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2019.10‎ 一、选择题 ‎1.商代的王位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分封制。根据“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周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通过确立唯一继承对象的方式解决了继承制度的不稳定。禅让制是通过让位的方式实现权力继承,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并不能保证继承对象的唯一,这些制度都不能保证继承制度的稳定,故排除A、C、D项。故选B。‎ ‎【点睛】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从血缘关系和出生顺序上说,嫡长子是唯一的,西周通过继承者的唯一性解决了继承制度的不稳定性问题。‎ ‎2.秦国在从西陲小国到并褥天下的过程中,舍弃了其他国家实行的已不合时宜的贵族世袭制,而实行了在当时来说带有创新性质的官僚制。秦朝制度中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 皇帝制度的确立 B. 郡县制的实行 C.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 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标志着从贵族世袭制向官僚政治的转变,B正确;皇帝制度与官僚政治无关,排除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D。‎ ‎3.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他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材料中的“他”是指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答案】B ‎【解析】‎ 从“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将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思想中含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内容,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董仲舒没有这样的思想理论;C选项是陆王心学的代表,没有这样的思想;D选项顾炎武的思想中也没有涉及到这一概念。‎ ‎4.学者研究发现,曹魏政权建立后颍川地区除了陈氏、荀氏、钟氏、杜氏、枣氏、褚氏等大族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姓氏的人才出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A项主要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军功授爵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西汉推行的以人的品德为主要根据的制度,曹魏时已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曹魏政权建立后,颍川地区除了陈氏、荀氏、钟氏、杜氏、枣氏、褚氏等大族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姓氏的人才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魏晋时期在选官制度中推行以门第和出身为主要标准的九品中正制的实行,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D项是隋朝以后推行的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故选C。‎ ‎5.“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论述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依据所学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同时加强皇权,D正确;尚书省管辖六部,A错误;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决策权在皇帝,门下省负责的审核,B错误;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C错误。‎ ‎【点睛】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 ‎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记载:“过去一个世纪,每逢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各宫院都有鳌山烟火和新样宫灯,辉煌如同白昼。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提议之下,这一铺张浪费的项目遂被废止。万历曾想为他的母亲修理装潢宫室以表示孝思,张居正却认为各宫院已经十分富丽完美,毋须再加修饰。”这一现象反映了内阁 A.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 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 权力和地位得到提高 D. 阁臣权力超过军机大臣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代内阁非法定权力机构,无决策权,排除AB;材料“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提议之下,这一铺张浪费的项目遂被废止”,说明内阁权力和地位得到提高,故选C;军机处到清代雍正年间才设立,排除D。‎ ‎7.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 A. “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了对西北用兵,在内廷设立了军机处,A项和军机处最初设立的直接目的最接近;以“亲臣、重臣”出任军机大臣说明了清朝皇帝对军机处的重视,B项不符合题意;地近宫廷,便于宣召和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说明了军机处的设置便利了君主专制的加强,CD项不符合题意。‎ ‎8.宿迁市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扮演我国古代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与史实不符的是 A. 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使其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明成祖:“我设立内阁,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康熙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不是在其父康熙年间设立的,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如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明成祖设立内阁,均是正确的史实,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9.“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指的是明清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过B、C、D三项条约,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开放,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10.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D ‎【解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而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正是在这一条约中首席出现,因此本题选D选项。A、B、C选项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故排除。‎ ‎11.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 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错误,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B项错误,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了列强侵华的工具;D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C项正确,从材料“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可以看出。故选C。‎ ‎【点睛】‎ ‎《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祸诸臣。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12.福建学界曾致电北京政府:“青岛问题关系重大,凡我国民决不承认日本主张,均应誓死力争,以为外交后盾,曹陆章卖国证据确凿,请协电政府予重诛。”这一电文反映的事件 A.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五四运动中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正确;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B项错误;C项是国民大革命的意义,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项错误。故选A。‎ ‎13.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在一份有关中国革命的“决议”中提出:“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但是,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共产国际的这份决议推动了中国 A. 国民大革命 B. 土地革命 C. 全面抗战 D. 解放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说明共产国际主张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可知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这一决议倡导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A正确;土地革命路线是针对国民党,B错误;全面抗战是1937年以后,时间不符合,C错误;解放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对抗,不是合作,D错误。‎ ‎14.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促成 A. 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 B. 武昌起义的爆发 C.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时间不符,故A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时间不符,故C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于1927年,故D错误。