。明末清初,这一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之核心是(  )‎ A. 提倡经世致用 B. 反对君主专制 C. 挑战宋明理学 D. 弘扬唯物思想 ‎【答案】B ‎【解析】“复封建”指的是恢复分封制,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反对君主专制,故B正确; ACD是思想领域,排除。 故选:B ‎。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 1.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答案】B ‎【解析】题干大意为:本朝皇帝命令,只有军机处拟定的上谕是最重要的。上谕有两种:第一种是明发,交给内阁,再交给各个部门和科室;第二种是寄信,交给兵部,用马传递。内外臣子们所请奏的事情,经过军机处讨论、处理的也采用以上处理方法。内阁和翰林院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要交到军机处审定。因此军机处居于内阁之上,故A项错误; 军机处能协助皇帝快速处理内政外交,故B项正确; 军政要务决策权在皇帝手上,故C项错误; 军机处是最高行政机构,其他机构制衡不了军机处,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雍正帝设立,是清最高行政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无决策权,对皇帝旨意,负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处有官无吏,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立,一切大权集皇帝一身,标志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主要政治机构的演变过程,并能归纳演变的特征和趋势。 ‎ 2.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  )‎ A.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 B. 是为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C. 是汉字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 D. 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据此依据材料“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可知D正确。 A项“普遍迅速发展”说法片面,排除。 题干是文学形式多样化的表现,故排除B。 C是无关项,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3. 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 观点 出处 天圆地方说:华夏中央,威服异邦,怀柔远人。‎ 先秦:《尚书》、《国语》‎ 四大部洲说:中国只在其中一个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敬皇帝。‎ 南宋:志磬《佛祖统纪》‎ 地圆学说: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可能是“四夷”‎ 明代: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 A. 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 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 C. 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 D. 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A.材料看不出标新立异。 B.先秦时期认为天圆地方是出于当时的社会观察的角度来得出的,宋朝时期吸收了外来外来文明和地理知识,所以会有新的表述,而明朝时期,受到西方地缘学说的影响,所以不同时期的地球观念,受到当时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C.材料中的观点不是历史叙述创造出来的,而是时代背景创造出来的。 D.地圆学说能够客观的呈现历史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不同的世界观的特点和形成的背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先秦南宋和明朝中国社会环境的特征和中外交流的基本情况,还要搞清楚历史认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特点。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7.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搞编自昊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 材料二:任何有现代意识的扩张主义者回顾诸如此类的成长和创造力时,可以想象到,宋代中国若自由发展下去,将可能主导航海世界,从而改写历史。这当然是想入非非了,但也再度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阻滞了艾尔文( Elvin,1973)所说的中国的“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继续发展?答案容易指向异族侵略者,指蒙古灭宋是阻挠宋人走向近代之路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随即可以知道,原因是不止一个的。 --摘编自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滞“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继续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概括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徐中约各自的观点。请任选一种观点说明其分期依据。‎ ‎【答案】(1‎ ‎)本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一“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结合汉代政治政治和经济政策解答即可。 (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宋朝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民族关系分析即可。 (3)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三可以得出内藤湖南认为中国近代史起于唐宋之交;徐中约认为中国近代史起于明清之交。第二小问的依据,内藤湖南的观点可从唐宋的政治、经济、文化解答即可。徐中约的观点可从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对外关系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表现:郡国并行制、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征辟制;重农抑商,盐铁官营。 (2)原因: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理学的兴起。 (3)内藤湖南:中国近代史起于唐宋之交。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起于明清之交。 前者依据:①政治:唐代科举制打破社会等级和贵族门阀制度。②经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群体兴起;海外贸易繁荣;租佃制弱化人身依附关系;③文化:文艺世俗化趋向。 后者依据:①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②新航路开辟,中西交流;③明清进步思潮,冲击传统思想体系;④早期西学东渐。‎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需要掌握西汉的政治制度、思想、经济政策。 (2)本题考查宋朝的经济。考查阻滞“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继续发展的原因。需要掌握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社会转型。考查中国近代史的起源。需要掌握唐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对外关系。 本题考查对汉代、唐宋以及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对外关系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第一小问的论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论题1是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论题2是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第二小问的论述,论题1可从秦到明丞相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即可。论题2‎ 可从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的内容以及关系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论题: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论述: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隐患。汉代内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 示例二: 论题: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论述: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获得土地、人口的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必要的政治、经济义务。可见,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分封制为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考查丞相制度的发展历程;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的内容以及关系。 本题考查对丞相制度、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材料:明初废弃元朝服制,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明初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相关法令有上百项之多。明代皇室及百官的衣帽服饰按用途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礼服、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等;衣帽鞋履的样式、尺寸、衣料、绣样、色彩有严格界定,各等级间不得僭越。庶民服饰鞋帽甚至发型样式也有严格限制,庶民不许穿靴,服饰“不得绣金锦煊丝绞罗,止用细绢素纱”。民间妇女的首饰不得用金玉珠翠,礼服不许用金绣,只能用紫、绿及各种浅淡颜色。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不许穿细纱。如有违犯,则予以惩治。 明初服饰总体保持俭约拙朴的传统习气,各阶层也无甚僭越。明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僭越无等,甚至“不以分制,而以财制”。服饰风气也一改明初的风格,追求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形式异常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异之风。 --摘编自张志云《明代服饰文化探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服饰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 ‎【答案】(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明初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相关法令有上百项之多。明代皇室及百官的衣帽服饰按用途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礼服、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等;衣帽鞋履的样式、尺寸、衣料、绣样、色彩有严格界定,各等级间不得僭越。庶民服饰鞋帽甚至发型样式也有严格限制,庶民不许穿靴,服饰不得绣金锦煊丝绞罗,止用细绢素纱。民间妇女的首饰不得用金玉珠翠,礼服不许用金绣,只能用紫、绿及各种浅淡颜色。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不许穿细纱。如有违犯,则予以惩治”,结合所学可知,特点是传承传统服饰;规定详细明确;等级森严;为专制统治服务;体现传统礼教的道德伦理。 (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明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僭越无等,甚至不以分制,而以财制。服饰风气也一改明初的风格,追求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形式异常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异之风”,结合明朝中后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传承传统服饰;规定详细明确;等级森严;为专制统治服务;体现传统礼教的道德伦理。 (2)明朝政府的管控能力下降;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人们社会观念变化,追求个性和奢华。‎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明初服饰制度改革的特点以及明朝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明朝服饰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材料: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 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过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答案】(1)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等信息,结合所学概括即可。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结合第一问的措施和所学可知,影响是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国力,使辽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的汉化进程;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故答案为: (1)措施:学习汉族先进制度,重视官员的选拔;对官员实行考核,避清吏治;学习儒家文化,确立儒家道德规范,改革契丹传统习俗;转变传统生产方式,鼓励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影响: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国力,使辽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的汉化进程;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对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辽承天太后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