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重庆市渝东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垫江版)(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渝东六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垫江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在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到西周晚期,却出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西周“授民”制度的逐渐推行和深化 B. 西周分封以同姓王为主体 C. 井田制下用奴隶集体劳动 D. 西周比商统治区域扩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晚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对诸侯授土、授民,故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故A正确; 虽然西周分封制以王族为主体,但也有功臣、先代的贵族,而且分封对象的不同并不能解释材料反映的局面,故B排除; 井田制的劳动方式与天下共主局面无关,故C排除; 统治区域扩大也不能解释天下共主局面形成的原因,故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关键信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本题应结合分封制实行的内容及影响进行解答。 2. 前人对郡县制有精辟的论述:“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郡守县令任用的是有才能的人 B. 郡县制以血缘宗族为基础 C.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郡守县令有任期 【答案】B 【解析】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反映了郡县制以有才能的人为地方长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郡县制是由皇帝任免地方官,并不是以血缘宗族为基础,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材料“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反映了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且郡守县令有任期,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考查郡县制,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郡县制的特点与作用入手,即可从逆向的角度得出答案 3. 宋代的程颐说:“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也。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程颐强调家国同构 B. 血缘亲疏和宗支脉络形成宗法制下尊卑有等的层级关系 C. “孝”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 D. 传统政治伦理价值观在宗族血缘观念上形成 【答案】D 【解析】材料“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无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反映了程颐在宗法尊卑关系的基础上强化了尊“君长”的传统政治伦理,故D正确; 家国同构属于周代特点,不是宋代,故A排除; 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宗法制下尊卑有等的层级关系,而是说明尊“君长”的政治伦理价值观,故B排除;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C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无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宋明理学,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唐代实行系统完备的御史、谏官比翼制度,“谏官掌献替以正人主,御史掌纠察以绳百僚,故君有过举则谏官奏牍,臣有违法则御史封章。……因御史而置两台,专以纠臣僚之邪佞;因大夫而有谏者,专以审人主之愆谬”。以上材料说明( ) A. 谏官比御史位高权重 B. 谏官的设置使皇权的随意性受到一定的制约 C. 谏官与御史相互制约 D. 谏官系统是唐朝特有的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谏官掌献替以正人主……故君有过举则谏官奏牍……因大夫而有谏者,专以审人主之愆谬”反映了谏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的随意性,故B正确; 材料并不能说明谏官比御史位高权重,故A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谏官与御史相互制约,故C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其它朝代,不能说明谏官系统是唐朝特有的制度,故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监察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分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谏官掌献替以正人主……故君有过举则谏官奏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谏官与皇权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2. 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 加强了专制皇权 D. 对君权有一定节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反映了政事堂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故D正确; 材料并不能体现政事堂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排除; 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故B排除; 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加强专制皇权,而是说明政事堂对皇权一定的制约,故C排除。 故选:D 。 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和掌握政事堂。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 中书省 B. 理藩院 C. 宣政院 D. 枢密院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官员应隶属于宣政院,故C正确;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关,与宗教事务无关,故A排除; 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B排除; 枢密院是中央军事管理机构,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元朝宣政院,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和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明末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当时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明末宦官权力膨胀 B. 明末政治黑暗 C. 皇权不断削弱 D.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反映了宦官专权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故D正确; A选项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A排除; 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政治黑暗,而且政治黑暗也属于现象,故B排除; 明朝皇权不断加强,故C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关键信息“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制度,本题结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分析解答。 3.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鸦片战争是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是因鸦片争端而引起的远征。下列关于“远征”的目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鸦片贸易合法化 B. 消弭中国人民的抗争 C. 打开中国市场,商品输出 D. 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对华商品输出,故C正确;鸦片贸易合法化并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A排除;“消弭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说法也没有突出鸦片战争的实质目的,故B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而且“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也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D排除。 故选:C 。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背景和性质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其中对“精神上的强击”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C. 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 D. 推动中国救亡图存运动 【答案】D 【解析】材料“甲午之役,民族之殇……精神上的强击”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故D正确;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不属于“精神上的强击”,故A排除;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属于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消极影响,不符合“精神上的强击”,故B排除; “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并不是对中国的“精神上的强击”,故C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甲午之役,民族之殇”“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2. 胡适在晚年口述自传时说:“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观点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在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作者认为五四运动( ) A. 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 是青年学生无视法律非理性行为 C. 是纯粹的文化改良运动 D.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答案】A 【解析】材料“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反映了胡适认为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政治干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故A正确; 材料未涉及“无视法律非理性”行为,故B排除; 材料强调五四运动是“政治干扰”,而不是纯粹的文化改良运动,故C排除; 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而是说明其背离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故D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题,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的特征和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揭露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这主要说明了( ) A. 国民政府注重推动近代报业的发展 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国民党政府注重舆论宣传以争取国际支持 D. 抗战期间中外交往进一步加强 【答案】C 【解析】材料“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揭露日军暴行……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编制发行外文刊物”反映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通过舆论宣传以争取国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故C 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国民政府推动近代报业的发展,而是说明抗战的需要,故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民党政府出于抗战需要而加强舆论宣传,并不是强调抗战期间中外交往进一步加强,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国民党抗战政策的特点。