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新人教版必修3)(提升版)
【知识精练】 一、选择题 1.(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 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 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 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答案】C 2.(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卷)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一些政策方针,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始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的形成 C.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使得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而不是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的形成,排除B;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是在1956年,提出“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使得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C项符合题意;1953年,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排除D。所以选C。 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A 【解析】 4.(2016-2017年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文)试卷)“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 5.(2017届河北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毛泽东曾在1958年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投入到这些开发计划中。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在我国国防现代化中的体现 C.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国防的现代化 D.国防高科技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中心环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并结合1958年,美国对中国敌视,中苏关系不友好,说明“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排除B;C中说法不符合史实;D错在“中心环节”,应该是科技创新。 6.(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调研摸底历史试卷)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经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A.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说明赫鲁晓夫已经不在职了,即可能发生在1964年或者以后,由“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说明与军事方面有关,综合分析备选项可知C符合题意,而ABD均不合题意。故选C。 A、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B、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C、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met电子邮箱节点,连通了Intem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向德国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B.标志着新中国进入到“信息时代” C.为新中国研制巨型计算机奠定基础 D.说明中国信息技术开始赶上世界水平 【答案】A 【解析】 8.(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时期的科研成就,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生解答此题注意是在文革时期,袁隆平的南优2号是在1973年,正确选项是C项,A项是1964年,B项是1965年,D项是1983年,排除即可。 9.(2015-2016学年河南灵宝实验高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包括( ) ①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③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④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二、非选择题 10.(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B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 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 材料二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意义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研制经费少速度快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 银河一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计算机枝术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 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 神五飞船发射成功 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 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 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 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 “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 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以及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重心的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 【答案】(1)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长期领先世界;大量科技成就传入西方,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原因:僵化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2)变化:70年代前重点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70年代后在高新技术的多个领域取得众多突破。 (3)影响: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查看更多