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八周网上周测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八周网上周测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八周网上周测试题 一、 单选题(共22题,每题4分)‎ 1. ‎1970—1985年,苏联同西方的贸易额共增长了7.1倍,年增长15%左右;同时,美国对苏联的出口从1972年的5.6亿美元猛升至1979年的38亿美元。这一变化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B.东西方冷战逐渐走出阴影 C.苏美经济都在深刻调整中                     D.国际形势趋向平稳与缓和 ‎2. 美国官方人士形成共识,认为在西欧遏制苏联的最好办法“是面包和投票而不是子弹”‎ 基于这个共识,美国 A.对苏联进行孤立和封锁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主导成立了“北约”组织                     D.提出杜鲁门主义 ‎3. 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计划”。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从事开发资源和改善他们的劳动、生活状况,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鼓励进行生产性投资。美国这些举措的政治目的是 A.展示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B.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争取国内贫困选民的政治支持            D.抵制经互会的影响 ‎4. 1947年11月,杜鲁门在递交国会的咨文中把欧洲复兴计划视为一场“挽救自由的行动”,声称“极权主义正在威胁世界和平以及一切道德的力量,美国应当领导这场抵抗运动,把世界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由此可见欧洲复兴计划 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有利于维护欧洲和平稳定 C.确立了美国世界霸权地位                     D.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5. 1969年哈易斯·哈里斯做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人们强烈反对在海外使用美国军事部队。多数人认为美国“不应该太多地从国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应该更加集中力量解決我们自己国内的问题,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增加力量,创造繁荣”。这折射出 A.苏联开始威胁美国本土                        B.美国全球战略面临调整 C.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变                        D.美国经济已陷入“滞胀”‎ ‎6.‎ ‎ 为了争取共和党人对他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的支持,杜鲁门不得不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共产主义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对抗的角度,向美国人民闸述他的要求,并在国会进行了闸述。这就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7. 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西德除外)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不必向美国还钱,但美国也要求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美国的剩余农产品。在援助的小麦和面粉中,不低于25%的未加工小麦必须由美国加工等。由此判断,此计划 A.是一个无偿援助的计划                        B.起到了遏制东欧社会主义的作用 C.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D.有利于建立美国主导的贸易秩序 ‎8. 2018年底,有消息称,在普京授意下,俄罗斯派遣两架可以搭载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前往委内瑞拉,并同委内瑞拉空间内进行联合演习。有人认为这是俄罗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反击,很有可能是上世纪60年代某一事件的重演。这一“事件”指的是 A.朝鲜战争            B.北约建立             C.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9. “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发生的原因是 A.美苏缺乏沟通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纯属历史偶然                                        D.违背美苏双方主观意愿 ‎10.1966年法国正式通知北约组织必须于1967年4月前将北约在法国境内的军事设施撤离法国。1970年法国与苏联缔结了“在出现紧张局势时进行协商”和“两国合作的总原则”两项协定。法国的行动 A.推动了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B.反映了法国外交上的自主倾向 C.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                    D.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 ‎11.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 ‎ A.大洋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B.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增加 C.第三世界崛起与发展壮大的历程        D.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 ‎12.1956年,印度、埃及、南斯拉夫领导人会谈,一致认为,由于世界上存在着大国集团的敌对势力范围的划分,这对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小国必须团结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势力。这一会谈将推动 A.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B.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3.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参谋总部认为将西德的资源用于西欧的防务须克服两大障码:一是法国对西德重新崛起的恐惧,二是对一个完全重新武装、主权独立的德国采取何种防范措施,“法国的建议似乎通过漫长的道路能够决定这两个问题”。“法国的建议”是指成立 A.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经济共同体 ‎14.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1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图1 图2‎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外交 A.缺乏实际经验                                         B.拒绝与西方国家打交道 C.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屈从于苏联压力 ‎17.“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举世盼望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恢复了: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战争。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继续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而努力。”这一讲话 A.是中方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B.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结束 C.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有助于解决中印边境问题 ‎18.在新中国参加的某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正式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说明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时代主题 C.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            D.加强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的联系 ‎19.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已经获得成就,今后将继续贯彻。”这说明新中国 A.开始探索开展“多边”外交                B.外交政策日趋成熟与理性 C.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同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 ‎20.1972年9月,田中首相访华时说:“这次访问,我是由东京直飞北京的,我再一次深深感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这一讲话 A.表明日本对侵华战争反省深刻            B.表明中日关系改善未受他国阻挠 C.开启了中日官方交往的先河                D.淡化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责任 ‎21.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这主要得益于 A.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                            B.意识形态的对立已经消除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西方经济进入“黄金时代”‎ ‎22.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各成员国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 ‎ 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关注。这说明了 A.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C.各国发展目标渐趋一致                        D.结伴不结盟的原则被更多认同 一、 主观题(共12分)‎ ‎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表6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的关键词 ‎ 马歇尔计划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华沙条约组织 ‎ 越南战争 ‎ 朝鲜战争 ‎ 柏林墙 ‎ 古巴导弹危机 ‎ 苏联解体 ‎ 不结盟运动 ‎ 欧共体 ‎ 中国改革开放 ‎ 欧盟 ‎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 从表6中选择三个关键词,并围绕它们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要运用所选的关键词;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5 DBBDB 6-10 BDDBB 11-15 CCBCA 16-22 CADBDAD ‎23.【答案】【示例1】 ‎ 关键词:不结盟运动 欧共体 中国改革开放(2分) ‎ 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2分) ‎ 阐述:二战后,在美苏均势基础上形成了两极格局。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其他力量中心的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首先,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宣告第三世界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次,1967年,欧共体成立,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最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这些都冲击了美苏两级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8分) ‎ 示例2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 主题:两极格局下美苏全面对抗 阐述:略 ‎ 示例3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主题:美苏对峙导致国际局势异常紧张 阐述:略 ‎ 示例4 关键词:苏联解体 中国改革开放 欧盟 ‎ 主题:两极格局崩溃推动多极化趋势加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