‎ ‎15.‎ ‎ 结合下图和这首《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判断歌词中的“慷慨悲歌奔战场”是指下列哪场战争( )‎ A.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为收复东三省而进行的抗战 B. 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 七七事变后,国共实行合作进行全面抗战 D. 内战爆发后,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出处是《八路军军歌》,而八路军组建的时间是1937年8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即八路军和新四军。因此A、B错误;“慷慨悲歌奔战场”是指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打击日本的侵略,因此选C。‎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16.自青岛登陆的日军精锐板垣师团,想不到临沂一战,竟被我庞炳勋等所统率的部队打得倒退九十里,使板垣想首占徐州的美梦落空。该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在临沂一战倒退九十里的是台儿庄战役,C项正确; 淞沪会战主要在上海一带进行,A项错误;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中的战役,在山西进行, B项错误;枣宜会战在湖北的枣阳和宜昌一带即进行,D项不符合题意。‎ ‎17.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 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然会激发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也就是在于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B正确;A不是深远影响;C是该思想产生背景;D不符合事实。‎ ‎18.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C.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如黄宗羲、李贽等,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故A项正确,C项错误。;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即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9.“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的内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外无物 C. 天人感应 D. 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反映了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属于宋代理学,故A排除;心外无物属于心学,故B排除;天人感应属于汉代董仲舒儒学,故C排除;经世致用属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属于“新时代的内容”,故D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新时代的内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这首诗所描绘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的战役是渡江战役,故D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于东北,淮海战役发生在淮河流域,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三者均不符合材料中的“钟山”“大江”等信息,故ABC错误。‎ ‎21.“自强运动”源自《易经》,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转化而来。十九世纪60年代,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清政府的“自强”行为体现在创办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发昌机器厂 D. 保兴面粉厂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以“自强”为名主要开展的是洋务的军事企业,其中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企业,故B项正确。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民用企业,A错误;发昌机器厂、保兴面粉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D项排除。‎ ‎【点睛】注意区分近代企业如洋务军事企业、洋务民用企业、民族工业的的性质。‎ ‎22.当你看到有关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始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时,你会联想到的历史学习内容是 A. 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B. 农工商总局的成立 C. 清政府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始来牟机器磨坊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正确。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是外国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农工商总局是清朝的政府机构,清政府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是洋务企业,故BC项排除。‎ ‎2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 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B. 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 C. 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 ‎1912—1919年,属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促使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D正确;A、B和C均属于内部因素,排除。‎ ‎24.«近代中国社会 新陈代谢»中写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里“下层群众”指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大中学生 D. 知识分子 ‎【答案】B ‎【解析】‎ 根据“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可知,新的宇宙观、人生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指无产阶级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立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故“下层群众”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运用五四运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25.“1979年,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举办出口加工区。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该设想直接推动了 A. 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答案】A ‎【解析】‎ 由“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和“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79年”可以得出,这一设想直接推动了经济特区的设立,故选A;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从1985年开始开辟,但是在地域上不仅仅是在广东,故B不符合题意;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于1984年,这些城市遍布我国东部沿海,也不仅仅是在广东,故排除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于1984年,但这是对内的改革,而不是对外的开放,故D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26.某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这位哲学家是 A. 伯利克里 B. 苏格拉底 C. 普罗泰格拉 D. 康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伯利克里是古希腊政治家而非哲学家,故A错误。苏格拉底把他全部兴趣集中于人的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 ”,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故B正确。普罗泰格拉的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与生活、道德、善恶等无关,且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讲求功利忽视道德,故C错误。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哲学家,宣扬思想自由,排除D。‎ ‎27.学者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的获救,人如何摆脱控制着他的焦虑、恐惧、虚无和绝望。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人,上帝的存在是为了人的拯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 A. 圣经至上 B. 简化宗教仪式 C. 因信称义 D. 王权高于神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丁•路德改革,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学说,C项符合题意;A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28.近代某一运动的领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该运动的旗帜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顺应自然 C. 因信称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属于启蒙运动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D正确;A是智者运动思想主张;B是道家思想主张;C是宗教改革者思想主张。‎ ‎【点睛】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9.英国学者戴维·米勒在反思西方代议制民主时指出,被称为民主的那些政治体制只为公民在政府中提供了非常有限的角色空间。