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 对于淮海战役的报道,国民党《中央日报》侧重于报道战况、国际支援及领导官兵对官兵的嘉慰;而《人民日报》除战况外,对经济生产、城市建设等也予以报道,并加大报道对战俘的有利政策。该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区前途的优势地位 C. 国民党主力被消灭 D. 国民党获得了国际认可 【答案】B 【解析】A.1947年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而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故A排除; B.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材料“《人民日报》除战况外,对经济生产、城市建设等也予以报道,并加大报道对战俘的有利政策”反映了中共通过《人民日报》宣传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以及优待俘虏的政策,这体现了解放区相对于国统区的优势地位,故B正确; C.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故C排除; D.《中央日报》报道国际支援并不能说明国民党获得了国际认可,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从国民党《中央日报》和《人民日报》对淮海战役的不同报道切入,考查了解放战争,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关键要掌握解放战争的原因,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2. 中国近代化突围是一个走出文化困境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向西方进行文化选择以及实现传统文化近现代转型的过程。“千年湘学史,近代最辉煌”,近代湘学的发展是对湘学传统的传承和中国近代时局变化的回应。一大批湘学人物艰难求索,以寻求中国近代化突围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经世致用是湘学的精神特质之一,作为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学反对空谈道德心性,主张经世致用,提倡实事实功之学。近代湘学的辉煌是以魏源作为开端的。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作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坚力量,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魏源在相关论述中增加了有关夷情夷事的内容,经世致用思想由封闭走向开放,开始挑战华夷观念。另一方面,魏源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当外国商品挟着坚船利炮之威涌人中国、大量白银流走之时,魏源的经济思想由战前“重本抑末”观念发展为“本末并重”“缓本急标”观念。从魏源开始,一大批湘学人物进行创新与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开启与突国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也是湘学精神的精髓。湘学自孕育开始,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就已经产生,“忠君”是一直贯穿在传统湘学发展过程中的红线。湘学发展到“千年之奇变”的近代,作为湘学核心价值取向的“爱国主义”精神,其内涵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从传统湘学的“忠君爱国”观念转向近代湘学的“爱国图强”精神。魏源提出“师夷制夷”以图“富国强兵”之后,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匡互生……一次又一次掀起近代湘学史上爱国图强运动的浪潮,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近代湘学的辉煌。时至今日,湘学精神早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成为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国梦”民族复兴道路上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力量之源。 --以上材料选自《魏源与湘学演进:中国近代化的开启与突围》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湘学精神的内涵。 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湘学人物如何践行湘学精神的? 你从湘学人物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答案】 【小题1】(1)根据材料一“主张经世致用,提倡实事实功之学”、材料二“从传统湘学的‘忠君爱国’观念转向近代湘学的‘爱国图强”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继承与创新、经世致用、爱国主义等方面概括指出湘学精神的内涵。 (2)据材料二“魏源提出‘师夷制夷’以图‘富国强兵’之后,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匡互生……一次又一次掀起近代湘学史上爱国图强运动的浪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魏源著《海国图志》、曾国藩兴办洋务运动、谭嗣力倡维新变法、黄兴推动辛亥革命、匡互生“火烧赵家楼”等方面说明时代背景与湘学人物如何践行湘学精神。 (3)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与国人奋斗、推陈出新与不断深入等方面回答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湘学精神的内涵: ①既继承文化传统,又顺应时局变化开拓创新; ②经世致用,提倡实事实功之学; ③救国救民、敢于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2)背景及如何践行湘学精神的: ①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但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封建统治危机,排斥外来文化。魏源著《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各国情况,提出师夷制夷观点。 ②19世纪中期,清政府在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的双重打击下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曾国藩等一大批湖湘子弟学习西方技术,兴办洋务,发展中国近代工业。 ③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谭嗣同力倡维新,认为只有发展工商业,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中国强盛,提出废科举、办学校、改革官制等主张。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本质暴露无遗,“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⑤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匡互生“火烧赵家楼”的一把火点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3)认识: ①中国近代化是一代又一代像湘学人物一样的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②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③中国近代化也是一个推陈出新、不断深入的过程。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明清儒家思想,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功绩的认识,结合所学进行回答。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本题应掌握明清时期及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1. 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在1800年的时间里,向中国学习,追赶中国,羡慕中国是世界的一个梦。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种之灾。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的一个梦。为实现这个梦,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革命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梦的基础牢撑起来。 解读材料,提取一个有关“中国梦”的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答案】主题,据材料“为实现这个梦,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洋务派、改良派、革命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取一个有关“中国梦”的主题,例如:近代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历程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论述,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派中体西用、改良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国民党独裁内战、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等方面加以论述。 故答案为: 主题:近代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历程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没有大规模实施;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甲午战争失败宣告其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被镇压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国民党政府虽然曾经取得抗战胜利,但其坚持独裁与内战方针,最终被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之前的近代各阶级、各派别探索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努力一一失败,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救国救亡道路。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追求救国救亡道路的探索。 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中国梦的角度去分析理解近代中国为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不断探索,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总结,迁移运用能力。 2. 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朝统治者极为关注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大明一统志》卷首《图叙》称元朝“内立中书一,以领腹里诸;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文书往来亦用对等的“咨文”,均反映了两者“平等”的一面,这种特点是其他朝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区关系所不具备的。 请回答: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废除分封制的原因及影响?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之处?从中你会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案】 【小题1】(1 )原因,据材料一“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诸侯王关系、周天子权威、中央集权等方面概括秦始皇废除分封制的原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官僚政治等方面回答其影响。 (2)不同之处,据材料二“内立中书一,以领腹里诸;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官名品秩略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管理方式、长官任免、权力大小等方面指出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之处。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与中央关系、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回答启示。 故答案为: (1)原因:诸侯王关系疏远,相互攻击,威胁周天子的权威,不利于中央集权。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不同之处:①郡县受中央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他们具有并列对等关系。 ②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享有经济、军事大权; 而郡县则无经济、军事大权。 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在不断改革创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小题2】 【解析】(1)本题主要是考查秦始皇废除分封制的原因及影响。 (2)本题主要是考查行省制与郡县制,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本题主要是考查郡县制和行省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