决定民主社会之未来的真正权力显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表明代议制 A. 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内部民主 B. 普通民众并没有民主可言 C. 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民主 D. 不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决定民主社会之未来的真正权力显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可知,材料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权利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故A正确;B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权利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法体现代议制不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的重要表现,排除D。‎ ‎30.《美国的历程》中指出:“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政府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相对于当时其他国家而言,美国的“新型”主要体现在 ‎①确立联邦制 ‎②确立共和制 ‎③确立议会制 ‎④实行总统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世界政治史上的创新有联邦制、共和制和总统制,说法①②④符合史实,C项正确; 英国的议会制是世界的典型,早在中世纪就有了议会传统,不是美国最先创立的,③说法不符合“新型”要求,与之组合的ABD三项错误。‎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31.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故本题答案为:正确。‎ ‎32.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明成祖建立了新的中央行政机构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明成祖设立内阁是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是非法定的中央机构,故题干中“新的中央行政机构内阁”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33.武昌起义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抗清朝专制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则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在武昌起义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发动过多次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不是第一枪。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4.下图是唐代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答案】错误 ‎【解析】‎ 图中的耕作装置,根据其构造,应该是汉代发明的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而不是唐朝的曲辕犁。‎ 点睛:耧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旧时中国农具名。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3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发展,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是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并未最终形成,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三、材料解析题 ‎36.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 ‎【答案】(1)关键:诚信(取信于民)。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儒家思想不能适应各国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受到冷落。‎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3)理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表现: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 ‎(4)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解析】‎ ‎【详解】(1)关键:材料一中“子贡问政”,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之三者的选择中最后保留了“民无信不立”,可知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关键是取信于民。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儒家思想不适应统治者需要等方面分析其受冷落的原因。‎ ‎(2)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汉与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主张:根据材料二“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 ‎(3)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家是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天理为核心,囊括天人关系的一整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表现:依据材料三“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可得出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主要表现。‎ ‎(4)时代气息:依据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等可概括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工商皆本”,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新内容。‎ ‎3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收起义》‎ 材料二 ‎ ‎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推动者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提及重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 ‎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答案】(1)事件:秋收起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2)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者:中国共产党。‎ 作用: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学生如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亦可得分)。‎ ‎(3)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 ‎(4)经验:坚持武装斗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统一战线。 ‎ ‎【解析】‎ ‎【详解】(1)材料一中的“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回顾可知,“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失严重。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 ‎)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可见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小问,由材料“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可见推动者是中国共产党。第三小问,由材料“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可见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 ‎(3)第一小问,由材料“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可见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第二小问,由材料“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可见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国民政府覆灭。‎ ‎(4)一般而言,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要从统一战线、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三方面归纳。‎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后期台湾被迫离开祖国怀抱源于什么条约的签订?请指出1945年台湾光复的主要原因。‎ ‎(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什么构想?‎ ‎(3)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概括其内容。两岸“三通”完全实现于哪一年?‎ ‎(4)综上所述,请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1)《马关条约》。抗战胜利。‎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008年。‎ ‎(4)意义: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马关条约》规定个台湾岛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我们收复了台湾。‎ ‎(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应该是和平统一的方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3)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完全实现三通是2008年。‎ ‎(4)从上述可以看出,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发展和关系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